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与陕西茯砖茶的化学多样性
1
作者 张宁 余士兰 +6 位作者 闫昊艺 张运军 韩晓玉 任鸿宇 陈雨情 凌铁军 安茂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6-153,共8页
为探究湖南和陕西两产地茯砖茶的代谢物种类多样性以及比较分析两者代谢物轮廓,同时寻找茶鲜叶与茯砖茶化学成分的区别,进一步考察茯砖茶中来自真菌的代谢产物。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基于特征物的分子网络等方法,对茶鲜叶样... 为探究湖南和陕西两产地茯砖茶的代谢物种类多样性以及比较分析两者代谢物轮廓,同时寻找茶鲜叶与茯砖茶化学成分的区别,进一步考察茯砖茶中来自真菌的代谢产物。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基于特征物的分子网络等方法,对茶鲜叶样本、湖南和陕西两个产地的茯砖茶及其分离真菌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代谢物种类多样性和代谢物轮廓方面,湖南与陕西茯砖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茶鲜叶经历加工成为茯砖茶的过程中,代谢物种类多样性极显著提高,黄烷-3-醇类、嘌呤生物碱类、大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的含量降低,溶血磷脂酰胆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且出现了种类丰富的真菌代谢物。典型的真菌代谢物包括异戊烯基环二肽类、异戊烯基苯甲醛类等化合物,它们的存在丰富了茯砖茶代谢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陕西 茯砖茶 分子网络 代谢组学 真菌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砖形黑茶非挥发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士兰 张宁 +5 位作者 闫昊艺 张运军 韩晓玉 任鸿宇 凌铁军 安茂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0-167,共8页
为探究我国典型砖形黑茶代谢物轮廓的规律,以及砖形黑茶与黑茶真菌在代谢物种类方面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基于特征物信息的质谱分子网络技术,对我国典型的砖形黑茶(湖北青砖茶、四川康砖茶、湖南... 为探究我国典型砖形黑茶代谢物轮廓的规律,以及砖形黑茶与黑茶真菌在代谢物种类方面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基于特征物信息的质谱分子网络技术,对我国典型的砖形黑茶(湖北青砖茶、四川康砖茶、湖南的黑砖茶、花砖茶和茯砖茶、陕西的茯砖茶)以及茶鲜叶和分离自黑茶的多种真菌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砖形黑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轮廓更倾向于按照生产地区进行分类,一组是来自湖南和陕西的砖形黑茶,而另一组是来自四川和湖北的砖形黑茶;决定其代谢物轮廓分组的最主要因素是砖茶含梗率,来自四川和湖北的砖形黑茶含梗率明显高于另一组;造成两组砖形黑茶轮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湖南和陕西的砖形黑茶中有更高含量的黄烷-3-醇类和大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代谢物;针对砖形黑茶和真菌代谢物的分子网络分析发现,在砖形黑茶中,尤其是在康砖茶中广泛分布着源自真菌的线性和环状二肽;在茯砖茶中有着结构种类丰富的异戊烯基二酮哌嗪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自于冠突散囊菌,因此,真菌为砖形黑茶贡献了种类丰富的代谢物。本实验结果可为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典型砖形黑茶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型砖形黑茶 代谢组学 非挥发性代谢产物 含梗率 真菌 质谱分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茯茶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洪波 萧涵 +8 位作者 谢贺 刘洋 黄甜 谭月萍 袁勇 王超 李勤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508-519,共12页
为了解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茯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湖南、陕西、浙江茯砖茶及湖南“散茶发花”茯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运用KEGG、eggNOG和CAZy数据库对代谢途径、参与代谢的功能基因及酶进行注释与... 为了解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茯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湖南、陕西、浙江茯砖茶及湖南“散茶发花”茯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运用KEGG、eggNOG和CAZy数据库对代谢途径、参与代谢的功能基因及酶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表明,茯茶中共检测到52门、96纲、177目、330科、668属和1976种微生物。在真菌群落结构中,曲霉属(Aspergillus)为绝对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为97.74%,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为绝对优势菌种。在细菌群落结构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优势菌属,类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奇异假芽孢杆菌(Fictibacillus barbaricus)为优势菌种。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茯茶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说明地域环境和发花方式是影响茯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是注释最多的两条代谢途径,糖苷水解酶和糖基转移酶是促进茯茶多糖水解的主要酶类,占比达75.23%。该研究初步阐述了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的茯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为茯茶品质形成及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散茶发花 微生物多样性 宏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柱极性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影响
