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的湖南晒黄烟虎斑特征挥发性物质解析
1
作者 吕中显 曲直 +5 位作者 刘璐 张珂 史小军 喻杰 邓智慧 周喜新 《作物研究》 2025年第4期311-318,共8页
虎斑是湖南宁乡晒黄烟上部叶在定色期形成的深棕黄色斑块,其出现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具有虎斑的烟叶独特品质特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有虎斑烟叶与无虎斑烟叶的... 虎斑是湖南宁乡晒黄烟上部叶在定色期形成的深棕黄色斑块,其出现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具有虎斑的烟叶独特品质特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有虎斑烟叶与无虎斑烟叶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烟叶中共鉴定出359种挥发性代谢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比较高,达25.23%。与无虎斑烟叶相比,有虎斑的烟叶中酮类、醇类、酯类、酚类含量相对较高,79种挥发性代谢物(安息香醛、新植二烯、茄尼酮、糠醛等关键香气成分)含量显著提高。有虎斑的烟叶有32种特异性代谢物,包括3-甲基-3-丁烯-2-酮、5-甲基环己-1,3-二烯、(E)-己-4-烯-3-酮等,主要富集到8个代谢通路,包括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其他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能量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其他氨基酸的代谢、萜类和多酮类的代谢通路。而非虎斑烟叶中仅发现3种特异性挥发性物质,主要富集到脂质代谢通路。综合分析,有虎斑的烟叶中含量较高的特征香气物质(新植二烯、茄尼酮等)可作为评价晒黄烟叶调制工艺优劣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黄烟 虎斑 化学成分 挥发性代谢物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烟区氮肥用量对烤烟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未远 张文军 +5 位作者 刘优雄 周喜新 刘琪 夏滔 何激光 杨柳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59-61,66,共4页
在长沙烟区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烟叶品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建立适宜该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的氮素管理技术。在保证磷钾肥正常施用的基础上,设置了CK(基施氮肥6.14 kg/667m^(2),不施氮... 在长沙烟区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烟叶品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建立适宜该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的氮素管理技术。在保证磷钾肥正常施用的基础上,设置了CK(基施氮肥6.14 kg/667m^(2),不施氮肥)、T1(7.14 kg/667m^(2),基肥+追肥)、T2(8.14 kg/667m^(2),基肥+追肥)和 T3(9.14 kg/667m^(2),基肥+追肥)4个水平施氮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有利于提高烟株在打顶期和成熟期的茎叶氮贮量,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最为协调,品质较好,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有效提高。因此,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长沙地区氮肥的高效利用和优质烟叶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肥用量 烟叶品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晒黄烟不同棚内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喻杰 熊橙梁 +6 位作者 张庆富 杨柳 李栋宇 胡亮亮 陈伟明 周喜新 刘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53-155,210,共4页
[目的]提高晒黄烟调制大棚的整体调制效率,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晒黄烟生产。[方法]通过系统的试验设置探索不同的调制方式。通过监测调制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SPAD值,比较不同调制方式晒黄烟的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越的调制方式。[结... [目的]提高晒黄烟调制大棚的整体调制效率,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晒黄烟生产。[方法]通过系统的试验设置探索不同的调制方式。通过监测调制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SPAD值,比较不同调制方式晒黄烟的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越的调制方式。[结果]晒黄烟调制大棚适宜的调制方式是烟折纵向挂放,晾晒间距为20 cm。该处理接收的光照强度最强,且SPAD值的降解趋势与CK一致。通过这种调制方式,晒黄烟的外观质量表现出叶片结构疏松,表面油润度好,弹性较好,身份适中;烟叶颜色主要分布在正黄到金黄色域,色度均匀,光泽丰满,叶面含青较少。化学成分也呈现出较为理想的状态,总糖(18.8%)、还原糖(14.9%)和钾(1.85%)含量相对较高,而氯离子及氮碱比含量适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晒黄烟调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为实现高效且高质量的晒黄烟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黄烟 调制方式 SPAD值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国烟叶香气研究热点及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璐 刘雄伟 +5 位作者 钟汝力 喻杰 张庆富 李栋宇 张锦韬 周喜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45-250,共6页
为探究烟叶香气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烟叶香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香气研究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赵铭钦(57篇)和刘国顺(55篇),研究领域存在核心作者... 为探究烟叶香气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烟叶香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香气研究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赵铭钦(57篇)和刘国顺(55篇),研究领域存在核心作者群,但发现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烟叶香气研究领域内,河南农业大学影响力最大,发文量高达347篇;其次是湖南农业大学,发文量为120篇。突现强度在2.00以上的关键词分别为烟草(3.27)、雪茄烟(3.20)、烟叶(2.85)、化学成分(2.75)、产质量(2.58)、烘烤(2.26)、微生物(2.17)、致香成分(2.07)和发酵(2.01),由此可得出烟叶香气领域的研究热点涉及多个方面,重点研究在品种、化学成分、调制技术、栽培措施及香气成分等领域。应加强不同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烟叶香气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香气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棚高度对晒黄烟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喻杰 熊橙梁 +5 位作者 刘璐 李帆 姚未远 张庆富 杨柳 周喜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7-91,98,共6页
为探索晒黄烟的最佳调制工艺,以宁乡市优良晒黄烟品种寸三皮为材料,采用调制棚进行棚内调制,比较了2侧棚膜的不同敞开高度(T1,开棚高度30 cm;T2,开棚高度90 cm;T3,棚膜完全敞开,开棚高度150 cm)对晒黄烟烟叶失水规律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为探索晒黄烟的最佳调制工艺,以宁乡市优良晒黄烟品种寸三皮为材料,采用调制棚进行棚内调制,比较了2侧棚膜的不同敞开高度(T1,开棚高度30 cm;T2,开棚高度90 cm;T3,棚膜完全敞开,开棚高度150 cm)对晒黄烟烟叶失水规律及化学品质的影响,以常规露天晾晒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棚内调制的前3 d是烟叶失水、变黄的关键时期,棚膜敞开高度越高,棚内温度、相对湿度越接近棚外调制环境;T3处理烟叶的总糖含量(27.52%)、还原糖含量(23.71%)、糖碱比(10.52)、两糖比(0.862)均高于其他处理,且1,2-乙二醇(33.501%)、新植二烯(0.728%)、糠醛(0.026%)、巨豆三烯酮(0.012%)等主要香气物质含量显著提升。综合化学成分及香气代谢产物来看,各处理烟叶品质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T3、T1、CK、T2,以T3处理的调制效果最好,即2侧棚膜完全敞开调制的烟叶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黄烟 大棚调制 温湿度 含水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