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层次集对分析的退役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艳 刘永 +1 位作者 雷波 房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783,共6页
退役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存在不足。根据库区污染物的垂向迁移过程划分3个理想层并逐层进行污染风险分析,整合常用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 退役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存在不足。根据库区污染物的垂向迁移过程划分3个理想层并逐层进行污染风险分析,整合常用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由指标层确定系统层的综合指数,将该综合指数当作观测值通过直线形测度函数确定系统层未知测度评价矩阵,由此建立了污染风险评价等级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集对势分析呈现风险态势,构建退役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实例验证了构建的退役铀尾矿库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可行,评价结果属于中等污染风险等级,且集对势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系统的污染风险态势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地下水污染 铀尾矿库 集对分析 未知测度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尾矿库地震和渗流耦合作用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娄亚龙 刘永 +4 位作者 李向阳 彭国文 雷波 李刚 孔晓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为了研究某铀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以南方某铀尾矿库为对象,耦合GEO-Studio软件中SLOPE/W和SEEP/W模块,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坝体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水流主要通过尾粉土层流过尾矿坝,使... 为了研究某铀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以南方某铀尾矿库为对象,耦合GEO-Studio软件中SLOPE/W和SEEP/W模块,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坝体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水流主要通过尾粉土层流过尾矿坝,使水力坡降主要集中在初期坝坡前底部;随着水位上升,坝体中水力等势线越来越稀疏,同时尾矿坝3个渗流截面流速加大;6~9度地震烈度激励下,尾矿坝安全系数维持在1.23~0.91之间,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建议初期坝坡坝底埋设排水管,减小水流对初期坝压力,同时对尾矿坝,特别是尾粉土层进行灌浆加固,提高尾矿坝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渗流 GEO-Studio 安全系数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温下铀尾矿库覆土层控氡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艳 刘永 +3 位作者 徐正华 洪昌寿 章求才 袁劲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为掌握长期高温作用下铀尾矿库滩面非饱和覆土层控氡性能的变化特征,以铀尾矿库为对象,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选用黄土和我国南方铀尾矿库1. 5 m深处的尾矿砂为样品,试验研究长期高温条件下氡析出率与覆土层含水率、表面裂... 为掌握长期高温作用下铀尾矿库滩面非饱和覆土层控氡性能的变化特征,以铀尾矿库为对象,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选用黄土和我国南方铀尾矿库1. 5 m深处的尾矿砂为样品,试验研究长期高温条件下氡析出率与覆土层含水率、表面裂隙发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氡析出率变化分为线性增长、线性下降、台阶式增长以及趋于稳定4个阶段;氡析出率随覆土层裂隙率的增大而增大,达到缩限时裂隙不再发育,氡析出率变化趋于平稳状态;覆土层裂隙的分形维数越大,土体龟裂程度越明显,氡析出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覆土层 氡析出率 含水率 裂隙率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裂隙下铀尾矿库土质覆盖层氡析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弘 何润程 +4 位作者 刘永 洪昌寿 李向阳 罗梦柯 王建敏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610,共8页
针对铀尾矿库滩面覆盖层裂隙氡析出问题,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开展铀尾矿库滩面裂隙氡析出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裂隙参数(深度、数量和倾角)对覆盖层氡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氡的析出主要受孔隙-裂隙运移路径的影响,氡析出率与裂隙深度呈线... 针对铀尾矿库滩面覆盖层裂隙氡析出问题,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开展铀尾矿库滩面裂隙氡析出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裂隙参数(深度、数量和倾角)对覆盖层氡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氡的析出主要受孔隙-裂隙运移路径的影响,氡析出率与裂隙深度呈线性正相关;滩面裂隙倾角增大最短孔隙运移距离缩短,滩面氡析出增加,倾斜角60°较45°时的氡析出率增长0.164 Bq·m^(-2)·s^(-1);孔隙-裂隙路径对滩面氡析出存在影响边界,裂隙影响区域重叠后,氡析出增加量大幅减少;引入最短孔隙路径占比ζ,最短孔隙路径占比ζ与氡析出率J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滩面覆土的控氡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滩面 土质覆盖层 预制裂隙 孔隙-裂隙运移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矿库氡析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铠淇 洪昌寿 +4 位作者 陈志斌 赵天吉 汪弘 李向阳 刘永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13,共17页
