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97
1
作者 张进良 张克敏 何高大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74,共3页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包括道德、技术、人文三方面。本文在论述美国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并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美国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虚拟认知外语学习环境 被引量:4
2
作者 何高大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外语教学环境的研究,尤其是在教育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学认知环境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虚拟"应用在外语学习上,表示它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整合计算机科技与仿真外语环境的认知学习支持工具,... 外语教学环境的研究,尤其是在教育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学认知环境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虚拟"应用在外语学习上,表示它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整合计算机科技与仿真外语环境的认知学习支持工具,其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与心智工具之关系以及在认知外语教学环境中的运用亟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认知 外语学习环境 心智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英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模糊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云政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2-74,80,共4页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都十分广泛,它们直接体现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映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和话语意图。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汉英两种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与"we"的模糊...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都十分广泛,它们直接体现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映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和话语意图。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汉英两种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与"we"的模糊性及其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 社会功能 第一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汉英翻译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景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6-129,147,共5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作为全球性和本土性对立统一的矛盾综合体,其定位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与文化霸权抗争,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我们必须利用汉英翻译的对外性,从理论上唤起... 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作为全球性和本土性对立统一的矛盾综合体,其定位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与文化霸权抗争,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我们必须利用汉英翻译的对外性,从理论上唤起我国译者对文化身份的本土意识,从翻译策略上把对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阐释,并坚持正确的国家身份、民族身份和地域身份,建构先进的民族文化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身份 汉英翻译策略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