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萍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59-61,共3页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给物理教师教育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先导性、整体性、专业性、实效性等原则,体现课程结构板块化、板块结构网络化、网络配置...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给物理教师教育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先导性、整体性、专业性、实效性等原则,体现课程结构板块化、板块结构网络化、网络配置均衡化的课程设置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高师物理学专业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机加工房仿真优化设计
2
作者 邓北武 成鹏飞 +2 位作者 李彬弘 易文婷 刘熙宸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8,共8页
工业仿真软件已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优化升级的重要工具。针对某集团智能机加工房的原设计方案,利用工业仿真软件对产房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建模与模拟运行。通过对数控机床等设备的布局、利用率、物流路径和人机工程的仿真... 工业仿真软件已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优化升级的重要工具。针对某集团智能机加工房的原设计方案,利用工业仿真软件对产房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建模与模拟运行。通过对数控机床等设备的布局、利用率、物流路径和人机工程的仿真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智能机加工房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引入机器学习优化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生成最优配置方案,再回归工业仿真软件进行验证,最终落地实施最优生产方案,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研究展示了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数字化仿真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应用,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和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仿真软件 数字化转型 机器学习 优化算法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Mo-12Si-8.5B合金在25~600℃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华荣 尹果 +3 位作者 杨洪宇 郭源君 颜建辉 陈芳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4-892,共9页
本文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Mo-12Si-8.5B和Mo-12Si-8.5B-10%Ag这2种合金,通过高温真空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了2种合金与Al_(2)O_(3)摩擦副在25~600℃间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Mo-12Si-8.5B合金相比,在25~600℃区间Mo-12Si-8.5B... 本文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Mo-12Si-8.5B和Mo-12Si-8.5B-10%Ag这2种合金,通过高温真空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了2种合金与Al_(2)O_(3)摩擦副在25~600℃间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Mo-12Si-8.5B合金相比,在25~600℃区间Mo-12Si-8.5B-10%Ag合金表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600℃时,Mo-12Si-8.5B-10%Ag合金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可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41和1.14×10^(-5)mm^(3)/(N·m),此时Mo-12Si-8.5B-10%Ag合金的干摩擦性能表现最佳,这与Mo-12Si-8.5B-10%Ag合金磨损表面的MoO_(3)、SiO_(2)和Ag_(2)MoO_(4)等润滑相的存在及Ag在25~600℃范围内起到的润滑效果有关.此外,在25~200℃区间,Mo-12Si-8.5B-10%Ag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剥层磨损,在400~600℃范围内,则以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2Si-8.5B-10%Ag合金 Al_(2)O_(3) 中低温 干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utchinson模型在连续陶瓷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昕 刘海韬 +1 位作者 姜如 孙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基于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准则,He-Hutchinson(H-H)模型可以预判连续陶瓷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的基体裂纹在界面处的传播路径,对CMCs的增韧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目前尚未见H-H模型在CMCs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综述文献。本文首... 基于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准则,He-Hutchinson(H-H)模型可以预判连续陶瓷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的基体裂纹在界面处的传播路径,对CMCs的增韧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目前尚未见H-H模型在CMCs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综述文献。本文首先介绍了H-H模型的力学基础以及应用于CMCs中的必要简化过程,得出基于材料组元断裂能和弹性失配系数的裂纹偏转判据。基于目前形成的材料微观力学参数测量方法,结合CMCs脆性、微观结构复杂的特点,系统总结归纳了适用于CMCs的原位弹性模量、材料断裂能以及界面脱粘能的测量方法及优缺点。基于原位微观力学参数,重点综述与讨论了H-H模型在多孔基体CMCs和含界面相CMCs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H-H模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模型 陶瓷基复合材料 微观力学 裂纹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RSSI测距方法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詹杰 吴伶锡 唐志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7,共5页
