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文素养”辨 |
李山林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2
|
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 |
吴投文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3
|
高启怀古诗初探 |
李鸿渊
黄国花
|
《船山学刊》
|
2005 |
3
|
|
4
|
语文课程的人文知识基础及其教学 |
李山林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5
|
《全汉赋》辑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吴广平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4 |
4
|
|
6
|
宋四六的文体特征与发展轨迹 |
王友胜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7
|
论屈原的孤独意识 |
邓桂英
曹步青
|
《船山学刊》
|
2003 |
1
|
|
8
|
情礼调和 皆大欢喜——从社会文化思潮看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 |
李鸿渊
|
《船山学刊》
|
2003 |
3
|
|
9
|
刘禹锡诗文研究的集成之作——评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 |
李德辉
|
《云梦学刊》
|
2005 |
2
|
|
10
|
论精神的表现及美的究竟义——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到程伊川的“作文害道”说 |
张晚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宋玉《神女赋》梦主考辨 |
吴广平
|
《云梦学刊》
|
2005 |
2
|
|
12
|
钩沉提玄 探骊得珠——陶敏教授访谈录 |
吴广平
|
《云梦学刊》
|
2009 |
1
|
|
13
|
毛泽东的诗歌本质观和功能观 |
王少青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4
|
袁昌英笔下的女性形象——立足于中西文化交融的管窥 |
周密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5
|
“韵”:生命之舞动 |
章桉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3 |
2
|
|
16
|
人格修养与中国画人艺术修养之嬗变——徐复观对中国绘画之心性学考察之三 |
张晚林
|
《阴山学刊》
|
2006 |
1
|
|
17
|
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新诗创作 |
吴投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中间代”:当代诗歌的一个环节 |
吴投文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0 |
|
19
|
创作思维特征的精妙阐释——对《文心雕龙·神思》的一点解读 |
王少青
吴雄英
|
《云梦学刊》
|
2004 |
0 |
|
20
|
论唐人馆驿题诗 |
李德辉
|
《船山学刊》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