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157例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彬彬 王珏 +3 位作者 陈振华 余艳艳 刘丰平 谭云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7例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感染HIV的... 目的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7例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感染HIV的结核病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等指标,以及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25例,79.6%)、年龄在20-60岁[其中20-39岁55例(35.0%)、40~60岁79例(50.3%)]、已婚(102例,65.0%)、发热(70例,44.6%)、颈部肿块(31例,19.7%)、腹胀(9例,5.7%)、腹痛(10例,6.4%)、淋巴结结核(50例,31.8%)、并发梅毒感染(32例,23.0%)的结核病患者更易被检出HI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5、21.31、15.06、49.98、15.70、4.85、5.95、22.39、25.05,P值分别为0.006、0.000、0.005、0.000、0.000、0.028、0.015、0.000、0.000);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16.8%(25/149)和61.7%(50/81)]均低于对照组[34.1%(60/176)和78.2%(8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52、6.45,P值分别为0.000、0.0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中20-39岁和40-60岁年龄组是影响结核病并发HIV感染的危险因素EoR值(95%CI值)分别为12.54(1.53~102.89)、9.09(1.20~69.40)];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结核、并发梅毒感染在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中的比率更高EoR值(95%CI值)分别为6.51(2.35~18.01)、5.80(1.93-17.41)、15.06(2.71-83.84);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并发支气管结核的比率更低[0R值(95%CI值)为0.03(0.00~0.31)]。结论20-60岁年龄段的结核病患者出现HIV感染的概率更大,结核病并发HIV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结核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HIV 重叠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固体培养能力建设调查
2
作者 欧喜超 林百丰 +2 位作者 胡培磊 夏辉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估固体培养试验在我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北林区和兰西县及湖南省湘潭县和岳阳县4个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自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连续纳入2059例具有肺结核可疑症... 目的评估固体培养试验在我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北林区和兰西县及湖南省湘潭县和岳阳县4个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自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连续纳入2059例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收集患者痰标本完成分枝杆菌涂片镜检和固体培养试验,按月统计涂阳培阴率和污染率。按照培养试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初诊患者涂阳培阴率要求低于10%,污染率要求控制在2%~5%。结果 (1)全部患者涂片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8.3%(376/2059)和26.6%(547/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1)。(2)北林区涂阳培阴率为16.5%(23/139),超过正常要求低于10%的水平。湘潭县和岳阳县培养污染率分别为5.6%(157/2800)和9.7%(252/2590),超过正常要求低于5%的水平。其余县(区)涂阳培阴率和培养污染率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4个县(区)级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分枝杆菌固体培养试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标本制备 培养技术 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媛媛 刘二勇 +8 位作者 陶波山 黄费湘 肖亚利 蓝如束 谭云洪 李辉 叶磊 成诗明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 评价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在我国基层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多中心试验方法,在我国3个省的3个地市级结核病诊疗机构连续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320例,其中15... 目的 评价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在我国基层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多中心试验方法,在我国3个省的3个地市级结核病诊疗机构连续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320例,其中15例因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简称“罗氏培养基”)和分枝杆菌双相罗氏培养基(简称“双相培养基”)中的1种或2种培养污染或结果缺失,对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时不计入分析。每例患者留取3份痰标本(即时痰、夜间痰、晨痰)进行萋-尼染色法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并选取2份性状好的痰标本同时进行罗氏培养基培养、双相培养基培养。使用SPSS 24.0软件,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培养基的阳性检出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临床诊断为标准对双相培养基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价;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罗氏培养基与双相培养基检出时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罗氏培养基和双相培养基两种培养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5%(453/2305)和22.00%(507/2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1,P=0.000);以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为标准,双相培养基的敏感度为91.39%(414/453),特异度为94.98%(1759/1852),一致率为94.27%(2173/230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罗氏培养基和双相培养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95%CI:0.672~0.715)、 0.707(95%CI:0.685~0.728);罗氏培养基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8(21,34)d,双相培养基报阳时间M(Q1,Q3)为18(14,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14,P=0.000)。结论双相培养基较罗氏培养基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报阳时间明显缩短,是一种可以作为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参考方法,在我国基层实验室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培养基 细菌学技术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性血清学特异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双 郭婧玮 +3 位作者 胡一敏 谭云洪 谭笑 袁仕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方法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4周,收集菌体,通过冰浴超声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收集2013年2—7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首次入院的30例初... 目的筛选和鉴定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方法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4周,收集菌体,通过冰浴超声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收集2013年2—7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首次入院的30例初治结核病患者的血清,以及收集2013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接收的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纳入的20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IgG,从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中免疫共沉淀血清学抗原,以纳入的其余10例结核病患者血清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验证其免疫反应性;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胶上切割阳性反应的蛋白质条带,通过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免疫共沉淀获得1条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16kDa)、能被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蛋白质条带;经串联质谱鉴定,获得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16.3、糖基转移酶蛋白、铁调控Lsr2蛋白前体等3种蛋白抗原。