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0,2)模态导波检测弯管缺陷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更生 谭建平 +1 位作者 卢超 郑明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29-3036,共8页
针对低频超声导波纵向模态L(0,2)在弯管中传播的复杂性和对弯头典型部位缺陷检测的难度,目前尚未深入研究该模态在弯管处传播的能量分布特性和弯头拱背处典型缺陷的检测。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L(0,2)模态在5种不同曲率半径钢制弯管中的传... 针对低频超声导波纵向模态L(0,2)在弯管中传播的复杂性和对弯头典型部位缺陷检测的难度,目前尚未深入研究该模态在弯管处传播的能量分布特性和弯头拱背处典型缺陷的检测。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L(0,2)模态在5种不同曲率半径钢制弯管中的传播特性,从波场快照研究信号能量分布变化,从时域波形研究模态转换;采用实验研究8根不同弯管弯头拱背外侧和内侧环向缺陷、过弯头后直管段缺陷的检测,对比分析L(0,2)模态的缺陷检出能力和模态转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2)模态经过弯管时,在弯头拱背外侧发生能量聚焦,该部位缺陷容易检出;在弯头拱背内侧发生信号衰减,导致该部位缺陷易漏检;过弯头以及弯头后直管段缺陷后均发生明显波形转换。研究结论为管道超声导波检测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导波 L(0 2)模态 钢制弯管 波场快照 环向缺陷 模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热载体炉积碳层导波检测模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小兰 吴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针对有机热载体炉火灾的关键因素积碳层,提出利用超声导波对其厚度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阐述了超声导波检测原理和检测系统。然而,由于管道超声导波具有多模态和频散特性,利用时频分析对炉管积碳检测的超声导波模态进行识别。接收信... 针对有机热载体炉火灾的关键因素积碳层,提出利用超声导波对其厚度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阐述了超声导波检测原理和检测系统。然而,由于管道超声导波具有多模态和频散特性,利用时频分析对炉管积碳检测的超声导波模态进行识别。接收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与L(0,2)模态的理论频散曲线较为拟合。并且通过时差法确定接收信号的实验群速度与理论群速度相对误差仅为1.88%#3.48%。从而确定接收信号主要为L(0,2)模态。该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声导波的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时频分析 有机热载体炉 积碳层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热载体炉积碳层中超声导波的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小兰 吴超 殷先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05-2111,共7页
阐述模拟积碳层检测的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探头间距、不同周期和有无积碳层炉管对超声导波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频率为500 kHz时的L(0,2)模态导波在双层管道中的最佳探头检测间距为35~40 cm,最佳检测周期为5周期;当探头间距为4... 阐述模拟积碳层检测的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探头间距、不同周期和有无积碳层炉管对超声导波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频率为500 kHz时的L(0,2)模态导波在双层管道中的最佳探头检测间距为35~40 cm,最佳检测周期为5周期;当探头间距为40 cm、检测周期为5周期时,频率为500 kHz激励出的L(0,2)模态在厚度为3 mm的积碳管中的群速度比在空管中的群速度减少7.59%,从模拟试验中验证了可利用超声导波群速度检测积碳层厚度。该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声导波的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热载体炉 超声导波 积碳层 群速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导波的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小兰 吴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9,共6页
积碳是有机热载体炉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为预防有机热载体炉火灾事故,分析国内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相关控制原理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积碳层厚度检测方法。搭建一个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系统,试验提取不同... 积碳是有机热载体炉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为预防有机热载体炉火灾事故,分析国内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相关控制原理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积碳层厚度检测方法。搭建一个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系统,试验提取不同厚度对应的超声导波的截止频率、跃迁频率和群速度这3个表征参数,同时对比这3个参数随积碳层厚度变化时的关系。结果表明:可用超声导波的群速度与积碳厚度的单调性变化规律来检测积碳层厚度,并通过空管中的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拟合试验论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指出后续工作的关键是开发此检测系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热载体炉 积碳检测 控制技术 超声导波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弯头缺陷检测外置式远场涡流探头设计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志远 林章鹏 +1 位作者 袁湘民 林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9-1125,共7页
