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地区规模化农户稻谷烘干对稻谷质量品质影响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剑宇 胡飞俊 陈甜 《黑龙江粮食》 2017年第3期46-49,51,共5页
国家公益性行业(粮食)科研课题"中国南方地区规模化农户粮食储藏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湖南两个粮食烘干中心示范点进行了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早、中、晚稻烘干试验。对烘干处理前、后稻谷质... 国家公益性行业(粮食)科研课题"中国南方地区规模化农户粮食储藏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湖南两个粮食烘干中心示范点进行了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早、中、晚稻烘干试验。对烘干处理前、后稻谷质量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研究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稻谷质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谷烘干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对稻谷出糙率影响极小。水蒸气供热方式在烘干温度不高于65℃时,对稻谷的整精米率、裂纹粒率、黄粒米含量没有影响,热空气供热方式在烘干温度不高于60℃时,对稻谷的整精米率、裂纹粒率、黄粒米含量没有影响。高于此温度有影响,且随着烘干温度升高影响增大,在相同烘干温度条件下,热空气供热方式比水蒸气供热方式影响更大。对稻谷的脂肪酸值影响较小,但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稻谷脂肪酸值有缓慢增加趋势,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对稻谷脂肪酸值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烘干中心 供热方式 烘干温度 稻谷质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湖南省稻米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艳华 黄卫 李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1,共3页
从稻田治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加强稻田管理技术、引导农民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对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提升稻米重金属检测技术等层面提出了应对稻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对策,以重树湖南粮食大省的地位,指导农民科学种... 从稻田治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加强稻田管理技术、引导农民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对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提升稻米重金属检测技术等层面提出了应对稻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对策,以重树湖南粮食大省的地位,指导农民科学种粮,带动农村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重金属 污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方式对南酸枣糕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毛青秀 徐远芳 +3 位作者 陈渠玲 张祺玲 李文革 杨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138,共9页
目的:选择最佳辐照方式及辐照剂量处理南酸枣糕。方法:分别采用0~10 kGy梯度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南酸枣糕,测定其微生物负载、蛋白质、脂肪、总糖、L(+)-抗坏血酸、有机酸、pH值及感官品质等指标以及在常温贮藏期间品质... 目的:选择最佳辐照方式及辐照剂量处理南酸枣糕。方法:分别采用0~10 kGy梯度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南酸枣糕,测定其微生物负载、蛋白质、脂肪、总糖、L(+)-抗坏血酸、有机酸、pH值及感官品质等指标以及在常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南酸枣糕杀菌作用明显,4 kGy辐照后样品中微生物限量指标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致病菌限量指标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不超过10 kGy的^(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南酸枣糕中蛋白质、脂肪、总糖、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pH值及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辐照后南酸枣糕中L(+)-抗坏血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且^(60)Co-γ射线辐照对其影响效应大于电子束辐照。设定4~10 kGy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南酸枣糕批量产品,在常温下贮藏0~360 d,产品的微生物限量指标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均<10 CFU/g。南酸枣糕的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其色泽会由于发生褐变而加深,贮藏270 d尚可接受。结论:^(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是南酸枣糕杀菌贮存的有效方法,推荐南酸枣糕辐照杀菌的工艺剂量为4~10 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电子束 辐照 南酸枣糕 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草鱼鱼肉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惠 刘焱 +1 位作者 李志鹏 黄黎慧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8,68,共7页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以外形、质地、营养价值及风味为评价指标,研究草鱼鱼肉在60,70,80,90,100℃热处理后其品质、蛋白质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鱼肉的L*值升高,a*值降低,硬度、内聚性、氨基酸含量、...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以外形、质地、营养价值及风味为评价指标,研究草鱼鱼肉在60,70,80,90,100℃热处理后其品质、蛋白质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鱼肉的L*值升高,a*值降低,硬度、内聚性、氨基酸含量、E/N总体呈上升趋势。利用SPMEGC-MS检测出87种挥发性成分,烷烃类24种,醛类19种,酸类14种,酯类12种,醇类9种,酮类4种,其他化合物5种,其中醇类和醛类物质在所有样品中相对含量最高,是主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热加工 品质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镉的含量
