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喻采平 彭红霞 黄岩渠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依据2008—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非平衡面板数据,考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仍能显著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风险累积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审计防... 依据2008—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非平衡面板数据,考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仍能显著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风险累积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政府审计对东部、西部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府审计数字化转型,完善政府审计对金融风险累积的抑制机制,因地制宜实施审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累积 大数据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异质视角下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岩渠 何阳 喻采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8,共13页
资产具备异质性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异质性是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具备资产异质性的改进复杂网络模型,研究我国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系统重要性资产、系统重要性机构以及系统脆弱性机构。以2015—2022年42家银行... 资产具备异质性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异质性是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具备资产异质性的改进复杂网络模型,研究我国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系统重要性资产、系统重要性机构以及系统脆弱性机构。以2015—2022年42家银行年报数据,结合最大熵法和最小密度法构建银行间网络,模拟不同冲击强度下,金融系统在违约清算渠道和降价抛售渠道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通过抛售受冲击资产的方式测量各项资产的重要性程度,将首轮抛售银行作为间接渠道的系统性风险来源。研究发现:银行系统降价抛售、违约清算单独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较低,但叠加渠道造成的风险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从研究结果看,我国的系统制造业、交运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资产为银行系统的系统重要性资产;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高;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是系统脆弱性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由于灵活经营造成趋同性投资,是间接渠道传染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异质性 系统性风险 系统重要性资产 系统重要性机构 系统脆弱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旭 黄孝明 +1 位作者 张星星 王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06-211,217,共7页
为探索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通过对麻阳县、保靖县与长沙县农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能使农户家庭收入和林业收入显著增加;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 为探索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通过对麻阳县、保靖县与长沙县农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能使农户家庭收入和林业收入显著增加;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仍能验证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显著影响,但该变量的系数有所变大;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冷库建设、生产设备采购、物流系统建设、品牌保护等;通过正面宣传以及各项惠农措施提升农户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如种苗培育、技术培训、农资采购、林产品收购等,以吸引更多农户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实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收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传染渠道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喻采平 彭红霞 黄岩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运用改进后的双传染渠道模型,依据2014—2022年42家银行的年报数据,从传染损失、倒闭机构数、银行系统损失和溢出至经济系统损失四个维度测度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结果显示,从传染损失或倒闭机构数量单个维度测量系统性风险并分析其生... 运用改进后的双传染渠道模型,依据2014—2022年42家银行的年报数据,从传染损失、倒闭机构数、银行系统损失和溢出至经济系统损失四个维度测度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结果显示,从传染损失或倒闭机构数量单个维度测量系统性风险并分析其生成机制过于片面。综合银行系统损失和溢出至经济系统损失维度能更全面、准确地测度银行系统性风险。降价抛售、债务违约分别是权益损失、银行破产的主要渠道。杠杆高且银行间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更脆弱,溢出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双传染渠道模型 风险测度 风险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袁怀宇 李风琦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5,共6页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作为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不仅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还会在国内通过能源结构调整机制、技术变革创新机制和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进而实现中国经济...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作为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不仅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还会在国内通过能源结构调整机制、技术变革创新机制和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进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巨大挑战:“双碳”目标实现时间的紧迫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效缓慢之间的矛盾;“双碳”目标带来的环保常态化加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的中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趋势,进一步侵蚀下游利润,不利于在短期内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双碳”目标对消费结构调整的要求提高了长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调难度。在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作用的同时,可从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完善碳交易和碳金融制度、运用碳中和理念规划设计城乡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应对其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