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义道德论:当代科技道德的重塑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万球
付圣莹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2,198,共12页
当代科技既超现实又反现实,在建构世界的同时又对真实世界实现了“降维打击”。探讨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基因编辑、量子科技等,需要明确其中蕴含的当代性。所谓当代科技发展之“发展”有双关深意:既生成了新兴技术...
当代科技既超现实又反现实,在建构世界的同时又对真实世界实现了“降维打击”。探讨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基因编辑、量子科技等,需要明确其中蕴含的当代性。所谓当代科技发展之“发展”有双关深意:既生成了新兴技术的道德问题本身,又生成了可解方案——广义道德论。新技术的溢出突破道德解释的理论极限,需要创设一种能够将“包容性”和“适应性”统合起来的新伦理解释框架。新的伦理解释框架是递归的科技道德问题与道德设计创造性的变量函数值,亦是当代科技发展中新的人与技术关系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的当代性
道德解释池
技术溢出
广义道德论
人与技术关系的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多维审视及矫治路径
2
作者
易显飞
赵一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9,F0002,共10页
在AI技术极速升级的“技术-人文”语境下,情感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人工物,其技术生命周期内的一切节点必然与其所处的人文语境有着深刻的纠缠。人文指向是情感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工情感技术的发展以及情感机器人的普...
在AI技术极速升级的“技术-人文”语境下,情感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人工物,其技术生命周期内的一切节点必然与其所处的人文语境有着深刻的纠缠。人文指向是情感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工情感技术的发展以及情感机器人的普及在给人类主体带来便利和关怀的同时,也会在单元个体层面、组织系统层面、社会整体层面产生一系列人文问题。对此类人文问题成因的探析,可以还原至机制算法、价值语境和规约体系三个主要方面,并尝试通过搭建顶层设计、拓实发生基底、执行规约意志寻求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机器人
人工情感
人文问题
规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图景
被引量:
5
3
作者
鲁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并且将在更大程度上颠覆人们关于日常生活主体、日常活动、日常生活空间的传统认知,日常生活的图景也将再次被刷新。人工智能通过改变人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存在样态,使日常生活景观、日常生活意义都随之发生改...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并且将在更大程度上颠覆人们关于日常生活主体、日常活动、日常生活空间的传统认知,日常生活的图景也将再次被刷新。人工智能通过改变人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存在样态,使日常生活景观、日常生活意义都随之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活动日渐表现为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的互动,从与人的身体分离发展为与人的空间分离,它的进行以个人信息的交付为条件。日常生活空间的边界日趋模糊,日常生活空间的领域进一步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日常生活图景
日常生活主体
日常活动
日常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与主宰:以庄子“真知之路”摹状“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
被引量:
2
4
作者
易显飞
王克宁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2期142-158,199,共18页
技术领域的“人类增强”在产生具体效用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应然倾向,这种倾向因超越具体技术效用而难以直接把握,但可以通过近似的理论进路对其应然倾向进行摹状。《庄子》内七篇中对“真知之路”的论述与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较...
