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PC后浇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俊 康爽 +4 位作者 单英杰 周泉 何勇 龚永智 章建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6-298,共13页
在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将UHPC运用到装配式节点后浇段、钢筋上下短接的连接方式。为探究该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1个柱节点、1个墙梁节点、2个柱基结点(1个UHPC连接、1个普通混凝土连接)的低周反复试验。在试验... 在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将UHPC运用到装配式节点后浇段、钢筋上下短接的连接方式。为探究该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1个柱节点、1个墙梁节点、2个柱基结点(1个UHPC连接、1个普通混凝土连接)的低周反复试验。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探究钢筋搭接长度对于试件承载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柱节点试件破坏形式表现为梁底混凝土压碎、梁柱交接处裂缝过宽。使用此种连接方式整体耗能能力较好,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要求。梁墙节点试件发生黏结滑移破坏,梁端耗能能力较差,此种连接方式在墙梁节点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UHPC装配式柱基结点正、负向峰值荷载分别较现浇结点提高近26.5%、15.6%,刚度高于普通混凝土柱基结点,且能减少节点区配箍率,改善节点区域箍筋密集问题。UHPC连接装配式柱基结点和普通混凝土柱基结点的延性系数均在4以上,相差不大。在试验基础上,通过ABAQUS模拟UHPC装配式柱基节点发现,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试件钢筋搭接长度超过14d,试件的承载力不再随搭接长度改变。综上所述,此种连接方式可大幅缩短钢筋锚固长度,凭借UHPC超强的力学性能使得其抗震性能基本等同现浇,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节点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震性 低周反复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纸的被动触发双稳态机器人手设计
2
作者 李河舟 方杰 +3 位作者 钱武 黄龙 谢霆聪 徐锦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传统机器人手通常需要驱动器连续地提供保持抓握状态的扭矩或力。若驱动器失效,则机器人手无法稳定地抓取物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折纸的被动触发双稳态机器人手。该机器人手由具有单自由度的抓握机构和具有双稳态特性的驱动... 传统机器人手通常需要驱动器连续地提供保持抓握状态的扭矩或力。若驱动器失效,则机器人手无法稳定地抓取物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折纸的被动触发双稳态机器人手。该机器人手由具有单自由度的抓握机构和具有双稳态特性的驱动机构组成。基于抓握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结合抓握状态的要求对机器人手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可通过设置扭转弹簧的刚度参数来实现对能量壁垒的灵活调整。最后,通过开展跌落捕获实验来验证所设计机器人手的抓握性能。结果表明,当跌落高度为400 mm时,机器人手的抓握运动未被触发;当跌落高度为440 mm时,机器人手成功抓握物体;当跌落高度为480 mm时,机器人手虽被触发了抓握运动但未能抓住物体。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机器人手在无驱动条件下稳定抓取特定大小物体的能力,还揭示了不同外部冲击下能量壁垒的存在。基于折纸的被动触发双稳态机器人手在被动式和自适应机器人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 双稳态特性 抓握机构 驱动机构 被动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a离子对ZnO压敏电阻阀片电气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9
3
作者 万帅 许衡 +3 位作者 席成圆 孟鹏飞 赵洪峰 曹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4-1440,共7页
为获取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研究了采用镓离子、铝离子共同掺杂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电气性能。测试了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小电流区以及高场区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固定的铝离子掺杂浓度下,随着镓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电... 为获取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研究了采用镓离子、铝离子共同掺杂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电气性能。测试了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小电流区以及高场区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固定的铝离子掺杂浓度下,随着镓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电压梯度以及非线性系数均表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泄漏电流表现出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当硝酸铝和硝酸镓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0.1%和0.72%时,氧化锌压敏电阻可以获取最佳的电气性能,此时压敏电阻表现出了低残压、高非线性系数以及低泄漏电流的特性。该研究有助于装配电气性能优异的氧化锌压敏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压敏电阻 电陶瓷 低残压 高非线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互联下燃气状态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瑞 杨汉 +3 位作者 吕振华 李强 韩华春 侯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2,共10页