基于RSSI的测距技术是一项低成本的距离测量技术。分析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多种测距模型,结合采用IEEE802.15.4协议的CC2430芯片,设计了测距实验,获取了多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结合信标节点确定参数、高斯拟合确定... 基于RSSI的测距技术是一项低成本的距离测量技术。分析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多种测距模型,结合采用IEEE802.15.4协议的CC2430芯片,设计了测距实验,获取了多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结合信标节点确定参数、高斯拟合确定测量值的RSSI测距处理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提高RSSI测距的抗干扰能力,20 m内节点间的测距精度能达到1.5 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 测距精度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1
6
作者 韩宇男 吴伶锡 周并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4-227,235,共5页
从大学物理专业实验室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专业实验室在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的改革2个方面探讨了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与实践型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推进专... 从大学物理专业实验室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专业实验室在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的改革2个方面探讨了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与实践型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推进专业实验室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为专业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科学素质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验室 资源整合优化 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因的汽车仪表设计及工效学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颜春萍 于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2-66,共5页
从仪表设计及工效学问题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入手,提出人因化设计的基本理念,给出人机工程学的汽车仪表系统的基本要求及仪表显示装置人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体系框图,提出了实现人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在汽车仪表系统造型设计... 从仪表设计及工效学问题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入手,提出人因化设计的基本理念,给出人机工程学的汽车仪表系统的基本要求及仪表显示装置人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体系框图,提出了实现人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在汽车仪表系统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与特色的途径;构建了汽车仪表设计中工效学评价体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仪表 人性化 设计 工效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盖革模式APD的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距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韩君 詹杰 +1 位作者 丰元 张禹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8,共9页
最大探测距离是表征光子雷达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对直接探测脉冲光子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进行了研究。从激光雷达方程出发,根据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像元中回波激发初始电子数的泊松统计模型和... 最大探测距离是表征光子雷达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对直接探测脉冲光子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进行了研究。从激光雷达方程出发,根据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像元中回波激发初始电子数的泊松统计模型和系统最小可接受探测概率条件,建立了光子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理论模型。利用光子雷达系统设计参数,研究了对最大探测距离产生影响的五个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射激光脉冲能量越高,噪声越小,回波位置在距离门中越靠前,大气传输系数越大,目标反射率越高,获得的最大探测距离越大;使用脉宽为5 ns,脉冲能量为50μJ的激光脉冲,最小可接受探测概率为0.9时,可获得大于1 km的最大探测距离;同时,选择合适的系统最小可接受探测概率对系统探测性能的改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方程 盖革模式 阵列 最大探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焊接残余应力的矩形薄板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永毅 唐果 万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5-167,共3页
利用Galerkin原理,获得了具有对接焊接残余应力矩形簿板各阶振型函数所对应的自由振动方程;得到了具有对接焊接残余应力矩形簿板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研究得出:残余应力越大,固有频率变化越大;频率阶数越高,受残余应力影响越大;材料密... 利用Galerkin原理,获得了具有对接焊接残余应力矩形簿板各阶振型函数所对应的自由振动方程;得到了具有对接焊接残余应力矩形簿板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研究得出:残余应力越大,固有频率变化越大;频率阶数越高,受残余应力影响越大;材料密度和尺寸a、b越大,固有频率受残余应力影响越小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固有频率 矩形薄板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建设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玲令 李光辉 +1 位作者 周知进 胡忠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湖南省示范性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实践,对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的修订、实验室开放的措施、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的必要性以及实验室对外交流与...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湖南省示范性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实践,对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的修订、实验室开放的措施、提高实验教师素质的必要性以及实验室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创新实验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进行残余应力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永毅 刘德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实验,对有残余应力的构件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了关于构件固有频率和阻尼变化规律的4点结论,即:(1)有残余应力存在时,构件固有频率发生变化;(2)高阶频率受残余应力影响比低阶频率的大;(3)在其他因数... 