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建设技术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钟勇 谢刚生 +1 位作者 段文周 邹斌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传统的二维图形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实景三维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的立体集中管理,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以娄... 传统的二维图形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实景三维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的立体集中管理,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以娄底市娄星区为例,设计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探索了其在自然资源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多维度挖掘分析、全方位分析决策方面的应用,为各地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三维立体一张图 知识图谱 分析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邵阳市隆回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云 资锋 +4 位作者 郭杰华 曹运江 段九龄 郭志刚 唐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1,共12页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针对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城镇化建设引发的大量崩滑流地质灾害,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等致灾因素方面选取13个评价因子,采用最大熵物种...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针对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城镇化建设引发的大量崩滑流地质灾害,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等致灾因素方面选取13个评价因子,采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MaxEnt模型)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人口分布、经济背景、环境资源开发、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选取7个评价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模型建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综合两者的评价结果,构建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将研究区划分为极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极高风险区。研究结果表明:(1)在危险性评价中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ROC的AUC值为0.918,表明模型在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中适用性较好;(2)陡坎、年平均降雨量、坡度、岩土体建造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主要的评价因子;(3)极高-高风险区面积为194.7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0%,现有减灾能力条件下极高-高风险区的面积降低了30.38%,减灾效果较好,为隆回县地质灾害风险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并为政府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 系统聚类分析模型 危险性 易损性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麻盆地降雨诱发滑坡阈值模型研究
3
作者 龙长聪 李军伟 +2 位作者 蒋鑫 王津 段艳平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以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麻阳、沅陵、泸溪三县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滑坡与降雨的相关性分析;在E-D阈值模型基础上,引入当日降雨量R作为第三指标构建E-D-R阈值模型,确定沅麻盆地降雨阈值;基于泰森多边形划分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预... 以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麻阳、沅陵、泸溪三县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滑坡与降雨的相关性分析;在E-D阈值模型基础上,引入当日降雨量R作为第三指标构建E-D-R阈值模型,确定沅麻盆地降雨阈值;基于泰森多边形划分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预警单元划分,实现县域级别的单元分级预警响应。结果表明:滑坡前4 d至滑坡当日为沅麻盆地诱发滑坡的关键降雨时期,降雨有效系数α取0.5较为合适;相较于E-D二维阈值模型,E-D-R三维阈值模型精度更高,在滑坡风险评估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网格化、精细化预警单元划分不仅能增强滑坡灾害气象预警的精细化管控能力,而且能在未来预警预报中,结合预报雨量和降雨信息,实现单元差异化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滑坡 降雨量 阈值模型 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沅陵沃溪金锑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桥梁 苏特 +2 位作者 李天虎 童继初 罗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273,共12页
沃溪矿床为湖南雪峰成矿带弧形转折端非常重要且极具特色的金锑钨共生超大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中上部绢云母化板岩。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锑钨矿床。笔者在实地调查并结合... 沃溪矿床为湖南雪峰成矿带弧形转折端非常重要且极具特色的金锑钨共生超大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中上部绢云母化板岩。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锑钨矿床。笔者在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矿区围岩蚀变作用强烈,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与金锑钨成矿关系密切,此外还有伊利石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矿床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氧化期两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白钨矿-黄铁矿、自然金-黄铁矿-石英、辉锑矿-方锑金矿-石英和碳酸盐-石英4个阶段。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构造控制,是地层、构造和围岩蚀变三者在有利成矿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其中地层为成矿提供了物源,一级断裂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运移通道,二级次生层间断裂和节理裂隙提供了容矿空间,围岩蚀变则是成矿富集的必备条件,三者也是矿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锑钨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沃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铲子坪-大坪金矿区变形序列及控矿构造 被引量:5
