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翱“去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亮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李翱是宋明新儒学之远源与先驱,其去情复性的"复性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前承汉儒,后启宋儒之价值"。综观李翱的思想,可以理出其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性善情恶的人性论是其道德修养的依据;从道不从众的君子人格是... 李翱是宋明新儒学之远源与先驱,其去情复性的"复性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前承汉儒,后启宋儒之价值"。综观李翱的思想,可以理出其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性善情恶的人性论是其道德修养的依据;从道不从众的君子人格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斋戒其心"、"寂然不动"、"慎独守中"以去情复性则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等等。李翱的道德修养思想是在心通《中庸》并融汇佛老治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积极回应了唐中期佛老对儒家治国治心之道的严峻挑战,而且为宋明理学完备的内圣工夫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 性善情恶 君子人格 道德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