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响水坎跌水碍航险滩整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旭跃 沈小雄 +2 位作者 陈健强 程永舟 胡越高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6,共6页
响水坎跌水严重碍航,是洞庭湖区急待整治的重点滩险,类似滩险在国内外湖区中均极其少见。本文采用遥感地质分析方法与水动力演变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草尾河响水坎滩险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岩性与沉积厚度的突变、构造单元分布等地质... 响水坎跌水严重碍航,是洞庭湖区急待整治的重点滩险,类似滩险在国内外湖区中均极其少见。本文采用遥感地质分析方法与水动力演变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草尾河响水坎滩险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岩性与沉积厚度的突变、构造单元分布等地质因素是导致响水坎原始河床跌坎形成的内在原因;原始跌坎存在是出现跌水的前提,河湖边界及来水来沙变化是跌水存在的外在条件,水文组合决定了滩险是否碍航。在对跌水滩险形成原因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超长距离变底坡加局部拓宽疏浚挖槽的航道整治方案,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整治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 滩险成因 洞庭湖 航道 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营田滩河段2000t级航道整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金辉 陈健强 +1 位作者 冯小香 普晓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营田滩位于湘江濠河口至城陵矶河段,为洞庭湖区洪道,具有典型的河湖两相性,浅滩演变规律复杂。近年来本滩段的采砂活动日益增多,对河床的边界破坏很大,通航水流条件受到影响。在湘江2 000 t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营田滩位于湘江濠河口至城陵矶河段,为洞庭湖区洪道,具有典型的河湖两相性,浅滩演变规律复杂。近年来本滩段的采砂活动日益增多,对河床的边界破坏很大,通航水流条件受到影响。在湘江2 000 t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以提升航道等级,满足规划要求。针对营田滩河段的具体碍航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航道整治规划要求,右汊方案中洪水期航道水流条件不受上、下挖口入汇水流的影响,又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建议右汊方案作为整治工程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田滩 航道整治 河湖两相 采砂 二维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响水坎险滩的演变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旭跃 程永舟 +2 位作者 陈健强 沈小雄 余得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
应用遥感地质和水动力演变分析法,分析了洞庭湖响水坎滩险的成因.探讨了影响湖区跌坎形成的水文和地质因素、水动力学条件及跌坎上、下游河床演变情况.地层岩性与沉积厚度的突变、地质构造单元分布等,是响水坎形成原始河床跌坎的内在原... 应用遥感地质和水动力演变分析法,分析了洞庭湖响水坎滩险的成因.探讨了影响湖区跌坎形成的水文和地质因素、水动力学条件及跌坎上、下游河床演变情况.地层岩性与沉积厚度的突变、地质构造单元分布等,是响水坎形成原始河床跌坎的内在原因,原始跌坎是出现跌水的前提,河湖边界及水流动力作用是跌水存在的外在条件,河湖水文组合决定了响水坎滩段是否碍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 滩险 演变 遥感影像 地质成因 水动力条件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型在险滩整治工程方案设计中的综合运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成鹏 闫金波 陈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结合洞庭湖区毛角口滩险滩整治工程设计,合理地将船舶物理模型、定床物理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试验手段用于方案比选,对整治工程方案从改善通航条件、引起河道分流比变化、沿程水位变化、局部流态变化及整治工程对堤防安全的... 结合洞庭湖区毛角口滩险滩整治工程设计,合理地将船舶物理模型、定床物理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试验手段用于方案比选,对整治工程方案从改善通航条件、引起河道分流比变化、沿程水位变化、局部流态变化及整治工程对堤防安全的影响等方面作出了综合分析,为优选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并总结出了不同模型在此类工程应用上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角口滩 险滩整治 船舶物理模型 定床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调节枢纽对河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陈益农 胡旭跃 +1 位作者 李彪 徐灿波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
