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56家医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及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琴 李旭英 +2 位作者 刘佳惠 袁忠 王童语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3,共6页
目的:调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nous Access Ports,TIVAP)应用现况及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干预策略,为实现TIVAP的科学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于2022年10月—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湖... 目的:调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nous Access Ports,TIVAP)应用现况及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干预策略,为实现TIVAP的科学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于2022年10月—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湖南省14个地区的56家医院TIVAP应用及管理现况。结果:20家(35.7%)医院开展了TIVAP植入技术,47家(83.9%)医院开展了TIVAP维护技术。在TIVAP管理方面,47家已开展TIVAP业务的医院中,有39家(83.0%)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管理小组,14家(29.8%)医院开展了TIVAP植入数据监测,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家(85.1%)医院定期对专科护士进行TIVAP培训,只有17家(36.2%)医院定期对TIVAP使用情况进行质量督查。结论:湖南省各级医院的TIVAP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同等级医院的TIVAP管理规范、维护流程等,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和专科人员培训,以提高TIVAP的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医院 专科护士 静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的现况调查
2
作者 李旭英 王童语 +2 位作者 袁忠 胡永红 林琴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82%)医院开展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其中2019年之后开展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医院占82.35%(28/34),采用该技术进行置管的主要为置管困难、危重症以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家(47.06%)医院设置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操作标准流程,24家(70.59%)医院对实施该技术的人员开展过培训。66.04%(140/212)的医院未来有开展该技术的计划。结论: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率较低,开展意向较高,在制定操作标准流程、并发症管理以及专科护士再培训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下隧道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安全输液知识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星凤 李旭英 +2 位作者 谌永毅 袁忠 林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49-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安全输液知识的效果,为提高基层医院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及推广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参加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 目的探讨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安全输液知识的效果,为提高基层医院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及推广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参加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的14个地州市106所基层医院14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基层医院护士对血管通道安全输液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培训的效果。结果经过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144名(96.6%)护士对培训非常满意;培训后基层医院护士对安全输液知识掌握程度比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65,P<0.01)。结论基层医院护士迫切需要血管通道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其能显著提高护士安全输液相关知识水平,为提高基层护理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士 安全输液 适宜技术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静脉治疗安全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燕 李旭英 +2 位作者 林琴 王蕾 杜鹃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静脉治疗领域的最新政策与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了老龄化加剧、日间化疗模式推广、输液工具多样化等挑战,探讨了信息技术融合、学科协作模式创新、专科人才培养等应对策略。通过思考与分析,提出规范化、智能化的静脉治疗发展路... 文章基于我国静脉治疗领域的最新政策与技术发展,系统分析了老龄化加剧、日间化疗模式推广、输液工具多样化等挑战,探讨了信息技术融合、学科协作模式创新、专科人才培养等应对策略。通过思考与分析,提出规范化、智能化的静脉治疗发展路径,旨在为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安全 信息技术应用 多学科协作 专科护士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5
作者 孙红 王蕾 +1 位作者 林琴 李旭英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规范的护理技术是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团体标准,对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的核心流程及要点进行了规范。文章对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简要解读,旨在促... 规范的护理技术是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团体标准,对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的核心流程及要点进行了规范。文章对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简要解读,旨在促进技术的同质化,推动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 护理标准 解读 静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童语 李旭英 +3 位作者 袁忠 林琴 方运霞 王莉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 目的:构建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筛选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及可推广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准确、有效地评估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非计划性拔管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肿瘤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双侧乳腺癌不同术式后保留PICC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童语 林琴 +3 位作者 李旭英 袁忠 宋小花 刘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术后住院18 d,切口愈合好,携带PICC出院。出院后继续相关治疗至治疗结束拔除PICC,共留置338 d(入院前留置128 d,住院期间留置85 d,出院后留置125 d),未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重建 静脉血栓 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3
8
作者 方运霞 刘佳惠 +5 位作者 林琴 彭思意 魏涛 袁忠 王童语 李旭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4,共7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与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网站、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 目的:总结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与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网站、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合专业判断、临床情境提取证据并进行汇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6篇,系统评价4篇,队列研究2篇。从风险评估、导管置入、导管维护、血栓诊断、血栓治疗、拔管等6个方面共汇总了31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文化背景、临床情境选择证据,制定科学的血栓预防及管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栓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玉花 袁忠 +3 位作者 谌永毅 李娟 李旭英 许湘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53-55,共3页
