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0MW电站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剑锋 杜进 +5 位作者 黄璞 黎海平 陈一平 申明 王志超 刘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共8页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 为推动煤热解产物半焦在电站锅炉上的安全高效利用,在某300 MW机组煤粉锅炉上开展了大比例掺烧半焦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半焦掺烧比例下的锅炉性能及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焦具有良好的着火性能,掺烧后能够改善原煤质的燃烧特性;采用“分磨制粉、分仓储存、炉内分层掺混”的掺烧方式可以实现半焦掺烧比例50%下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在300 MW负荷下,与掺烧前相比,半焦掺烧比例为50%时,锅炉效率从90.36%升高至92.79%,炉堂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从493.85 mg/m3降低至435.86 mg/m^3。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半焦可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但是炉膛出口温度稍有增加,减温水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掺烧 大比例 锅炉效率 NOX排放 运行优化 煤粉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及气隙联合缺陷下XLPE材料电树枝起始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周恒逸 万代 +3 位作者 齐飞 周湶 赵邈 陈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交联聚乙烯(XLPE)中内部缺陷是导致电缆中电树枝产生的主要诱因,而电树枝的出现将造成电缆绝缘的整体失效,探寻不同绝缘缺陷特征对电树枝起始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可为设计、生产环节中改善电缆绝缘提供理论依据。考虑到凸起及气隙的联合... 交联聚乙烯(XLPE)中内部缺陷是导致电缆中电树枝产生的主要诱因,而电树枝的出现将造成电缆绝缘的整体失效,探寻不同绝缘缺陷特征对电树枝起始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可为设计、生产环节中改善电缆绝缘提供理论依据。考虑到凸起及气隙的联合缺陷为电树枝引发的主要诱因,本文搭建了针-电极短电缆实验平台以模拟缺陷下电树枝的引发及生长,并建立了缺陷下电应力物理模型,明确了缺陷模型下各缺陷特征对电树枝起始发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XLPE电缆中半导体层缺陷的最大电场分布可采用针-板电极下最大场强Mason模型进行描述;由实验及数值化模型结果分析出缺陷的突刺曲率、微孔压强及材料耐受阈值ΔW_(0)与电树枝起始电压呈正相关,可分别从制造工艺、安装铺设等过程中调控三类缺陷特征,以提高实际工程中XLPE电缆的抗电树枝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 缺陷特征 电树枝 改进Ma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电力环境场景理解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方法
3
作者 黄志鸿 杜瑞 张辉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0,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设备的有效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单模态图像处理方法在复杂电力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的场景理...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设备的有效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单模态图像处理方法在复杂电力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的场景理解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互补特性,设计了一个双分支的对称融合网络框架,有效结合了可见光图像的高分辨率纹理信息和红外图像的温度信息。此外,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层和多尺度注意力解码器,以提高模型的分割精度和细节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变电站设备监测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光照不足和遮挡情况下的图像时,展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该研究不仅为复杂电力环境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对于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级融合 场景理解 电力系统监测 变电站设备 智能化电网 多模态融合 图像语义分割 红外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记忆矩阵和加权多元状态估计的电站辅机故障预警和定位方法
4
作者 余兴刚 王日成 +2 位作者 曾俊 魏鑫 邱斌斌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电站辅机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对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临界660 MW火电机组送风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参数的送风机故障模型动态记忆矩阵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在确保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 电站辅机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对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临界660 MW火电机组送风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参数的送风机故障模型动态记忆矩阵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在确保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计算速度。同时引入权重系数改进多元状态估计(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MSET)算法,提出了一种权重系数计算方法;采用总体相似度和参数相似度指标进行故障预警和定位,构建了基于动态记忆矩阵和加权MSET算法的送风机故障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送风机故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加权MSET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工况下异常参数的预测精度,还能降低异常参数对正常参数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而在实现送风机故障提前预警的同时准确定位出故障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警和定位 动态记忆矩阵 特征参数 多元状态估计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双压冷凝与双压蒸发技术的增强型卡诺电池系统
5
作者 陈珣 王敦敦 +2 位作者 胡晓 李敏霞 越云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5-2042,共8页