5
作者 柏道远 李彬 +2 位作者 曾广乾 董裕军 曹进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23,共23页
湖南铲子坪-大坪金矿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金矿脉主要呈北西西向—北北西向,其次为北北东向。尽管现有研究表明北东向断裂为导矿和容矿构造、北西向断裂为容矿构造,但对控矿断裂的性质和形成时代缺乏明确可靠的认识。文章根据对... 湖南铲子坪-大坪金矿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金矿脉主要呈北西西向—北北西向,其次为北北东向。尽管现有研究表明北东向断裂为导矿和容矿构造、北西向断裂为容矿构造,但对控矿断裂的性质和形成时代缺乏明确可靠的认识。文章根据对地表露头构造和矿化蚀变的观测、解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和测年资料等,厘定了铲子坪-大坪金矿区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背景,确定了控矿构造类型及其属性。研究认为,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6期主要变形事件:志留纪晚期受到北西西向挤压,形成北北东走向的褶皱、板劈理和脆韧性剪切带;中三叠世晚期受到北北西向挤压,形成北西西向—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南北向左行剪切破裂、北西向和北北东向共轭剪切破裂、北东东向的逆断裂和叠加褶皱;晚三叠世早期受到南北向挤压,形成北西向—北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北北东向—北东向左行剪切破裂和断裂、北东东向左行膝折构造;中侏罗世晚期受到北西西—近东西向挤压,形成南北向—北北东向逆断裂、北西向—北西西向左行剪切破裂、北东向右行逆冲剪切破裂、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的破劈理、面理褶皱和石香肠;古近纪中晚期受到北东向挤压,形成北北东向—南北向右行剪切破裂和断裂、北东东向左行剪切破裂、北西向的逆断裂和破劈理;古近纪晚期—新近纪初期受到北西向挤压,形成北东向逆冲剪切破裂、北西西向右行剪切破裂。研究区北北东向矿脉形成于志留纪晚期和晚三叠世,北西西向—北北西向矿脉形成于晚三叠世晚期。志留纪晚期成矿与断裂运动导致的构造活化作用有关,晚三叠世晚期成矿与同期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导矿构造主要为志留纪晚期北西西向挤压形成的北北东向大断裂即脆韧性剪切带。主要容矿构造为中三叠世晚期北北西向挤压形成的北西西向—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晚三叠世早期南北向挤压形成的北西向—北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其次为志留纪晚期北西西向挤压形成的北北东向脆韧性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序列 成矿时代 控矿构造 铲子坪-大坪金矿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湘南吴家坪锡矿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6
作者 夏杰 卢友月 +6 位作者 付建明 张遵遵 程顺波 李剑锋 宁勇云 冯经平 张吉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1,共10页
南岭吴家坪锡矿为湖南大义山地区近年新发现的具有中型以上远景规模的云英岩型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部,受NE向断裂控制。为确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总结大义山地区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及勘查工作,对赋矿围岩中粗粒... 南岭吴家坪锡矿为湖南大义山地区近年新发现的具有中型以上远景规模的云英岩型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部,受NE向断裂控制。为确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总结大义山地区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及勘查工作,对赋矿围岩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M21-19)、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M21-27)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7.1±1.1 Ma(MSWD=0.55)和153.7±1.2 Ma(MSWD=0.55),属燕山早期。同时,获得云英岩型锡矿石中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为148.1±2.1 Ma(MSWD=0.52)。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吴家坪锡矿成岩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属南岭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高峰期(160~150 Ma)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石英Rb−Sr定年 锡矿床 吴家坪 南岭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层填料物理力学特性对复合衬垫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贵花 王湘春 +2 位作者 贺建清 陈秋南 李军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改进ZLB-1型三联流变直剪仪研究了填料特性对复合衬垫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得到上覆层填料不同物理力学特性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结果表明,黏土与砂土均出现了位移软化现象,且随含砂率增加,位移软化现象更明显;土工... 采用改进ZLB-1型三联流变直剪仪研究了填料特性对复合衬垫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得到上覆层填料不同物理力学特性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结果表明,黏土与砂土均出现了位移软化现象,且随含砂率增加,位移软化现象更明显;土工膜-钠基膨润土垫界面在复合衬垫界面中摩擦系数最低,且饱和状态下界面摩擦系数明显低于非饱和状态下界面摩擦系数。含砂率增加,复合衬垫界面间似黏聚力降低,似摩擦角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含水率增加,似黏聚力和似摩擦角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层 填料 直剪仪 衬垫材料 防渗材料 界面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某大桥高峰岸锚碇基坑边坡应力变形及支护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丽萍 蒋鑫 +2 位作者 李军伟 段艳平 梅松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8,174,共6页