目的构建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选取30名专家运用Delphi法对该模型内容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针对初级... 目的构建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选取30名专家运用Delphi法对该模型内容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针对初级模型指标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3.10%~96.67%,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78~0.99;确定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软技能、硬技能)、7个二级指标(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情操、职业礼仪、专业知识、专业技能)、40个三级指标(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结论初步构建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较为完整,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较可靠,可作为医院选拔、培训新护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岗位胜任力 岗位培训 专家咨询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旭英 林琴 +3 位作者 方运霞 刘佳惠 王莉杰 袁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调查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措施的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14日,从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团队医院随机选取21家医院,再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中抽取270名护士为... 目的:调查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措施的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14日,从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团队医院随机选取21家医院,再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中抽取27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的CRBSI重点预防措施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CRBSI预防措施依从性得分为(89.20±15.19)分,6个维度执行依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消毒剂选择”(98.89%)、“静脉导管选择”(96.67%)、“导管固定”(91.85%)、“最佳穿刺部位选择”(88.52%)、“手卫生”(85.93%)、“皮肤消毒”(73.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与每周置管次数是影响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CRBSI预防措施依从性的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护士留置针置入环节CRBSI预防措施依从性良好,护理管理者需要针对薄弱点加强护士规范使用留置针置入的培训,定期评估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质量,减少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士 留置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金花 陈婕君 +5 位作者 李星凤 李旭英 袁忠 雷静 肖羽乔 于娣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手臂输液港植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病情变化应急... 目的: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制定手臂输液港植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病情变化应急预案及无特征性P波改变处理流程,并将该流程运用于手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结果:320例手臂输液港植入患者全部一次置港成功,特征性P波引出率为98.8%,经拍摄X线片定位评价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为96.6%,置港过程中有2例(0.6%)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异常症状,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适用于手臂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可帮助医务人员实时识别并处理置港中的异常情况,提高置港工作效率,保障手臂输液港的安全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电图 标准化流程 手臂输液港 置港 团体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思意 魏涛 +4 位作者 李旭英 袁忠 林小平 许湘华 林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6-110,共5页
对PICC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提供参考。
关键词 PICC 血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模型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童语 林琴 +2 位作者 李旭英 王莉杰 方运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护士在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规范护士PICC维护操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从湖南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委会成员所在医院随机选取45所医院,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中抽取24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了解护士在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规范护士PICC维护操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从湖南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委会成员所在医院随机选取45所医院,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中抽取24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护士PICC维护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士PICC维护环节整体依从性得分为(79.59±1.82)分。在10个维度中,执行正确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评估患者(98.36%)、执行手卫生(94.26%)、更换输液接头(93.85%);执行正确率较低的分别是规范敷料更换与导管固定(67.21%)、消毒输液接头(52.05%)。不同工作年限及是否具有PICC资质证书的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整体应用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PICC维护环节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依从性较好,但知识与实践仍存在差距,各医疗机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PICC导管 维护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防措施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静脉血栓栓塞预测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思意 魏涛 +4 位作者 李旭英 袁忠 李金花 林小平 谭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17,共5页
使用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预测工具,正确识别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层是后续采用合适预防措施的关键。本文对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早发现儿童血栓高风险患者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 使用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预测工具,正确识别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层是后续采用合适预防措施的关键。本文对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早发现儿童血栓高风险患者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儿童 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涛 彭思意 +4 位作者 李旭英 李星凤 林琴 谭艳 田玉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0-38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国内外截至...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国内外截至2018年9月1日发表的关于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影响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累计研究组495例,对照组79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胎盘早剥[OR=3.45,95%CI(1.54,7.69)]、低出生体质量[OR=2.42,95%CI(1.84,3.18)]、早产(胎龄≤37周)[OR=2.83,95%CI(1.76,4.53)]、呼吸窘迫[OR=1.79,95%CI(1.15,2.79)]、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OR=5.08,95%CI(2.62,9.85)]、穿刺耗时(≤30 min)[OR=0.04,95%CI(0.01,0.24)]、穿刺次数(<2次)[OR=0.06,95%CI(0.01,0.46)]、置管地点(病房)[OR=3.44,95%CI(2.02,5.86)]、堵管史[OR=76.75,95%CI(11.34,519.68)]、导管留置时间(≤7天)[OR=0.64,95%CI(0.42,1.00)]。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胎盘早剥、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胎龄≤37周)、呼吸窘迫、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堵管史、病房置管是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穿刺时长≤30 min、穿刺次数<2次、导管留置时间≤7天是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感染 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