5
作者 许艳霞 郑秉照 +6 位作者 张晓燕 范小勇 邓树华 黄力 杨翠香 毛青秀 岳月强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6,共8页
建立了一种固体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镉的含量。对该方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测定对粮食镉含量进行测定,考察了测定的检出限、定量限、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使用镍材质样品舟,在500 mL/min空气条... 建立了一种固体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镉的含量。对该方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测定对粮食镉含量进行测定,考察了测定的检出限、定量限、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使用镍材质样品舟,在500 mL/min空气条件下,450℃干燥60 s,650℃热解40 s,原子化载气为空气和氢气混合气,空气和氢气的流量均为300 mL/min,催化温度750℃,检测时间80 s,样品粉碎至0.38 mm,称样量约0.1 g,测定粮食中镉含量的检出限为0.009 mg/kg,6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分析时间为3 min。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设备便携、快速准确,是一种准确高效的粮食中镉含量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进样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热蒸发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我国收获早稻质量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玥 杨学文 +4 位作者 倪姗姗 沈素文 张晓燕 邓常继 凌海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概述了2010年我国南方6省(区)新收获早稻质量调查结果,并与近年来的质量状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广东地区早籼稻整体质量较好,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整体质量较正常年景有所下降。
关键词 早稻 质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粮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检测效果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力 杨静 +3 位作者 李滑滑 洪玲 沈娜 曾奎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考察3种前处理方法的净化效果,建立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70∶30)提取,常规手动亲和柱净化、全自动亲和柱净化及免疫磁珠-全自动净化3种前处理净化,经Eclipse plus C_(18)色谱... 考察3种前处理方法的净化效果,建立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70∶30)提取,常规手动亲和柱净化、全自动亲和柱净化及免疫磁珠-全自动净化3种前处理净化,经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分离,用64%水+18%甲醇+18%乙腈等度洗脱。优化色谱条件后,从加标回收率、实样检测、检测时长、操作步骤及净化效果等多个角度考察了这3种前处理方法对粮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残留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在0.677~21.660 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为0.99997,检出限为0.029μg/kg,定量限为0.097μg/kg;在5.0、10.0、20.0μg/kg加标水平下,黄曲霉毒素B_(1)加标回收率为82.1%~99.2%,3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8.8%,3种前处理方法均满足粮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要求;3种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发现常规手动亲和柱净化和免疫磁珠-全自动净化的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免疫磁珠-全自动净化可实现重复利用,且快速简便、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免疫磁珠 亲和柱 自动化净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中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江蓉 林华 刘纯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6,共3页
介绍了同时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粮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Cloversil C18色谱柱(4.6 mm i.d.×150 mm,粒度5μm),... 介绍了同时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粮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Cloversil C18色谱柱(4.6 mm i.d.×150 mm,粒度5μm),以甲醇∶水(50∶50)溶液为流动相,柱后光化学衍生、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检出限分别为0.5,0.2,0.7和0.2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10.19 ng/mL,0.15~2.92 ng/mL,0.54~10.71 ng/mL,0.16~3.3 ng/mL,在稻谷、食用油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3%~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4%~9.1%,说明回收率、精密度均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光化学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 粮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条件对籼米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邓树华 吴树会 +1 位作者 杨超 张晓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46,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表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功率对不同水分的供试籼米的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47~65℃微波温度处理范围内,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和品尝评分值等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呈现显著性变化,... 采用正交试验表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功率对不同水分的供试籼米的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47~65℃微波温度处理范围内,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和品尝评分值等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呈现显著性变化,脂肪酸值和水分含量显著下降。需进一步改进微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杀虫 籼米 质量指标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中黄曲霉毒素方法验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江蓉 林华 刘纯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38,共3页