氡来源于土壤、铀尾矿、岩石等多孔射气介质,铀尾矿库滩面是尾矿堆积或沉积体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的暴露面,氡气从该交界面析出并经大气弥散而污染周边环境,覆盖处置是滩面控氡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典型铀尾矿库滩面为例,综述氡析出机理及... 氡来源于土壤、铀尾矿、岩石等多孔射气介质,铀尾矿库滩面是尾矿堆积或沉积体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的暴露面,氡气从该交界面析出并经大气弥散而污染周边环境,覆盖处置是滩面控氡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典型铀尾矿库滩面为例,综述氡析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多孔射气介质固有特性及外部气象环境条件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外学者已对多孔射气介质固有特性影响氡析出的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实验尺度、研究方法存在差异,矿物颗粒特征影响氡析出机制的解释仍存在争议,外部气象环境等因素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提出今后研究的关注点:(1)真实条件下,氡析出过程的合理表征形式;(2)开展大尺度实验探究多孔介质固有特性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滩面 覆盖处置 多孔射气介质 氡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的流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冯胜洋 崔宇 +2 位作者 许田贵 谭国炽 汪弘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对不同灰砂比、膏体浓度、减水剂含量的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进行了坍落度试验和粘度试验,并结合CFD方法对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满足管道输送的最优配比为:质量浓度75%、灰砂配... 对不同灰砂比、膏体浓度、减水剂含量的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进行了坍落度试验和粘度试验,并结合CFD方法对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满足管道输送的最优配比为:质量浓度75%、灰砂配比1∶5、减水剂含量0.6%~4.4%;最优配比下屈服应力53.96~131.38 Pa,塑性粘度0.866~1.325 Pa·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铀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的管道阻力损失随质量浓度增加呈非线性增大,随流速增加呈线性增大,随管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随管道弯曲半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砂 膏体充填 管道输送 流动性 坍落度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铀矿岩材料制备及氡扩散系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复量 黎明 +4 位作者 李向阳 洪昌寿 张帅 杨文超 王小丽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8,共9页
扩散过程是主导氡在铀矿岩中运移与析出的主要方式。铀矿原岩辐射较大且取样困难,不利于开展有关室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依据相似理论,以某花岗岩为原型,选取石英砂、铀尾砂、水泥、精铁粉和微硅粉等为原材料,制备了3种不同材料配... 扩散过程是主导氡在铀矿岩中运移与析出的主要方式。铀矿原岩辐射较大且取样困难,不利于开展有关室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依据相似理论,以某花岗岩为原型,选取石英砂、铀尾砂、水泥、精铁粉和微硅粉等为原材料,制备了3种不同材料配比的圆柱形类铀矿岩试样,并测定了原型和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然后采用密闭腔体法测量了原型和试样在不同包裹方式下的累积氡浓度,推导氡的扩散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获得了原型和试样的氡扩散长度和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原型与所制备的类铀矿岩的颗粒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相似比的均值分别为1.09∶1、3.93∶1、4.28∶1、3.47∶1和1.00∶1;花岗岩原型的扩散系数为0.146×10^(-6)m^2·s^(-1),类铀矿岩的扩散系数介于0.114×10^(-6)~0.594×10^(-6)m^2·s^(-1)之间,两者的相似比介于0.25∶1~1.28∶1之间。研究认为所制备的试样3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模拟花岗岩型铀矿岩,以满足室内实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铀矿岩 相似理论 密闭腔体法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矿库WSN安全监控镜像约束域定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修武 范飞生 +4 位作者 夏凡 周利兴 刘永 李向阳 张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0-96,共7页
铀尾矿库的WSN安全监控监测技术是一门新型领域技术,是实现铀尾矿库安全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定位技术因其能够快速定位事件发生区域的地理位置而成为WSN的关键技术之一。RSSI测距定位技术因其易于实现、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 铀尾矿库的WSN安全监控监测技术是一门新型领域技术,是实现铀尾矿库安全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定位技术因其能够快速定位事件发生区域的地理位置而成为WSN的关键技术之一。RSSI测距定位技术因其易于实现、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在铀尾矿库中会受到多径、非视距等因素的影响,远距离得到的RSSI值测距误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镜像最小通信圆约束域定位算法,未知节点利用多个近距离RSSI测距值生成最小通信圆,以锚节点坐标镜像最小通信圆生成镜像圆,多条件约束形成定位区域进行区域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多最小通信圆定位效果优于单最小通信圆,且比传统RSSI和RSSI质心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小的误差均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铀尾矿库 RSSI测距 定位技术 镜像原理 最小通信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偶氮杯[4]芳烃羧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铀的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柱 刘永 +4 位作者 杨洋 彭国文 肖方竹 何鹏 王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6-972,共7页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原料,用对氨基苯甲酸对其上沿进行修饰,获得了一种新型偶氮杯[4]芳烃羧基衍生物功能化材料5,11,17,23-四(4-羧基苯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p-TTPTA)。