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陵凹陷早始新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皓楠
王春连
+4 位作者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余小灿
胡海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5-1216,共12页
近年来江陵凹陷因深层富钾卤水及钾盐矿物的发现受到各界的关注。而钾盐的形成与古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对江陵凹陷早始新世古气候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确定江陵凹陷成钾有利期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对...
近年来江陵凹陷因深层富钾卤水及钾盐矿物的发现受到各界的关注。而钾盐的形成与古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对江陵凹陷早始新世古气候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确定江陵凹陷成钾有利期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对石盐样品中的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测温结果显示其均一温度范围是14.9-32.3℃,均值23.7℃,且各样品间温度数据波动不大。由此说明,江陵凹陷早始新世新沟嘴组中段的古气温较高,且比较稳定,属于温暖干旱的气候。此外,还通过分析比对前人研究成果,发现该区域古气温自沙市组至新沟嘴组下段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之后的降温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石盐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古气候
极热事件
早始新世
江陵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陵凹陷始新世早期古气温:来自无水芒硝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皓楠
王春连
+5 位作者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胡海兵
余小灿
刘锦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9-2027,共9页
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和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为一套巨厚含盐岩系。对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的无水芒硝中的原生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原生流体包裹体是在矿物沉积的过程中被捕获的,矿物生长过程中所...
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和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为一套巨厚含盐岩系。对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的无水芒硝中的原生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原生流体包裹体是在矿物沉积的过程中被捕获的,矿物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古盐湖卤水)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信息,可以为研究古温度、古水体成分、古大气成分以及生物的演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测温结果显示,其均一温度范围是17.6-38.5℃,均值为27.2℃。这可能说明,江陵凹陷早始新世新沟嘴组下段的古气温在27.2℃左右,极端情况下,当时的古气温可达38.5℃。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比对发现江陵凹陷自沙市组上段到新沟嘴组下段有明显降温趋势。由于古新世—始新世的升温事件(PETM)使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可以看出江陵凹陷自新沟嘴底部虽已进入PETM事件后的降温期但气候依然以炎热干旱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芒硝
原生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冷冻法
古气温
始新世早期
江陵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陵凹陷早始新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皓楠
王春连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余小灿
胡海兵
机构
中国石油
化
工股份
有限
公司
河南油田分
公司
第一采油厂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5-1216,共12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40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41502089)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519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K1415)
文摘
近年来江陵凹陷因深层富钾卤水及钾盐矿物的发现受到各界的关注。而钾盐的形成与古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对江陵凹陷早始新世古气候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确定江陵凹陷成钾有利期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对石盐样品中的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测温结果显示其均一温度范围是14.9-32.3℃,均值23.7℃,且各样品间温度数据波动不大。由此说明,江陵凹陷早始新世新沟嘴组中段的古气温较高,且比较稳定,属于温暖干旱的气候。此外,还通过分析比对前人研究成果,发现该区域古气温自沙市组至新沟嘴组下段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之后的降温期有关。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石盐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古气候
极热事件
早始新世
江陵凹陷
Keywords
geochemistry, halite,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paleoenvironment,PETM, Early Eocene, Jiangli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9.2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陵凹陷始新世早期古气温:来自无水芒硝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皓楠
王春连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胡海兵
余小灿
刘锦磊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9-2027,共9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40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41502089,41202059)
+1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K1415)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51901)联合资助
文摘
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和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为一套巨厚含盐岩系。对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的无水芒硝中的原生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原生流体包裹体是在矿物沉积的过程中被捕获的,矿物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古盐湖卤水)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信息,可以为研究古温度、古水体成分、古大气成分以及生物的演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测温结果显示,其均一温度范围是17.6-38.5℃,均值为27.2℃。这可能说明,江陵凹陷早始新世新沟嘴组下段的古气温在27.2℃左右,极端情况下,当时的古气温可达38.5℃。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比对发现江陵凹陷自沙市组上段到新沟嘴组下段有明显降温趋势。由于古新世—始新世的升温事件(PETM)使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可以看出江陵凹陷自新沟嘴底部虽已进入PETM事件后的降温期但气候依然以炎热干旱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
无水芒硝
原生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冷冻法
古气温
始新世早期
江陵凹陷
Keywords
thenardite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the freezing method
paleotemperature
Early Eocene
Jiangli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9.2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陵凹陷早始新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李皓楠
王春连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余小灿
胡海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陵凹陷始新世早期古气温:来自无水芒硝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李皓楠
王春连
刘成林
杨申谷
徐海明
胡海兵
余小灿
刘锦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