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无压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剑光 侯周福 唐果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利用原位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iC/MoSi2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工艺对产物的影响,研究了原位生成的SiC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2的工艺是可行的,反应生成的适量... 利用原位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iC/MoSi2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工艺对产物的影响,研究了原位生成的SiC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烧结制备SiC/MoSi2的工艺是可行的,反应生成的适量SiC颗粒细化了基体晶粒,改善了其力学性能;与该工艺下制备的纯MoSi2相比,含10%SiC的SiC/MoSi2复合材料室温抗弯强度提高了181%,该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增韧和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MOSI2复合材料 SIC MOSI2 原位无压反应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HA-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厚安 李敏 张翠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63-1865,共3页
通过冷压和固化技术成功的制备了PLGA-HA-TiO2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机械性能和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速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含25%(质量分数)的HA和2.5%(质量分数)的TiO2时,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强度... 通过冷压和固化技术成功的制备了PLGA-HA-TiO2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机械性能和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速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含25%(质量分数)的HA和2.5%(质量分数)的TiO2时,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强度和塑性。HA含量少于50%(质量分数)时,对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速率基本没影响;反之,其降解速率会增加。在降解过程中,PLGA-HA-TiO2的表面形成磷灰石,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羟基磷灰石 PLGA 氧化钛 机械性能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用细胞支架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厚安 李敏 唐思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14,共5页
概述了作为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修复和替换用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陶瓷材料、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第三代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模拟天然骨形成机制,可以制备出仿生径向梯度分布、生物活性、无机物增强相与可降解材料复... 概述了作为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修复和替换用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陶瓷材料、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第三代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模拟天然骨形成机制,可以制备出仿生径向梯度分布、生物活性、无机物增强相与可降解材料复合且多孔的细胞支架材料,将是未来骨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细胞支架材料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烧结原位合成制备SiC+WSi_2/MoSi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4
作者 陈芳 许剑光 +2 位作者 侯周福 罗军 唐果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以钼粉、硅粉、钨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SiC和WSi2配比颗粒增强的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力学性能和室温断口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WSi2、Mo... 以钼粉、硅粉、钨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SiC和WSi2配比颗粒增强的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力学性能和室温断口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WSi2、MoSi2和SiC相组成,还有微量的(Mo,W)5Si3相;其中10%SiC-5%WSi2-85%MoSi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93.81%,251.7 MPa,9.053 GPa和6.534 MPa.m1/2;该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主要有细晶强韧化和弥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WSi2/MoSi2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溶胶对多孔HA材料的填充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厚安 张翠娟 龚兰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6-1378,共3页
采用聚氨酯海绵作为模板,制备出多孔HA中间层。用溶胶浇铸法,将PLGA溶胶填充入多孔HA中间层里,制备出骨组织工程用PLGA/HA复合支架材料。制得的多孔HA中间层孔隙率高(80%~92%),孔径大(500~1000/μm),且有相互连通的孔结... 采用聚氨酯海绵作为模板,制备出多孔HA中间层。用溶胶浇铸法,将PLGA溶胶填充入多孔HA中间层里,制备出骨组织工程用PLGA/HA复合支架材料。制得的多孔HA中间层孔隙率高(80%~92%),孔径大(500~1000/μm),且有相互连通的孔结构。对PLGA溶胶填充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胶粘度影响PLGA溶胶的填充性能,而粘度与浓度、时间、温度和pH值关系密切。当溶胶粘度为50mPa·S时,PLGA胶体的填充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HA复合材料 制备 多孔HA 填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原位合成制备WSi_2/MoSi_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6