鉴于传统卡诺电池(CB)系统存在往返效率低下的局限性,本文以传统卡诺电池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双压冷凝/蒸发卡诺电池(DCB)系统。DCB系统引入了双压蒸发有机朗肯循环(DORC)技术与双压冷凝热泵(DHP)技术,降低了CB系统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鉴于传统卡诺电池(CB)系统存在往返效率低下的局限性,本文以传统卡诺电池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双压冷凝/蒸发卡诺电池(DCB)系统。DCB系统引入了双压蒸发有机朗肯循环(DORC)技术与双压冷凝热泵(DHP)技术,降低了CB系统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通过系统建模分析,获得了DCB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并探讨了其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DHP的能效系数和DORC模块的发电效率会随着中间出水温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不同的热源温度和环境温度条件下,DCB系统的往返效率均高于CB系统。以哈尔滨、南京和广州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相较于CB系统,DCB系统在哈尔滨全年往返效率提升幅度最大,可达到70.5%。DCB系统在广州运行收益最高,相较于CB系统,在每日发电量为100 kWh工况下,DCB系统全年收入提高了18077 CNY。本文提出的DCB系统有效地改善了CB系统低往返效率的问题,在平衡电网负荷以及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为“双碳”战略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诺电池 双压蒸发 双压冷凝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韶±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种故障重启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浩 侍乔明 +5 位作者 欧阳帆 刘海峰 梁文武 张磊 李辉 龚汉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150,共8页
为提高直流系统的可用率和运行效率,祁韶±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极层控制系统配置了两种故障重启动功能,即瞬时性故障重启动和阀组故障重启动。深入剖析了这两种重启动逻辑的触发机制、动作时序和开放条件,着重研究了瞬时性故... 为提高直流系统的可用率和运行效率,祁韶±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极层控制系统配置了两种故障重启动功能,即瞬时性故障重启动和阀组故障重启动。深入剖析了这两种重启动逻辑的触发机制、动作时序和开放条件,着重研究了瞬时性故障重启动逻辑与其他反映瞬时性故障的极区和双极区保护的配合关系,并依据祁韶直流系统调试现场录波图阐明了两种重启动逻辑的动作过程与效果。该研究对现场运行及科研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瞬时性故障重启动 阀组故障重启动 保护配合 直流系统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子装置建模方法的配电终端自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吉然 康童 +4 位作者 王风华 徐波 王高海 陈小强 张伟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7,共9页
为了实现配电终端设备点表自动生成功能,降低配电终端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子装置的配电终端建模方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分析并归纳了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功能,然后根据智能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分别建立分布式配电... 为了实现配电终端设备点表自动生成功能,降低配电终端设备配置和维护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子装置的配电终端建模方法。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分析并归纳了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功能,然后根据智能电子装置的分层结构分别建立分布式配电终端的逻辑设备、逻辑节点以及数据对象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XML语言实例化配电终端模型的方法,搭建了配电主站-终端设备信息管理平台,验证了配电终端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智能电子装置建模方法建立配电终端的模型是可行的,建模后的配电终端设备能够自动生成点表,完成与主站之间的配置工作,从而提高配电终端接入主站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配电终端 IEC 61850 自描述模型 智能电子装置(IED) SCL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烧哈密地区高碱煤沾污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益 陈晨 +2 位作者 陈珣 王敦敦 姚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219,共6页
为研究不同煤种掺混比例和蒸汽吹灰对炉膛出口温度和温升的影响,选用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神华二矿煤(高碱煤)与巴里坤地区保利煤(低碱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测温法对炉膛温度进行矩阵测量,并根据锅炉各受热面烟温、汽温的变化情况,推... 为研究不同煤种掺混比例和蒸汽吹灰对炉膛出口温度和温升的影响,选用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神华二矿煤(高碱煤)与巴里坤地区保利煤(低碱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测温法对炉膛温度进行矩阵测量,并根据锅炉各受热面烟温、汽温的变化情况,推算各受热面的沾污系数。由沾污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推断各受热面的结渣状况,分析比较吹灰前后炉膛出口温度、炉膛各区域温度、各受热面沾污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高碱煤掺烧比例的不断增加,炉膛结渣情况越严重,掺烧比例应控制在80%以下。最佳掺烧方案是下5台磨煤机运行,A磨煤机为低碱煤,其余磨煤机为高碱煤。研究根据吹灰前后的结渣、掉渣平衡特性综合判断掺烧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吹灰频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沾污系数 掺烧 结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暖风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多参数设计与变工况运行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珣 封又琳 +2 位作者 杨凯旋 刘明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针对前置暖风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建立了多参数设计优化与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开展了系统的多参数优化,并提出了运行参数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多参数优化后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节煤率为3.67 g/(kW·h);多参数优化后的系统在变工况下... 针对前置暖风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建立了多参数设计优化与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开展了系统的多参数优化,并提出了运行参数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多参数优化后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节煤率为3.67 g/(kW·h);多参数优化后的系统在变工况下虽能保持较高的节煤率,但系统的安全性受到环境温度和负荷的严重制约;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使系统在100%额定负荷下,安全运行的环境温度下限从24℃扩展至-3℃,显著提高了系统优化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前置暖风器 余热回收 多参数优化 变工况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自适应低秩表示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志鸿 洪峰 黄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0-874,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形状自适应低秩表示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超像素分割和低秩表示技术进行热故障诊断。