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实生籽诱导加倍及倍性鉴定研究
1
作者 黄彦 马燕燕 +5 位作者 姚春光 王迪 曾相琴 田周娥 白建明 林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对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制多倍体,是一种高效创制新种质资源的技术。【方法】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研究对象,基于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采用液体浸泡法和固体培养基法,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实生籽的加倍效果,探究不同加倍方法的多倍体化效应。同时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法对加倍前后的马铃薯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分析加倍后的植株特征。【结果】固体培养基法可高效获得加倍植株,部分基因型加倍率可高达91%,加倍后的植株茎秆粗壮、叶色加深,具有多倍体的特性。该方法直接作用于实生籽,通量高、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相对于经典的秋水仙素浸种法,固体培养基法适用性广,可适用于多种马铃薯基因型。加倍后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原始二倍体材料相比,加倍后获得的四倍体在株高、茎粗、花粉大小等方面均有改善。【结论】该方法采用马铃薯的实生籽直接加倍,具有高效、高通量、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为马铃薯四倍体种质资源的创制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生籽加倍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康露丹 冯艳青 +3 位作者 李平 何晓辉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实现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冬作马铃薯的高产高效种植,研究以‘中薯5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设置零氮模式(N0)、常规模式(FP)、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4个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 为实现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冬作马铃薯的高产高效种植,研究以‘中薯5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设置零氮模式(N0)、常规模式(FP)、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4个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N0模式下,2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总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低于其他模式;HH模式和SH模式增加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促进了主茎数的增加、叶面积指数的增大以及生物量的积累;HH和SH模式下‘中薯5号’的总产量分别为2250.68和2152.93 kg/667m^(2),‘费乌瑞它’的总产量分别为1868.09和2000.08 kg/667m^(2),同品种下2个模式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且HH模式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低于SH模式,综合考虑,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推荐使用高产高效模式(HH)种植马铃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轮作系统 种植模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早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吕春悦 叶亦心 +5 位作者 董文 秦玉芝 林原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为筛选适宜湖南地区早春栽培的早熟、优质和高产马铃薯品种,以‘鄂马铃薯3号’‘华薯1号’和‘东农312’等2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醴陵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和‘鄂马铃薯14号’等5个品种的株高超过56 cm;... 为筛选适宜湖南地区早春栽培的早熟、优质和高产马铃薯品种,以‘鄂马铃薯3号’‘华薯1号’和‘东农312’等2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醴陵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和‘鄂马铃薯14号’等5个品种的株高超过56 cm;‘中薯5号’的单株块茎最重;‘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和‘兴佳2号’的单薯重较重;‘兴佳2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20号’等8个品种的商品薯率较高(>90%);‘冀张薯12号’‘兴佳2号’‘克新1号’和‘冀张薯20号’产量较高,较对照均增产30%以上;‘冀张薯20号’和‘华薯1号’食味品质综合评分更高(≥15分)。综上,‘兴佳2号’的产量、商品薯率和可比效益高,适宜在湖南地区进行早春栽培。‘冀张薯20号’的产量和商品薯率表现佳,且作为鲜薯食用时综合评分最高,建议作为优质鲜食品种开发;‘冀张薯12号’虽在多个指标下表现较优,但因其结薯浅易产生龙葵素,存在食用安全隐患,在生产栽培时应注意进行培土或覆盖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4
作者 曾祥飞 王云霞 +8 位作者 董文 向峰 王丹 张铭洋 康国菊 阳涛 薛志红 熊兴耀 胡新喜 《作物研究》 2025年第3期220-232,共13页
氮肥是马铃薯高产的核心限制因子,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长期低于35%,较发达国家低15~25百分点,严重制约“双减”战略实施。针对这一瓶颈,本研究以3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氮、高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 氮肥是马铃薯高产的核心限制因子,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长期低于35%,较发达国家低15~25百分点,严重制约“双减”战略实施。针对这一瓶颈,本研究以3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氮、高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我国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氮肥施用提供参考,为氮素高效利用资源的筛选提供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粤薯3号、中薯3号、华薯3号、兴佳2号、华薯8号和中薯17号的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均表现良好;中薯17号、华恩1号、中薯3号、中薯20号、鄂薯14号,东农310和粤薯3号在生物量方面表现突出;华薯8号、华薯3号和粤薯3号的氮素利用率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低,为低氮高效利用品种。