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及锚碇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构建长江某大桥锚碇基坑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将模型导入FLAC3D中模拟分析了锚碇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集中现象... 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及锚碇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构建长江某大桥锚碇基坑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将模型导入FLAC3D中模拟分析了锚碇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集中现象相对较轻,整体以压应力为主,分布较均匀;开挖后基坑的整体变形趋势是向上向临空面回弹变形,底板最大综合位移为14.7 mm,边坡最大变形出现在北侧反倾向边坡,变形值8.65 mm;塑性区体积持续增大,仅在最后一级开挖时有所降低;开挖完成后,基坑北侧的岩体内出现大量塑性区。与单一锚杆支护方案相比,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北侧高边坡岩体变形平均减小16.6%,开挖完成后塑性区体积减小8600 m^(3),最大分布深度从15 m减小到5 m。锚杆+锚索支护方案不仅较好地抑制北坡变形,而且有效减小岩体内塑性区分布深度,提高岩体稳定性,基坑边坡支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基坑 反倾向边坡 应力 变形 基坑支护 数值模拟 锚杆支护 锚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娄底市岩溶塌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郭杰华 蒋忠诚 +2 位作者 刘新建 廖红为 李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921,共11页
湘中娄底市记录有281起岩溶塌陷事件以及上万个塌陷坑,是我国岩溶塌陷非常严重的城市之一。所有岩溶塌陷中,矿区岩溶塌陷有222起,占总数的79%,此外,还有地基工程造成的岩溶塌陷和降雨渗透潜蚀造成的岩溶塌陷。由此总结出娄底市具有真空... 湘中娄底市记录有281起岩溶塌陷事件以及上万个塌陷坑,是我国岩溶塌陷非常严重的城市之一。所有岩溶塌陷中,矿区岩溶塌陷有222起,占总数的79%,此外,还有地基工程造成的岩溶塌陷和降雨渗透潜蚀造成的岩溶塌陷。由此总结出娄底市具有真空吸蚀、浮托软化、荷载振动、渗透潜蚀4种岩溶塌陷发生模式,各模式均有4个致塌过程。其中,真空吸蚀塌陷和浮托软化塌陷主要为矿山活动所致,分别因矿区抽排水和矿区闭坑后回水所诱发;荷载振动塌陷主要为桩基施工等荷载外动力作用诱发,渗透潜蚀塌陷多为强降雨诱发的自然塌陷。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包括基础因素和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基础因素有地层岩性、岩溶地貌、岩溶水富水性、与矿区相关性等,构成岩溶塌陷易发区的关键影响因素;诱发因素主要有矿区抽排水、闭坑矿区回水、工程振动、降雨过程等,其强度影响岩溶塌陷发生的时间、区域范围和规模。娄底市岩溶塌陷频发、突发,建议构建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系统,科学编制岩溶塌陷防治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强化岩溶塌陷风险管理,保持岩-土-洞-水-气间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塌陷模式 影响因素 矿山活动 湘中娄底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中段祥霖铺魏家钨矿床矿体地质、控矿因素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绪云 王强 +2 位作者 唐尧 范宏鑫 黄驰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9-727,共9页
魏家钨矿床为南岭中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通过对该矿床两类矽卡岩型矿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矿床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钙质矽卡岩型和镁质矽卡岩型两类钨矿体,两类矿体... 魏家钨矿床为南岭中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通过对该矿床两类矽卡岩型矿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矿床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钙质矽卡岩型和镁质矽卡岩型两类钨矿体,两类矿体分别产于祥霖铺花岗斑岩体与泥盆系棋梓组灰岩和泥盆系黄公塘组白云岩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内,受层间破碎带与接触带联合控制,具有十分明显的岩性和接触带控矿特征,矽卡岩化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钨矿成矿流体源自岩浆热液,矿化母岩为祥霖铺花岗斑岩,矿化温度介于300℃~400℃之间。矿床成因属于典型矽卡岩型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特征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魏家钨矿床 南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场地中部斜坡崩滑堆积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和志 林丽萍 +2 位作者 段艳平 葛莎 贺建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6,共6页
某场地中部斜坡地带分布较厚的崩滑堆积体,边坡开挖易诱发堆积体失稳,形成不稳定斜坡。通过室内试验、反演分析确定崩滑堆积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及岩土层分布特征,采用软件模拟分析了斜坡在不同工况下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 某场地中部斜坡地带分布较厚的崩滑堆积体,边坡开挖易诱发堆积体失稳,形成不稳定斜坡。通过室内试验、反演分析确定崩滑堆积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及岩土层分布特征,采用软件模拟分析了斜坡在不同工况下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及变形特征,综合评价了场地中部斜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基于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边坡稳定性 分析评价 崩滑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江北盘江大桥六枝岸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军伟 胡弘毅 +2 位作者 梅松华 任虎程 贺建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28,共6页
基于六枝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可能出现的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利用工程类比和经验方法初步确定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极限平衡分析和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分别分析了花江北盘江大桥六枝岸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各工况条件下,二维、三... 基于六枝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可能出现的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利用工程类比和经验方法初步确定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极限平衡分析和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分别分析了花江北盘江大桥六枝岸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各工况条件下,二维、三维稳定性分析结果规律一致,均满足边坡稳定性设计要求,且有一定安全裕度;边坡各剖面的失稳模式基本以近似圆弧型整体失稳;相较于二维极限平衡法,三维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分析 三维有限差分分析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