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输入的红外图像进行变换,并对第一主成分进行超像素分割处理,将红外图像自适应地分割为... 本文提出一种形状自适应低秩表示的电力设备热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超像素分割和低秩表示技术进行热故障诊断。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输入的红外图像进行变换,并对第一主成分进行超像素分割处理,将红外图像自适应地分割为若干非重叠的超像素。然后,采用低秩表示技术对逐个超像素进行热故障诊断,通过充分挖掘空间结构信息和红外温度信息,优化提升热故障诊断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热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热故障诊断精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满足电力设备红外巡检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图像 热故障诊断 超像素分割 低秩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晖 杨恒 +3 位作者 李连丰 毕智伟 高艳峰 于佐东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01-105,共5页
以某水电站为例,建立了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对水轮机工况过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然后,通过优化导叶关闭规律,找出最佳的导叶关闭规律的折点位置和关闭速率,以解决机组甩负荷后导叶调节过程中机组混凝土力与转速变化之... 以某水电站为例,建立了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对水轮机工况过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然后,通过优化导叶关闭规律,找出最佳的导叶关闭规律的折点位置和关闭速率,以解决机组甩负荷后导叶调节过程中机组混凝土力与转速变化之间的矛盾。最后,概括总结了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机组甩全负荷后导叶关闭规律采用三段直线关闭的可行性建议,为水电站设备改造提供技术路线,以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调节保证计算 水轮机工况 仿真模型 关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平 李博 +3 位作者 魏加富 付亮 毕智伟 于佐东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以Simulink和S-Function为基础,对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MATLAB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度调整导叶关闭规律,可以保证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甩负荷和抽水工况下断电过程中,导水... 本文以Simulink和S-Function为基础,对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MATLAB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度调整导叶关闭规律,可以保证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甩负荷和抽水工况下断电过程中,导水机构无论正常关闭亦或异常关闭,均能够使最大压力上升和最大转速上升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电站调节保证要求和规定的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模型仿真 调保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厂房楼板自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波 谭新奇 +2 位作者 魏加富 付亮 田海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为分析某坝后式水电站厂房结构自振特性,开展现场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同时探讨了厂房剧烈振动原因。结果表明,针对振动突出的局部区域,两种方法自振频率及振型基本一致,可认为数值计算结果真实可靠;... 为分析某坝后式水电站厂房结构自振特性,开展现场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同时探讨了厂房剧烈振动原因。结果表明,针对振动突出的局部区域,两种方法自振频率及振型基本一致,可认为数值计算结果真实可靠;数值计算中,除直接对结构整体进行模态计算和谐响应动力复核外,还可针对研究重点进行局部模态分析,以避免因整体计算而产生的频率及振型的掩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厂房 自振特性 环境激励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亮 魏加富 +1 位作者 黄波 李连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3-110,共8页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一次调频仿真数学模型,采用实际电网频率变化过程作为调速器频率输入,分别对调速器在开度模式和功率模式下的一次调频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调...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水电机组一次调频仿真数学模型,采用实际电网频率变化过程作为调速器频率输入,分别对调速器在开度模式和功率模式下的一次调频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调速器参数、水轮机非线性特性及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对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可知:增大调速器PID参数或降低调差率可提升一次调频贡献电量,水轮机在最小水头下一次调频贡献电量明显偏低,调速器开度模式下水轮机水头和负荷变化对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影响更大。而且,水流惯性时间常数Tw越大一次调频贡献电量越小。研究成果明确了调速器参数、水轮机特性以及水流惯性对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影响规律,对水电机组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调节 一次调频 水轮机调速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志杰 陈文 +1 位作者 朱晓星 王锡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672,共6页
主动感知火电机组的灵活供给能力对于新能源消纳及电力灵活调度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确立了以弹性、响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为评价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中的评价因素;其次,利用大量... 主动感知火电机组的灵活供给能力对于新能源消纳及电力灵活调度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确立了以弹性、响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为评价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中的评价因素;其次,利用大量的机组运行数据,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多项式拟合获得机组在日常运行区间各评价因素的表征值,并采用加权积分均值法实现对各评价因素的量化;最后,将熵权法和主观赋值法相结合,据此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实现对火电机组灵活性的综合评价。通过应用实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火电机组 灵活性 权重系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目标检测的配电线路异物识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志鸿 刘帅 +2 位作者 张辉 梁志佳 吴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935-13943,共9页