远场涡流技术在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设备停机以便将探头放入管内。为满足压力管道在役检测的需求,针对其易腐蚀的弯头部位,设计了一种在管外放置的远场涡流探头。首先,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探头的结构及其激发磁场的效... 远场涡流技术在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设备停机以便将探头放入管内。为满足压力管道在役检测的需求,针对其易腐蚀的弯头部位,设计了一种在管外放置的远场涡流探头。首先,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探头的结构及其激发磁场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设计;而后建立了弯头缺陷远场涡流检测仿真模型,分析了内、外壁缺陷深度与检测信号特征量的定量关系;最后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预制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探头电压信号的相位随缺陷深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可用于缺陷深度的定量;内壁缺陷信号的相位减小得更快,利用相位特征量可对仅有外壁或内壁缺陷时的缺陷深度进行定量,而不能对两种缺陷都存在的情况进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 探头设计 管道弯头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法的泄漏噪声定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强 黄霄 +3 位作者 廖伊丹 彭小兰 张建智 谢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针对电站锅炉炉管泄漏问题,对基于时延估计法的定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外放高频声音信号模拟炉管泄漏信号,采用互相关算法估计两两通道间的时延值,根据距离公式建立定位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其求解,获得泄漏点位置.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电站锅炉炉管泄漏问题,对基于时延估计法的定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外放高频声音信号模拟炉管泄漏信号,采用互相关算法估计两两通道间的时延值,根据距离公式建立定位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其求解,获得泄漏点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当声源为脉冲信号时,时延估计值很准确,当声源为连续周期声源信号时,时延估计值最大在-T/2~T/2(声源信号的周期)范围内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采样率越高,时延值精度越高,定位效果越好;相较于声速,采样率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炉管 声学检测 时延定位 采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超声导波扫描成像的大曲率油气对焊弯管缺陷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更生 谭建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85-2394,共10页
针对大曲率油气对焊弯管缺陷超声导波难以检测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环焊缝和弯头对L(0, 2)模态和T(0,1)模态导波的传播影响,提出基于相控阵超声导波扫描成像的检测方法;然后,采用相控阵技术控制L(0,2)模态和T(0,1)模态导波的激... 针对大曲率油气对焊弯管缺陷超声导波难以检测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环焊缝和弯头对L(0, 2)模态和T(0,1)模态导波的传播影响,提出基于相控阵超声导波扫描成像的检测方法;然后,采用相控阵技术控制L(0,2)模态和T(0,1)模态导波的激励,提高2种模态导波的缺陷检出能力,同时应用A扫描和B扫描成像技术提高这2种模态导波识别缺陷的能力;最后,加工制作5根带缺陷的城镇油气管道系统中常用的大曲率对焊弯管,采用基于相控阵超声导波扫描成像的方法进行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环焊缝使这2种模态导波产生反射,环焊缝和弯头使这2种模态导波产生衰减和模态转换,导致这2种模态导波难以检测出弯头及过弯头后直管部位的缺陷;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和定位大曲率油气对焊弯管的弯头缺陷和过弯头后直管中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相控阵 A扫描成像 B扫描成像 大曲率油气对焊弯管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在炉管泄漏检测互相关算法中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小兰 刘志强 黄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5-709,共5页
将互相关算法应用于炉管泄漏定位中,搭建了一套基于时延测量的炉管泄漏检测系统。时延值是通过传感器相位差计算出来的,传感器的初始相位差以及节点位置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互相关算法的锅炉管泄漏定位系统中的4个... 将互相关算法应用于炉管泄漏定位中,搭建了一套基于时延测量的炉管泄漏检测系统。时延值是通过传感器相位差计算出来的,传感器的初始相位差以及节点位置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互相关算法的锅炉管泄漏定位系统中的4个传感器的初始相位需要进行一致性匹配;(2)对子脉冲信号,时延测量不受传感器之间距离的影响;但是对周期性信号,只有在传感器间距对应的时延小于半周期时,互相关算法才能准确计算出时延值;(3)传感器尺寸小于50 mm时,采用互相关算法测量时延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 互相关算法 时延值 传感器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与检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阳倩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0期199-199,共1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梯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会导致电梯发生一系列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文章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 电梯 电气控制 故障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领域耦合建模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宏宾 李志祥 +1 位作者 董晋阳 陈思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240,共8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传统单一领域建模方法存在的建模困难、仿真精度低以及故障诊断所需故障样本不足的问题,开展基于多领域耦合建模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利用Simscape构建轴向柱塞泵多领域耦合模型,并对柱塞泄漏、主轴轴承磨损以及组... 针对轴向柱塞泵传统单一领域建模方法存在的建模困难、仿真精度低以及故障诊断所需故障样本不足的问题,开展基于多领域耦合建模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利用Simscape构建轴向柱塞泵多领域耦合模型,并对柱塞泄漏、主轴轴承磨损以及组合故障3种常见的故障进行模拟,再通过故障注入技术和MATLAB快速重启功能获取多种工况、不同故障程度下的压力和流量数据;随后从时域和频域对故障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同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故障特征进行选择;最后利用得到的特征对K邻近、朴素贝叶斯、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5种故障诊断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的算法,其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5%。该方法提高了轴向柱塞泵多领域耦合建模的精确性,实现了对轴向柱塞泵的有效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多领域耦合模型 故障注入 机器学习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SE-LSTM和多传感器数据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宏宾 龚杨春 +1 位作者 董晋阳 陈思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4-232,共9页