结论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获得3种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抗原,可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性抗原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血清学 抗原 免疫沉淀法 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希江 谭云洪 +3 位作者 贺文从 欧喜超 刘东鑫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谱的分布,为研发更为精准的耐药分子诊断技术和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耐药监测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岳普湖县和疏勒县193株和湖南省怀化市、永顺县、祁东县、桃江县和...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谱的分布,为研发更为精准的耐药分子诊断技术和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耐药监测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岳普湖县和疏勒县193株和湖南省怀化市、永顺县、祁东县、桃江县和耒阳市592株结核分枝杆菌。采用微孔板法测定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菌株,经CTAB/NaCl法提取核酸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将所得基因组原始序列过滤后上传至TBprofiler分析工具以确定耐药基因型。结果78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124株(15.80%)为利福平和(或)异烟肼耐药,包括利福平耐药74株,异烟肼耐药111株,耐多药61株(7.77%)。97.22%(70/72)利福平耐药菌株检测出rpoB基因位点突变,其中98.57%(69/70)的突变位于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1株检测出RRDR区以外的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罕见突变I491F。利福平耐药突变主要位于rpoB450、rpoB445及rpoB435密码子,占81.43%(57/70),其中rpoB S450L突变出现的频率最高(45.71%,32/70),rpoB450位点突变对应高浓度利福平耐药(MIC≥16μg/ml),rpoB 452位点突变主要对应低浓度利福平耐药(MIC=2μg/ml)。93.58%(102/109)的异烟肼耐药菌株存在耐药相关基因突变,85.29%(87/102)的异烟肼突变位于katG315及fabG1启动子区,katG S315T为最常见的耐药突变(57.84%,59/102),主要对应高浓度异烟肼耐药(MIC≥2μg/ml),其次为fabG1(C15T)(16.67%,17/102),主要对应低浓度异烟肼耐药(MIC=0.25~1.00μg/ml)。结论不同耐药基因突变导致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水平不同。对于利福平,rpoB452位点突变对应低浓度耐药,rpoB445和450位点突变对应高浓度耐药;对于异烟肼,发病fabG1-15突变对应低浓度耐药,katG 315突变对应高浓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因 利福平 异烟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实验室诊断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及检测费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彬彬 龚道方 +5 位作者 陈振华 郭婧玮 余艳艳 刘丰平 欧阳辉 谭云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评估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采用集菌法;简称“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简称“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采用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湖南省120家结... 目的评估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采用集菌法;简称“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简称“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采用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湖南省12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中抽取3家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为浏阳市人民医院、醴陵市湘东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以3家医院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的存在可疑肺结核症状的6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进行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并依据《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的诊断标准,以临床诊断肺结核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再以患者进行每项检测的实际支出费用为准,计算每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在3种检测技术间的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3=0.017。结果62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53例(24.4%),NTM肺病患者6例(1.0%)。3种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排除6例NTM肺病患者)分别为13.5%(84/622)、14.0%(87/622)和12.2%(76/622),涂片法和L-J培养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涂片法和恒温扩增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359;χ2=5.83,P=0.024;χ2=4.00,P=0.077)。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排除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32例培养污染的患者,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2%(80/145)、57.9%(84/145)、50.3%(73/145);特异度分别为99.6%(443/445)、99.3%(442/445)、99.8%(444/4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80/82)、96.6%(84/87)、98.6%(73/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443/508)、87.9%(442/503)、86.0%(444/516);一致率分别为88.6%(523/590)、89.2%(526/590)、87.6%(517/590)。3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L-J培养法[317.2元(29500/93)]、涂片法[813.8元(70800/87)]、恒温扩增法[1992.2元(153400/77)]。结论涂片法、L-J培养法、恒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未见差异。平均发现1例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的检测费用,L-J培养法较低,恒温扩增法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临床实验室技术 集落计数 微生物 培养技术 核酸扩增技术 费用效益分析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培养法在诊断一例肺结核并发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小萍 谭笑 +7 位作者 易松林 陈振华 余艳艳 陈忠南 胡培磊 汪娟 尹曲华 谭云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73-476,共4页
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医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潜在致病性认识的增强,NTM已报道的菌种越来越多,导致NTM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NTM检测方法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医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潜在致病性认识的增强,NTM已报道的菌种越来越多,导致NTM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NTM检测方法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增进临床医师对实验室结果的正确认知,现分享1例应用真菌培养法检出NTM的患者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患者 脓肿分枝杆菌 培养法 真菌 肺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 并发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