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82
1
作者 龙丽萍 周于禄 阳国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统计分析湖南省2007年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湖南省2007年报告的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报告的309份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抗感染... 目的统计分析湖南省2007年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湖南省2007年报告的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报告的309份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静脉给药方式、联合用药以及年龄有关。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脏毒性以及肝肾毒性。结论加强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严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综述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胜利 钟露苗 《中国药物警戒》 2006年第4期193-194,201,共3页
目的了解牛黄解毒片在使用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1994~2005年有关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和药品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牛黄解毒片中雄黄的日服用剂量标准已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 目的了解牛黄解毒片在使用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1994~2005年有关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和药品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牛黄解毒片中雄黄的日服用剂量标准已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最大服用量的3倍。结论严格药品配伍,并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进行处方基础研究,减少雄黄的处方量或降低牛黄解毒片的日服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解毒片 不良反应 安全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例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钟露苗 赵胜利 《中国药物警戒》 2006年第6期353-355,364,共4页
目的了解香丹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湖南省2003年12月1日~2006年7月19日使用香丹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香... 目的了解香丹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湖南省2003年12月1日~2006年7月19日使用香丹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心血管及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涉及药品本身和临床使用两个主要因素。结论生产企业应规范生产工艺,完善药品说明书;医生、患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丹注射液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3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于禄 龙丽萍 +1 位作者 肖敏 阳国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10期610-613,共4页
目的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7年湖南省3123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使用单位;涉及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注射穿刺器械、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医... 目的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7年湖南省3123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使用单位;涉及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注射穿刺器械、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口腔科材料的不良事件居前5位;涉及患者男女比例为0.49:1;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地区间有较大差异。结论应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培训,提高监测质量,将医疗器械风险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 报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增加重症抑郁症和非重症抑郁症成人患者自杀风险的分析(译) 被引量:1
5
作者 钟露苗 《中国药物警戒》 2006年第5期300-303,共4页
近年来,葛兰素史克公司围绕帕罗西汀引起成人自杀风险升高问题开展了3项分析研究工作:①2003~2004年,根据一项称之为“Article31”参考程序的欧洲药品管理程序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②2004年,对英国综合医疗研究数据库(GPRD)的流行病学分... 近年来,葛兰素史克公司围绕帕罗西汀引起成人自杀风险升高问题开展了3项分析研究工作:①2003~2004年,根据一项称之为“Article31”参考程序的欧洲药品管理程序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②2004年,对英国综合医疗研究数据库(GPRD)的流行病学分析;③2006年,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抗抑郁药与自杀风险关联性的评价方法进行的分析研究。值得强调的是,2006年的分析结果发现,青年患者(尤其是重症抑郁症患者)使用帕罗西汀可能与自杀行为风险升高有关。此篇分析结果发表后,引起美国和加拿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关注,并相继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向医疗专业人员发布了警告信息。以下是葛兰素史克公司2006年的分析报告,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抑郁症 自杀行为 帕罗西汀 成人患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风险 葛兰素史克公司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