高氮处理下,华薯4号、华薯3号、华薯8号、兴佳2号和中薯3号在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方面表现良好;中薯18号、鄂薯5号、中薯3号、华薯3号的生物量表现突出;华薯8号和华薯4号的氮收获指数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少,为高氮高效利用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负相关,与单薯质量显著正相关;氮收获指数与块茎氮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粤薯3号、华薯3号为低氮高效型品种,华薯4号为高氮高效型品种,华薯8号为双高效型品种,且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湖南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 氮素 利用效率 产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陈蓉 董文 +4 位作者 秦玉芝 罗金玲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了解决秋马铃薯播种期高温少雨带来的烂薯严重、出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设置玉米秸秆、黑地膜、白地膜、遮阳网覆盖和不覆盖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出苗、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能降温保墒的适合南方秋... 为了解决秋马铃薯播种期高温少雨带来的烂薯严重、出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设置玉米秸秆、黑地膜、白地膜、遮阳网覆盖和不覆盖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出苗、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能降温保墒的适合南方秋马铃薯生产的覆盖方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遮阳网覆盖比对照出苗早4和6 d,出苗率分别为81.33%和82.33%,两者的株高均高于对照;秸秆覆盖和遮阳网覆盖的产量分别为20910.14和16872.1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22%和5.07%,产量与出苗率、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降低地温、保墒、提高出苗率、促进出苗和植株生长的作用,显著提高了秋马铃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覆盖 生长 产量 品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病毒种类及流行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新喜 雷艳 +7 位作者 何长征 刘明月 李炎林 宋勇 黄科 秦玉芝 熊兴耀 Nie Xianzhou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6期358-361,共4页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病毒病危害严重。2010年对湖南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66个病毒标样进行了RT—PCR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的马铃薯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PY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s病毒(PV...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病毒病危害严重。2010年对湖南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66个病毒标样进行了RT—PCR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的马铃薯病毒有马铃薯Y病毒(PY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其中PVS的检出率最高,为54.5%,其次是PVX,检出率为45.5%,PVY的检出率为39.4%,唧d和PVA的检出率均为21.2%,PLRV的检出率为18.2%。2~4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较为普遍。PVY中重组型PVY占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种类 流行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氮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3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吴秋云 熊兴耀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变化表现为地上部>块茎;块茎中氮的含量均在块茎形成期最高,块茎成熟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马铃薯 氮磷钾 吸收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曾琴 陈婉玉 +3 位作者 秦玉芝 林原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探讨南方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氮只施磷钾肥(F0)为对照,研究施50 kg/667m2复合肥(F1)、100 kg/667m2复合肥(F2)及复合肥100 kg/667m2+有机肥500 kg/667m2(F3)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 为探讨南方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氮只施磷钾肥(F0)为对照,研究施50 kg/667m2复合肥(F1)、100 kg/667m2复合肥(F2)及复合肥100 kg/667m2+有机肥500 kg/667m2(F3)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0相比,3个施氮处理的马铃薯株高、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单薯重、蛋白含量、VC含量、锌含量更高,且与F0差异显著;3个施氮处理之间,马铃薯的株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薯重、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马铃薯产量最高的是F2(1777.61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的是F3(90.0%);F1的马铃薯产量为1657.12 kg/667m^(2),商品薯率为89.99%,与F2、F3无显著差异,且氮肥偏生产力最高(220.95 kg/kg)。从节本增效方面考虑,该地区冬种马铃薯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667m^(2)能实现高产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 生长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露地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9
