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果活性蛋白的酶法水解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邓乾春 陈春艳 +2 位作者 潘雪梅 田斌强 谢笔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白果活性蛋白(GAP)是华中农业大学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首次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以清蛋白为主的且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蛋白,为扩大该蛋白在食品中的用途,提高其生物活性,研究了酶法水解制备白果肽段的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通过单... 白果活性蛋白(GAP)是华中农业大学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首次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以清蛋白为主的且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蛋白,为扩大该蛋白在食品中的用途,提高其生物活性,研究了酶法水解制备白果肽段的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白果活性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pH值8.5,水解温度45℃,酶浓度7000 U/g,反应时间6 h。以F en ton体系和邻苯三酚体系检验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果肽段较酶解前的活性蛋白,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两者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活性蛋白 白果肽段 酶解 碱性蛋白酶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邓乾春 曾常敏 +2 位作者 田斌强 陈春艳 谢笔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79,共4页
以白果为原料,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SFE)两种方法从中提油,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油得率的影响,测定了索氏提取油的理化特性,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种方法提取油的脂肪酸组成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植物油脂理... 以白果为原料,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SFE)两种方法从中提油,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油得率的影响,测定了索氏提取油的理化特性,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种方法提取油的脂肪酸组成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植物油脂理化指标相比,白果油比重偏高,碘值较大,说明白果油不饱和程度较高;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白果油中均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91%,而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总含量均大于75%,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油中VE的含量分别为670 mg/kg和61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油 索氏提取 超临界萃取 脂肪酸组成 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研究莲房原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邓乾春 陈春艳 +1 位作者 田斌强 谢笔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63-567,613,共6页
采用多个化学发光体系,研究了测定莲房原花青素(LSP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运用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LSPC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硫酸铜-邻菲啰啉-抗坏血酸-双氧水、硫酸亚铁-鲁米诺-双氧水和硫酸亚... 采用多个化学发光体系,研究了测定莲房原花青素(LSP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运用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LSPC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硫酸铜-邻菲啰啉-抗坏血酸-双氧水、硫酸亚铁-鲁米诺-双氧水和硫酸亚铁-鲁米诺三个体系测定了LSP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双氧水-鲁米诺体系测定了LSPC对体外双氧水的清除作用,采用硫酸铜-邻菲啰啉-抗坏血酸-双氧水-脱氧核糖核酸测定了LSPC对体外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SPC具有较好的体外清除活性氧和保护DNA损伤的活性,但是在不同体系中LSPC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原花青素 化学发光法 体外抗氧化活性 保护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