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蜡基稻米油油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特性研究
1
作者 石林英 亓玉琛 +3 位作者 唐忠海 郭时印 肖航 范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以稻米油为油相,蜂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和小烛树蜡作为凝胶剂制备油凝胶,并对其持油率、硬度、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蜂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的临界添加量为4%(以凝胶剂和稻米油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小烛树蜡则为... 以稻米油为油相,蜂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和小烛树蜡作为凝胶剂制备油凝胶,并对其持油率、硬度、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蜂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的临界添加量为4%(以凝胶剂和稻米油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小烛树蜡则为2%,其中蜂蜡的持油效果最佳;随着凝胶剂添加量的增加,油凝胶硬度和黏附性总体上增强。流变学分析显示,所有油凝胶呈现剪切变稀的假塑性行为,弹性模量(G′)大于黏性模量(G″),表明以弹性形变为主。微观结构揭示,不同蜡凝胶剂在6%添加量下形成的油凝胶中存在α、β'和β型晶体。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凝胶剂与稻米油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巴西棕榈蜡油凝胶具有最高的熔化峰值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油凝胶 物理特性 流变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和单甘酯含量对菜籽油凝胶油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泽敏 刘渝港 +2 位作者 夏会平 肖茜 曾朝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考察了将猪油与菜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以单甘酯为凝胶剂形成的混合凝胶油的性质,探讨猪油和菜籽油质量比及单甘酯含量对混合凝胶油性质的影响,以制备出低饱和脂肪酸、能够更好地部分替代猪油的菜籽油混合凝胶油。测定了混合凝胶油的... 考察了将猪油与菜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以单甘酯为凝胶剂形成的混合凝胶油的性质,探讨猪油和菜籽油质量比及单甘酯含量对混合凝胶油性质的影响,以制备出低饱和脂肪酸、能够更好地部分替代猪油的菜籽油混合凝胶油。测定了混合凝胶油的流变性质、质构性质、固体脂肪含量以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当猪油和菜籽油质量比为5∶5,加入8%的单甘酯时,混合凝胶油与菜籽油凝胶油相比凝胶性质更好,在常温下固体脂肪含量更接近猪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菜籽油 单甘酯 凝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旗松素的提取、检测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富 崔彩芳 +3 位作者 孙兆岳 沈维军 万发春 程安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6-384,共9页
花旗松素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常见于松科植物和水果蔬菜中。其常见提取方法有乙醇加热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及闪式提取法。检测花旗松素最常用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和动物试验结果证实花旗松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 花旗松素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常见于松科植物和水果蔬菜中。其常见提取方法有乙醇加热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及闪式提取法。检测花旗松素最常用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和动物试验结果证实花旗松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花旗松素提取、检测方法以及其抗氧化、抗炎、抗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提取 检测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伴随物对菜籽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文硕 唐忠海 +2 位作者 郭时印 肖航 范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61,共9页
目的:明确脂质伴随物对菜籽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制备高稳定性纳米乳液。方法:将菜籽油的内源性脂质伴随物进行柱层析过滤后再设置不同浓度反添,采用高压微射流制备出纳米乳液后进行表征,并考察脂质伴随物含量对菜籽油乳液稳定性的... 目的:明确脂质伴随物对菜籽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制备高稳定性纳米乳液。方法:将菜籽油的内源性脂质伴随物进行柱层析过滤后再设置不同浓度反添,采用高压微射流制备出纳米乳液后进行表征,并考察脂质伴随物含量对菜籽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α-生育酚含量为292 mg/kg、菜籽多酚含量为32 mg/kg、β-谷甾醇含量为6712 mg/kg、β-胡萝卜素含量为31 mg/kg时,制备的菜籽油纳米乳液达到最佳,其平均粒径为(182.4±2.056)nm,稳定性较好。结论:脂质伴随物对乳液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伴随物 菜籽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分离纯化及其在医药食品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渝港 丁泽敏 +2 位作者 夏会平 郭时印 曾朝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5-202,共8页
茶皂素作为重要的油脂加工副产物,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茶皂素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茶皂素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最新研究,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抑... 茶皂素作为重要的油脂加工副产物,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茶皂素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茶皂素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最新研究,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抑菌和降血脂性质等,总结了茶皂素的不同分离和纯化方法,列举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最后进一步探讨了茶皂素在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应用可能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结构性质 分离纯化 食品和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萜皂苷抗肥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隆逸瑶 刘渝港 +3 位作者 夏会平 覃思 卢向阳 曾朝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456,共12页