采用FT-IR、~1H NMR、SEM和ED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原料,用对氨基苯甲酸对其上沿进行修饰,获得了一种新型偶氮杯[4]芳烃羧基衍生物功能化材料5,11,17,23-四(4-羧基苯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p-TTPTA)。采用FT-IR、~1H NMR、SEM和ED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材料用量、铀初始浓度及环境温度等对p-TTPTA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TTPTA是一种构象稳定、表面粗糙、比表面积较大、能与铀离子配位的化合物;在溶液pH=5、铀初始浓度为20mg/L、p-TTPTA用量为20mg、吸附时间为8h、温度为30℃条件下,p-TTPTA对铀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93%,说明p-TTPTA对铀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 p-TTPTA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矿晶处理含铀废水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守富 刘永 +4 位作者 吴晓燕 何鹏 张晓文 李密 吕春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凹凸棒土、海泡石、硅藻土等为原料制备了颗粒状的纳米矿晶(NMC)吸附剂,研究了NMC在不同pH值、NMC用量、吸附时间和铀离子(U(Ⅵ))初始质量浓度对U(Ⅵ)的去除效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解析了NMC吸附U... 以凹凸棒土、海泡石、硅藻土等为原料制备了颗粒状的纳米矿晶(NMC)吸附剂,研究了NMC在不同pH值、NMC用量、吸附时间和铀离子(U(Ⅵ))初始质量浓度对U(Ⅵ)的去除效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解析了NMC吸附U(Ⅵ)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MC适用于酸性条件下处理含铀废水。当含铀废水pH值、U(Ⅵ)质量浓度、NMC投加量分别为2.0,20.0 mg/L,30℃,7.0 g/L时,废水中U(Ⅵ)去除效率高达97.4%。NMC吸附U(Ⅵ)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0.991。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U(Ⅵ)主要吸附在NMC的表面孔内;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位、络合、离子交换也可能是NMC吸附U(Ⅵ)的机理,参与的主要基团有-OH,C=O,C-N,NH^+,C-H和Si-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海泡石 纳米矿晶 U(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水提铀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帅帅 陈锦路 +3 位作者 金梁程龙 陶醉 陈小丽 彭国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6-1436,共11页
多孔芳香框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的有机多孔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改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多种吸附材料设计的需求。近几年众多学者将修饰改性后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应用于海水提铀,发现其具有较大的铀吸附量、优异的铀... 多孔芳香框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的有机多孔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改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多种吸附材料设计的需求。近几年众多学者将修饰改性后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应用于海水提铀,发现其具有较大的铀吸附量、优异的铀选择性、良好的可循环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海水提铀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其合成反应与合成技术,然后分类讨论了与铀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评估了多种改性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对铀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其对铀的高选择性和高吸附效率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目前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在海水提铀中的局限性(多孔芳香框架材料的合成、吸附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及机理的深层次研究等)为未来设计低成本高性能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吸附剂提供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芳香框架材料 海水提铀 吸附剂 合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及掺量下铀尾矿水泥固化体力学性能及氡析出率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复量 王小丽 +4 位作者 黎明 刘永 李向阳 陈冠 郭锦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铀尾矿水泥固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强度较低、氡析出率高等问题。为了改善固化体的性能,在固化体中掺入一些其他固化材料,例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等。通过调整固化体中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测试铀尾... 铀尾矿水泥固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强度较低、氡析出率高等问题。为了改善固化体的性能,在固化体中掺入一些其他固化材料,例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等。