作者 雷艳 刘昱卉 +3 位作者 吴光辉 杨廷 姚琼 胡新喜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73-75,79,共4页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产量及亩产量较高;中薯38号为圆形、红皮黄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结薯数适中,单薯重和商品薯率高,单株产量及亩产量均较高。这2个品种可作为武陵山区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品种比较 产量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氨基丁酸诱导马铃薯Y病毒抗性及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10
作者 高琪昕 何长征 +1 位作者 胡新喜 张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1-158,共8页
马铃薯Y病毒(PVY)是目前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探究β-氨基丁酸(BABA)对植物PVY抗性的诱导作用,以烟草品种Samsun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叶面喷施BABA,探究BABA对烟草PVY抗性的诱... 马铃薯Y病毒(PVY)是目前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探究β-氨基丁酸(BABA)对植物PVY抗性的诱导作用,以烟草品种Samsun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叶面喷施BABA,探究BABA对烟草PVY抗性的诱导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叶面喷施BABA可有效诱导烟草对PVY的抗性,其中5 mmol/L BABA对烟草PVY抗性诱导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对感染PVY的植株喷施5 mmol/L BABA可以使叶片明脉推迟3~4 d出现,同时抑制由PVY引起的茎部坏死程度,经qRT-PCR测定发现,在接种病毒第5、7、10、14天的植株中,BABA处理组对PVY表达量的抑制率相较于对照组分别达到98.70%、96.62%、98.40%、66.89%,病理症状观察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符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分析发现,5 mmol/L BABA处理可诱导烟草内源水杨酸(SA)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早于PVY病毒表达量峰值的出现时间,并有效调节烟草植株内活性氧动态平衡。通过qRT-PCR和H_(2)O_(2)原位表征测定得出,BABA处理在激活防御体系时,通过抑制相关抗氧化酶CAT的基因表达量,使H_(2)O_(2)在植株内适量积累,可在诱导抗性的同时降低H_(2)O_(2)对植株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BABA对PVY的抗性诱导与SA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诱导植株防卫基因表达过程存在紧密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马铃薯Y病毒 内源水杨酸 抗性诱导 信号转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不同类型地膜覆盖降解效果与作物生产力研究
11
作者 杨明愈 刘计涛 +2 位作者 李成晨 李小波 胡新喜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明确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地膜降解效果及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以马铃薯早熟品种‘粤引85-38’为试验材料,以裸地栽培为对照,比较并分析黑色无机物填充降解地膜(T1)、透明聚乙烯地膜(T2)、黑色聚乙烯地膜(T3)对马铃薯生... 为明确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地膜降解效果及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以马铃薯早熟品种‘粤引85-38’为试验材料,以裸地栽培为对照,比较并分析黑色无机物填充降解地膜(T1)、透明聚乙烯地膜(T2)、黑色聚乙烯地膜(T3)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地膜降解性能的差异。覆膜处理均能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相较于裸地栽培,T1处理显著提高株高6.95%,出苗率增加6.76%,叶片SPAD值提高8.54%,T1与T3出苗率、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产量由高到低为T3(2474 kg/667m^(2))>T2(2441 kg/667m^(2))>T1(2437 kg/667m^(2))>裸地栽培(2343 kg/667m^(2)),三种地膜间无差异。商品薯率由高到低为T3(93.62%)>T1(88.67%)>T2(86.51%)>裸地栽培(82.97%)。块茎品质上,与裸地栽培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64.30%)、维生素C含量(37.39%)、可溶性糖含量(79.18%)。黑色无机物填充降解地膜在马铃薯成熟期降解36.05%,降解速度显著高于透明聚乙烯地膜和黑色聚乙烯地膜。黑色无机物填充降解地膜可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块茎品质,且降解速度快无需回收,适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冬种马铃薯 降解效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播种技术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明月 秦玉芝 +2 位作者 何长征 胡新喜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探寻南方冬闲田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播种技术,分别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试验基地进行春马铃薯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 为探寻南方冬闲田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播种技术,分别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试验基地进行春马铃薯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产量(20 952.60~24 924.30 kg/hm2)较高,效益好,不耽误后茬水稻的生产;种植行株距以50 cm×20 cm的产量和商品薯率较高;适宜的播种方式是种薯芽眼朝下,适当深播(10 cm),可获得出苗齐、出苗率高、长势旺盛的植株,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商品薯率与马铃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播种时期 种植密度 播种方式 产量 商品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方式对湖南冬种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新喜 刘明月 +3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蒋凌红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0-504,共5页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分别为31.18、28.54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栽培 生长 产量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铭 彭亚丽 +3 位作者 熊兴耀 王万兴 秦玉芝 胡新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9,共7页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是一种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糖苷生物碱含量过高会使马铃薯产生苦味,过量食用会导致中毒。