4
作者 郑雪雪 黄甜 +4 位作者 金友兰 晏玲玲 刘仲华 黄建安 李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6,共12页
为全面了解色谱柱极性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极性色谱柱HP-INNOWAX、中性色谱柱DB-35MS、非极性色谱柱HP-5MS)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共鉴定出169种挥... 为全面了解色谱柱极性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极性色谱柱HP-INNOWAX、中性色谱柱DB-35MS、非极性色谱柱HP-5MS)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共鉴定出16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29种。HP-INNOWAX、DB-35MS、HP-5MS分别鉴定出77、66、116种,其中特有挥发性成分分别为32、12、64种。从鉴定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来看,HP-INNOWAX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占化合物总质量的43%,DB-35MS其次(31%),HP-5MS最低(26%)。3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在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中各有优势,极性色谱柱HPINNOWAX对醇类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好,中性色谱柱DB-35MS对酮类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好,非极性色谱柱HP-5MS对碳氢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好。通过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对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香气组成,从而揭示茯砖茶独特的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色谱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砖茶呈香挥发性物质及其来源 被引量:23
5
作者 蒋容港 黄燕 +3 位作者 金友兰 李永迪 黄建安 李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111,共11页
以茯砖茶及其分离出的“金花”菌体和去“金花”纯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气活力值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茯砖茶呈香挥发性物质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茯砖茶特征香气是由“金花”菌体和去“... 以茯砖茶及其分离出的“金花”菌体和去“金花”纯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气活力值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茯砖茶呈香挥发性物质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茯砖茶特征香气是由“金花”菌体和去“金花”纯茶中香气成分共同作用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茯砖茶、“金花”菌体和去“金花”纯茶中共定量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在茯砖茶和“金花”菌体中含量最高,而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在去“金花”纯茶中含量最高,OAV分析显示其中16种挥发性成分为茯砖茶的呈香挥发性物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去“金花”纯茶和“金花”菌体中含量差异显著的7种呈香挥发性成分,包括去“金花”纯茶中富含的己醛和(E,E)-2,4-辛二烯醛主要贡献了茯砖茶的青草气属性,“金花”菌体中富含的苯甲醇、芳樟醇、雪松醇、1-辛稀-3-醇和水杨酸甲酯主要贡献了茯砖茶的花香、木香、蘑菇香和冬青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特征香气 呈香挥发性物质 香气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姑娘以茶退婚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尚平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153-153,共1页
贵州侗族的男女婚姻往往都是由父母包办代替,可是,如果姑娘本人不同意,可以用退茶的方式来退婚。具体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拿着茶叶包到男家去,对男方的父母讲:"舅舅,舅娘,我没有福份来服侍你们老... 贵州侗族的男女婚姻往往都是由父母包办代替,可是,如果姑娘本人不同意,可以用退茶的方式来退婚。具体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拿着茶叶包到男家去,对男方的父母讲:"舅舅,舅娘,我没有福份来服侍你们老人家,您们去另找一个好媳妇吧!"说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做法 侗族 父母 茶叶 包办代替 不同意 包办婚姻 贵州 选择 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茶”非“伏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胜利 《中国茶叶》 2010年第8期36-36,共1页
