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省14个油茶良种综合评价
1
作者
张瑞涵
袁军
+4 位作者
缪子琪
刘祥
卢梦琪
李万元
刘建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7-183,共7页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在湖南省种植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优良品种,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基础,选取湖南省种植的14个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的各个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在湖南省种植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优良品种,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基础,选取湖南省种植的14个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的各个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4个油茶品种在树体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指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单株产量、单株产油率与干出仁率,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呈现出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产油量、干出仁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油量与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这13个指标简化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98%,影响主成分1的指标主要为单株产量、单株产油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影响主成分2的指标主要有树高、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影响主成分3的指标主要有树高,影响主成分4的指标主要有亚麻酸含量,影响主成分5的指标主要有硬脂酸含量。综合表现较好的6个品种及排序为华金>华鑫>湘林XLC15>华硕>湘林27号>长林5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产油率
含油率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分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籽淀粉的结构与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向敏
韩小苗
+2 位作者
吴苏喜
李万元
彭邵锋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促进油茶籽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碱提+酶解”工艺从油茶籽粕中提取油茶籽淀粉,并以市售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比较其结构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本工艺所得油茶籽淀粉的提取率为64.25%,纯度为92.66%;与市售玉米淀粉、...
为促进油茶籽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碱提+酶解”工艺从油茶籽粕中提取油茶籽淀粉,并以市售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比较其结构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本工艺所得油茶籽淀粉的提取率为64.25%,纯度为92.66%;与市售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相比,油茶籽淀粉呈圆球形或椭球形,颗粒更小;油茶籽淀粉为典型的A型淀粉,其长程结构不稳定,相对结晶度更低;油茶籽淀粉的短程有序程度与市售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相似,但双螺旋度数更低;油茶籽淀粉抗性淀粉含量(16.91%)更高。综上,油茶籽淀粉可作为一种新型抗性淀粉资源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油茶籽淀粉
淀粉性质
抗性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蒲黄酮的制备及组分鉴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苏喜
李扬
+3 位作者
韩小苗
董熠辉
李万元
彭邵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5,共6页
为促进油茶蒲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油茶蒲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油茶蒲粗黄酮,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另外,对纯化的油茶蒲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利用UPLC-Q-TOF-MS对其组分...
为促进油茶蒲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油茶蒲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油茶蒲粗黄酮,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另外,对纯化的油茶蒲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利用UPLC-Q-TOF-MS对其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的油茶蒲粗黄酮中黄酮含量为32.41%,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黄酮含量为70.14%,黄酮总回收率为60.12%;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物具有明显的黄酮类紫外、红外特征光谱,证明该纯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UPLC-Q-TOF-MS从该纯化物中共鉴定出44种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30种多酚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多以黄酮苷类化合物形式存在,且多为山奈酚的糖苷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中含有原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及没食子酸等抗氧化活性成分。根据油茶蒲黄酮的组成成分,推测其具有开发成为抗糖尿病食品以及与抗癌药物联用治疗疾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蒲
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组分鉴定
超声辅助醇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林地中微量养分与果实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邓沁
袁军
+2 位作者
卢胜
李万元
孙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目的】为油茶营养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4个油茶栽培区油茶‘华金’林分为对象,测定林地土壤及油茶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并分析其与果实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在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茶林分土壤中Ca、Mg、Mn、B、Fe含量与...
