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硅化钼基高温结构材料氧化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颜建辉 张厚安 +1 位作者 李益民 李颂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68,共4页
二硅化钼室温脆性、低高温强度以及低温“pesting”现象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复合化和合金化方式可以改善其强度和韧性。评述了各种增强体对二硅化钼材料低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和二硅化钼作为防氧化涂层时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 二硅化钼室温脆性、低高温强度以及低温“pesting”现象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复合化和合金化方式可以改善其强度和韧性。评述了各种增强体对二硅化钼材料低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和二硅化钼作为防氧化涂层时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二硅化钼及其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钼 高温结构材料 抗氧化性 高温氧化行为 高温抗氧化性能 钼基 高温强度 防氧化涂层 室温脆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二硅化钼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剑光 张厚安 +1 位作者 张光业 颜建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1,75,共4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因具有低成本、反应速度快和转化率高等许多优点,成为制备二硅化钼基材料的有效方法。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二硅化钼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非常规SHS技术和SHS与加工技术联用在制备二硅化钼以及二硅化钼基复合材料中的应...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因具有低成本、反应速度快和转化率高等许多优点,成为制备二硅化钼基材料的有效方法。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二硅化钼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非常规SHS技术和SHS与加工技术联用在制备二硅化钼以及二硅化钼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二硅化钼基材料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二硅化钼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炭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腾飞 龚伟平 +2 位作者 刘根山 黄玉东 王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借助金相、透射电镜技术比较了 4种典型的炭 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采用单纤维顶出法测定了炭 炭复合材料中的炭纤维 基体炭界面强度 ,研究了基体炭结构对界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体炭的结构和类型影响炭纤维 基体炭间的界面... 借助金相、透射电镜技术比较了 4种典型的炭 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采用单纤维顶出法测定了炭 炭复合材料中的炭纤维 基体炭界面强度 ,研究了基体炭结构对界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体炭的结构和类型影响炭纤维 基体炭间的界面强度 ,粗糙层热解炭与炭纤维间的界面强度比光滑层热解炭的高 ,而树脂炭和沥青炭由于与炭纤维间存在化学键合 ,因而界面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界面强度 单纤维顶出法 热解炭 树脂炭 沥青炭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Mo_5Si_3/MoSi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9
4
作者 颜建辉 李益民 +1 位作者 张厚安 唐思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30-1735,共6页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裂纹偏转、裂纹分支和微桥接;当Mo5Si3含量不超过30%(摩尔分数)时,随着Mo5Si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而RE-40%Mo5Si3/MoSi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出现粉化现象;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Mo5Si3较差的抗氧化性、材料致密度的降低以及晶粒细化的结果;0.8%稀土(质量分数)协同5%Mo5Si3(摩尔分数)的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5SI3 MOSI2 稀土 力学性能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密度的MoSi_2材料在1200℃的循环氧化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颜建辉 张厚安 +1 位作者 李益民 唐思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3,87,共4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SEM,X射线衍射考察了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在1200℃的循环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致密度的MoSi2均未发生“Pesting”现象,致密度和“Pesting”现象无本质关系。低致密度MoSi2材料在0-1h和1~480h阶段,氧化动...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SEM,X射线衍射考察了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在1200℃的循环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致密度的MoSi2均未发生“Pesting”现象,致密度和“Pesting”现象无本质关系。低致密度MoSi2材料在0-1h和1~480h阶段,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呈直线,而高致密度的材料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抛物线。氧化480h后,最小致密度(78.6%)试样和最高致密度(94.8%)试样增质分别为10.39mg/cm^2和0.135mg/cm^2。高致密度MoSi2材料优异的抗氧化主要归因于其生成了连续致密的保护膜,阻止了氧化的进一步发生。氧化层相组成由表至里按照SiO2→Mo5Si3→MoSi2逐渐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致密度 高温氧化 “Pesting”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度对MoSi_2材料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颜建辉 张厚安 李益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3-406,411,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在1000℃的高温氧化行为。试验结果发现:在0-480h的氧化阶段,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质量都是增加的;材料的致密度越高,氧化增重得越小;所有不同致密度的材料均未...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在1000℃的高温氧化行为。试验结果发现:在0-480h的氧化阶段,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质量都是增加的;材料的致密度越高,氧化增重得越小;所有不同致密度的材料均未发生“PEST”现象。低致密度MoSi2材料生成的氧化层疏松、多孔且不连续,有利于氧的扩散,加剧了氧化反应。高致密度材料生成的氧化膜连续且致密,阻碍了氧的扩散,材料的氧化程度较小。提高MoSi2材料的致密度有助于增强其高温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致密度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6063铝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颜建辉 陈辉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50,共2页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如时效温度、时间等)对6063铝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和高温短时间都可以提高强度,而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6063铝合金的导电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热处理工艺 强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制度对LD31铝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颜建辉 彭成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5,79,共4页
讨论了时效方式 (自然时效、人工时效 )和时效工艺参数 (时效温度、时效时间 )对LD3 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低温长时间时效和高温短时间时效都可以提高LD3 1铝合金的抗拉强度 ,并且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效... 讨论了时效方式 (自然时效、人工时效 )和时效工艺参数 (时效温度、时效时间 )对LD3 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低温长时间时效和高温短时间时效都可以提高LD3 1铝合金的抗拉强度 ,并且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 ,LD3 1铝合金的导电率呈上升的趋势 ;兼顾材料强度和导电率性能 ,选择 2 0 0℃时效 3~ 4h工艺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工艺 LD31铝合金 强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