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保证液压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然而,由于轴向柱塞泵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采集的信号中往往夹杂着强烈的噪声,利用单传感器数据监测其健康状态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 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保证液压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然而,由于轴向柱塞泵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采集的信号中往往夹杂着强烈的噪声,利用单传感器数据监测其健康状态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和多传感器数据(MSD)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改进CNN中卷积核的尺寸来优化CNN-LSTM结构参数,提高模型抗噪性能,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SENet提升模型的表征能力,然后将2个不同位置的振动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端通道融合作为输入,最后将融合后的数据输入改进CNN-SE-LSTM中并通过Softmax层输出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噪声的情况下,所提方法故障诊断准确率达100%,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在不同信噪比的噪声干扰下,所提方法相比多层感知器(MLP)、首层宽卷积核深度卷积神经网络(WDCNN)等模型具有更高的故障诊断准确率,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故障诊断 CNN-LSTM 多传感器数据 抗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声发射时间反转聚焦增强定位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昕 罗更生 +2 位作者 龙盛蓉 陈果 李秋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92-1799,共8页
声发射检测方法具有实时动态监测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声源的定位始终没有更大的突破。在钢板声发射检测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理论的声发射源准确定位的方法。由于声发射检测是一种被动检测技术,结合时间反转聚焦理论,推导出... 声发射检测方法具有实时动态监测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声源的定位始终没有更大的突破。在钢板声发射检测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理论的声发射源准确定位的方法。由于声发射检测是一种被动检测技术,结合时间反转聚焦理论,推导出对声源信号实现时间反转聚焦增强处理方法,可增强检测信号中声源幅值,提高信噪比;然后根据声源信号到达时间推算出声源聚焦时刻,利用弹性波传播理论对传感器监测区域重建信号传播波动图,显示出声源位置和区域;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损伤声源信号的能量,对检测区域的信号重建和定位显示准确地给出损伤声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检测 钢板 时间反转聚焦 信噪比 损伤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中的等离子体变化规律及气孔缺陷快速测试方法--气孔缺陷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谦 王旭友 +3 位作者 李小宇 徐富家 廖盈 WANG Wei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29,共4页
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整体分析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气孔缺陷生成时的激光小孔变化特征,继续研究了气孔缺陷与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整体分布模型间的特征关联性,提出了可识别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最大概率密度分布区域信号强度的基值和描... 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整体分析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气孔缺陷生成时的激光小孔变化特征,继续研究了气孔缺陷与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整体分布模型间的特征关联性,提出了可识别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最大概率密度分布区域信号强度的基值和描述等离子体面积信号波动程度的躁动值两种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研究了两种特征参数与实际焊接条件以及焊接气孔缺陷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基值的大小与实际焊接条件密切相关,而躁动值的数值可较好反映出激光焊接气孔缺陷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等离子体 气孔缺陷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耦超声的复合材料黏弹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雪峰 常俊杰 +2 位作者 卢超 李光亚 罗更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复合材料的黏弹性是表征其内在阻尼机制的重要力学特性,而内在阻尼机制是材料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该文提出了空气耦合超声波的材料黏弹性评价方法。首先讨论了黏弹性进行评价的相关理论,利用接触式超声波底面回波法与空气耦合... 复合材料的黏弹性是表征其内在阻尼机制的重要力学特性,而内在阻尼机制是材料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该文提出了空气耦合超声波的材料黏弹性评价方法。首先讨论了黏弹性进行评价的相关理论,利用接触式超声波底面回波法与空气耦合超声波透射法对比验证,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空气耦合超声对材料黏弹性检测的有效性。并且对一批不同铺层方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评价,其结果与期望值完全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评价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超声 复合材料 黏弹性 超声波穿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重组竹复合材的弯曲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伍希志 史金桥 +2 位作者 李贤军 黄雪优 张庆东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7,共7页
