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发病机制及隆回县防控实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早花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94-95,共2页
一、狂犬病防控知识在我国狂犬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病死率100%。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万人因狂犬病死亡,狂犬病对全球人... 一、狂犬病防控知识在我国狂犬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病死率100%。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万人因狂犬病死亡,狂犬病对全球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衰竭 狂犬病 公共卫生安全 乙类传染病 预防措施 发病机制 治疗手段 隆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回县布鲁氏菌病防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早花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感染后,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被称为“懒汉病”。羊布鲁氏菌病是布鲁...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感染后,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被称为“懒汉病”。羊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病中的一种,通常呈隐性经过,常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流产,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期,流产的胎儿多死亡,存活者也极度衰弱和发育不良。韩瑞指出,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通常不会立即发病,而是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部分病羊的潜伏期较长,最长可达3个月左右。潜伏期的带病羊仍能持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且无明显临床表现,这也是布鲁氏菌病防控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布鲁氏菌病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湖南省属布鲁氏菌病防治二类地区,防控采取非免疫监测、清群扑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生产 清群扑疫策略 防控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调查与防治技术
3
作者 易遵法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1期63-64,共2页
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为疫苗免疫注射后动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发生死亡,包括一般反应(局部反应)、异常反应(过敏反应)、死亡。国家对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进行报表制度,并对副反应死亡动物进行财政补助政策。
关键词 免疫副反应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动物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回归养猪者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建议
4
作者 易遵法 周早花 +3 位作者 刘若愚 刘逢春 曾顺爱 肖和良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不断攀升、猪价下行期即将结束的预判声音逐步增大,一些业已离开养猪行业的猪农动了回归之心。为确保拟回归养猪者后续的成功,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分析了拟回归养猪者面临阴魂不散的非洲猪瘟、难以跟进... 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不断攀升、猪价下行期即将结束的预判声音逐步增大,一些业已离开养猪行业的猪农动了回归之心。为确保拟回归养猪者后续的成功,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分析了拟回归养猪者面临阴魂不散的非洲猪瘟、难以跟进的行业剧变、不够明朗的市场价格走向等挑战,从选择家庭农场式养猪模式、差异化经营、掌握非洲猪瘟防控技术以夯实成功的基石,选择合适的进入时机、摒弃原址复养的执念、留足生产流动资金以降低回归的难度,重新审查动物防疫条件、提前签订粪污处理书面合同、全面开展整修调试以守住养殖的底线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回归养猪者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