【目的】为油茶营养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4个油茶栽培区油茶‘华金’林分为对象,测定林地土壤及油茶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并分析其与果实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在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茶林分土壤中Ca、Mg、Mn、B、Fe含量与叶片中Ca、Mg、Mn、Fe、Zn的含量及果实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种仁蛋白质、淀粉含量、茶油硬脂酸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与叶片Ca含量是油茶产量的主控因子(F=9.210,7.649;P=0.006,0.011);土壤Mg含量和叶片Mn含量均与干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F=6.584,4.566;P=0.018,0.044);种仁含油率与土壤Fe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Mg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F=9.387,13.613;P=0.006,0.001)。土壤Mn含量分别与单果质量、棕榈酸含量、花生酸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F=4.350,11.535,9.160,5.922;P=0.049,0.003,0.006,0.02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B含量与叶片中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8);土壤Zn含量与叶片中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7)。【结论】土壤中B、Zn含量促进叶片对Ca、Mn元素的吸收,提高土壤与叶片中Ca含量则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叶片Mg含量有利于种仁含油率的提升,土壤中Fe含量过多可能会抑制油脂的积累。叶片Mn含量可促进干出仁率的增加,脂肪酸组成主要受土壤Mn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中微量元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掺杂改性活性炭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范友华
康地
+2 位作者
彭邵锋
李弛
欧阳也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3,共9页
以油茶壳为原料,经氯化锌活化制得活性炭,通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支状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制备了氮、磷掺杂改性的吸附材料(AC-PEIs)。系统考察了离子种类、水相pH值、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对该材料吸附铅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油茶壳为原料,经氯化锌活化制得活性炭,通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支状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制备了氮、磷掺杂改性的吸附材料(AC-PEIs)。系统考察了离子种类、水相pH值、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对该材料吸附铅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降低,表面羟基、胺基和磷酸等官能团的数量增多,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提高。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 g/L,铅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pH为6,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AC-PEI-1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去除率为98.26%,比未改性活性炭提高了1.54倍,且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AC-PEI-1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61.89 mg/g,约为未改性活性炭的2倍。改性活性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沉淀作用、配位络合和静电吸引等,与铅离子发生沉淀作用的是活性炭表面含磷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氮磷掺杂
改性活性炭
铅离子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油精炼过程中脂肪酸与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霜
彭思敏
+1 位作者
廖卢艳
吴卫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以茶油精炼过程中的毛油、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和成品油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探究茶油在精炼过程中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并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茶油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精炼对茶油脂肪酸相对含量无明显影响,对茶...
以茶油精炼过程中的毛油、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和成品油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探究茶油在精炼过程中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并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茶油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精炼对茶油脂肪酸相对含量无明显影响,对茶油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影响较大。茶籽油主要特征香气成分为壬醛、正辛醛和正癸醛。脱酸工序生成大量醛类物质同时酸类物质基本损失,脱蜡工序对茶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损失较大。综上,精炼对茶油挥发性成分影响较大,采取适度精炼能有效减少茶油香气成分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油脂精炼
脂肪酸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油精炼过程中氧化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霜
李晖
+1 位作者
廖卢艳
吴卫国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87-90,共4页
以冷榨法提取的茶油毛油、不同精炼阶段获得的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及成品茶油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各阶段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茶油中,总酚含量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总酚含量明...