肥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工作、生活、美观,而且对健康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其高发率也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减肥药物的潜在安全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安全有效的天然来源产品作为新的减肥手段逐渐成为新... 肥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工作、生活、美观,而且对健康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其高发率也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减肥药物的潜在安全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安全有效的天然来源产品作为新的减肥手段逐渐成为新的研发热点。三萜皂苷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三萜皂苷对肥胖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三萜皂苷在抑制消化酶活性、调节食欲、调节脂质代谢能量消耗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不同三萜皂苷组分在抑制肥胖研究中的效果差异,并展望了三萜皂苷在相关营养保健产品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萜皂苷 食欲 消化酶 抗肥胖 脂肪组织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菜籽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展英 李琳何 +3 位作者 范方舒 吴卫国 凌闽 张喻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4-201,共8页
为提高菜籽油的得率,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挤压处理后的油菜籽为原料,提油率为考察指标,对复合酶种类和配比进行筛选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以中性蛋白酶、果胶... 为提高菜籽油的得率,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挤压处理后的油菜籽为原料,提油率为考察指标,对复合酶种类和配比进行筛选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以中性蛋白酶、果胶酶和α-淀粉酶为复合酶组成,其配比为0.573∶0.315∶0.112;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 6、料液比1∶4、复合酶质量分数2%,在此条件下油菜籽清油的提油率可达9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复合酶法 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克林乳液的低芥酸菜籽油基凝胶油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万铮 赵海洋 +3 位作者 曾朝喜 夏会平 郭时印 唐彩利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1-368,共8页
以低芥酸菜籽油为基料油,结合食品级的卵清蛋白、黄原胶与单宁酸,通过高速剪切制备成具有塑性的皮克林乳液凝胶油,研究添加黄原胶与单宁酸后对皮克林乳液凝胶油性质的影响,并探究该皮克林乳液凝胶油制作的蛋糕的性质。结果表明:最高可... 以低芥酸菜籽油为基料油,结合食品级的卵清蛋白、黄原胶与单宁酸,通过高速剪切制备成具有塑性的皮克林乳液凝胶油,研究添加黄原胶与单宁酸后对皮克林乳液凝胶油性质的影响,并探究该皮克林乳液凝胶油制作的蛋糕的性质。结果表明:最高可制备出油相达70%的皮克林乳液凝胶油,形成的乳液表现为具有黏弹性的凝胶状半固体;黄原胶和单宁酸的加入,会使乳液粒径变小和Zeta电位的绝对值升高至大于30 mV;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凝胶油热稳定性较好,黄原胶与单宁酸的加入,使凝胶油的冻融稳定性得到改善,且增强了凝胶油的抗氧化性;用卵清蛋白与黄原胶和单宁酸形成的凝胶油制作的蛋糕拥有更好的起泡稳定能力与持水性,蛋糕产生的气泡海绵结构更加松软,质构结果表明蛋糕的硬度和弹性均达到市售蛋糕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芥酸菜籽油 卵清蛋白 黄原胶 单宁酸 皮克林乳液 凝胶油 蛋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剂种类对双低菜籽油基凝胶油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彩利 胡建兵 +3 位作者 郭时印 范伟 肖航 唐忠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677,共11页
以双低菜籽油为基料油,选用12-羟基硬脂酸、蜂蜡、葵花蜡、硬脂酰乳酸钠、单甘酯、豆甾醇、薯蓣皂素、肉桂酸作为凝胶剂,在不同浓度(2%,4%和6%,m/m)条件下制备菜籽油基凝胶油,通过持油率、流变特性测定、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 以双低菜籽油为基料油,选用12-羟基硬脂酸、蜂蜡、葵花蜡、硬脂酰乳酸钠、单甘酯、豆甾醇、薯蓣皂素、肉桂酸作为凝胶剂,在不同浓度(2%,4%和6%,m/m)条件下制备菜籽油基凝胶油,通过持油率、流变特性测定、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等技术表征其物理特性及微观结构。经外观及持油率结果表明,除蜂蜡与肉桂酸以外,其余的凝胶剂均能在低浓度(2%)下形成稳定凝胶油,且当浓度为6%时,除薯蓣皂素与肉桂酸外,其他体系所形成的凝胶油持油率均能达到94%以上;经流变分析发现,12-羟基硬脂酸凝胶油G'值大且结构不易受外力而改变,豆甾醇形成的凝胶油热稳定性最好(相转变温度93.4℃);微观结构结合红外分析表明,12-羟基硬脂酸在菜籽油中形成致密纤维状的网络结构,豆甾醇、薯蓣皂素在油中形成棒状晶体,而肉桂酸呈稀疏片状晶体,其他凝胶内部为小颗粒结晶,且凝胶油的晶型及晶体之间的作用力主要取决于凝胶剂的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凝胶剂 凝胶油 物理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酮酚复配脂质伴随物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梦梦 张炉 +3 位作者 肖航 郭时印 唐忠海 范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6,93,共7页
