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地表水环境容量的湖南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彭逸喆
黄凤莲
+3 位作者
姜苹红
罗琳
杨远
彭克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70-2080,共11页
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流域水控制单元的划分和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调查了湖南省湘、资、沅、澧四大流域工业用水功能区各控制单元相应集水区内的典型涉铊污染源,统计各控制单元含铊工业废水入河量。选择模型计算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水环...
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流域水控制单元的划分和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调查了湖南省湘、资、沅、澧四大流域工业用水功能区各控制单元相应集水区内的典型涉铊污染源,统计各控制单元含铊工业废水入河量。选择模型计算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水环境容量。按照容量总量管理兼顾目标总量管理的模式,提出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方案,计算该总量控制方案下工业废水铊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湖南省四大水系中,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的最低值出现在湘江长沙段,代码为湘长-033至湘长-038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0.0002 mg·L^−1;最高值出现在湘潭的湘江涓水,代码为湘湘118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0.98 mg·L^−1。按照“功能分区、污染物分类、标准分级、生产分期”的原则,在经济、技术合理并确保90%以上的控制单元满足地表水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水质模型建立水环境容量和废水排放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反向推算到工业企业铊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人体健康、生态安全、水质达标等多个方面,厘定0.005 mg·L^−1为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业废水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实行控制,从而实现水环境的目标管理。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比较与分析,评估了该标准约束下,当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可判断,这种基于地表水环境容量且兼顾目标总量管理的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厘定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污染物
水环境容量
排放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合细菌快速驯化及其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研究
2
作者
钟宇
郑颖
+2 位作者
田石强
张萬达
付广义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156-159,共4页
针对水产养殖尾水氮磷污染治理需求,该研究采用河道泥水作为接种物直接富集驯化光合细菌混合菌群,研究快速培养驯化条件并探究其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液pH 7.0、光照强度5000 lux、培养温度30℃的条件下,光合细菌...
针对水产养殖尾水氮磷污染治理需求,该研究采用河道泥水作为接种物直接富集驯化光合细菌混合菌群,研究快速培养驯化条件并探究其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液pH 7.0、光照强度5000 lux、培养温度30℃的条件下,光合细菌混合菌拥有最佳生长曲线,OD_(600)峰值分别达到2.846和2.867。在光合细菌混合菌液对模拟尾水处理实验中,NH4_(+)-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36.39%、24.60%和11.13%,且菌群在处理过程中OD_(600)从0.266提升至0.431,证实光合细菌混合菌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还具有自我增殖功能。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光合细菌球粒处理四大家鱼养殖尾水,结果显示,对养殖尾水COD、NH4_(+)-N、TP和T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48.48%、41.23%、72.21%和10.34%,处理后出水满足《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1752-2020)一级标准排放要求。该研究为光合细菌混合菌的规模化培养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快速驯化
固定化光合细菌球粒
水产养殖尾水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表水环境容量的湖南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彭逸喆
黄凤莲
姜苹红
罗琳
杨远
彭克俭
机构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农业大学资源与
环境
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70-208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3000)
湖南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湘建财指[2014]287)。
文摘
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流域水控制单元的划分和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调查了湖南省湘、资、沅、澧四大流域工业用水功能区各控制单元相应集水区内的典型涉铊污染源,统计各控制单元含铊工业废水入河量。选择模型计算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水环境容量。按照容量总量管理兼顾目标总量管理的模式,提出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方案,计算该总量控制方案下工业废水铊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湖南省四大水系中,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的最低值出现在湘江长沙段,代码为湘长-033至湘长-038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0.0002 mg·L^−1;最高值出现在湘潭的湘江涓水,代码为湘湘118的控制单元,铊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0.98 mg·L^−1。按照“功能分区、污染物分类、标准分级、生产分期”的原则,在经济、技术合理并确保90%以上的控制单元满足地表水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水质模型建立水环境容量和废水排放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反向推算到工业企业铊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人体健康、生态安全、水质达标等多个方面,厘定0.005 mg·L^−1为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业废水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实行控制,从而实现水环境的目标管理。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比较与分析,评估了该标准约束下,当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可判断,这种基于地表水环境容量且兼顾目标总量管理的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厘定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关键词
铊污染物
水环境容量
排放限值
Keywords
thallium pollutants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mission limit
分类号
X50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合细菌快速驯化及其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研究
2
作者
钟宇
郑颖
田石强
张萬达
付广义
机构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156-15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4A20187)
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2023SK2062)
+1 种基金
湖南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2023RC3216)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2208095)。
文摘
针对水产养殖尾水氮磷污染治理需求,该研究采用河道泥水作为接种物直接富集驯化光合细菌混合菌群,研究快速培养驯化条件并探究其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液pH 7.0、光照强度5000 lux、培养温度30℃的条件下,光合细菌混合菌拥有最佳生长曲线,OD_(600)峰值分别达到2.846和2.867。在光合细菌混合菌液对模拟尾水处理实验中,NH4_(+)-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36.39%、24.60%和11.13%,且菌群在处理过程中OD_(600)从0.266提升至0.431,证实光合细菌混合菌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还具有自我增殖功能。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光合细菌球粒处理四大家鱼养殖尾水,结果显示,对养殖尾水COD、NH4_(+)-N、TP和T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48.48%、41.23%、72.21%和10.34%,处理后出水满足《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1752-2020)一级标准排放要求。该研究为光合细菌混合菌的规模化培养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快速驯化
固定化光合细菌球粒
水产养殖尾水
处理效果
分类号
X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
S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地表水环境容量的湖南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彭逸喆
黄凤莲
姜苹红
罗琳
杨远
彭克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合细菌快速驯化及其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研究
钟宇
郑颖
田石强
张萬达
付广义
《农村科学实验》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