以冷榨法提取的茶油毛油、不同精炼阶段获得的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及成品茶油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各阶段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茶油中,总酚含量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总酚含量明显下降,而脱蜡后的脱蜡油总酚浓度上升了63.5%,原因可能是低温条件有助于茶油中酚类物质结构恢复,在无碱液影响下,酚类物质受破坏程度大大减少,总酚含量升高;过氧化值以脱酸油最低,脱酸油的过氧化值下降了29.3%;酸价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脱酸油的酸价下降最显著,比毛油下降了85.3%;茶油中抗氧化性物质浓度以毛油最大,经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抗氧化物质浓度比毛油下降88.9%;总酚与酸价的相关性最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次之,与过氧化值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精炼
总酚
酸价
过氧化值
自由基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14个油茶良种综合评价
1
作者
张瑞涵
袁军
缪子琪
刘祥
卢梦琪
李万元
刘建兵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湖南
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7-183,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编号:2023NK1020)。
文摘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在湖南省种植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优良品种,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基础,选取湖南省种植的14个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的各个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4个油茶品种在树体指标和果实经济性状指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单株产量、单株产油率与干出仁率,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呈现出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产油量、干出仁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油量与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这13个指标简化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98%,影响主成分1的指标主要为单株产量、单株产油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影响主成分2的指标主要有树高、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影响主成分3的指标主要有树高,影响主成分4的指标主要有亚麻酸含量,影响主成分5的指标主要有硬脂酸含量。综合表现较好的6个品种及排序为华金>华鑫>湘林XLC15>华硕>湘林27号>长林53号。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产油率
含油率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分析
湖南省
分类号
S794.4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籽淀粉的结构与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向敏
韩小苗
吴苏喜
李万元
彭邵锋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
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4JJ6018)
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q2402011)
2024年湖南省油茶产业科研示范项目(2024LYCY0009)。
文摘
为促进油茶籽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碱提+酶解”工艺从油茶籽粕中提取油茶籽淀粉,并以市售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比较其结构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本工艺所得油茶籽淀粉的提取率为64.25%,纯度为92.66%;与市售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相比,油茶籽淀粉呈圆球形或椭球形,颗粒更小;油茶籽淀粉为典型的A型淀粉,其长程结构不稳定,相对结晶度更低;油茶籽淀粉的短程有序程度与市售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相似,但双螺旋度数更低;油茶籽淀粉抗性淀粉含量(16.91%)更高。综上,油茶籽淀粉可作为一种新型抗性淀粉资源得以应用。
关键词
油茶籽粕
油茶籽淀粉
淀粉性质
抗性淀粉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seed meal
Camellia oleifera starch
starch property
resistant starch
分类号
TS2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蒲黄酮的制备及组分鉴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苏喜
李扬
韩小苗
董熠辉
李万元
彭邵锋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
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基金
湖南神农国油油茶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文摘
为促进油茶蒲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油茶蒲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油茶蒲粗黄酮,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另外,对纯化的油茶蒲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利用UPLC-Q-TOF-MS对其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制备的油茶蒲粗黄酮中黄酮含量为32.41%,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黄酮含量为70.14%,黄酮总回收率为60.12%;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物具有明显的黄酮类紫外、红外特征光谱,证明该纯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UPLC-Q-TOF-MS从该纯化物中共鉴定出44种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30种多酚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多以黄酮苷类化合物形式存在,且多为山奈酚的糖苷类化合物,油茶蒲黄酮中含有原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及没食子酸等抗氧化活性成分。根据油茶蒲黄酮的组成成分,推测其具有开发成为抗糖尿病食品以及与抗癌药物联用治疗疾病的潜力。
关键词
油茶蒲
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组分鉴定
超声辅助醇提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shell
flavonoids
polyphenols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ultrasound-assisted ethanol extraction
分类号
TS2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09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林地中微量养分与果实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4
作者
邓沁
袁军
卢胜
李万元
孙祺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基金
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024NK1020)
湖南省油茶产业科研示范项目(2023LYCY0022)。
文摘
