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背景下科研反哺教学的“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熊峰 陈冰 +2 位作者 邓辉 唐思文 唐皓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18,共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深刻转型。作为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等非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材料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材料选型、性能分析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教...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深刻转型。作为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等非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材料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材料选型、性能分析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偏重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理论特性,与机械设计、智能制造等专业需求脱节,导致非材料专业学生普遍面临“学难致用”的困境。基于此,本文以非材料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系统探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及前沿性方面的局限,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同类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基础 机械设计 材料选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损伤及其抑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严灿 刘伟 +2 位作者 邓朝晖 吕黎曙 卓荣锦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共14页
工程陶瓷机械加工性能差,工程陶瓷表面/亚表面极易产生加工损伤,进而严重影响工程陶瓷零部件的服役性能及疲劳寿命。围绕工程陶瓷磨削加工,从应变率效应和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等方面阐述了磨削加工损伤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总... 工程陶瓷机械加工性能差,工程陶瓷表面/亚表面极易产生加工损伤,进而严重影响工程陶瓷零部件的服役性能及疲劳寿命。围绕工程陶瓷磨削加工,从应变率效应和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等方面阐述了磨削加工损伤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工程陶瓷磨削损伤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其次,从工程陶瓷低损伤磨削加工工具与加工工艺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抑制工程陶瓷磨削加工损伤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抑制工程陶瓷磨削加工损伤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损伤 形成机制 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路谱激励下摆臂式机电馈能悬挂系统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文广 李洪周 +1 位作者 汪国胜 陈哲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9,145,共10页
机电馈能悬挂系统是一种新型悬挂系统,在实现装甲车辆车身减振同时回收地面传递给车身的振动能量。根据摆臂式机电馈能悬挂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数学物理模型,基于Adams和AMEsim搭建了减振系统与馈能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行星变... 机电馈能悬挂系统是一种新型悬挂系统,在实现装甲车辆车身减振同时回收地面传递给车身的振动能量。根据摆臂式机电馈能悬挂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数学物理模型,基于Adams和AMEsim搭建了减振系统与馈能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行星变速器传动比、电池电阻和扭转缓冲器刚度对系统阻尼特性和馈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速为45 km/h的铺面路、戈壁路、起伏路、砂石路4种路面工况下,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为4.11 m/s 2,平均馈能功率为1411.57 W,机电馈能悬挂系统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和可观的馈能功率;随着行星变速器传动比增大,悬挂系统阻尼力矩和馈能功率逐渐增大,且影响显著;随着电池电阻增加,阻尼力矩和馈能功率逐渐降低;扭转缓冲器刚度变化对悬挂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系统 馈能 路面谱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50% Si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4
作者 牛秋林 张深圳 +3 位作者 荆露 戎杰 邱新义 李鹏南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开展硬质合金与Al-50%Si合金干摩擦磨损试验,旨在探究载荷、滑动速度对Al-50%Si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硬质合金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时间呈现3个变化阶段:磨合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Al-50%Si合金磨损量随载荷、滑动速... 开展硬质合金与Al-50%Si合金干摩擦磨损试验,旨在探究载荷、滑动速度对Al-50%Si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硬质合金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时间呈现3个变化阶段:磨合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Al-50%Si合金磨损量随载荷、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滑动载荷摩擦条件下,Al-50%Si合金的磨损机理为剥层磨损;当载荷超过50 N时,Al-50%Si合金的磨损机理转变为“磨粒磨损+剥层磨损”。低滑动速度摩擦条件下,Al-50%Si合金的磨损机理为“剥层磨损+磨粒磨损”;随着滑动速度的提高,Al-50%Si合金的磨损机理变为剥层磨损。同时,硬质合金球表面主要产生划痕、粘结、剥落等磨损特征,磨损机制为粘结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Al-50%Si合金 干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 剥层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炭微球对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电解修整磨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伟 常佳起 +3 位作者 李博鑫 严灿 邓朝晖 万林林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158,共8页