茯砖茶是紧压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种,由于主销边疆,又被称为边销茶。对“茯砖茶”有多种称谓:“湖茶”、“官茶”、“副茶”、“福茶”、“府茶”,因系伏天加工俗称“伏茶”。上述称谓,在教科书及各种有关茯砖茶的资料中均有此说。... 茯砖茶是紧压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种,由于主销边疆,又被称为边销茶。对“茯砖茶”有多种称谓:“湖茶”、“官茶”、“副茶”、“福茶”、“府茶”,因系伏天加工俗称“伏茶”。上述称谓,在教科书及各种有关茯砖茶的资料中均有此说。笔者长期从事茯砖茶的加工与研究,认为茯砖茶因伏天加工而称“伏茶”的提法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茯砖茶 产销量 紧压茶 加工 教科书 称谓 伏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宝收茶(新故事)
8
作者 吴尚平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太阳刚刚露出红脸,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顶着一脑壳黑色的波浪;笔挺的浅灰色西装,衬着一条深蓝色带花点的领带,黑色的皮鞋亮得照见人影,骑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风驰电掣地朝县城通往桃花村的机耕道上飞奔。突然,在山道拐弯处,冒出一位背... 太阳刚刚露出红脸,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顶着一脑壳黑色的波浪;笔挺的浅灰色西装,衬着一条深蓝色带花点的领带,黑色的皮鞋亮得照见人影,骑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风驰电掣地朝县城通往桃花村的机耕道上飞奔。突然,在山道拐弯处,冒出一位背白布袋的大妈来。由于骑车的小伙子没有思想准备,车速又快,卟通一声,龙头右侧撞在大妈那胀鼓鼓的白布袋上,大妈象跳芭蕾舞一样旋转了三百六十度后,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年青人急忙丢掉自行车,扶起大妈焦急地问道:“您伤着没有?”大妈慢慢站起,伸伸手脚,觉得冒伤骨头,但是她见小伙子穿得一身崭新,眼睛滴溜溜一转,又一屁股坐在胀鼓鼓的白布袋上,双手抱着左脚大声呻吟起来:“哎哟,痛死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自行车 思想准备 医药费 脑壳 工作证 机耕道 布袋 桃花江 拐弯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新婚合合茶
9
作者 吴尚平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65-65,共1页
劈哩啪啦咚……,响声热烈的浏阳鞭炮在门前的地坪里炸开了一朵五光十色的菊花,一群鼻涕流到了唇边的细伢子细妹子,个个双手紧捂着耳朵,微眯着双眼,冒着呛人的硝烟朝正在爆炸的鞭炮冲去,想用脚踩灭鞭炮。放鞭炮的小伙子立即操起一根竹篙... 劈哩啪啦咚……,响声热烈的浏阳鞭炮在门前的地坪里炸开了一朵五光十色的菊花,一群鼻涕流到了唇边的细伢子细妹子,个个双手紧捂着耳朵,微眯着双眼,冒着呛人的硝烟朝正在爆炸的鞭炮冲去,想用脚踩灭鞭炮。放鞭炮的小伙子立即操起一根竹篙,一边赶,一边骂,吓得这帮小淘气四散奔逃。前来道贺的青年男女涌进了张灯结彩的大门,将在门边迎客的新郎新娘连推带搡,拉到了堂屋里,七手八脚地把他们按在早已准备好了的两条板凳上坐下。羞羞答答的新娘在广庭大众之中背对新郎。这时,拢来两位跳皮的小伙子,使劲将新娘扳过一百八十度,和新郎面对面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炮 湖南衡阳 新娘 菊花 爆炸 浏阳 青年 唇边 膝盖 鼻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茶俗风情
10
作者 吴尚平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汉族茶俗风情湖南省益阳茶厂吴尚平汉族,系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民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广,其饮茶习俗也千姿百态,构成了中国茶俗的主要内容。现将全国各地汉族人民的饮茶习俗搜集成篇,以飨读者。桃花源擂茶挑花源擂茶原名三生汤,也... 汉族茶俗风情湖南省益阳茶厂吴尚平汉族,系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民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广,其饮茶习俗也千姿百态,构成了中国茶俗的主要内容。现将全国各地汉族人民的饮茶习俗搜集成篇,以飨读者。桃花源擂茶挑花源擂茶原名三生汤,也称三生饮。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放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擂茶 三道茶 芝麻 桃花源 女主人 茶俗 汉族 油炸红薯片 南瓜子 饮茶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了平面圆筛机的茶为何还规格不清
11
作者 李华 《广东茶业》 1991年第2期31-32,共2页
按道理通过了平面圆筛机的茶规格是清楚的,为何有的会造成规格不清?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 一、平面圆筛机的作用平面圆筛机(简称“平圆机”)是精制加工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分清茶叶的“长”、“短”,... 按道理通过了平面圆筛机的茶规格是清楚的,为何有的会造成规格不清?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 一、平面圆筛机的作用平面圆筛机(简称“平圆机”)是精制加工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分清茶叶的“长”、“短”,其次在分清“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圆筛机 圆机 加工工艺 原料质量 流量大小 筛框 偏心距 整过 稳度 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