本文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种类、分布、含量和影响因素以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糖苷生物碱 影响因素 代谢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汪沛 熊兴耀 +4 位作者 雷艳 汤琳菲 刘明月 聂先舟 胡新喜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和适应性较强的优点,但其不耐连作,易受土传病害的危害,块茎产量和品质均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土传病害的种类与分布,影响病害发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及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和适应性较强的优点,但其不耐连作,易受土传病害的危害,块茎产量和品质均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土传病害的种类与分布,影响病害发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及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土传病害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秋云 黄科 +2 位作者 刘明月 周倩 熊兴耀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DNA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媛媛 程鹏 +1 位作者 熊兴耀 洪亚辉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性喜阴湿冷凉的环境,干旱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产量的稳定。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3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性喜阴湿冷凉的环境,干旱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产量的稳定。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3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在20%的PEG胁迫下,‘大西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增大。‘中薯3号’在20%的PEG胁迫下,随着时间的增长,甲基化基本趋势是减弱的。‘中薯5号’和‘中薯3号’情况类似,其甲基化趋势基本上也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的。将特异带回收测序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其中几条带跟与萜类化合物合成等功能基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DNA甲基化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国外马铃薯栽培领域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新喜 庞万福 +3 位作者 金黎平 黄科 刘明月 熊兴耀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从水分管理、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和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轮间(套)作等方面,对2012年国外马铃薯栽培生理与技术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总体看来,氮肥和水分管理是近期国外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氮肥的施用,不仅直接影... 从水分管理、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和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轮间(套)作等方面,对2012年国外马铃薯栽培生理与技术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总体看来,氮肥和水分管理是近期国外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氮肥的施用,不仅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质量等,还对土壤、地下水等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和轮间(套)作将成为未来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 肥料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2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53-55,59,共4页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曲线相关;K2O在0~25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而钾水平高于25 kg/667m2后,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趋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过DPS分析,得出在该冬闲田肥力水平下马铃薯的最佳N、P、K施肥组合为每667 m2纯N 18.00 kg,P2O5 5.77 kg,K2O 39 kg,可获得1 833.8 kg/667m2的理论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马铃薯 光合速率 肥料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对湖南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恢复措施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兴耀 刘明月 +1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55-56,共2页
分析了2008年1月长时间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湖南省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凡播种期较早、露地栽培的马铃薯受冻程度较重,播期较晚和地膜覆盖的受冻程度较轻。主要恢复措施是:加强后续防冻、及时补种、排除积水、覆盖增温、防病控病、适度追肥等... 分析了2008年1月长时间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湖南省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凡播种期较早、露地栽培的马铃薯受冻程度较重,播期较晚和地膜覆盖的受冻程度较轻。主要恢复措施是:加强后续防冻、及时补种、排除积水、覆盖增温、防病控病、适度追肥等。并根据马铃薯产业发展需要,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冰雪灾害 恢复措施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