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实验,对有残余应力的构件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了关于构件固有频率和阻尼变化规律的4点结论,即:(1)有残余应力存在时,构件固有频率发生变化;(2)高阶频率受残余应力影响比低阶频率的大;(3)在其他因数不变时,大尺寸构件的固有频率受残余应力的影响比小尺寸构件的小;(4)构件的阻尼发生变化,高阶阻尼变化量的绝对值一般比低阶阻尼的大。探讨了利用构件固有频率或阻尼的变化量来判断构件残余应力的方法。改进了振动时效的幅频特性监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评估 试验 模态分析 振动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通道中任意初态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调控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并举 刘小娟 +1 位作者 詹杰 周仁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82,共6页
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在相干光场作用下双光子通道中具有任意初态(纯态和混合态)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条件。通过分别考察原子比特初态和环境参数对其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调控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参数,并分析了它的... 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在相干光场作用下双光子通道中具有任意初态(纯态和混合态)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条件。通过分别考察原子比特初态和环境参数对其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调控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参数,并分析了它的物理实质,为实现量子信息高保真输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比特 双光子通道 保真度 量子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双模场依赖强度耦合下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产生和调控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并举 刘小娟 +4 位作者 刘明伟 王艳辉 彭朝晖 姜春蕾 刘一曼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旋波近似条件下,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与双模相干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双模相干光场平均光子数分布形式、分布范围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k对原子比特态... 旋波近似条件下,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与双模相干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双模相干光场平均光子数分布形式、分布范围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k对原子比特态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控制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系统参量;根据纠缠理论,分析了原子比特态保真度演化与原子约化熵演化的关联.结果表明:在k=1的双光子过程中,调控光场平均光子数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当它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原子比特保持良好的相干性和保真度,产生周期量子回声;对于k≥2的多光子过程,原子比特与双模相干光场始终处于最大纠缠,因此导致了原子比特始终处于部分失真状态,不产生周期量子回声.本研究揭示了周期量子回声产生的物理实质是原子比特与光场周期性退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强度耦合 多光子通道 原子比特 保真度 周期量子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压缩载荷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永毅 焦群英 +2 位作者 唐果 王荣 陈安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根据番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番茄力学模型。提出了用线性拟合试验数据确定物体刚度的方法。研究了番茄压缩时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制造有关各种机械和系统;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 根据番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番茄力学模型。提出了用线性拟合试验数据确定物体刚度的方法。研究了番茄压缩时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制造有关各种机械和系统;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量据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试验和番茄力学模型的计算,得出了番茄在压缩情况下,总体变形量与压缩外力以及皮的应力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皮的应力与压缩外力的关系是近似线性关系;面积改变量随压缩外力的增加而呈线性的增加;番茄首先在不受力的表皮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力学模型 压缩载荷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参数非自治蔡氏电路的混沌同步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永毅 李邦彦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9-394,共6页
针对非自治蔡氏电路激励电压的振幅和初相位发生微小扰动的混沌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方法:将非自治方程等效变换为自治方程,使发生微小扰动的激励电压的振幅和初相位能用自治方程不同的初始值来体现,经过这种变换,参数失配的混... 针对非自治蔡氏电路激励电压的振幅和初相位发生微小扰动的混沌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方法:将非自治方程等效变换为自治方程,使发生微小扰动的激励电压的振幅和初相位能用自治方程不同的初始值来体现,经过这种变换,参数失配的混沌同步问题能用定参数混沌同步方法来解决,再利用单向耦合同步法,结合非线性微分几何控制理论中的串接系统稳定性方法对误差系统进行降维处理,得出了同步系统耦合系数满足的条件,解决了两系统参数失配的混沌同步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两个混沌系统在参数失配时达到快速全局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参数 非自治 蔡氏电路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分析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志军 何怡刚 +2 位作者 詹杰 方葛丰 阳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9,64,共7页