为了促进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以脱除脂质伴随物多酚、甾醇和生育酚的菜籽油(空白油样)为研究对象,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甾醇、α-生育酚与姜酮酚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随后通过Rancimat法测定添加最优配方复... 为了促进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以脱除脂质伴随物多酚、甾醇和生育酚的菜籽油(空白油样)为研究对象,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甾醇、α-生育酚与姜酮酚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随后通过Rancimat法测定添加最优配方复配抗氧化剂的油样(简称添加姜酮酚的油样)的氧化诱导时间,并通过Schaal烘箱法考察添加姜酮酚油样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丙二醛含量、共轭二烯含量(K_(232))、共轭三烯含量(K_(270))、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与添加BHT的油样(以0.2 g/kg BHT代替姜酮酚)和空白油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配抗氧化剂最优配方为0.4 g/kg甾醇、0.05 g/kg α-生育酚和0.05 g/kg姜酮酚;与空白油样相比,添加姜酮酚的油样与添加BHT的油样其氧化诱导时间均延长;随着加速氧化储藏时间的延长,菜籽油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劣变,各油样的氧化稳定性排序为添加BHT的油样>添加姜酮酚的油样>空白油样。综上,姜酮酚复配脂质伴随物对于提高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酮酚 菜籽油 氧化稳定性 脂质伴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蒲中植物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丁泽敏 吴俊锋 +2 位作者 刘文婷 曾朝喜 郭时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以油茶蒲为原料,对照传统的水和60%乙醇溶液,选择几种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蒲中的植物多酚,考察了天然低共熔溶剂对多酚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蒲中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发... 以油茶蒲为原料,对照传统的水和60%乙醇溶液,选择几种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蒲中的植物多酚,考察了天然低共熔溶剂对多酚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蒲中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发现:天然低共熔溶剂具有比传统溶剂更好的提取效果;油茶蒲中多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溶剂柠檬酸-氯化胆碱(摩尔比1∶3)、提取时间37 min、提取温度81℃、液料比42∶1,在最优条件下多酚得率为0. 93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低共熔溶剂 油茶蒲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智慧 崔文玉 +2 位作者 丰程凤 罗凯云 程安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2-1360,共9页
蒸汽爆破是一种新兴的原料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和蒸汽瞬间释压作用于生物基质,可实现物料在组分水平、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的分级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蒸汽爆破过程中原料所发生的主要的物理、化学变化,阐述了蒸汽爆破技术对粮油... 蒸汽爆破是一种新兴的原料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和蒸汽瞬间释压作用于生物基质,可实现物料在组分水平、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的分级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蒸汽爆破过程中原料所发生的主要的物理、化学变化,阐述了蒸汽爆破技术对粮油、果蔬和其他原料中提取的植物多酚含量以及体外和细胞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蒸汽爆破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拓展该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植物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植物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丰程凤 崔文玉 +2 位作者 夏智慧 罗凯云 程安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8-445,共8页
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瞬间释压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植物活性成分的释放。适宜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有助于显著提高可溶性多酚的提取率,有效促进多酚物质的释放,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 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瞬间释压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植物活性成分的释放。适宜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有助于显著提高可溶性多酚的提取率,有效促进多酚物质的释放,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将蒸汽爆破技术引入植物及加工副产物预处理中,可以明显提升天然活性成分提取率和功能活性。本文从蒸汽爆破技术对植物中结合酚、游离酚的含量及组成,以及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该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游离酚 结合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nergyFinder探究花旗松素和葛根素的协同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云富 崔彩芳 +5 位作者 孙兆岳 徐奔 陈富春 沈维军 万发春 程安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2-141,共10页
为探究花旗松素与葛根素的协同抗氧化能力,将两者分别按照体积比1:1、1:2和2:1比例进行复配,通过DPPH、ABTS和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一步运用SynergyFinder软件进行HSA模型评价协同效果。结果表明,花旗松素和葛根素均具有一定... 为探究花旗松素与葛根素的协同抗氧化能力,将两者分别按照体积比1:1、1:2和2:1比例进行复配,通过DPPH、ABTS和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一步运用SynergyFinder软件进行HSA模型评价协同效果。结果表明,花旗松素和葛根素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当花旗松素6.25~25μg/mL与葛根素2~25 mg/mL,花旗松素0~6.25μg/mL与葛根素3.12~12.5μg/mL,花旗松素2.5~10μg/mL与葛根素0~250μg/mL三个浓度范围内1:1复配时,分别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FRAP的协同抗氧化能力最强,HSA模型评分最高,分别为13.486、8.383和1.930。因此,选用花旗松素与葛根素进行复配使用,在体积比1:1具有较强的协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葛根素 抗氧化 SynergyFin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15
