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金融韧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曾祥炎 侯丽娟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依据2011—2021年我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量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金融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主要通过提升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而增强城市金融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科技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以及... 依据2011—2021年我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量金融科技发展对城市金融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主要通过提升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而增强城市金融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科技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以及非中心城市金融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科技发展增强城市金融韧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市场化水平则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鉴于此,应持续优化金融科技发展政策体系,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稳定性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韧性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政企学研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成鹏飞 王懿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局限性;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的相关政策有关;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主体的互信程度有关;大学科技城管委会选择监管的意愿与监管收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演化博弈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配置
3
作者 王依玲 贺曲夫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13-15,共3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城乡快速融合发展需要打造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农村公共产品资源配置的效率,而湖南省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长沙县和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进...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城乡快速融合发展需要打造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农村公共产品资源配置的效率,而湖南省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长沙县和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进行实地考察,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分析两县市农民与村干部对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实际满意度,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情况和改进办法,为优化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配置提出对策建议。当下,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凭借当地的地方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缩小了与城市的差距,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仍需要分步骤、多层次、渐进式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资源配置 湖南省株洲市 自然资源优势 新农村建设 醴陵市 双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市场下省际总量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及演化机制——基于国内价值链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胜兵 张倩 刘友金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32,共20页
超大规模市场是发展省际贸易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国内价值链(NVC)进行分解,分析省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采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讨省际总量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网络的演化机制。研究... 超大规模市场是发展省际贸易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国内价值链(NVC)进行分解,分析省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采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讨省际总量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网络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观测区间内省内贸易占比最高但呈下降趋势,省际贸易持续上升。增加值贸易以国内循环为主,但是生产和流通的链条较短。第二,中间投入和居民消费的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且聚类系数较高,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网络结构呈现非均衡特征。总量贸易网络中心化特征增强且有南移趋势,增加值贸易网络整体上呈收缩式、非集聚化发展。第三,TERGM估计结果显示,省际总量贸易网络和增加值贸易网络均存在显著的内生结构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两类省际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省内交通便利程度提升使省内贸易对省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因此,应进一步促进省际贸易网络发展,加强跨区域产业链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市场 国内价值链 省际总量贸易 增加值贸易 网络社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出口产品竞争力与产业链溢出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彬 王典 韩峰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能化转型通过增强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和产品质量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具有同质性、加工贸易以及出口至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化转型对产业链某一分工环节的冲击会波及至上下游关联企业,兼具“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的产业链传导效应;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智能化不仅有助于培育外贸新动能,也能推动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其贸易拓展效应有利于出口多样化发展;智能化转型有助于现有出口产品市场渗透和市场开拓,对新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重塑”效应可能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出口产品竞争力 产业链溢出效应 外贸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琼 刘慕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相对东部地区更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鉴于此,建议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加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邝嫦娥 狄亚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能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多样化集聚和劳动力配置优化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最小。研究结论为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城市群及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8
作者 罗文兵 雷淑婷 邓明君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5,共11页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不仅赋予了企业显著的信息优势,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还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增强了监督效应,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 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不仅赋予了企业显著的信息优势,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还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增强了监督效应,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心性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和ESG表现在其中分别发挥了资源、信息和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新质生产力 社会网络 网络中心性 共同持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政策、住房价格与实体企业信贷
9
作者 王鹤 严鸿 付明卫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依据2021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政策对实体企业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政策有利于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修复预期,但减少了实... 依据2021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政策对实体企业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政策有利于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修复预期,但减少了实体企业信贷资源;异质性检验显示,该政策主要影响企业短期信贷,对非国有实体企业、服务业企业和一、二线城市实体企业信贷影响更大。鉴于此,建议通过金融配套政策,加大对“非优势”实体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逐步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 实体企业 信贷挤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袁永发 潘爱民 +1 位作者 马健 范晓韵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依据2011—202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通过激发居民创业、推动居民理财、促进居民就业,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且对住房支付能力偏弱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住房... 依据2011—202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通过激发居民创业、推动居民理财、促进居民就业,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且对住房支付能力偏弱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提升作用更大。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鉴于此,建议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因城施策,促进数字金融平衡发展;加强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互动,协同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65-7079,共1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科技、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碳解锁水平指标体系,探究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格局演变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碳解锁水平相对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更高,南昌、武汉对周边城市存在技术溢出的辐射效应。②区域差异特征上,泰尔指数经历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总体差异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导,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最高,武汉城市圈贡献率波动显著,环长株潭城市群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虽低但近年呈递增态势。③网络联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网络关联度保持高位,强连通性显著,网络密度持续攀升、效率下降、等级度降低;以武汉和南昌代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构成的“净溢出板块”通过技术、政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萍乡、武汉、宜昌和黄冈等市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富裕程度与互联网发展对本地碳解锁产生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社会消费则具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及富裕程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总效应表现为正向驱动,人口规模与互联网的总效应呈现负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解锁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新动能塑造效应--显利与隐忧并存