该文报道验证同时检测粮食、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的免疫亲和柱净化一柱后光化学衍生一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甲醇一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Cloversil C_(18)色谱柱(4.6 mm×150 ... 该文报道验证同时检测粮食、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的免疫亲和柱净化一柱后光化学衍生一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甲醇一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Cloversil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粒度5μm),以甲醇:水(50:50)溶液为流动相,柱后光化学衍生,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检出限分别为0.5μg、0.2μg、0.7μg和0.2μg/kg,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O.51~10.19 ng/mL、0.15~2.92 ng/mL、0.54~10.71 ng/mL、0.16~3.3 ng/mL;在稻谷、食用油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3%~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4%~9.1%,说明回收率、精密度均可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脉冲微波处理条件对籼米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渠玲 吴树会 +1 位作者 邓树华 李凯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25,共3页
以籼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温度、不同作用功率的脉冲微波对籼米水分、裂纹粒率、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率、食味值等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食味值未出现规律性变化且无显著... 以籼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温度、不同作用功率的脉冲微波对籼米水分、裂纹粒率、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黄粒米率、食味值等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大米碎米总量、垩白粒率、食味值未出现规律性变化且无显著性差异;裂纹粒率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黄粒米率有所增加,部分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分含量,损失幅度较小。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脉冲微波防治大米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害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微波 微波杀虫 质量指标 籼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检测机构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卫 李滑滑 唐刚 《黑龙江粮食》 2015年第10期52-54,共3页
在数字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数字信息化的各类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岗位,一个科学、高效、完善的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将促使工作更加规范和智能化,并且必然成为将来的主流运行模式,作为粮油检测机构,由于... 在数字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数字信息化的各类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岗位,一个科学、高效、完善的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将促使工作更加规范和智能化,并且必然成为将来的主流运行模式,作为粮油检测机构,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其数字信息化平台需要有个性化建设内容,从而适应本行业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息化平台 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青秀 彭玲 +5 位作者 王建辉 张祺玲 周毅吉 陈渠玲 李文革 徐远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4-1742,共9页
为探究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中菌落总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优势腐败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鱼分割切块后的菌落总数达5.40 lg(CFU&... 为探究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HTS)对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中菌落总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优势腐败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鱼分割切块后的菌落总数达5.40 lg(CFU·g^(-1)),焯水、分装并加入热汤料封罐后均显著降低(P<0.05),高压灭菌后降至10 CFU·g^(-1)以下,常温贮藏期间胀罐样品菌落总数达到5.37 lg(CFU·g^(-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是样品中的主要菌门,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为主要菌属。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及贮藏过程甲鱼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样品微生物群落的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引起高压灭菌后的罐装甲鱼预制菜常温贮藏期间胀罐甚至炸罐的优势腐败菌菌属为芽孢杆菌属(81.50%)、厌氧杆菌属(Anaerosalibacter)(17.76%)以及占比较小的代尔夫特菌属(0.66%)。该研究为今后甲鱼预制菜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靶向抑制特定优势腐败菌、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预制菜 加工 贮藏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酶和酸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良怡 谭沙 +4 位作者 吴安琪 曾瑶英 苏慧 张琳 周文化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4-303,共10页