通过调整固化体中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测试铀尾矿水泥固化体的饱和含水率、力学强度和氡析出率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时,铀尾矿固化体7 d、14 d和28 d龄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从力学性能考虑,效果最好的是养护28 d掺量为25%粒化高炉矿渣固化体,其饱和含水率也最低;掺量越大氡析出率越低,但是效果最好的是掺入25%的粒化高炉矿渣,其次是掺入25%的粉煤灰。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 水泥固化体 力学强度 饱和含水率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某铀尾砂基质吸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永 潘宇翔 +4 位作者 张志军 桂荣 戴兵 章求才 伍玲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究不同水土特性状态下铀尾砂基质吸力变化规律及特性,采用滤纸法在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测定了3种铀尾砂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 (VG)模型对其水土特性曲线(SWCC)进行拟合,并构建了吸力应力特性曲线(SSCC)。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水土特性状态下铀尾砂基质吸力变化规律及特性,采用滤纸法在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测定了3种铀尾砂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 (VG)模型对其水土特性曲线(SWCC)进行拟合,并构建了吸力应力特性曲线(SSCC)。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含水量阶段铀尾砂基质吸力随含水率减小而缓慢增加,当含水量小于临界值时基质吸力急剧增大。尾砂颗粒越均匀,孔隙体积越大,其残余含水率越低;在同等含水率下,随着干密度的增大,铀尾砂基质吸力有所提高,但吸力增量会因含水率增加而逐渐减小。1#和2#尾砂吸力应力随有效饱和度增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3#尾砂则呈现出先迅速降低后增大且增幅不断变缓的趋势,表明当1#和2#尾砂作为主要筑坝材料时,基质吸力对铀尾矿坝抗剪强度及安全性系数的影响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砂 水-土特征曲线 吸力应力特性曲线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类铀矿岩损伤与氡析出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复量 杨文超 +4 位作者 张帅 刘永 李向阳 黎明 郭锦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类铀矿岩在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及氡析出规律,首先制作了室内爆破装置,然后依据相似理论,以铀尾砂等为原材料制备了类铀矿岩来代替实际的铀矿岩,在室内制成250 mm×250 mm×200 mm的试块,在试块上设置25个测点... 为了深入研究类铀矿岩在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及氡析出规律,首先制作了室内爆破装置,然后依据相似理论,以铀尾砂等为原材料制备了类铀矿岩来代替实际的铀矿岩,在室内制成250 mm×250 mm×200 mm的试块,在试块上设置25个测点,再对试块施加循环爆破荷载,直至试块完全破碎。利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试块每次爆破前后的纵波波速,并换算成对应的损伤值;同时,采用密闭腔体法测量试块爆破后的累积氡浓度,并计算出氡析出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计算出25个测点的权重,进而得到综合损伤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爆破次数增加,矿岩损伤呈现出"倒S"形状,且氡析出率与矿岩损伤值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该研究可为今后铀矿开采过程中的氡辐射防护和岩体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铀矿岩 循环爆破荷载 岩石损伤 氡析出率 爆破 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向阳 陈艳 +2 位作者 洪昌寿 雷波 汪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5-3142,共8页
为可靠评估铀尾矿坝的稳定性,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坝为例,采用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坝体内温度、渗流和应力耦合进行建模分析,分别研究了自重应力、流-固耦合及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比较了安全系数、等效... 为可靠评估铀尾矿坝的稳定性,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坝为例,采用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坝体内温度、渗流和应力耦合进行建模分析,分别研究了自重应力、流-固耦合及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比较了安全系数、等效塑性及位移。结果表明,耦合降雨会使尾矿坝的安全系数下降4.7%,耦合温度后则进一步降低5.9%;单独改变降雨强度和温度,安全系数都会随之增大而减小,等效塑性应变随之增大而增大。总体而言,在强降雨和高温耦合天气下,该铀尾矿坝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但长时间的强降雨和高温会降低铀尾矿库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铀尾矿库坝体 热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极端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复量 陈冠 +3 位作者 王小丽 郭锦涛 刘永 王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掺合料及掺量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15%、20%和25%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矿渣粉+粉煤灰对铀尾砂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固化体试样的孔隙特征,并采用RAD7测氡仪测量试样的累积氡浓度... 为了研究不同掺合料及掺量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15%、20%和25%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矿渣粉+粉煤灰对铀尾砂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固化体试样的孔隙特征,并采用RAD7测氡仪测量试样的累积氡浓度,得出不同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结果表明,随着掺合料掺量增加,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向左偏移,峰值幅度降低,试样内部孔隙逐渐演化为小孔径孔隙;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与孔隙度均随掺合料掺量增加而逐渐降低,氡析出率与孔隙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5%掺量矿渣粉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与孔隙度最低,分别为0.136 Bq/(m^2·s)和9.83%;掺量相同时,孔隙度与氡析出率最低的为矿渣粉固化体试样,其次为粉煤灰+矿渣粉固化体试样,最后为粉煤灰固化体试样。