为了解决小样本目标检测算法中网络倾斜现象,小样本数据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目标检测的配电线路异物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在迁移训练中引入注意力机制,解决网络倾斜现象。其次,提出在线难度样本选择的方法,解决小样本分... 为了解决小样本目标检测算法中网络倾斜现象,小样本数据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目标检测的配电线路异物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在迁移训练中引入注意力机制,解决网络倾斜现象。其次,提出在线难度样本选择的方法,解决小样本分类以及小尺寸异物误检和漏检问题。再次,采用内卷积解决传统卷积问题,提高异物检测精度。再次,提出新的锚框方案,解决小尺寸异物目标定位不准问题。最后,构建一个配电线路异物数据集。该方法相较于之前先进算法在配电线路异物检测数据集上检测精度提高了4.4%,达到98.6%,具有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异物检测 小样本目标检测 迁移学习 注意力机制 异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风烟系统智能控制模块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晓星 陈厚涛 +2 位作者 昌学年 蒋森年 陈思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风烟系统是火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火电机组智能化水平,对风烟系统智能控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智能启动、智能运行、智能停运3大功能组及多个子功能组。各(子)功能组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能适应正常运行、检修和故障等各种工... 风烟系统是火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火电机组智能化水平,对风烟系统智能控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智能启动、智能运行、智能停运3大功能组及多个子功能组。各(子)功能组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能适应正常运行、检修和故障等各种工况,紧急情况下手动控制优先。仿真及现场应用表明,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实现整个风烟系统启动、运行、停运全过程的自动控制,炉膛压力等重要参数控制平稳,提高了火电机组安全性能,减轻了运行人员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烟系统 智能控制 自启停 电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燃煤机组耦合熔盐储热系统构型分析
18
作者 陈珣 陈正器 +3 位作者 周科 盛锴 朱光明 刘明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1,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燃煤机组需要承担更多调峰任务。为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以某100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提出了熔盐耦合的6种储热构型和4种释热构型,对不同储热、释热耦合构型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对...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燃煤机组需要承担更多调峰任务。为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以某1000 MW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提出了熔盐耦合的6种储热构型和4种释热构型,对不同储热、释热耦合构型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储热阶段系统调峰能力与换热蒸汽压力损失正相关,释热阶段加热除氧器出口给水的热经济性最佳;电加热熔盐储热的热效率和㶲效率最高,构型D-a调峰能力最强,调峰深度可达23.61%,但其煤耗率和㶲损也最大;构型F-d具有最佳热经济性,调峰深度、热效率、㶲效率和煤耗率分别为23.42%、39.61%、38.40%和310.2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热 热经济性 调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气动执行机构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鹏辉 陈建林 +3 位作者 申忠利 刘帅 李雄飞 关成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82,共7页
气动调节阀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控制装置,其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DAMADICS平台建立气动阀门仿真模型,利用DABLib模块生成故障数据。提取故障数据的主元向量,构建PLS模型,将多变量的高维空间影射到低维空间,对数据进行压缩和... 气动调节阀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控制装置,其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DAMADICS平台建立气动阀门仿真模型,利用DABLib模块生成故障数据。提取故障数据的主元向量,构建PLS模型,将多变量的高维空间影射到低维空间,对数据进行压缩和标准化处理。借助Hotelling T2和SPE统计检测法对平台生成的测试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残差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阀门故障的诊断和分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调节阀 故障诊断 主元向量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坤 张可人 +1 位作者 罗潇 童小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本文针对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并联滤波电容器(FC)、并联电抗器PR相结合构成的变电站混合无功补偿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算法的协调控制策略。它首先是通过实时监测STATCOM在前1min的平均无功功率占比率,经含模糊算法的电压控制... 本文针对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并联滤波电容器(FC)、并联电抗器PR相结合构成的变电站混合无功补偿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算法的协调控制策略。它首先是通过实时监测STATCOM在前1min的平均无功功率占比率,经含模糊算法的电压控制器,确定变电站高压侧参考电压在后1s的变化量;与此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高压侧的电压值以及STATCOM在前10min的平均无功功率占比率,确定FC、PR的投切状态。该控制策略可实现对系统电压合理控制的同时,控制STATCOM的无功输出,调节系统的动态无功备用容量,以及降低FC、PR的投切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静止同步补偿器 并联滤波电容器 并联电抗器 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