作者 侯周福 许剑光 唐果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钼、硅、钨粉为原料,利用无压烧结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原位生成的WSi2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除含有以固溶形式存在的WSi2、MoSi2相以外,还有微量的... 以钼、硅、钨粉为原料,利用无压烧结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WSi2/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原位生成的WSi2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除含有以固溶形式存在的WSi2、MoSi2相以外,还有微量的(MoyW1-y)5Si3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MoSi2的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含20%WSi2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1 000℃的抗弯强度和室温断裂韧度分别为367.3 MPa和7.87 MPa.m1/2;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第二相颗粒强化和固溶强化,韧化机制为第二相颗粒增韧和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基复合材料 无压烧结原位合成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高温磨损行为的配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厚安 古思勇 +1 位作者 严迪科 时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与Al2O3、SiC和Si3N4配对副在1000℃大气环境不同滑动速率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率的增加,摩擦系数和MoSi2... 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与Al2O3、SiC和Si3N4配对副在1000℃大气环境不同滑动速率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率的增加,摩擦系数和MoSi2的磨损率均呈下降趋势,SiC为更适合于MoSi2的高温配对副材料.与Al2O3配对时,MoSi2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黏着和氧化;与SiC和Si3N4配对时,MoSi2的磨损机理为研磨、轻微氧化和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钼 配副材料 高温 摩擦 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MoSi_2的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及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剑光 张厚安 +1 位作者 张宝林 李文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0,共3页
采用"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COSHS)技术,成功地原位合成了SiCw/MoSi2复合粉体。通过在原料中引入Si3N4晶须,在产物中获得了SiC晶须。XRD结果表明,产物中除了主要的MoSi2和SiC相,还含有少量的Mo4.8SiC0.6。研究了中间产物的... 采用"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COSHS)技术,成功地原位合成了SiCw/MoSi2复合粉体。通过在原料中引入Si3N4晶须,在产物中获得了SiC晶须。XRD结果表明,产物中除了主要的MoSi2和SiC相,还含有少量的Mo4.8SiC0.6。研究了中间产物的相组成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指出"化学炉"自蔓延合成SiCw/MoSi2复合粉体的反应过程包括如下两步反应:①Mo与Si自蔓延反应生成MoSi2;②Si3N4与C反应生成SiC和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 SIC晶须 “化学炉”自蔓延高温合成 原位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的掺杂浓度对Ce_(0.8)Y_(0.2)O_(1.9)电解质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红梅 严红革 陈振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3-447,451,共6页
利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l2O3掺杂浓度为0.5%~10%(摩尔分数,以下同)的Al2O3/Ce0.8Y0.2O1.9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掺杂浓度对Ce0.8Y0.2O1.9固体电解质烧结及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Al2O3可以改善Ce0.8Y0.2O... 利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l2O3掺杂浓度为0.5%~10%(摩尔分数,以下同)的Al2O3/Ce0.8Y0.2O1.9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掺杂浓度对Ce0.8Y0.2O1.9固体电解质烧结及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Al2O3可以改善Ce0.8Y0.2O1.9固体电解质的烧结性能,当Al2O3的添加量为0.5%时,电解质粉体具有最佳的烧结性能,1350℃时的相对密度达到99%以上。当Al2O3的掺杂浓度超过其在Ce0.8Y0.2O1.9中的溶解极限时,随Al2O3掺杂量的继续增加,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开始下降。阻抗谱结果表明,在溶解极限范围内,Al2O3使Ce0.8Y0.2O1.9的电导率减小,电导活化能增加。Al2O3的掺杂浓度超过溶解极限时,Ce0.8Y0.2O1.9的晶粒电阻不变,由于Al2O3对晶界的"清洁"作用,晶界电阻减小;当Al2O3的掺杂浓度超过5%时,由于Al2O3颗粒对晶界的"阻塞"作用,晶界电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掺杂二氧化铈 烧结 离子电导率 氧化铝 低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钢表面硅烷/硅酸盐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海江 卢锦堂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60-1863,共4页
为了改善硅烷膜的耐蚀性,将硅烷化热镀锌钢板用硅酸钠溶液封闭后处理,获得了硅烷/硅酸盐复合膜。采用中性盐雾试验(NSS)、湿热试验、盐水全浸试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评价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一硅烷膜相比,复合膜的耐... 为了改善硅烷膜的耐蚀性,将硅烷化热镀锌钢板用硅酸钠溶液封闭后处理,获得了硅烷/硅酸盐复合膜。采用中性盐雾试验(NSS)、湿热试验、盐水全浸试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评价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一硅烷膜相比,复合膜的耐蚀性能明显提高,超过了常规铬酸盐钝化膜。尤其是在5%NaCl溶液中,复合膜的低频阻抗数值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 复合膜 硅烷膜 硅酸钠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泡沫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厚安 张翠娟 龚兰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5,102,共3页
采用有机泡沫法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HA)支架,考察了水解预处理工艺、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和固相HA的含量对孔隙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支架的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泡沫法可获得孔径均匀的多孔HA支架;有机泡... 采用有机泡沫法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HA)支架,考察了水解预处理工艺、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和固相HA的含量对孔隙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支架的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泡沫法可获得孔径均匀的多孔HA支架;有机泡沫(海绵)模板经过水解处理后,其挂浆量增加;支架的孔隙率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浆料中固相HA含量在70%左右为宜,此时材料的孔隙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 制备 有机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原位无压烧结MoSi_2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芳 侯周福 +2 位作者 方亨农 唐果宁 许剑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7,共3页