针对电—气互联下燃气压力和流量变化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影响问题,建立考虑天然气传输延迟和天然气管道、燃气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电气互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模型;提出了天然气传输延迟下燃气压力、流量变化与相关特征值的数学关系,从而... 针对电—气互联下燃气压力和流量变化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影响问题,建立考虑天然气传输延迟和天然气管道、燃气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电气互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模型;提出了天然气传输延迟下燃气压力、流量变化与相关特征值的数学关系,从而揭示燃气状态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影响机理;通过获取燃气变化影响相关振荡模态的参与因子,从而定量评估燃气流压力和流量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程度。天然气发电CHP接入无穷大电网和含2台CHP的改进IEEE 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系统 传输延迟 燃气发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电阻评估的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汤涛 周宇 +3 位作者 曾祥君 罗春辉 李晓涵 袁康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79,共9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后,并联小电阻的投入将导致故障稳态分量变小,同时各馈线零序电流稳态幅值变化量差异较小,存在选线难题。分析并联小电阻投入后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特征,得到馈线暂态零序电流与母线暂态零序电压及其...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后,并联小电阻的投入将导致故障稳态分量变小,同时各馈线零序电流稳态幅值变化量差异较小,存在选线难题。分析并联小电阻投入后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特征,得到馈线暂态零序电流与母线暂态零序电压及其导数的固有关系,分析小电阻投入时刻与暂态故障特征幅值的关系,从而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评估的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小电阻投入产生的低频暂态电压电流评估过渡电阻,进而实现故障选线,不受故障初相角影响,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对互感器精度要求低;同时,通过小电阻投入时刻的选择可实现暂态故障特征的最大化调控,可为灵活接地系统选线与保护方法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暂态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 高阻接地故障 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倍增系数的灵活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27
6
作者 周宇 汤涛 +2 位作者 曾祥君 罗春辉 杨忠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2-120,共9页
针对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倍增系数的灵活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中性点与线路零序电流幅值比的变化特征,即:中性点与健全线路零序电流... 针对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倍增系数的灵活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中性点与线路零序电流幅值比的变化特征,即:中性点与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幅值比增大,而中性点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幅值比减小。其次,通过引进倍增系数定量刻画幅值比变化趋势,继而构造故障选线自适应判据。此外,利用中性点电感和电阻间接求解小电阻投入后零序电流幅值微弱的健全线路倍增系数,有效降低因零序CT精度限制所导致的选线误判概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耐过渡电阻能力可达3000Ω,无需零序电压信息,可靠且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高阻接地故障 幅值比 倍增系数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熵时段划分的三相配电网动态重构 被引量:11
7
作者 童方格 谭阳红 罗春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84,共7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带来的三相不平衡程度加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熵时段划分的三相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在Fisher-最优分割的基础上,融合曲线的信息熵,对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等效日负荷曲线进行更加精准合理的时段划分;将...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带来的三相不平衡程度加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熵时段划分的三相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在Fisher-最优分割的基础上,融合曲线的信息熵,对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等效日负荷曲线进行更加精准合理的时段划分;将动态重构策略引入三相配电网中,以三相不平衡度最低为目标建立配电网重构模型;改进传统的帝国主义竞争算法,在殖民地革命环节中引入复合型微分进化思想,并提出自适应帝国合并机制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IEEE 33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对曲线进行合理的分段重构,并且有效解决了配电网中的三相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动汽车 三相不平衡 动态重构 信息熵 Fisher-最优分割 帝国主义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下平行运行的380 V线路感应电压电流仿真计算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云龙 罗日成 +2 位作者 邹明 李智琦 侯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6-222,共7页