大粒度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在电解修整时氧化膜成膜质量差、厚度不足,进而导致磨削性能不佳,在磨料层中加入中间相炭微球(MCMB)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开展了不同MCMB含量对砂轮性能及其电解修整磨削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CMB能显著... 大粒度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在电解修整时氧化膜成膜质量差、厚度不足,进而导致磨削性能不佳,在磨料层中加入中间相炭微球(MCMB)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开展了不同MCMB含量对砂轮性能及其电解修整磨削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CMB能显著改善砂轮的电解成膜能力,氧化膜厚度最大达到104μm,氧化膜的致密性与黏附性均有改善;含MCMB试验组的工件磨削表面形貌完整性更高,脆性破碎凹坑较少;当工件进给速度为40 mm/s、磨削深度为15μm时,体积分数为5%的MCMB试验组相比不含MCMB的试验组表面粗糙度Ra下降29.8%;在工件进给速度30 mm/s、磨削深度20μm时,体积分数为5%的MCMB试验组相比不含MCMB的试验组亚表面损伤深度减小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钎焊砂轮 电解修整磨削 中间相炭微球 氧化膜 亚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风扇柯恩达面处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文泽军 贺聪贵 +2 位作者 翁孟坤 胡佳 陈柏舟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针对无叶风扇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开展基于CST(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参数化方法的柯恩达面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首先,以NACA0012翼型及样条曲线构造柯恩达面,建立无叶风扇的风圈截面及三维模型。然后,通... 针对无叶风扇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开展基于CST(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参数化方法的柯恩达面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首先,以NACA0012翼型及样条曲线构造柯恩达面,建立无叶风扇的风圈截面及三维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柯恩达面处的流动情况及气动噪声,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建立柯恩达面参数化模型,并以气动噪声为目标响应,采用Sobol法与Kriging代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参数化模型中Bernstein多项式系数的一阶灵敏度系数和总灵敏度系数,找出对气动噪声影响较大的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柯恩达面处气动噪声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风圈截面的厚度、前缘半径、后缘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无叶风扇 柯恩达面 气动噪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铣削电主轴时变质量系统的旋转惯性特性
7
作者 康辉民 席家乐 +1 位作者 刘厚才 段良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4-964,共11页
针对磁悬浮铣削电主轴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因切屑不断进入、离开刀具容屑槽导致系统质量大小和分布不断变化,进而引起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变化问题,首先,依据金属连续切削原理求得单个切屑质量,并结合连续梁振动理论,应用有限单元法建... 针对磁悬浮铣削电主轴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因切屑不断进入、离开刀具容屑槽导致系统质量大小和分布不断变化,进而引起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变化问题,首先,依据金属连续切削原理求得单个切屑质量,并结合连续梁振动理论,应用有限单元法建立“磁悬浮轴承-电主轴-刀具-切屑”时变质量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龙格库塔法对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分析切屑从进入到离开容屑槽的整个过程,切屑质量变化对系统固有频率、振型的影响规律;进而探索由时变切屑质量所引起的旋转惯性载荷、陀螺力矩、切削力、磁悬浮轴承电磁力等激励下的系统振动响应规律;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求解.结果表明:切屑质量从0增大到2.08×10^(-5)kg时,系统前三阶临界转速分别下降约2.3、0.7、0.3 r/min,可知时变切屑质量对系统固有特性影响较小;旋转惯性载荷对系统的动态响应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切削加工点,使切削点的径向振动响应和角向振动响应的幅值分别出现0~9.7×10^(-7)m和0~2.5×10^(-5)rad不等的增大,还使加工点处径向振动和角向振动平衡位置的偏移距离分别增加约5.1×10^(-7)m和9.3×10^(-6)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电主轴 时变质量 旋转惯性特性 固有特性分析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元素烧损及缺陷分析
8
作者 刘筱 谢莉 +3 位作者 肖罡 朱必武 詹海鸿 李伟奇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不同扫描速度(3,4,5 mm·s^(-1))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高强铝合金,研究了镁、钪、锆元素烧损行为及合金缺陷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合金中气孔平均尺寸增大,数量增多;不同扫描速度下,合金中铝、镁、钪和锆元... 在不同扫描速度(3,4,5 mm·s^(-1))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高强铝合金,研究了镁、钪、锆元素烧损行为及合金缺陷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合金中气孔平均尺寸增大,数量增多;不同扫描速度下,合金中铝、镁、钪和锆元素都呈均匀分布;沉积过程中钪和锆元素主要烧损形式为氧化,其烧损率不受扫描速度影响,镁元素主要烧损形式为汽化,随着扫描速度增加,激光能量密度减小,烧损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MG-SC-ZR合金 显微组织 元素烧损 孔隙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Attention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岸锋 赵前程 +2 位作者 周凌 杨天龙 阳雪兵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409,共9页
针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给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组合的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方法。首先,将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SCADA)系统数据进行预处理;其... 针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给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组合的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方法。首先,将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SCADA)系统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简称LSTM)相结合提取数据的时空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为LSTM分配相应的权重;然后,利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来设置阈值,通过分析均方根误差实现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最后,通过实例对风电机组的主轴承、发电机定子和叶片变桨电机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健康评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神经网络 状态监测 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影响下客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及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罡 屠奇明 +3 位作者 李佳文 廖琴 黄晋 杨钦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9,共8页
针对在侧向风影响下的客车侧滑与侧倾稳定性协同控制问题,构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客车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位移偏差和横向载荷转移率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MPC的后轮主动转向控制决策方法。通过Truck... 针对在侧向风影响下的客车侧滑与侧倾稳定性协同控制问题,构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客车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位移偏差和横向载荷转移率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MPC的后轮主动转向控制决策方法。通过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车辆侧风环境行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模型预测控制 主动后轮转向 侧风稳定性 横向载荷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刀柄高应变灵敏度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11