【目的】为油茶营养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4个油茶栽培区油茶‘华金’林分为对象,测定林地土壤及油茶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并分析其与果实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在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茶林分土壤中Ca、Mg、Mn、B、Fe含量与叶片中Ca、Mg、Mn、Fe、Zn的含量及果实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种仁蛋白质、淀粉含量、茶油硬脂酸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与叶片Ca含量是油茶产量的主控因子(F=9.210,7.649;P=0.006,0.011);土壤Mg含量和叶片Mn含量均与干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F=6.584,4.566;P=0.018,0.044);种仁含油率与土壤Fe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Mg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F=9.387,13.613;P=0.006,0.001)。土壤Mn含量分别与单果质量、棕榈酸含量、花生酸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F=4.350,11.535,9.160,5.922;P=0.049,0.003,0.006,0.02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B含量与叶片中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8);土壤Zn含量与叶片中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7)。【结论】土壤中B、Zn含量促进叶片对Ca、Mn元素的吸收,提高土壤与叶片中Ca含量则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叶片Mg含量有利于种仁含油率的提升,土壤中Fe含量过多可能会抑制油脂的积累。叶片Mn含量可促进干出仁率的增加,脂肪酸组成主要受土壤Mn含量影响。
关键词
油茶
中微量元素
产量
品质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medium and trace elements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601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掺杂改性活性炭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范友华
康地
彭邵锋
李弛
欧阳也能
机构
湖南
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省气候中心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3,共9页
基金
湖南神农国油油茶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湘人才发[2022]9号)。
文摘
以油茶壳为原料,经氯化锌活化制得活性炭,通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支状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制备了氮、磷掺杂改性的吸附材料(AC-PEIs)。系统考察了离子种类、水相pH值、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对该材料吸附铅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降低,表面羟基、胺基和磷酸等官能团的数量增多,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提高。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 g/L,铅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pH为6,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AC-PEI-1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去除率为98.26%,比未改性活性炭提高了1.54倍,且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AC-PEI-1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61.89 mg/g,约为未改性活性炭的2倍。改性活性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沉淀作用、配位络合和静电吸引等,与铅离子发生沉淀作用的是活性炭表面含磷官能团。
关键词
油茶壳
氮磷掺杂
改性活性炭
铅离子
吸附机理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doped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Lead ion
Adsorp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S6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396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油精炼过程中脂肪酸与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刘霜
彭思敏
廖卢艳
吴卫国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基金
茶油基高附加值功能产品开发与示范(2019NK209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90507)。
文摘
以茶油精炼过程中的毛油、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和成品油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探究茶油在精炼过程中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并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茶油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精炼对茶油脂肪酸相对含量无明显影响,对茶油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影响较大。茶籽油主要特征香气成分为壬醛、正辛醛和正癸醛。脱酸工序生成大量醛类物质同时酸类物质基本损失,脱蜡工序对茶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损失较大。综上,精炼对茶油挥发性成分影响较大,采取适度精炼能有效减少茶油香气成分的损失。
关键词
茶油
油脂精炼
脂肪酸
挥发性物质
Keywords
camellia oil
oil refining
fatty acid
volatile substance
分类号
TS2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油精炼过程中氧化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霜
李晖
廖卢艳
吴卫国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87-90,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NK2091)。
文摘
以冷榨法提取的茶油毛油、不同精炼阶段获得的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及成品茶油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各阶段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茶油中,总酚含量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总酚含量明显下降,而脱蜡后的脱蜡油总酚浓度上升了63.5%,原因可能是低温条件有助于茶油中酚类物质结构恢复,在无碱液影响下,酚类物质受破坏程度大大减少,总酚含量升高;过氧化值以脱酸油最低,脱酸油的过氧化值下降了29.3%;酸价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脱酸油的酸价下降最显著,比毛油下降了85.3%;茶油中抗氧化性物质浓度以毛油最大,经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抗氧化物质浓度比毛油下降88.9%;总酚与酸价的相关性最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次之,与过氧化值的相关性不明显。
关键词
茶油
精炼
总酚
酸价
过氧化值
自由基清除能力
Keywords
camellia oil
total phenols
acid value
peroxide valu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省14个油茶良种综合评价
张瑞涵
袁军
缪子琪
刘祥
卢梦琪
李万元
刘建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茶籽淀粉的结构与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向敏
韩小苗
吴苏喜
李万元
彭邵锋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茶蒲黄酮的制备及组分鉴定
吴苏喜
李扬
韩小苗
董熠辉
李万元
彭邵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茶林地中微量养分与果实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邓沁
袁军
卢胜
李万元
孙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氮磷掺杂改性活性炭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范友华
康地
彭邵锋
李弛
欧阳也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茶油精炼过程中脂肪酸与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刘霜
彭思敏
廖卢艳
吴卫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茶油精炼过程中氧化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刘霜
李晖
廖卢艳
吴卫国
《湖南农业科学》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