在西北经济走廊地区,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占地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高压输电线路下存在低穿且并列运行的低压配电线路。当低压线路进行停电检修时,由于同塔多回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与电磁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会危害到检修人员的安... 在西北经济走廊地区,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占地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高压输电线路下存在低穿且并列运行的低压配电线路。当低压线路进行停电检修时,由于同塔多回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与电磁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会危害到检修人员的安全。因此,以西北地区罗山—灵州330 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情况为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模型,从线路长度、电流大小、呼称高度以及偏离杆塔中心的距离4个方面分析对比其平行运行的380 V线路上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变化情况,计算不同作业方式下流过人体电流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静电感应电压主要与偏离杆塔中心距离和呼称高度有关,静电感应电流主要受低穿并列运行线路长度和呼称高度影响;电磁感应电压电流与低穿并列运行线路的长度、运行电流的大小、杆塔偏离中心距离这3个因素都有关;在检修作业时,综合考虑各项人体生理效应推荐值,建议选取方式2进行安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 电力线路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安全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价格弹性矩阵的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激励策略 被引量:66
9
作者 刘浩田 陈锦 +2 位作者 朱熹 刘顺成 邓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23,共8页
需求响应(DR)是利用价格信号和激励机制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传统价格激励在所有时间段的激励作用是一致的,可能导致对某个特定时间段的预测精度不够。研究了需求价格弹性矩阵(Price Elasticity Matrix of Dema... 需求响应(DR)是利用价格信号和激励机制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传统价格激励在所有时间段的激励作用是一致的,可能导致对某个特定时间段的预测精度不够。研究了需求价格弹性矩阵(Price Elasticity Matrix of Demand,PEMD),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效应权重的改进价格弹性矩阵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将刚性荷载和柔性荷载统一起来,将不同时间段对其他时间段价格影响分别设定权重。还提出了由电价政策和负荷类型决定的价格弹性矩阵结构和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出分时电价的决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削减峰值用电量4.23%,提升谷值用电量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电力市场 需求响应 峰谷分时电价 弹性价格矩阵 负荷特性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的风电场运行性能多维评价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春辉 瞿纲举 +3 位作者 邹同华 汤涛 谢佳 罗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1-609,I0001-I0003,共12页
为对风电场往年生产情况作出分析以便合理安排运维计划,最大限度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考虑风电场运行状况的多层次性和多因素性,提出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的风电场运行性能多维评价模型。首先,分析风电场运行的影响因素,建... 为对风电场往年生产情况作出分析以便合理安排运维计划,最大限度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考虑风电场运行状况的多层次性和多因素性,提出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的风电场运行性能多维评价模型。首先,分析风电场运行的影响因素,建立风电场运行性能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备运行因素、生产维护因素、电力消耗因素、电量因素等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向量模型;其次,针对阈值附近指标评价难辨别的问题,采用改进云参数生成正态隶属云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评价集的隶属度,然后,通过权重向量和模糊关系模型进行模糊运算,得到风电场运行性能的多维综合评价结果。最后,以国内某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为算例验证了所提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性能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理论 改进云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电排查系统中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帅 张治国 +1 位作者 黄治国 李政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186,共7页