为探究物理、酶和酸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差式热量扫描仪等对板栗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物理、酶和酸处理下的板栗淀粉均未产... 为探究物理、酶和酸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差式热量扫描仪等对板栗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物理、酶和酸处理下的板栗淀粉均未产生新的官能团,仅改变了淀粉分子内部的有序性,使板栗淀粉颗粒分解成小分子后重结晶形成更加致密的淀粉晶体;板栗淀粉的结晶结构由C型转变为B型,粒径增大,D_(10)、D_(50)、D_(90)分布范围分别为7.31~65.89、101.96~119.96、147.54~199.19μm,短程有序度、相对结晶度、糊化焓值、糊化温度范围均降低,双螺旋度均上升。在理化特性方面,物理、酶和酸处理下板栗淀粉的膨胀力和溶解性均增加,总淀粉、脂肪、支链淀粉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直链淀粉含量为23.70%~76.17%,其普鲁兰酶--压热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76.17%)。此外,普鲁兰酶--压热处理可使板栗淀粉中RS(resistant starch)含量从48.69%显著上升至61.78%(P<0.05)。普鲁兰酶-压热处理可使板栗淀粉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及较高含量的抗性淀粉,该研究可为板栗淀粉食品领域的深加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结构 消化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多糖/可溶性大豆多糖对稻虾米淀粉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振华 黄宏辉 +3 位作者 邓树华 陈渠玲 吴安琪 范文倩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将不同质量比的海藻多糖(SA)/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与稻虾米淀粉混合制备出不同稻虾米淀粉样品,并对各淀粉样品的营养特性、水合特性、糊化特性、凝胶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SSPS占比的增加,淀粉凝胶复合体系的峰值黏度... 将不同质量比的海藻多糖(SA)/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与稻虾米淀粉混合制备出不同稻虾米淀粉样品,并对各淀粉样品的营养特性、水合特性、糊化特性、凝胶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SSPS占比的增加,淀粉凝胶复合体系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均逐渐降低,水合特性先升高后降低,硬度先减小后增大。当SA与SSPS质量比为3∶1时,稻虾米淀粉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淀粉凝胶复合体系的吸水性指数、溶解率和膨胀度最大,硬度最小,能有效抑制稻虾米淀粉回生及改善其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米淀粉 海藻多糖 可溶性大豆多糖 理化特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蜕皮激素合成相关Halloween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凯龙 傅强 +2 位作者 王渭霞 赖凤香 万品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9-1140,共12页
【目的】蜕皮激素(ecdysone)是调控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激素,其合成主要由5个称为Halloween基因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spook/CYP307A1,Phantom/CYP306A1,disembodied/CYP302A1,shadow/CYP315A1和shade/CYP314A1)参与。褐飞虱Nilaparv... 【目的】蜕皮激素(ecdysone)是调控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激素,其合成主要由5个称为Halloween基因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spook/CYP307A1,Phantom/CYP306A1,disembodied/CYP302A1,shadow/CYP315A1和shade/CYP314A1)参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系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以蜕皮激素调控基因为靶标,应用RNAi技术防控褐飞虱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揭示褐飞虱体内Halloween基因的功能,为褐飞虱的防控和新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褐飞虱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参与蜕皮激素合成的5个Halloween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性;利用MEGA5.0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时空表达特征;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分析Cyp314a1基因表达下调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褐飞虱的5个Halloween基因,即NlCyp307a1(Gen Bank登录号:KM217014.1),NlCyp306a1(Gen Bank登录号:KM217013.1),NlCyp302a1(Gen Bank登录号:KM216995.1),NlCyp315a1(Gen Bank登录号:KM216998.1)和NlCyp314a1(Gen Bank登录号:KU928172)。进化分析表明,这5个基因分属于CYP2和线粒体两大类群,并与各自的同源基因聚类在一起,说明Halloween基因和蜕皮激素合成途径在昆虫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Nl CYP314A1具有5个P450的保守结构域和两个跨膜结构域,是典型的线粒体酶。qRT-PCR检测结果显示,5个Halloween基因的表达量在整个褐飞虱5龄若虫期内呈现波动状,且均在5龄若虫蜕皮后的24 h和60 h出现表达量峰值。NlCyp314a1在褐飞虱发育各个龄期均表达,且在成虫中表达量最高;NlCyp314a1在胸部表达量较头部和腹部高,其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足、表皮、翅芽中,中肠中表达量最低。利用注射法RNAi对NlCyp314a1基因进行沉默后,NlCyp314a1的表达量在注射后第4天较对照极显著降低84.6%(P<0.01),同时蜕皮激素通路下游的响应关键基因Nl FTZ-F1的表达量较对照极显著降低64.1%(P<0.01)。