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衡阳县湘黄鸡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庆益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28-30,共3页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必须从建立标准化的种质资源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支持、创建产品品牌等方面入手,来做大做强湘黄鸡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黄鸡
开发利用
现状
衡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覃业玲
谢章书
+11 位作者
李佳芮
张宁
成芳
张永莉
李肖
王文斌
李飞
贺云新
刘爱玉
吴碧波
邹平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210 kg/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够促进棉铃向中、下部及内围果节集中,改善蕾铃脱落情况,但在多雨年份会显著增加秋桃比例,存在晚熟风险;早播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在2022年,A1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A2提高16.3%和15.3%;在2023年,A1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A2的显著提高37.4%、39.9%;种植密度对成铃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2022年,B3的籽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提高10.0%、20.6%,皮棉产量分别提高7.7%、21.6%;2023年,B3的籽棉产量较B2、B1的分别显著提高16.5%、23.5%,B3的皮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显著提高15.8%、24.1%;施氮量对蕾铃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2022年C2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2的籽棉产量较C1、C3的分别提高11.7%、12.2%;2023年C1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1的籽棉产量较C2、C3的分别提高39.8%、41.3%。综上,湖南棉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考虑天气条件,在短季栽培一次性施肥模式下,建议氮肥用量减至15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蕾铃脱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植酸含量
3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4 位作者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82,共6页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衡阳县湘黄鸡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庆益
机构
湖南省衡阳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摘
湘黄鸡作为衡阳本地的优质地方品种,也是衡阳县"一县一特"优质农产品,养殖规模大,是全县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种质不纯、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产业链不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衡阳县湘黄鸡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必须从建立标准化的种质资源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政策支持、创建产品品牌等方面入手,来做大做强湘黄鸡产业。
关键词
湘黄鸡
开发利用
现状
衡阳县
分类号
S831.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覃业玲
谢章书
李佳芮
张宁
成芳
张永莉
李肖
王文斌
李飞
贺云新
刘爱玉
吴碧波
邹平
周仲华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农学院
湖南省
棉花科学研究所
湖南
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湖南省衡阳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基金
湖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良种繁育岗位专家项目(湘农发[2022]31号)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湘财建指[2023]98号、湘财建指[2024]162号)。
文摘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210 kg/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够促进棉铃向中、下部及内围果节集中,改善蕾铃脱落情况,但在多雨年份会显著增加秋桃比例,存在晚熟风险;早播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在2022年,A1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A2提高16.3%和15.3%;在2023年,A1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A2的显著提高37.4%、39.9%;种植密度对成铃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2022年,B3的籽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提高10.0%、20.6%,皮棉产量分别提高7.7%、21.6%;2023年,B3的籽棉产量较B2、B1的分别显著提高16.5%、23.5%,B3的皮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显著提高15.8%、24.1%;施氮量对蕾铃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2022年C2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2的籽棉产量较C1、C3的分别提高11.7%、12.2%;2023年C1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1的籽棉产量较C2、C3的分别提高39.8%、41.3%。综上,湖南棉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考虑天气条件,在短季栽培一次性施肥模式下,建议氮肥用量减至150~180 kg/hm^(2)。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蕾铃脱落
产量
Keywords
cotton
sowing date
planting density
nitrogen application
bud and bell shedding
yield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植酸含量
3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
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
湖南
农业
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湖南省衡阳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714、31671777)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9A221)。
文摘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Keywords
rice
phytic acid
spectrophotometry
1,10-phenanthroline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O657.3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衡阳县湘黄鸡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刘庆益
《湖南畜牧兽医》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覃业玲
谢章书
李佳芮
张宁
成芳
张永莉
李肖
王文斌
李飞
贺云新
刘爱玉
吴碧波
邹平
周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植酸含量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