为了能够快速排查漏电点,漏电排查系统在低压配电台区(简称“台区”)被广泛使用。由于台区存在非线性负荷所造成的零序谐波,严重降低了漏电排查系统的漏电电流检测精度,且现有的频域滤波方法难以准确测量暂态漏电电流。因此,提出一种漏... 为了能够快速排查漏电点,漏电排查系统在低压配电台区(简称“台区”)被广泛使用。由于台区存在非线性负荷所造成的零序谐波,严重降低了漏电排查系统的漏电电流检测精度,且现有的频域滤波方法难以准确测量暂态漏电电流。因此,提出一种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的方法,即单相d-q变换滤波法,相对于频域滤波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台区线路中的零序谐波进行较好抑制,同时又不会造成暂态漏电电流基波幅值的衰减,解决了漏电排查系统检测漏电电流时受零序谐波干扰的问题,并用MATLAB软件仿真验证该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排查系统 频域滤波 零序谐波 漏电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行域的智能配电网故障分级响应恢复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凡成 罗春辉 +4 位作者 肖阳慧 齐关秋 曾兆杰 李典 刘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132,共9页
配电网重构作为故障恢复的重要手段,避免重构中生成不满足拓扑约束的解是实现快速恢复重构的关键,提出一种规避不可行解的寻优规则,避免了频繁的拓扑分析,并利用改进的二进制纵横交叉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故障恢复重构。为保证配电网故障... 配电网重构作为故障恢复的重要手段,避免重构中生成不满足拓扑约束的解是实现快速恢复重构的关键,提出一种规避不可行解的寻优规则,避免了频繁的拓扑分析,并利用改进的二进制纵横交叉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故障恢复重构。为保证配电网故障恢复过程的快速性和恢复策略的最优化,提出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划分并采取分级响应恢复策略。首先,通过启发式方法将专家经验转化为相应处理规则,并运用该规则在故障状态下进行局部重构,以较少的开关动作次数使网损和节点电压等运行参数变化较小;其次,在局部重构后节点电压或支路负载率仍有越限时进入警戒状态,在可行域内搜索满足运行约束的最优解,进行全局重构;最后,全局重构仍不能解除警戒状态时,按负荷重要性级别切除部分非关键负荷,直至运行点回到安全状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自愈 重构 可行域 纵横交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牵引绳断线防跑线装置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立华 张恒武 +3 位作者 邹永兴 周卓 王力 胡启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76,共5页
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张力放线过程中,牵引绳断线会引起后方导线将连同走板发生甩尾鞭击的严重事故,对跨越档内的重要设施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断线后的线路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在牵引绳断线后即时锁紧牵引绳... 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张力放线过程中,牵引绳断线会引起后方导线将连同走板发生甩尾鞭击的严重事故,对跨越档内的重要设施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断线后的线路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在牵引绳断线后即时锁紧牵引绳的防跑线装置。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该装置可满足现场工程应用需求。多次测试结果显示,牵引绳的平均松脱距离为0.89m,平均反应时间为0.426s,表明该装置能有效避免事故伤害,可作为防范牵引绳断线事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断线 防跑线装置 牵引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挖钻机动力头系统改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南方农机》 2023年第9期161-163,共3页
旋挖钻机是适用于基础建设工程领域的程控设备,效率高、污染少,被广泛应用在重点工程以及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最为重要的动力系统也被称为“动力头”。动力头可维修性较差,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停机维修,整机拆卸,增加了施工成本。基于... 旋挖钻机是适用于基础建设工程领域的程控设备,效率高、污染少,被广泛应用在重点工程以及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最为重要的动力系统也被称为“动力头”。动力头可维修性较差,一旦发生故障,就需要停机维修,整机拆卸,增加了施工成本。基于此,笔者阐述了旋挖钻机动力头系统结构,其主要由动力源、力的传导结构、密封结构、驱动套以及缓冲装置组成。随着旋挖钻机动力头系统逐渐模块化,笔者提出了旋挖钻机动力头的改进措施。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动力头的优化升级,可以使得旋挖钻机的应用场景更多,在复杂困难的地质条件下,使用该旋挖钻机钻进成孔,弥补了传统动力头的不足,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 动力头 传动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敏感系统旋挖钻机动力头补油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姚 王勇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钻机可能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旋挖钻机具备效率较高、污染较少以及功能较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桥梁、码头以及道路施工等多种基础工程建设中。因此,为充分发挥旋挖钻机实际价值和作... 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钻机可能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旋挖钻机具备效率较高、污染较少以及功能较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桥梁、码头以及道路施工等多种基础工程建设中。因此,为充分发挥旋挖钻机实际价值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负载敏感系统旋挖钻机动力头补油、回油实际情况,并提出了合理加载蓄能器等策略。结果表明,该设计优化完善了负载敏感系统,提升了旋挖钻机动力头补油性能,并促使我国旋挖钻机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系统 旋挖钻机动力头 补油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