作者 姜飞跃 李鹏南 +1 位作者 李树健 邱新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4-832,共9页
为获得智能刀柄高应变灵敏度结构参数最优值,以刀柄轴向应变灵敏度、轴向刚度、扭转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一阶固有频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为约束条件,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优化目标近似响应面模型,分析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采... 为获得智能刀柄高应变灵敏度结构参数最优值,以刀柄轴向应变灵敏度、轴向刚度、扭转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一阶固有频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为约束条件,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优化目标近似响应面模型,分析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刀柄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刀柄结构参数Pareto最优解。相比标准刀柄,优化后刀柄轴向应变灵敏度提高了32.8%、轴向刚度降低了14.8%、扭转刚度降低了18.2%,1阶固有频率降低了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刀柄 多目标优化 应变灵敏度 响应曲面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安全与工程安全人才培养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文武 廖巍 戴年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当今人类社会,工程安全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工程安全事故因工程的固有属性而具有诱发原因的复杂性、客观表现的长期性和内在因素的关联性。工程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人员的工程行为违背了工程安全的客观规... 在当今人类社会,工程安全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工程安全事故因工程的固有属性而具有诱发原因的复杂性、客观表现的长期性和内在因素的关联性。工程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人员的工程行为违背了工程安全的客观规律。在现代工程系统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行为又与其接受的高等工程教育密切相关。从工程安全的角度审视我国现行高等工程教育,无论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将工程安全素质纳入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缺乏现代工程科学技术知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注重工程安全实践训练的方法和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工程安全 工程事故 高等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声理论的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分析
13
作者 何瑞荣 刘厚才 +3 位作者 康辉民 张学文 席家乐 沈相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3-420,共8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机组气动噪声为偶极子特性,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对数值模拟计算的流场与声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产生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风电机组叶片的气动噪声声源主要分布在叶片展向方向上65%~95%跨段内。同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主要由流体运动引起的涡旋运动所导致的,在叶片跨段65%~95%的范围内涡旋运动的分布规律与叶片气动噪声的分布规律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风电机组 风电叶片 涡声理论 涡旋运动 偶极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文武 谢东海 罗一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高等学校工科学生的社会职业定位是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其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工程安全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高等学校工科学生的社会职业定位是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其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工程安全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致力于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对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需求面而独具特色,以适应社会对工程安全人才多样性要求。湖南科技大学在工科学生的培养中,从培养目标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素质的要求;从培养内容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知识的传授;从培养方法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技能的训练;各项改革中的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科学生 工程安全 安全素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6061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损伤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
15
作者 李炽 李树健 +3 位作者 杨彭 方浩宇 唐敏成 牛秋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5,共9页
作为核电领域重要的中子屏蔽材料,B_(4)C/6061Al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难加工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B_(4)C/6061Al切削过程的材料变形、损伤以及刀具钝圆半径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应力主要集... 作为核电领域重要的中子屏蔽材料,B_(4)C/6061Al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难加工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B_(4)C/6061Al切削过程的材料变形、损伤以及刀具钝圆半径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应力主要集中于切削刃及前刀面,加工表面形貌的形成受制于切削路径上B_(4)C颗粒与刀具的接触作用区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拔出、基体撕裂和犁沟现象是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原因。随刀具钝圆半径增大,沿X方向的切削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大值为4.86 N。沿Y方向的切削力和加工表面的亚表面损伤深度均呈增大趋势,最大值分别为2.27 N和46.1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_(4)C/6061Al 材料损伤 应力 钝圆半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密封带滑靴高速应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16