重组竹已广泛应用于室内高档装饰、园林景观、室外防腐地板等领域,但重组竹的弹性模量比较小,为钢材的1/7~1/5,应用于建筑领域时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高强度的特性。针对重组竹刚度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重组竹板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 重组竹已广泛应用于室内高档装饰、园林景观、室外防腐地板等领域,但重组竹的弹性模量比较小,为钢材的1/7~1/5,应用于建筑领域时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高强度的特性。针对重组竹刚度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重组竹板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厚板嵌合粘接的新型重组竹复合材料,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和有限元仿真方法,对CFRP 重组竹复合试件的失效模式、荷载 位移关系、应变曲线、胶层界面剥离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竹试件失效模式是跨中位置处拉伸区域竹纤维断裂,且出现若干水平分层破坏,CFRP 重组竹复合试件的失效模式是CFRP与重组竹层间胶层出现大面积剥离;CFRP 重组竹复合试件的变形过程分为线弹性阶段和界面破坏阶段;CFRP可以明显提高重组竹梁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复合试件弹性模量是重组竹试件的2.33~2.94倍,静曲强度是重组竹试件的1.49~1.58倍;胶层界面剥离是CFRP 重组竹复合试件失效的重要因素,胶层界面剥离对复合试件的应变分布和挠度都有较大影响,完全剥离后试件的挠度是未剥离时的3.0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梁 弯曲性能 胶层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级数法在电站燃煤锅炉结渣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红江 彭小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7-10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电站燃煤锅炉结渣特性的预测方法。首先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在找出影响电站燃煤锅炉结渣分级的主要因素之后,对各因素进行排序,并确定各因素指标体系,最后,求出各样本的突变级数,对电站... 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电站燃煤锅炉结渣特性的预测方法。首先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在找出影响电站燃煤锅炉结渣分级的主要因素之后,对各因素进行排序,并确定各因素指标体系,最后,求出各样本的突变级数,对电站燃煤锅炉结渣等级进行划分。通过工程实例可见,该方法对电站燃煤锅炉结渣分级的预测有效性较高,并且更体现出客观性较强、定量化程度较高,计算简单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锅炉 结渣 分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志刚 潘伟 +1 位作者 申海瑛 李添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5-242,共8页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安全信息流 PAR事故致因模型 安全管理 综合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702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的影响
18
作者 刘文军 廖文博 +2 位作者 郭琛 刘胜胆 张时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7-1376,共10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350℃冷却至100℃时的冷却速率从1720℃/min减小至30℃/min对702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中拉伸的强度和伸长率较空气中的都更...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350℃冷却至100℃时的冷却速率从1720℃/min减小至30℃/min对7020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中拉伸的强度和伸长率较空气中的都更低,抗拉强度下降率随冷却速率减小而增加,但伸长率下降率先减小再增加。冷却速率减小,应力腐蚀指数ISSRT增加,合金的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升高。通过冷却速率减小时晶界第二相尺寸、间距、化学成分及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和成分的变化来分析和探讨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20铝合金 冷却速率 应力腐蚀断裂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化塔预热器腐蚀机理分析与对策
19
作者 周献民 黄超军 王邦旭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针对环化塔预热器被氯离子严重腐蚀失效的问题,从设备材料腐蚀机理方面进行分析,找到腐蚀根本原因,并从控制腐蚀源、材料选择和制造质量控制等防腐蚀技术实施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哈氏合金 钛合金 腐蚀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械风险评估方法与预防性检修技术
20
作者 彭苗 董志勇 邱红勇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7期111-113,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起重机械逐渐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广泛应用。起重机械作为一种运输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有效地助推企业生产活动。但在开展机械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人员伤亡事故。由于事故背后原因复杂且众多,...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起重机械逐渐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广泛应用。起重机械作为一种运输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有效地助推企业生产活动。但在开展机械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人员伤亡事故。由于事故背后原因复杂且众多,必须要引起相关企业和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起重机械常见风险识别及预防检修技术控制进行探究,以期为起重机械安全可靠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风险评估 检测技术 检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