通过原位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出SiC-WSi2-MoSi2复合材料,并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SiC-WSi2-MoSi2复合材料与Al2O3陶瓷对磨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采用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与分析了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 通过原位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出SiC-WSi2-MoSi2复合材料,并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SiC-WSi2-MoSi2复合材料与Al2O3陶瓷对磨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采用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与分析了SiC-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及成分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磨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跑合阶段、过渡期和稳定磨损;MoSi2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随着载荷变化而变化,依次表现为氧化、粘着、研磨和疲劳磨损。Al2O3的磨损机制为粘着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基复合材料 原位无压烧结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5℃热浸锌镍合金镀液中锌渣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江 吕建 卢锦堂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1,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SEN)和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在435℃下锌镍合金镀液中形成的锌渣微观形貌和相成分。结果表明,锌浴中Ni质量分数低于0.051%时,锌渣仅为单一含Ni的ξ相,锌浴中Ni质量分数在0.051%~0.093%范围内,锌渣为Г2和... 通过扫描电镜(SEN)和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在435℃下锌镍合金镀液中形成的锌渣微观形貌和相成分。结果表明,锌浴中Ni质量分数低于0.051%时,锌渣仅为单一含Ni的ξ相,锌浴中Ni质量分数在0.051%~0.093%范围内,锌渣为Г2和ξ两相共存,锌浴中Ni质量分数大于0.093%时,则锌渣仅为Г2相。出现Г2相时锌浴的临界成分点为0.010%Fe和0.051%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 ZN-NI合金 Fe-Zn合金 锌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MoSi_2/SiC配对副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小平 时存 +1 位作者 张厚安 黄之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0-1472,共3页
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SiC配对副在700~1100℃时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用SEM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了MoSi2/SiC磨损面的形貌与相组成。结果表明,MoSi2/SiC摩擦副在700~1100℃高温滑动时,摩擦系数... 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SiC配对副在700~1100℃时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用SEM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了MoSi2/SiC磨损面的形貌与相组成。结果表明,MoSi2/SiC摩擦副在700~1100℃高温滑动时,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MoSi2的磨损率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于1000℃达到极大值后下降;MoSi2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研磨和塑性变形等形式;对摩件SiC则随温度升高呈现出磨损增重现象,其主要磨损机理由700℃时的粘着磨损逐渐转化高温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钼 高温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盐封闭后处理的热镀锌钢板硅烷膜的耐蚀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海江 卢锦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43-1748,共6页
为进一步增强硅烷膜的耐蚀性,将硅烷化热镀锌钢板用钼酸盐溶液进行封闭后处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性盐雾(NSS)实验、盐水全浸实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所得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钼酸盐溶液封闭处理后,硅... 为进一步增强硅烷膜的耐蚀性,将硅烷化热镀锌钢板用钼酸盐溶液进行封闭后处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性盐雾(NSS)实验、盐水全浸实验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所得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钼酸盐溶液封闭处理后,硅烷膜的孔隙被填充,在锌层表面形成了由硅烷膜和钼酸盐转化膜构成的连续完整致密的复合膜;复合膜的耐蚀性能明显提高,且与钼酸盐溶液的封闭时间有关,封闭60s时所形成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最佳.在5%(w,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硅烷化热镀锌钢板经钼酸盐溶液封闭处理后,同时抑制了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和阴极反应,但主要是抑制阴极反应,导致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小,发挥了单一硅烷膜和单一钼酸盐转化膜腐蚀防护的协同效应,腐蚀防护效率高达99.1%;随浸泡时间延长,试样低频扩散阻抗先增大后减小,表明膜层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其耐蚀性优于常规铬酸盐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热镀锌钢 硅烷膜 钼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MoSi2/Si3N4配对副高温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存 张厚安 +2 位作者 胡小平 严迪科 龙春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XP-5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Si3N4配对副在1 000℃、0.126 m/s滑动速度以及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MoSi2/Si3N4配对副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i2/Si3N4配对副... 在XP-5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oSi2/Si3N4配对副在1 000℃、0.126 m/s滑动速度以及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MoSi2/Si3N4配对副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i2/Si3N4配对副在1 000℃高温滑动时,MoSi2的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大而降低,其磨损率则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载荷的增加,MoSi2的磨损机制依次表现为氧化、粘着、研磨和疲劳断裂。Si3N4盘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着和氧化,氧化增重引起其磨损率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化钼 氮化硅 高温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