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南茶史研究综述 |
周方高
肖月
|
《古今农业》
|
2025 |
0 |
|
|
2
|
共生视角下信息污染的伴生史脉、媒介逻辑与抑制理路 |
陈功
张艳茹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全媒体文艺的生成逻辑、主要特征与建设意义——兼论“四全媒体”对文艺生产的影响 |
李文浩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作为符号形式的神话思维——卡西尔文化哲学研究 |
王瑜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作为深层结构和潜文本的“深入生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修辞论考察 |
刘郁琪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人类学为文学带来福音——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杨昌国
晏杰雄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7
|
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 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
谢奇勇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
8
|
论洞庭的地域文学意蕴及其意义——兼与西湖、彭蠡、太湖等湖泊文学之比较 |
鲁茜
程国赋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9
|
“诗不颤抖”:也论“干校文学”——以牛汉的诗歌为例 |
彭在钦
杨经建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0
|
唐代郎官、刺史诗的互渗与递进 |
胡冰清
李德辉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游戏化动员在社交媒体的认知操控:理论框架与作用机制 |
何飞
杨森
张学知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 |
李德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13
|
从“官民合力”到分道扬镳——从湖南咨议局与巡抚的关系看清王朝的覆灭 |
杨鹏程
王鹏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4
|
场域分析:探讨网络文学性质的一种途径 |
周兴杰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15
|
清代后期湖南的虫灾、风灾、雹灾和冰冻雪灾 |
杨鹏程
|
《灾害学》
CSCD
|
2004 |
4
|
|
|
16
|
大文学观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谱系——评黄晓娟等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
吴投文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7
|
唐代刺史与州郡的文学关联 |
李德辉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8
|
民族文学的三个伪命题 |
潘年英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9
|
著作局与魏晋文学 |
李德辉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20
|
宋代湖南地区农业经济研究综述 |
周方高
宋惠聪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