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持续状态大鼠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翼 谭利明 +1 位作者 蒋校文 黄志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61-1068,共8页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诱导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脱氧葡萄糖连续腹腔注射诱导内质网应激,并在此基础上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Nissl染色观察癫持续状...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诱导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脱氧葡萄糖连续腹腔注射诱导内质网应激,并在此基础上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Nissl染色观察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计数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3区内质网应激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X盒结合蛋白1(XBP-1)表达变化。结果与癫持续状态组相比,癫持续状态后第7天时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加,以CA1区显著(t=5.353,P=0.000)。癫持续状态组大鼠发作后6 h,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00),于发作第2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发作前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即高于对照组(均P=0.000),GRP78在发作后24 h和2 d时维持在峰值水平(均P=0.000),XBP-1在发作后24 h达峰值水平(P=0.000);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在癫持续状态前,以及癫持续状态后6、12、24 h均高于癫持续状态组(均P=0.000),至第2和7天时与癫持续状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2-脱氧葡萄糖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XBP-1-GRP78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内质网 海马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翼 陈继华 付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22-3224,共3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和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和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评定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地苯醌的早期应用能减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艾地苯醌 脑卒中后抑郁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邝志华 李海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72-674,共3页
回顾分析6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4~55岁,平均36岁;均存在严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假性延髓麻痹、肢体迟缓性瘫痪为主;头部MRI均显示脑桥中央对称性病灶;5例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回顾分析6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4~55岁,平均36岁;均存在严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假性延髓麻痹、肢体迟缓性瘫痪为主;头部MRI均显示脑桥中央对称性病灶;5例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症状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溶解 中心性脑桥 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