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溆浦县中低产田土的类型成因及综合改良途径
1
作者 刘春涛 张旌 +1 位作者 张贻盛 张在清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9期35-39,共5页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低产田土改造,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要求,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低产田土改造,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要求,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研究了溆浦县中低产田土的类型、成因及综合改良途径,不仅对于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溆浦县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土 类型 成因 综合改良途径 溆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百亩方15.40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建武 张玉烛 +3 位作者 吴俊 舒友林 周萍 邓启云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Y两优900是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4年在湖南溆浦... Y两优900是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4年在湖南溆浦对该组合进行了较大面积攻关试验,创造了6.84 hm2面积单产15.40 t/hm2的世界纪录。介绍了Y两优900的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Y两优900百亩攻关片单产达15.40 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Y两优900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两优96父母本倒播差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宁 吴厚雄 +3 位作者 张来友 罗德 刘春桃 李光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经过连续4年的父、母本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制种生产,针对八两优96制种父母本倒播差,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合理安排母本育性安全期、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创建强父稳母的高产群体结构,科学使用“920”改良亲本异交态势、... 经过连续4年的父、母本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制种生产,针对八两优96制种父母本倒播差,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合理安排母本育性安全期、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创建强父稳母的高产群体结构,科学使用“920”改良亲本异交态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除杂保纯和加强防治病虫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八两优96 倒播差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奥两优69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春涛 张秀珍 +2 位作者 张振华 陈世建 吴厚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奥两优69系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早籼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奥龙1S与自选强优势恢复系R69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宜、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 奥两优69系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早籼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奥龙1S与自选强优势恢复系R69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宜、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通过对该组合全生育期特征特性观察结果,并结合高产栽培试验示范,总结出在水稻生长前期"增源"、中期"扩库"、后期"畅流"、全生育期"健体"的优质高产无公害定向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奥两优6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外观形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德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75-80,共6页
作者于1982—1988年观察58个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植株外观形态出现第一双零叶,用它可判断分蘖期的叶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间,≤14叶品种出现第二双零叶和3个伸长叶枕距,14—18叶的品种出现4个伸长叶枕距,≥18叶品种出现5个伸... 作者于1982—1988年观察58个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植株外观形态出现第一双零叶,用它可判断分蘖期的叶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间,≤14叶品种出现第二双零叶和3个伸长叶枕距,14—18叶的品种出现4个伸长叶枕距,≥18叶品种出现5个伸长叶枕距,用第二双零叶和伸长叶枕距可判断最后三片叶并准确判断幼穗分化8个时期;第一个(≤14叶)、第二个(14—18叶)或第三个(≥18叶)伸长枕距出现时,判断水稻剑叶是否露尖,可确定其施用保花肥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形态 叶龄 幼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葫芦叶的观察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德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4-16,共3页
水稻栽培学上,将距叶片尖端几厘米处,出现两边边缘收缩,叶脉弯曲,呈明显皱束状“缢痕”,似葫芦形状的叶片,称为葫芦叶。在以往有关水稻专著里,包括现行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都认为葫芦叶是水稻生长发育最后几片顶叶才出现。
关键词 水稻 葫芦叶 幼穗分化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满中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梁满中(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免耕晚稻栽培在大多双季区已广为流行,它不仅解决了早稻收割后,经耕耙后再移栽晚稻而出现的劳力、畜力紧张的问题,而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防止叶...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梁满中(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免耕晚稻栽培在大多双季区已广为流行,它不仅解决了早稻收割后,经耕耙后再移栽晚稻而出现的劳力、畜力紧张的问题,而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防止叶片衰老,有利于晚稻高产。但是许多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晚稻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德社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5-28,共4页
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及伸长叶枕距的概念,是由广西农学院提出来的。但是,分蘖期出现第一双零叶的原因、叶序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幼穗分化前后出现的第二双零叶、幼穗分化期间出现的伸长叶枕距与幼穗分化8个时期的关系等,未... 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及伸长叶枕距的概念,是由广西农学院提出来的。但是,分蘖期出现第一双零叶的原因、叶序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幼穗分化前后出现的第二双零叶、幼穗分化期间出现的伸长叶枕距与幼穗分化8个时期的关系等,未见详细报道。笔者自1g82年以来,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大量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母本观察和考查,探索了第一双零叶形成原因以及与分蘖期叶龄的关系、第二双零叶,伸长叶枕距与最后3片叶出生的关系,以及植株外观形态特征与幼穗分化8个时期的关系。本文报道该项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植株外观形态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叶龄叶片判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德社 黄牡林 +2 位作者 唐启勤 舒友林 张清学 《作物研究》 1995年第3期20-24,共5页
1982~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 1982~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返青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植伤叶来判断叶龄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三片叶。生产上应用叶龄判断方法指导杂交水稻栽培和肥水管理,有利于杂交水稻高产;杂交制种上,判断父母本叶龄来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确保制种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叶龄 制种 叶片判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株外观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德社 黄牡林 +2 位作者 舒友林 黄晓平 段天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89年第1期46-50,共5页
