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晟 何艳春 +2 位作者 尹桃 龙丽萍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通过总结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湖南省ADR监测中心收到的1077例加替沙星ADR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替沙星所致ADR临床表现多样,... 目的:通过总结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湖南省ADR监测中心收到的1077例加替沙星ADR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替沙星所致ADR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系统一器官的ADR发生。1077例患者中,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年龄为20—59岁人群发生ADR为821例(占76.23%);静脉给药为905例(占84.03%);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682例次,33.07%),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90例次,23.76%)和神经系统损害(298例次,14.45%)。结论:临床必须重视加替沙星ADR的监测和报道,以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醇对2种大孔树脂吸附的舒胸片中6种有效成分梯度洗脱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钟露苗 莫美霞 夏新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对两种大孔树脂吸附成分梯度洗脱的能力。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乙醇梯度洗脱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量。结果在同一树脂上,舒胸片中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对两种大孔树脂吸附成分梯度洗脱的能力。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乙醇梯度洗脱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量。结果在同一树脂上,舒胸片中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在梯度洗脱过程中脱吸附的难易或快慢不完全相同,但均可用70%乙醇将其基本洗脱下来。在不同树脂上,舒胸片中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在梯度洗脱过程中脱吸附的难易或快慢存在明显的差异,HPD-100树脂明显快于LSA-30树脂。结论梯度洗脱能力的研究结果对于在复方多组分的分离纯化中合理选择树脂和洗脱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舒胸片 浓度梯度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孔树脂对舒胸片中6种有效成分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露苗 夏新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对舒胸片中有效成分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浓度、pH值的上柱药液过柱后溶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含...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对舒胸片中有效成分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LSA-30、HPD-10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浓度、pH值的上柱药液过柱后溶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和川芎嗪的含量。结果:上柱药液生药浓度为0.3~0.6 g/mL范围内,6种有效成分在LSA-30树脂上的动态比吸附量一般均大于HPD-100树脂。其中生药浓度为0.4 g/mL时各成分在LSA-30树脂上均有较佳的比吸附量;生药浓度为0.6 g/mL时,各成分在HPD-100树脂上均有较佳的比吸附量。不同成分在同一树脂上的比吸附量随pH变化趋势与树脂种类有关。结构类型相同的成分,pH对其在树脂上的吸附性能影响不一定相同。结论:动态吸附实验的研究结果对于合理选择大孔树脂的吸附工艺条件用于复方多组分的分离纯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舒胸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氨基苯硼酸修饰磁性纳米粒子及丝网印刷技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晓棠 廖明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制备了对氨基苯硼酸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合,通过网状玻璃态碳(RVC)电极的磁性区域后,可实现与未糖基化的血红蛋白分离。通过壳聚糖(CS)、正硅酸乙酯(TEOS)和碳纳米管构成的溶胶-凝胶膜修饰丝网印刷... 制备了对氨基苯硼酸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合,通过网状玻璃态碳(RVC)电极的磁性区域后,可实现与未糖基化的血红蛋白分离。通过壳聚糖(CS)、正硅酸乙酯(TEOS)和碳纳米管构成的溶胶-凝胶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对血红蛋白进行电化学检测,从而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新方法。在0.10 V电位下,丝网印刷电极的电量与Hb A1c和Hb的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6 mg/m L和0.05 mg/m L。该方法电极制作简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且能有效排除抗坏血酸(AA)、尿酸(UA)等的干扰,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Hb A1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硼酸 丝网印刷电极 磁性纳米粒子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酸力检查在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向荣 钟露苗 周跃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7,共5页
制酸力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疗效,是抗酸类药物质量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检查项目。本文对我国已上市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梳理,并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制酸力检查方法与《欧洲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局方... 制酸力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疗效,是抗酸类药物质量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检查项目。本文对我国已上市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梳理,并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制酸力检查方法与《欧洲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局方》进行对比,发现已上市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有89个品种,但仅有6个(占比6.7%)质量标准中建立了制酸力检查项。因此,建议开展相关研究,在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中建立制酸力检查方法,从而反映药物生物活性,提高标准可控性,并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铝碳酸镁咀嚼片质量标准中的制酸力检查方法,结合相关品种具体情况开展研究,合理制定该类中药制剂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及限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 质量标准 制酸力检查 2020年版《中国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