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附40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帆 肖丽华 +1 位作者 欧海燕 陈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 子宫 卵巢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手术保留卵巢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琴 张璇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保留卵巢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89例,对术后病理证实发生卵巢转移病例的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卵巢转移相...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保留卵巢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89例,对术后病理证实发生卵巢转移病例的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卵巢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另外对手术保留了卵巢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有无复发转移,随访时间以月为单位。结果卵巢转移与病灶大小(>2 cm),深肌层浸润,子宫浆膜层受侵犯,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例类型,低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腹水癌细胞阳性有关(P<0.05),与年龄,宫颈受累程度,子宫病灶部位,血CA 125水平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肌层浸润,非子宫内膜样腺癌,腹水细胞学阳性是发生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保留了单侧或双侧卵巢的年轻患者进行随访发现I期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无不良预后。结论对于年轻的要求保留卵巢的患者,如果为I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深肌层浸润,腹水细胞学阴性,有较好的随访条件者可予以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年轻妇女 保留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血流S/D比值在胎儿监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红 张惠玉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流S/D比值在胎儿监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832名待产单胎孕妇妊娠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结合NST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妇女S/D比值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下降。S/D比值与NST结合...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流S/D比值在胎儿监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832名待产单胎孕妇妊娠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结合NST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妇女S/D比值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下降。S/D比值与NST结合,可提高胎儿宫内缺氧的阳性预测值。S/D比值异常组的胎儿宫内缺氧,脐带异常,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动脉血流S/D比值的测定可及早地警示和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指导临床提早采取干预和处理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且可重复的胎儿监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 S/D比值 胎儿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93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43例,并对其相关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93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43例,并对其相关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43例子宫内膜癌中,15例为弥漫型,表现病灶凹凸不平,表面有曲张异型血管。21例为局限型,镜下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有曲张异型血管的子宫赘生物。有7例表现宫腔点状出血灶,追踪检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女性再次妊娠后发生产后出血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小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204-204,共1页
目的 :探讨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女性再次妊娠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并生产的14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2例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时... 目的 :探讨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女性再次妊娠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并生产的142例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2例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流产后再次妊娠并生产的142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我们对两组女性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 :研究组女性中有5人发生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52%。对照组女性中有4人发生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82%。两组女性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研究组5例发生产后出血的女性中,有3例女性是在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6个月内妊娠的,有1例女性是在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6~12个月之间妊娠的,有1例女性是在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12个月~24个月之间妊娠的。在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6个月内妊娠的女性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后6个月~24个月之间妊娠的女性,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不会增加女性再次妊娠后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但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的女性在流产后6个月内若再次妊娠,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会明显升高。此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再次妊娠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