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麻类作物栽培史小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老奀 《古今农业》 1991年第2期13-15,共3页
我国利用栽培麻类作物的历史十分久远。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栽培麻类作物,并利用其纤维织布。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过麻布和麻绳。《诗经》中对麻类作物的栽培、加工、纺织等都... 我国利用栽培麻类作物的历史十分久远。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栽培麻类作物,并利用其纤维织布。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过麻布和麻绳。《诗经》中对麻类作物的栽培、加工、纺织等都有记载,如《大雅·生民》:“麻麦幪幪,瓜瓞唪唪”;《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苧”;《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阴,为公子裳”、“九月叔苴,采茶新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栽培史 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南农业 陈风 子裳 豳风 麻如 浙江吴兴 沤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新石器早期遗存农业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老奀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86-97,共12页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早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更为重要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新石器时代早期 彭头山 文化类型 考古工作 打制石器 平底器 八十年代 圈足 年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