12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王典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6,共14页
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所属城市的面板数据,审慎评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存在显利效... 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所属城市的面板数据,审慎评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存在显利效应,该结论考虑内生性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效应、资金流动性效应、企业家精神效应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选择性产业政策存在有效性边界,其新动能塑造效应在高财政透明度、低市场活跃度、重点产业和下游企业样本中存在。拓展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的隐忧主要表现为降低行业竞争效率和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功能性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实施能抑制选择性产业政策隐忧效应的强度,反映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取向一致性。因此,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和强化政策协同实施,有助于实现新动能塑造效能释放与隐忧风险约束之间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产业政策 经济增长新动能 政府补贴 竞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来自税收征管文本分析与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香伶 龚日朝 崔浩南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依据税收征管数字化文本分析和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量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法治环境更... 依据税收征管数字化文本分析和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量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法治环境更好地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政治关联较弱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持续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建设,完善公司透明度建设、公司治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配套机制,分类精准施策,以高质量税收征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化 新质生产力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费减负政策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涉企收费降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淑霞 孔德月 +1 位作者 徐莉萍 尹湘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9,共9页
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是地方政府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呈现差... 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是地方政府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呈现差异化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探索式创新投资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开发式创新投资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效率提升会强化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该政策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研究扩展了降费减负政策的财务效应和企业双元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政策制定者完善涉企收费政策改革和企业创新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费减负 涉企收费 双元创新投资 探索式创新投资 开发式创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洪涝灾害波动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龚日朝 刘礼仁 +3 位作者 张钰玲 雷云 陈艳玲 周长锋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利用1980―2007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湖南省洪涝灾害重大损失年份的灰色灾变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发生的趋势。结果显示,湖南省洪涝灾害具有周期性波动上升特征,未来10年中... 利用1980―2007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湖南省洪涝灾害重大损失年份的灰色灾变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湖南省重大洪涝灾害发生的趋势。结果显示,湖南省洪涝灾害具有周期性波动上升特征,未来10年中,可能发生轻灾的年份为2010和2017年,可能发生重大洪灾的年份为2012、2015和2019年,可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年份为2013和2016年。认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湖南特有的以流水为主的地质地貌特征导致地域蓄水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湖南水利工程破坏严重、排洪减涝能力不高以及人们自觉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灰色系统 特征 灾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自然灾害损失预测模型研究——以湖南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预测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长锋 龚日朝 肖国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针对湖南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发生的现状,结合傅里叶级数的相位特征,利用傅里叶级数时间序列模型给出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趋势。根据1986—2007年湖南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在SPSS环境下进行拟合,并对未来5年湖南省的自然... 针对湖南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发生的现状,结合傅里叶级数的相位特征,利用傅里叶级数时间序列模型给出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趋势。根据1986—2007年湖南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在SPSS环境下进行拟合,并对未来5年湖南省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傅里叶级数时间序列模型符合自然灾害损失发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损失预测模型在灾害经济损预测中误差大、稳定性差的缺陷,提高了预测精度;且得出未来5年湖南灾害灾情仍然具有递增的趋势的结论。采用该模型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预测,其结果比较可靠,可供减灾决策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级数 预测模型 湖南 自然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12年数据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银华 邝嫦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3,58,共5页
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1978—2012年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效... 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1978—2012年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效果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软化的冲击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持续显著的影响,且产业结构高级化、软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很大,特别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度最大。因此,湖南在制定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时应在重点强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VAR模型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灾害损失变化趋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日朝 肖国安 周长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湖南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研究湖南重大自然灾害的规律,对建立湖南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1980-2007年湖南省灾害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傅立叶级数方法建立了灾害损失时间序列模型,... 湖南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研究湖南重大自然灾害的规律,对建立湖南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1980-2007年湖南省灾害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傅立叶级数方法建立了灾害损失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湖南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以及所造成的受灾耕地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虽然近3年中湖南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依然呈现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特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管理会计手机微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蓝墨云班课”+大学管理会计课堂为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湘州 江海潮 +1 位作者 李佳丽 刘雨诺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39,共5页
为研究"互联网+"手机大学微课教学模式,本文以"蓝墨云班课"+管理会计课堂的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通过把教学步骤集中在云... 为研究"互联网+"手机大学微课教学模式,本文以"蓝墨云班课"+管理会计课堂的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通过把教学步骤集中在云服务平台上,将传统课堂变成"互联网+手机"教育实践实现了课堂即时互动,激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对解决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与手机在线学习的冲突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该模式对教师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参与度和学校硬件措施提出了较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手机 蓝墨云班课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湖南省的证据 被引量:71
20
作者 邝嫦娥 路江林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环境规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基于成本最小化的理论模型,解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理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向依赖于企业实际产出水平、污染上报量及政府对企业因谎报污染量的... 环境规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基于成本最小化的理论模型,解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理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向依赖于企业实际产出水平、污染上报量及政府对企业因谎报污染量的惩罚系数。在此基础上,选取2003—2014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不含湘西州),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显著的V形门槛特征,即不同阶段下的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倒逼效应"具有不同的相对强度;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则显著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