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铀尾砂固化处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砂固化体 粉煤灰 矿渣粉 核磁共振 孔隙特征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本植物对覆土铀尾矿库滩面温度与氡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向阳 陈振兴 +3 位作者 汪弘 洪昌寿 刘洪龙 张站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120,共8页
铀尾矿库属于特殊核设施,是核工业铀矿冶系统最主要的环境辐射污染源,铀尾矿库滩面控氡一直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大难题。采用堆砌物理模型进行对照试验,分析覆土植被修复后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及温湿度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植被覆盖... 铀尾矿库属于特殊核设施,是核工业铀矿冶系统最主要的环境辐射污染源,铀尾矿库滩面控氡一直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大难题。采用堆砌物理模型进行对照试验,分析覆土植被修复后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及温湿度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植被覆盖对滩面温度变化及氡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修复后铀尾矿库滩面温度变化程度降低,氡析出率降低,植被覆盖后氡析出率维持在0.31 Bq/(m^(2)·s)以下,相较于单层红土覆盖氡析出率峰值下降74%,相较于多层覆土覆盖,氡析出率峰值下降45%,氡析出率波动程度降低,单层红土覆盖层、多层覆土覆盖层氡析出率标准差分别为0.345、0.123 Bq/(m^(2)·s);植被培养至平均株高17cm、30cm时氡析出率标准差为0.027、0.062 Bq/(m^(2)·s),氡析出率震荡区间减小,稳定性增加。该研究从铀尾矿库滩面度温度变化和氡析出率震荡程度两个方面分析植被覆盖对铀尾矿库滩面的影响,可以对铀尾矿库生态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植被修复 氡析出率 温湿度 R/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与演化博弈铀尾矿库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修武 夏凡 +4 位作者 周利兴 张枫 刘永 戴李 姜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3-1398,1405,共7页
针对现有的分簇路由无法平衡成簇合理性和信道质量,造成网络负载不均和部分簇成员射频能量浪费的问题,结合铀尾矿库监测环境,提出一种多簇头选择的路由算法(MHSR)。首先建立铀尾矿库监测模型,采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放射性核素迁移规律,确定... 针对现有的分簇路由无法平衡成簇合理性和信道质量,造成网络负载不均和部分簇成员射频能量浪费的问题,结合铀尾矿库监测环境,提出一种多簇头选择的路由算法(MHSR)。首先建立铀尾矿库监测模型,采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放射性核素迁移规律,确定Sink节点位置;然后基于各节点之间的演化博弈理论确定成簇机制,均衡网络负载;并通过信道评级,减小部分信道射频功率,以延长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MHSR与CCREG、CMIMO相比,在不同的网络大小及节点密度条件下,显著地延长了网络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 演化博弈 信道功率分配 灰色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WSN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修武 黄露平 +2 位作者 刘永 余昊 李莹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1期65-69,共5页
针对现有Convex算法定位误差和波动范围较大以及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CLAT)。首先在铀尾矿库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DOA测距法求得未知节点与其通信范围内各锚... 针对现有Convex算法定位误差和波动范围较大以及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CLAT)。首先在铀尾矿库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DOA测距法求得未知节点与其通信范围内各锚节点间的距离,并对这些锚节点进行筛选,使锚节点重叠区域面积最小化。通过比较未知节点与各锚节点的距离,使未知节点所在区域范围缩小。其次,求得未知节点所在多边形区域的顶点坐标,结合Convex算法进一步得到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坐标。最后通过Matlab模拟仿真分析,与经典Convex算法相比,CLAT算法定位精度提高了27%,定位误差波动范围减少了26%。这一结果表明,Convex算法有效降低了定位误差并提升了定位稳定性,可满足铀尾矿库实时监测的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定位算法 凸规划定位 到达时间差 锚节点筛选 节点定位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活性炭对水溶液中铀(VI)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素强 刘永 何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7期126-129,共4页
以椰壳为原料制得活性炭C-1,采用KOH电镜、粉末衍射仪等仪器对C-1和C-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2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会形成新的孔隙;以铀(VI)溶液为研究目标,C-1对铀的吸附量为3.01mg/g,C-2对铀的吸附容量为3.62mg/g,Lagergren准二级... 以椰壳为原料制得活性炭C-1,采用KOH电镜、粉末衍射仪等仪器对C-1和C-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2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会形成新的孔隙;以铀(VI)溶液为研究目标,C-1对铀的吸附量为3.01mg/g,C-2对铀的吸附容量为3.62mg/g,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很好的描述C-1和C-2对铀(VI)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