对58个水稻类型(包括品种、品系和杂交稻)研究的结果表明:稻株出现第一、第二双龄叶、伸长叶枕距时的外形和叶龄,可作为判断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的8个时期的指标,并能作为施肥和田间管理的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生长形状 外形 分蘖 幼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叶特征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德社 唐启勤 《种子科技》 1993年第1期38-39,共2页
杂交稻制种实践中,将距叶片尖端几厘米处出现的两边边缘收缩、叶脉弯曲、呈明显皱束状“缢痕”、似葫芦形状的叶片称为葫芦叶。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稻 制种 应用 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葫芦叶的观察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德社 舒友林 张清学 《云南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17-19,共3页
水稻栽培学上,将距叶片尖端几厘米处,出现两边边缘收缩,叶脉弯曲,呈明显皱束状“缢痕”、似葫芦形状的叶片,称为葫芦叶。
关键词 水稻 葫芦叶 叶片形状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10种判断方法
13
作者 黄德社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4-65,共2页
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判断,在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栽培上,可根据叶龄进行科学施肥和管水,有利于杂交水稻高产;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可随时掌握父母本叶龄变化情况,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怎样判断杂... 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判断,在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栽培上,可根据叶龄进行科学施肥和管水,有利于杂交水稻高产;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可随时掌握父母本叶龄变化情况,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怎样判断杂交稻叶片叶龄呢?综合起来,有如下10种方法。1.种谷方向判断法:利用秧苗种谷的方向来判断叶片叶龄。此方法只适宜秧苗叶片叶龄的判断。在秧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叶片 叶龄 判断法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葫芦叶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4
作者 黄德社 黄牡林 +3 位作者 贺方业 唐启勤 舒友林 张清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研究于1989~1994年对45个籼稻品种(包括杂交籼稻组合和制种亲本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籼稻一生有两类葫芦叶特征出现。第一类出现在移栽稻的分蘖期,由植伤引起,N叶期移栽,第(N+2)叶与第(N+3)叶为第一... 本研究于1989~1994年对45个籼稻品种(包括杂交籼稻组合和制种亲本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籼稻一生有两类葫芦叶特征出现。第一类出现在移栽稻的分蘖期,由植伤引起,N叶期移栽,第(N+2)叶与第(N+3)叶为第一类葫芦叶;第二类出现在幼穗分化期,由拔节引起,这类葫芦叶的第一片倒数叶龄期为品种伸长节间数减2,一般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后有2片葫芦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后有3片葫芦叶,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后有4片葫芦叶。上述葫芦叶特征可作为判断水稻大田叶龄和生育进程的诊断指标,用以判断杂交制种父母本叶龄和幼穗分化进程,并据此进行花期预测和调节;还可作为水稻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葫芦叶 叶龄 幼穗分化 花期预测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稻“双零叶”、“伸长叶枕距”之商榷
15
作者 黄德社 《中国稻米》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双零叶” “伸长叶枕距” 《作物栽培学》 高等农业院校 教材 概念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及其在制种上应用研究
16
作者 黄德社 张清学 +2 位作者 黄牡林 唐启勤 舒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295-297,299,共4页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和制种父母本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移栽后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和制种父母本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移栽后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和植伤叶来判断叶龄;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三片叶;在杂交稻制种上,根据叶龄判断方法判断出父母本叶片叶龄,以便随时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确保制种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亲本 叶龄 花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葫芦叶特征在大田生产上应用
17
作者 黄德社 项长征 《作物研究》 1993年第2期19-21,共3页
水稻分蘖期出现的第一类葫芦叶与幼穗分化期出现的第二类葫芦叶,可作为判断水稻大田叶龄和水稻生育进程的诊断指标,能判断杂交制种父母本幼穗分化8期进行花期预测和调节,并能作为水稻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的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叶龄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中稻威优647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舒原 黄德社 +5 位作者 王圣爱 肖佑良 贺俊乾 刘际福 谢景峰 郑云晓 《作物研究》 1997年第2期38-40,共3页
总结了怀化地区13000多公顷威优647中稻产量达9000kg/hm2的栽培技术措施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最佳播种期,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育秧方式,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科学... 总结了怀化地区13000多公顷威优647中稻产量达9000kg/hm2的栽培技术措施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最佳播种期,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育秧方式,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加强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栽培 威优647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山区杂交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19
作者 黄牡林 张清学 《作物研究》 1994年第1期42-43,45,共3页
发展山区杂交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黄牡林,张清学(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种植玉米是怀化广大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历年在旱土作物和整个旱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自80年代中期杂... 发展山区杂交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黄牡林,张清学(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种植玉米是怀化广大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历年在旱土作物和整个旱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自80年代中期杂交玉米开始推广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玉米 品种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保花肥施用技术
20
作者 黄德社 黄牡林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46-46,共1页
杂交水稻保花肥施用技术黄德社,黄牡林(湖南省淑浦县农业局419300)根据各地试验情况,杂交水稻施用保花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特别是长势较差的田块,增产效果更显著。据试验结果,追施保花肥的比不施的株高增加1.2~3... 杂交水稻保花肥施用技术黄德社,黄牡林(湖南省淑浦县农业局419300)根据各地试验情况,杂交水稻施用保花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特别是长势较差的田块,增产效果更显著。据试验结果,追施保花肥的比不施的株高增加1.2~3.4cm,包颈率降低9.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保花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