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与演进路径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健
刘友金
曾小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推动产业共生发展是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4种典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及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合作双方共生作用系数;观察期内100个与...
推动产业共生发展是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4种典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及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合作双方共生作用系数;观察期内100个与我国产业合作的沿线国家中,4个处在偏利共生阶段,其余96个均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且绝大部分沿线国家的合作受益程度远大于中国。根据影响双边共生作用系数的前三种关键因素偏效应特征可知,产业依存关系、经济规模、GVC嵌入程度以及双边友好关系对共生作用系数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双边产业依存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双边友好关系不断提升时,能够有效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共生
模式演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
作者
罗文兵
雷淑婷
邓明君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5,共11页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不仅赋予了企业显著的信息优势,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还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增强了监督效应,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不仅赋予了企业显著的信息优势,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还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增强了监督效应,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和ESG表现在其中分别发挥了资源、信息和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新质生产力
社会网络
网络中心性
共同持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65-7079,共1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科技、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碳解锁水平指标体系,探究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格局演变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碳解锁水平相对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更高,南昌、武汉对周边城市存在技术溢出的辐射效应。②区域差异特征上,泰尔指数经历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总体差异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导,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最高,武汉城市圈贡献率波动显著,环长株潭城市群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虽低但近年呈递增态势。③网络联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网络关联度保持高位,强连通性显著,网络密度持续攀升、效率下降、等级度降低;以武汉和南昌代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构成的“净溢出板块”通过技术、政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萍乡、武汉、宜昌和黄冈等市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富裕程度与互联网发展对本地碳解锁产生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社会消费则具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及富裕程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总效应表现为正向驱动,人口规模与互联网的总效应呈现负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解锁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龚日朝
姚嘉倩
刘香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3-59,共7页
产业结构数据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在经济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定和约束却严重制约着其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文章通过构建适合产业结构变迁特征的正交向量基,使用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将具有定和约束的产业结构数据转...
产业结构数据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在经济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定和约束却严重制约着其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文章通过构建适合产业结构变迁特征的正交向量基,使用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将具有定和约束的产业结构数据转换为无约束的向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变换不仅解除了定和约束,而且确保了变换前后数据的拓扑结构不变性,特别是变换后的数据还具有很好的经济解释力。运用该变换不仅可以直观呈现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而且可以与不带限制条件的传统分析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对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实例分析,以及与传统计量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等距logratio变换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与演进路径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健
刘友金
曾小明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17ZDA046)
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共生网络演化机理及产业转移适配路径研究”(编号:23JD026)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编号:GZC20230774)。
文摘
推动产业共生发展是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4种典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及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合作双方共生作用系数;观察期内100个与我国产业合作的沿线国家中,4个处在偏利共生阶段,其余96个均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且绝大部分沿线国家的合作受益程度远大于中国。根据影响双边共生作用系数的前三种关键因素偏效应特征可知,产业依存关系、经济规模、GVC嵌入程度以及双边友好关系对共生作用系数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双边产业依存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双边友好关系不断提升时,能够有效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演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共生
模式演化
机器学习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dustrial symbiosis
model evolution
machine learning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
作者
罗文兵
雷淑婷
邓明君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超级基金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20BGL20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上市公司ESG表现演化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2024JJ516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双碳’目标下的我国企业碳资产价值转化机制研究”(22YBA141)。
文摘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不仅赋予了企业显著的信息优势,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还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增强了监督效应,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和ESG表现在其中分别发挥了资源、信息和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新质生产力
社会网络
网络中心性
共同持股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65-7079,共1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4B046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5JJ50441)。
文摘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科技、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碳解锁水平指标体系,探究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格局演变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碳解锁水平相对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更高,南昌、武汉对周边城市存在技术溢出的辐射效应。②区域差异特征上,泰尔指数经历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总体差异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导,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最高,武汉城市圈贡献率波动显著,环长株潭城市群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虽低但近年呈递增态势。③网络联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网络关联度保持高位,强连通性显著,网络密度持续攀升、效率下降、等级度降低;以武汉和南昌代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构成的“净溢出板块”通过技术、政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萍乡、武汉、宜昌和黄冈等市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富裕程度与互联网发展对本地碳解锁产生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社会消费则具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及富裕程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总效应表现为正向驱动,人口规模与互联网的总效应呈现负向抑制。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解锁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arbon unlocking
STIRPAT model
spatial durbin mode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龚日朝
姚嘉倩
刘香伶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湖南科技大学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
中心
湖南
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73042)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9C0490)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YBA151)。
文摘
产业结构数据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在经济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定和约束却严重制约着其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文章通过构建适合产业结构变迁特征的正交向量基,使用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将具有定和约束的产业结构数据转换为无约束的向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变换不仅解除了定和约束,而且确保了变换前后数据的拓扑结构不变性,特别是变换后的数据还具有很好的经济解释力。运用该变换不仅可以直观呈现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而且可以与不带限制条件的传统分析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对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实例分析,以及与传统计量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成分数据
等距logratio变换
产业结构
Keywords
compositional data
isometric logratio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分类号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与演进路径
周健
刘友金
曾小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罗文兵
雷淑婷
邓明君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产业结构数据的等距logratio变换与应用
龚日朝
姚嘉倩
刘香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