将符号分析方法和模型技术应用于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在综合考虑电路元件容差和故障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种自动故障诊断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基于符号分析和模型技术,以被测电路的传输函数作为... 将符号分析方法和模型技术应用于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在综合考虑电路元件容差和故障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种自动故障诊断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基于符号分析和模型技术,以被测电路的传输函数作为故障诊断方程,通过给可及节点施加特定频率的激励,测量电路的增益和相位响应来实现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故障诊断实例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符号分析 模型技术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PC安全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詹杰 刘宏立 +1 位作者 刘大为 赵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7,共10页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安全、有效地获取节点位置信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对多种安全定位算法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散式的基于RSSI测距的DPC安全定位算法,算法应用测量一致性以及测量与计算一致性原理检测并滤除多种...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安全、有效地获取节点位置信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对多种安全定位算法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散式的基于RSSI测距的DPC安全定位算法,算法应用测量一致性以及测量与计算一致性原理检测并滤除多种恶意攻击生成的虚节点,而且算法没有设计中心节点,所有的正常节点都参与安全定位算法,对算法性能的讨论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环境和虚节点较多的情况下,DPC算法仍然有很高的效率,并能应对多种恶意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攻击 安全定位 测量一致性 DP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脉冲与不同形状带矩形孔缝腔体耦合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强 钱宝良 朱占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59-1865,共7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波脉冲与带矩形孔缝的矩形和圆柱形腔体两种系统的线性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耦合过程中的场增强现象、脉宽展开现象和腔体调制现象,并发现了耦合过程中微波脉冲存在频谱分离现象。当微波脉...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波脉冲与带矩形孔缝的矩形和圆柱形腔体两种系统的线性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耦合过程中的场增强现象、脉宽展开现象和腔体调制现象,并发现了耦合过程中微波脉冲存在频谱分离现象。当微波脉冲的电场与孔缝窄边平行时,借助耦合函数对两个系统内部耦合场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孔缝窄边垂直的平面内,越靠近腔体壁,耦合场越弱。此外,两种腔体内部的耦合场在腔体截面内均呈现准周期振荡分布,矩形腔体内部耦合场振荡的幅值较均匀,而圆柱形腔体内部耦合场幅值在其截面中心附近区域最大;除了孔缝附近区域外,圆柱腔体轴线两端的耦合场远大于矩形腔体相应的耦合场。最后,研究了孔缝耦合共振频率与孔缝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耦合共振频率不只与孔缝尺寸有关,而是由孔缝尺寸和腔体形状及其对微波脉冲的反射特性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脉冲 孔缝耦合 耦合函数 孔缝耦合共振频率点 系统耦合共振频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永毅 陈安华 郭源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16-2221,共6页
在考虑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迟滞恢复力的基础上,建立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谐波平衡法研究由基础激励的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和振动稳定性,导出频率响应方程,讨论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得出稳... 在考虑金属橡胶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迟滞恢复力的基础上,建立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采用谐波平衡法研究由基础激励的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和振动稳定性,导出频率响应方程,讨论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得出稳定区和不稳定压的分界线方程。结果表明:迟滞恢复力所引起的非线性因素使主共振频率左移,并得出刚度非线性和迟滞恢复力的忽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隔振器 非线性振动 频率响应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PO_4∶Ho^(3+),Yb^(3+),Tm^(3+)微纳米管的合成及上转换白光发射 被引量:3
20
作者 占世平 高永毅 +1 位作者 黄海 钟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42-2646,共5页
水热法合成了均匀管状Tm3+,Ho3+和Yb3+三掺的YPO4微纳米管,在波长为98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绿蓝三条可见光谱带以及中心波长位于795nm的近红外发射带,从而实现上转换白光发射。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Tm3+,... 水热法合成了均匀管状Tm3+,Ho3+和Yb3+三掺的YPO4微纳米管,在波长为98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绿蓝三条可见光谱带以及中心波长位于795nm的近红外发射带,从而实现上转换白光发射。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Tm3+,Ho3+和Yb3+三掺YPO4微纳米管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YPO4微纳米管为纯净六方相,水热反应温度对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有较明显的影响,然而对材料物相的影响却不大。在相同反应温度下,随着掺杂稀土离子浓度的升高,相应发射峰的强度并不是单调的增强,而是由于浓度猝灭和交叉弛豫等因素呈现非单调性的变化。探讨了可能的上转换发射机制。这种上转换发射强度可调控荧光材料在三维固体显示、上转换荧光照明以及荧光探测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YPO4微纳米管 交叉弛豫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