作者 谢文杰 范伟 +4 位作者 郭时印 覃静萍 杨志远 肖航 唐忠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菜籽油为油相,制备一种稳定纳米乳液体系包埋益智酮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纳米乳液制备条件,运用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 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菜籽油为油相,制备一种稳定纳米乳液体系包埋益智酮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纳米乳液制备条件,运用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光谱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卵磷脂质量浓度18.4g/L、均质压强172.35MPa、均质次数7次和益智酮乙质量浓度7 mg/mL)下,益智酮乙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175.37±4.33)nm,PDI为0.13±0.02,包封率为(91.00±0.03)%;益智酮乙包埋量不影响乳液的粒径和PDI,包埋7 mg/mL益智酮乙的纳米乳液包封率最高;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乳液颗粒分布均匀,于4℃贮藏28d时,乳液的粒径、PDI和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乳液系统稳定,添加NaCl浓度≤30 mmol/L时,乳液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NaCl浓度≥50 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乳液的粒径和PDI显著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乳液稳定性下降;菜籽油、大豆卵磷脂和益智酮乙之间没有形成共价键,也未发生化学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酮乙 纳米乳液 高压微射流均质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酶法提油的油菜籽挤压预处理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凌闽 李琳何 +3 位作者 范方舒 吴卫国 邱展英 张喻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2,共7页
为提高水酶法提菜籽油的得率,对油菜籽进行挤压预处理,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套筒温度、喂料量、螺杆转速、物料加水量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挤压辅助水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挤压参数。结果表... 为提高水酶法提菜籽油的得率,对油菜籽进行挤压预处理,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套筒温度、喂料量、螺杆转速、物料加水量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挤压辅助水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挤压参数。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提油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套筒温度>喂料量>物料加水量>螺杆转速;最佳挤压参数为套筒温度90℃、喂料量12 kg/h、螺杆转速210 r/min、物料加水量10%。经此挤压参数处理后的油菜籽,用水酶法提油时清油的提取率可达80.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挤压预处理 优化 水酶法 提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类分类方法结合光谱分析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逸芸 刘芮 +5 位作者 王潞 吕慧英 唐忠海 肖航 郭时印 范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36-3344,共9页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已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食品真实性评估是缓解这一问题、保护公众健康的有力手段。在仪器设备和样品处理的高要求下,现代检测技术通常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成本消耗,而如今食品掺假手段不断变换,花样...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已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食品真实性评估是缓解这一问题、保护公众健康的有力手段。在仪器设备和样品处理的高要求下,现代检测技术通常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成本消耗,而如今食品掺假手段不断变换,花样日益翻新,使得这类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促进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和保障,需要寻求新型检测技术。光谱分析技术,以操作简单、快速无损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间接分析技术,结合数据统计学中的分类方法建立模型后更能有效进行真假鉴别。在分类方法中,由于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掺假类型以及在真假样本数量差异大的情况下,常用的分类方法效果可能出现偏差。但单类分类方法(one-class classification)是一种只针对一类实例建模分析,以特定的置信水平固定目标样本类的边界,对新样本的类别进行判定的方法,利用这一特点能有效区分不同于真实样本的数据,大大减少了检测的工作量,在食品掺假检测应用领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近年来模式识别中的分类方法——单类分类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阐述光谱分析结合分类方法用于食品掺假检测的必要性,比较在同一情形下多类分类方法和单类分类方法的判别率,简介单类分类方法的特点,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单类分类方法如数据驱动的簇类独立软模式(DD-SIMCA)、单类偏最小二乘(OCPLS)、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以及单类随机森林(OCRF),论述单类分类方法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具体在食用油,乳制品,饮料,保健品,香辛料及谷物方面进行了阐述,还分析了当前单类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食品认证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类分类方法 模式识别 光谱分析 食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