表型观察发现,NlCyp314a1表达量的下调导致了褐飞虱蜕皮困难,出现畸形虫体,第7天死亡率大于95%,且NlCyp314a1表达量的下调导致了褐飞虱卵巢发育畸形。【结论】褐飞虱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Halloween基因在进化上非常保守,Halloween基因功能的研究揭示了褐飞虱体内Halloween基因对于褐飞虱蜕皮和繁殖的重要性。其表达水平的降低导致了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受阻,提示褐飞虱Halloween基因可用于褐飞虱蜕皮和繁殖进程的调控,同样也为Halloween基因在褐飞虱防治方面的潜在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蜕皮激素 Halloween基因 基因表达 蜕皮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重金属在污染稻谷籽粒中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倪小英 许艳霞 +6 位作者 梅广 杨静 洪玲 曾奎杰 胡飞俊 邓志坚 胡元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以湖南省稻谷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稻谷籽粒的稻壳、糠粉、糙米、精米等加工产品中无机As、Cd、Pb、Hg 4种重金属的变化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当前稻谷加工工艺对主要重金属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无机As、Cd、Pd、Hg 4种重金属均表现出糠粉... 以湖南省稻谷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稻谷籽粒的稻壳、糠粉、糙米、精米等加工产品中无机As、Cd、Pb、Hg 4种重金属的变化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当前稻谷加工工艺对主要重金属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无机As、Cd、Pd、Hg 4种重金属均表现出糠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含量。碾米加工工艺可同时消减稻谷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其中无机As消减效果最好,消减幅度可达39%。无机As、Cd、Pb、Hg在精米与糙米中的含量均成正比,其比值分别为0.61、0.93、0.83、0.93。通过该比值关系,可通过碾米工艺获得重金属含量达标的稻谷无机As、Cd、Pb、Hg的限量值分别为0.328、0.215、0.241、0.021 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CD HG 无机As 稻谷 分布 线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活度下稻谷和糙米黄曲霉毒素累积风险的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凯龙 田芳 +4 位作者 王达能 邓树华 陈甜 吴树会 周剑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3,共6页
谷物水分活度及加工过程对于储藏期谷物的微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稻谷和糙米接种高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来模拟黄曲霉菌污染过程,比较不同储存水分活度(0. 85、0. 90、0. 95)稻谷和糙米霉变过程中的呼吸速率(R)、干物... 谷物水分活度及加工过程对于储藏期谷物的微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稻谷和糙米接种高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来模拟黄曲霉菌污染过程,比较不同储存水分活度(0. 85、0. 90、0. 95)稻谷和糙米霉变过程中的呼吸速率(R)、干物质损失(DML)和黄曲霉毒素B_1(AFB_1)累积风险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霉变过程中稻谷和糙米的干物质损失和AFB_1含量都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糙米中的干物质损失水平更大。所有接种过黄曲霉菌的样本储存10 d后检测到的AFB_1累积水平都高于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谷和糙米中AFB_1限量水平(10μg/kg),但在稻谷中只检测到了少量的AFB_1累积,而糙米中检测到大量的AFB_1累积污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谷物等大宗商品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受到谷物是否加工的影响,另谷物呼吸速率(R)用于预测谷物霉变过程中真菌毒素累积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糙米 水分活度 干物质损失 黄曲霉毒素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粮食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江蓉 胡飞俊 +2 位作者 梅广 唐刚 邓志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9-194,共6页
铅是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的毒理学指标,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粮食中铅的方法之一。按照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规定,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文中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 铅是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的毒理学指标,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粮食中铅的方法之一。按照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规定,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文中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L/AG06《测量不确定度政策实施指南》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获得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建立了测定铅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检测指标及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艳霞 倪小英 杨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综述近年来地沟油的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对各种检测方法及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地沟油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展望地沟油检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地沟油 检测 鉴定指标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