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了建反调节枢纽前后、不同电站运行工况下沅水清水塘枢纽至大洑潭枢纽间河段的水力要素,并对各工况下航道流速、比降、水位变幅等通航水力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反调节枢纽前后两坝间... 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了建反调节枢纽前后、不同电站运行工况下沅水清水塘枢纽至大洑潭枢纽间河段的水力要素,并对各工况下航道流速、比降、水位变幅等通航水力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反调节枢纽前后两坝间非恒定的水流运动及其控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反调节枢纽可明显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但如果反调节枢纽为低水头枢纽,一些情况下仅通过调整反调节枢纽坝前水位,上游枢纽近坝段每小时水位变幅仍不能满足航运的要求,必须同时调节上游电站的出流过程以改善枢纽间航道内的通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日调节方案 通航水流条件 反调节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消波客船船型选择及经济论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尹云开 周志中 +2 位作者 黄湘林 刘仁煦 刘中勇 《船海工程》 2004年第4期47-49,共3页
针对各种快速客船的性能特点 ,从单船载客量确定、航速范围的选取 ,主机选型 ,基础数据 ,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经济论证 ,提出了适应于该水域的快速客船船型。
关键词 栖凤湖库区 快速消波客船 船型论证 航速选取 主机选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责任的伦理学考量
7
作者 李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所谓统计责任.是指包括统计主体在内的全体公民以及各类组织团体在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解决或回答有关统计问题时.对提供的统计数据应承担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相应后果的统计规定及约束。这个定义有两层涵义:一是统计主体在生产提供统计数... 所谓统计责任.是指包括统计主体在内的全体公民以及各类组织团体在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解决或回答有关统计问题时.对提供的统计数据应承担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相应后果的统计规定及约束。这个定义有两层涵义:一是统计主体在生产提供统计数据的过程中要以统计自觉依法履行统计职能,亦即依法统计,其要旨是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二是作为全体公民以及各类组织团体的统计客体,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拒报,不得伪造、篡改。所以,前一层之意我们称之为尽责(即履行责任),后一层意思我们称之为问责(即追究责任)。概言之,统计责任就是统计尽责与统计问责在法律与道德上的理性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履行责任 伦理学 法律与道德 考量 统计主体 法律规定 《统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功能发挥趋向强化还是弱化
8
作者 李群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3,26,共3页
关键词 统计 信息功能 咨询功能 监督功能 社会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从“小”处入手
9
作者 张卫星 《湖湘论坛》 2003年第5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工作理念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水路快捷高效客运系统总体布局分析
10
作者 周志中 尹云开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以开发湘西自治州古丈县栖凤湖风景区资源为目标,对湘西水路快捷高效客运系统总体布局进行分析,设立基础建设方案,选择出示范航线。
关键词 栖凤湖 水路 客运系统 总体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干支直达货运方式研究
11
作者 周志中 尹云开 胡伯奎 《船海工程》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针对湖南内河干支直达货物运输载重量小、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货运 ,船模试验研究表明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内河货运方式之一。
关键词 可分解机动驳船队 干支直达货运方式 模型试验 内河运输 货物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客位快速消波客船船型开发研究
12
作者 黄湘林 周志中 +3 位作者 尹云开 石仲 刘中勇 刘仁煦 《船海工程》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阐述 38客位快速消波客船船型开发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借助模型试验优化船舶线型 ;经实船航行试验证明 ,所开发的船型阻力性能优良。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客船 船型开发 模型试验 实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
13
作者 彭智中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权力监督 干部教育 制度建设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增强机理分析与应用
14
作者 许足怀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梁“钢筋砼碳纤维”复合受力新体系,建立了加固梁体系的简化力学模型.通过引入截面弯矩分配系数,阐明了砼梁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增强机理,给出了砼梁和碳纤维各自所承受的弯矩与加固梁的材料、几何形状和尺寸、配筋率、碳... 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梁“钢筋砼碳纤维”复合受力新体系,建立了加固梁体系的简化力学模型.通过引入截面弯矩分配系数,阐明了砼梁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增强机理,给出了砼梁和碳纤维各自所承受的弯矩与加固梁的材料、几何形状和尺寸、配筋率、碳纤维用量等之间的关系式并以某高速公路一座8×30m预应力砼空心板桥的加固工程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加固 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