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郴州烟区一种新型烟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思军 谭志鹏 +3 位作者 吴文信 黎萍 钟杰 肖艳松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66-69,共4页
烟草叶部病害是烟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易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20—2021年对湖南省各烟区的烟草病害进行了调查,在郴州烟区烟叶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为了明确引起该叶部病害的病原菌,采集了具有典型... 烟草叶部病害是烟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易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20—2021年对湖南省各烟区的烟草病害进行了调查,在郴州烟区烟叶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为了明确引起该叶部病害的病原菌,采集了具有典型症状的烟草病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落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叶部病害是由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引起的叶斑病,该病害侵染烟草叶片,病斑形状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据查这是湖南省首次发现由E. sorghinum引起的烟草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高粱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烟草弯孢菌叶斑病和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艳松 李思军 +4 位作者 吴文信 刘天波 周向平 黎萍 钟杰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2,共9页
2020年到2023年,在湖南省郴州市的烟草上发现了类似弯孢菌叶斑病和炭疽病的两种叶部病害,为了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2020年到2023年,在湖南省郴州市的烟草上发现了类似弯孢菌叶斑病和炭疽病的两种叶部病害,为了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形态学及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进化分析,确定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为车轴草弯孢菌Curvularia trifolii;利用ITS及肌蛋白(ACT)、微管蛋白(TUB)、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多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确定烟草炭疽病病原为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umkarsti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车轴草弯孢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以水溶性淀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喀斯特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以葡萄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这是湖南省首次在烟草上发现这两种病害,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喀斯特炭疽菌引起烤烟病害的报道,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有效防治该类病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轴草弯孢菌 喀斯特炭疽菌 弯孢菌叶斑病 炭疽病 烟草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白鹇分布特征及活动节律
3
作者 许在恩 吴文骁 +3 位作者 彭健健 徐裕良 吴家森 库伟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为了解浙江省建德市境内白鹇(Muntiacus reevesi)的分布及活动节律,于2022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布设102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调查了36720相机日。结果表明:白鹇倾向于在常绿阔叶林中活动(相对丰富度指数为3.44%),... 为了解浙江省建德市境内白鹇(Muntiacus reevesi)的分布及活动节律,于2022年1-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布设102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调查了36720相机日。结果表明:白鹇倾向于在常绿阔叶林中活动(相对丰富度指数为3.44%),在海拔200~299 m的区域活动更频繁(相对丰富度指数为2.56%),以航头镇的活动强度最大(相对丰富度指数为8.33%);白鹇种群日活动模式为三峰型,活动高峰分别为6:00、11:00和17:00;全年当中以3-4月份和11月份活动较为频繁。研究结果可为白鹇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白鹇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德市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4
作者 范建忠 彭健健 +3 位作者 吴文骁 吴家森 库伟鹏 许在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3-26,33,共5页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鸟类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野生鸟类295种,分属17目50科,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54种;鸟类生态型以鸣禽为主,共有152种,占比51.53%;地理分布型以北古界为主,共151种,占51.19%;分布型以留鸟为主,共122种,占41.36%。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新发现鸟类记录119种。建议设立鸟类保护地,举办“观鸟节”,增强全社会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生物多样性 样线法 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对香榧人工林土壤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5
作者 蒋涛 吴承超 +4 位作者 彭健健 任驰 金凡年 蒋佐 吴家森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44-49,共6页
掌握割草措施对香榧Torreyagrandis人工林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的影响,可为香榧林地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在浙江省东阳市林业总场香榧人工林中设置幼龄林-割草、幼龄林-对照、中龄林-割草、中龄林-对照等4个处理径流小区,全面监测2024年... 掌握割草措施对香榧Torreyagrandis人工林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的影响,可为香榧林地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在浙江省东阳市林业总场香榧人工林中设置幼龄林-割草、幼龄林-对照、中龄林-割草、中龄林-对照等4个处理径流小区,全面监测2024年地表径流量,分析径流水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并计算氮磷流失量。结果表明:香榧人工林地表径流量和氮、磷流失量大小均表现为幼龄林-割草>幼龄林-对照>中龄林-割草>中龄林-对照;香榧幼龄林平均年地表径流量约为中龄林的3.4倍。割草措施实施后,香榧幼龄林年氮、磷流失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5.9%,香榧中龄林年氮、磷流失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7%、3.6%;香榧幼龄林平均氮、磷流失量分别是中龄林的3.5、3.6倍。综上,香榧幼龄林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明显高于中龄林,机械割草对香榧人工林土壤氮、磷损失影响不大,今后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 香榧人工林 地表径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