技术领域的“人类增强”在产生具体效用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应然倾向,这种倾向因超越具体技术效用而难以直接把握,但可以通过近似的理论进路对其应然倾向进行摹状。《庄子》内七篇中对“真知之路”的论述与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较为契合:在“可不可之知”层面,人类增强遭受自身普遍性倾向的裹挟,呈现出盲目性、单调性的倾向;进入“是非之知”层面后,这种倾向导致人与人类增强之间形成普遍的是非对待,使源于人类需求的人类增强成为异己的因素;在“不知之知”层面,通过悬置是非判断,呈露出人类增强应然倾向在面对根源之“知”时存在的不足。虽然无法彻底实现对根源之知的体认,但人类增强作为人类主动追求真知的人文尝试,其应然倾向对人类发展仍有正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
庄子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义道德论:当代科技道德的重塑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万球
付圣莹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
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2,19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科技领域道德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ZD044)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代科技既超现实又反现实,在建构世界的同时又对真实世界实现了“降维打击”。探讨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基因编辑、量子科技等,需要明确其中蕴含的当代性。所谓当代科技发展之“发展”有双关深意:既生成了新兴技术的道德问题本身,又生成了可解方案——广义道德论。新技术的溢出突破道德解释的理论极限,需要创设一种能够将“包容性”和“适应性”统合起来的新伦理解释框架。新的伦理解释框架是递归的科技道德问题与道德设计创造性的变量函数值,亦是当代科技发展中新的人与技术关系方程式。
关键词
科技的当代性
道德解释池
技术溢出
广义道德论
人与技术关系的方程式
Keywords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technology
moral interpretation pool
technology spillover
generalized moral theory
the eq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echnology
分类号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多维审视及矫治路径
2
作者
易显飞
赵一凡
机构
湖南
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
基地中华
伦理
文明
研究
中心
/
科技
与社会发展
研究
中心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9,F000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VRC030)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30935)。
文摘
在AI技术极速升级的“技术-人文”语境下,情感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人工物,其技术生命周期内的一切节点必然与其所处的人文语境有着深刻的纠缠。人文指向是情感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工情感技术的发展以及情感机器人的普及在给人类主体带来便利和关怀的同时,也会在单元个体层面、组织系统层面、社会整体层面产生一系列人文问题。对此类人文问题成因的探析,可以还原至机制算法、价值语境和规约体系三个主要方面,并尝试通过搭建顶层设计、拓实发生基底、执行规约意志寻求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正解。
关键词
情感机器人
人工情感
人文问题
规约对策
Keywords
emotional robots
artificial emotion
humanistic issues
protocol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图景
被引量:
5
3
作者
鲁芳
机构
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科技领域道德问题研究”(22&ZD044)
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伦理治理研究”(JD22ZD03)。
文摘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并且将在更大程度上颠覆人们关于日常生活主体、日常活动、日常生活空间的传统认知,日常生活的图景也将再次被刷新。人工智能通过改变人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存在样态,使日常生活景观、日常生活意义都随之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活动日渐表现为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的互动,从与人的身体分离发展为与人的空间分离,它的进行以个人信息的交付为条件。日常生活空间的边界日趋模糊,日常生活空间的领域进一步延伸。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日常生活图景
日常生活主体
日常活动
日常生活空间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icture of daily life
subject of daily life
daily activities
space of daily life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与主宰:以庄子“真知之路”摹状“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
被引量:
2
4
作者
易显飞
王克宁
机构
湖南
师范大学道德文化
研究
中心
湖南省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长沙理工大学基地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2期142-158,199,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ZD044)阶段性成果。
文摘
技术领域的“人类增强”在产生具体效用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应然倾向,这种倾向因超越具体技术效用而难以直接把握,但可以通过近似的理论进路对其应然倾向进行摹状。《庄子》内七篇中对“真知之路”的论述与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较为契合:在“可不可之知”层面,人类增强遭受自身普遍性倾向的裹挟,呈现出盲目性、单调性的倾向;进入“是非之知”层面后,这种倾向导致人与人类增强之间形成普遍的是非对待,使源于人类需求的人类增强成为异己的因素;在“不知之知”层面,通过悬置是非判断,呈露出人类增强应然倾向在面对根源之“知”时存在的不足。虽然无法彻底实现对根源之知的体认,但人类增强作为人类主动追求真知的人文尝试,其应然倾向对人类发展仍有正向价值。
关键词
人类增强
庄子
人文主义
Keywords
human enhancement
Zhuangzi
humanism
分类号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义道德论:当代科技道德的重塑
陈万球
付圣莹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多维审视及矫治路径
易显飞
赵一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图景
鲁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认知与主宰:以庄子“真知之路”摹状“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
易显飞
王克宁
《哲学分析》
CSSCI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