作者 莫虎 胡燕平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研究制约单密封带滑靴高速应用的因素,计入密封带磨损轮廓,建立了滑靴副流固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速及密封带宽度对底面油膜厚度、运行姿态、支承刚度和泄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下,滑靴离心力矩增大时,倾角增大,底面最小间... 为研究制约单密封带滑靴高速应用的因素,计入密封带磨损轮廓,建立了滑靴副流固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速及密封带宽度对底面油膜厚度、运行姿态、支承刚度和泄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下,滑靴离心力矩增大时,倾角增大,底面最小间隙减小;动压效应增强时,吸油侧间隙增大,油膜刚度降低,偏磨风险增大。密封带增宽可提高滑靴底面的支承刚度,但密封带外内径比超过1.6会导致底面油膜增厚、泄漏增加。研究认为,泄漏和偏磨是制约单密封带滑靴高速应用的主要因素;在宽密封带基础上,考虑微结构以限制楔形动压效应,可能是提高滑靴允用转速范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靴副 磨损 流固热耦合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和平均合成的风能质量指数构建方法
17
作者 莫丰源 肖钊 +2 位作者 邓杰文 赵前程 向德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风况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风能质量评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风能指标评估和评分体系,提出了一种能全面反映风能质量的综合指数合成方法。首先,基于湍流强度、风切变、风转向和风功率密度四项指标,建立相应的... 风况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风能质量评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风能指标评估和评分体系,提出了一种能全面反映风能质量的综合指数合成方法。首先,基于湍流强度、风切变、风转向和风功率密度四项指标,建立相应的评分体系。其次,通过线性插值为各指标分配分数,得到分数矩阵。再次,采用调和平均合成方法计算风能质量指数。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能够全面反映风能质量,避免了现有分析的限制。最后,将风能质量指数与发电性能指数相结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风力发电机,风能质量指数和发电性能指数的变化趋势线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06。对于不同风力发电机,风能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和发电性能指数的平均值排序结果一致,即发电性能指数随着风能质量指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风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质量指数 发电性能指数 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粉末激光熔化沉积制备Al-Zn-Mg-Sc-Zr合金的元素烧损行为
18
作者 肖罡 李伟奇 +3 位作者 詹海鸿 谢莉 刘筱 杨钦文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分别以3种不同的混粉比例将Al-Mg-Sc-Zr合金(HS5501)与Al-Zn20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分别采用Al-Zn Mixed-L、Al-Zn Mixed-M和Al-Zn Mixed-H表示Al-Zn20合金粉末低、中、高这3种比例),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分... 分别以3种不同的混粉比例将Al-Mg-Sc-Zr合金(HS5501)与Al-Zn20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分别采用Al-Zn Mixed-L、Al-Zn Mixed-M和Al-Zn Mixed-H表示Al-Zn20合金粉末低、中、高这3种比例),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分析了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及合金粉末混粉比例对制备Al-Zn-Mg-Sc-Zr合金元素烧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混合合金粉末,成功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试样,各合金元素分布均匀,并未出现元素偏析现象,但试样内出现Zn和Mg元素烧损和明显孔洞缺陷,不同质量比的Al-Zn-Mg-Sc-Zr合金的孔隙率随扫描速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相同工艺参数下,Al-Zn-Mg-Sc-Zr合金的孔隙率随混粉比例的增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洞缺陷主要是由于熔池中残留的惰性气体或低熔点元素烧损产生金属蒸气未能及时逸出,被保留在熔池内部而形成光滑的圆形孔洞。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Zn和Mg元素的烧损量与合金成分和激光能量密度直接相关,主要受合金η(MgZn 2)相和Al_(3)(Sc,Zr)相析出及其热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以及熔池区域的热量累积和低熔点元素烧损汽化产生的金属烟雾阻碍激光对熔池直接作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Zn-Mg-Sc-Zr合金 元素烧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量润滑的Al-60% Si合金铣削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沈炜智 牛秋林 +3 位作者 荆露 刘俐鹏 王星华 戴福朋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0-138,共9页
基于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铣削Al-60%Si合金的正交试验,分析了铣削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干切削试验,探究了MQL铣削高硅铝合金的加工机理。结果表明,MQL铣削条件下,切削力受每齿进给量f... 基于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铣削Al-60%Si合金的正交试验,分析了铣削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比干切削试验,探究了MQL铣削高硅铝合金的加工机理。结果表明,MQL铣削条件下,切削力受每齿进给量fz影响最大,随切削速度vc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切削温度受铣削参数的影响程度为: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量fz>径向切宽ae,随着切削速度vc的增大,切削温度增幅先小后大,在vc=90 m/min时,MQL对切削热的抑制作用减弱,此时切削温度最高;表面粗糙度受每齿进给量fz的影响最为显著,随每齿进给量fz的增加而增大,表面粗糙度最低为0.234μm。与干铣削相比,MQL铣削时的进给力和切向力分别降低24.3%和14.0%,切削温度降低23.4%,表面粗糙度降低13.7%,表明MQL辅助加工技术可有效提高Al-60%Si合金的铣削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高硅铝合金 正交试验 切削力 切削温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化铸造生产线的重载机器人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
20
作者 胡文洪 王宪 +1 位作者 彭兆鑫 舒赞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1,共11页
围绕混线生产的智能化铸造生产线对重载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末端负载质量影响的重载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重载机器人砂芯搬运时的力学变化特性;然后,在... 围绕混线生产的智能化铸造生产线对重载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高精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末端负载质量影响的重载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重载机器人砂芯搬运时的力学变化特性;然后,在传统迭代学习控制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随负载质量改变自适应调整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律,给出了控制参数的调整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迭代学习速度,机器人的最大距离误差较传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低56.1%以上,负载的改变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文控制方法可以提高重载机器人迭代学习速度和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器人 智能化铸造生产线 轨迹跟踪 自适应迭代学习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