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相关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光伟 唐国滔 刘微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159-160,共2页
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在介绍城市化的内涵及量度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相关关系,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同时要加强耕地的保护。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保护 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其权衡协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1 位作者 张阔 刘华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5-374,共10页
[目的]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之间的关系,为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2002—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时空变化;同时,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 [目的]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之间的关系,为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2002—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时空变化;同时,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再对食物生产等9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2年的835.20亿元减至2018年的808.93亿元,减少率为3.15%,呈持续下降趋势。(2)ESV在空间上呈现差异,ESV减少最大是长沙市。(3)利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株潭城市群ESV由2022年的802.99亿元下降到2034年的777.10亿元,降幅达3.22%。(4)权衡协同关系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具有时空差异性。[结论]长株潭城市群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差异,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具有较显著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 权衡协同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申海建 郭荣中 +1 位作者 刘刚 周华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92-94,97,共4页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岳阳市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岳阳市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有增有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岳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的占用和生态退耕。②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5年期间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③未利用地、园地和交通用地所占比例是影响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④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大值分布在岳阳楼区、汨罗市和云溪区;其次是临湘市、湘阴县、华容县、岳阳县和君山区;最小值分布在平江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土地利用结构 岳阳市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改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地改水田项目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君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55-56,共2页
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改水项目为例,通过划分评价单元,构建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区规划新增水田进行适宜性评价,为旱改水项目和其它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旱地改水田 土地整治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鸟类多样性监测与特征研究
5
作者 康晓宇 吴坚 +4 位作者 冯达 陈军 徐敏翔 彭利 段亚锋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4,共10页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4类典型生态系统布设25条监测样线,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采用样线法开展6轮鸟类多样性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7目57科210种,达全省记录鸟种总数的40.15%;发现湖南省新纪录种堪察加柳莺;区域内记录到留鸟77种、夏...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4类典型生态系统布设25条监测样线,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采用样线法开展6轮鸟类多样性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7目57科210种,达全省记录鸟种总数的40.15%;发现湖南省新纪录种堪察加柳莺;区域内记录到留鸟77种、夏候鸟40种、冬候鸟43种、旅鸟50种。香农-维纳指数在10—11月最大、6—7月最小,均匀度指数在12月至次年2月最大、10—11月最小,辛普森指数在8—9月最大、10—11月最小。不同季节的鸟类种群构成具有差异,白头鹎、麻雀、白颊噪鹛是本区域各个时期的优势种类;棕头鸦雀、大山雀、丝光椋鸟在冬季和春秋迁徙季成为区域优势种类。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中部、东部、南部和湘江沿线区域鸟类分布相对集中。鸟类多样性监测和时空分布特征的调查研究,丰富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并为相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心 鸟类多样性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9
6
作者 申海建 郭荣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研究湖南省1996—2011年耕地资源的变化过程,定量分析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对该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利用湖南省近16a的土地利用... [目的]研究湖南省1996—2011年耕地资源的变化过程,定量分析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对该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利用湖南省近16a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选取了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机械化水平等1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1996—2011年湖南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由1996年的0.066 9hm2减少到2011年的0.058 0hm2,该省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主要由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农业生产能力、人民生活水平4个方面构成。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14—2020年的耕地面积继续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省耕地减少速度快,土地垦殖率高,且后备资源贫乏,应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区域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法 GM(1 1)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湖南宁远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仕利 吕晓 +1 位作者 唐国滔 李振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925-4927,共3页
依据湖南省宁远县1996-2004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县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进步及工业发展等是宁远县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耕地资源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宁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初探以湖南省汝城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海建 铁柏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56-158,共3页
以汝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目标线性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 以汝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目标线性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等级划分,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 湖南省 汝城县 CASE LAND Use ENVIRONMENTAL Impact 线性求和法 敏感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评价结果 利用过程 环境问题 等级划分 数据为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
9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杨敏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671-2676,共6页
耕地资源对研究区域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湖南省1996-2008年的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等资料,对湖南省1996-2008年的耕地变化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湖南省13年来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 耕地资源对研究区域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湖南省1996-2008年的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等资料,对湖南省1996-2008年的耕地变化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湖南省13年来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利用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8年湖南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由1996年的0.061 5 hm2/人减少到2008年的0.055 4 hm2/人,耕地变化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13年间耕地变化率最大的是湘西自治州,减少了1.096%,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知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主要在于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三个方面。同时根据研究区域2011-2020年的耕地面积将继续呈下降趋势的预测,提出了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主成分分析法 GM(1 1)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2017模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董明旭 李建成 +4 位作者 华亮春 姜卫平 尹昊华 敖敏思 曾翔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1,共6页
利用近7万个湖南及邻近省份重力观测数据、502个GNSS/水准控制点及数字高程模型,以EIGEN-6C4全球重力场模型作参考重力场,采用顾及地球曲率影响的各类地形质量位及引力的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严密算法,利用高分辨率地形数据恢复甚短波扰... 利用近7万个湖南及邻近省份重力观测数据、502个GNSS/水准控制点及数字高程模型,以EIGEN-6C4全球重力场模型作参考重力场,采用顾及地球曲率影响的各类地形质量位及引力的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严密算法,利用高分辨率地形数据恢复甚短波扰动重力场,确定空间分辨率2′×2′的高精度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HNGG2017)。经外部检核,模型整体精度均优于±0.022m。与历史模型相比,新模型在湖南北部常德汉寿、西南部永州江永等地区精度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大地水准面 全球定位系统 水准测量 重力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函数拟合重力大地水准面与GNSS/水准偏差的研究
11
作者 杨蔚然 刘焕玲 +2 位作者 文汉江 敖敏思 杨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针对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确定的几何似大地水准面存在偏差的问题,尝试利用球面径向基函数基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和实测GNSS/水准高程异常的差异建立校正模型... 针对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确定的几何似大地水准面存在偏差的问题,尝试利用球面径向基函数基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和实测GNSS/水准高程异常的差异建立校正模型,以提高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球面径向基函数可以将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有效校正至几何似大地水准面,校正后GNSS/水准检核点高程异常的差异由7.58 cm减小至4 cm以内;点质量函数、二阶径向多极函数、泊松核函数和二阶泊松小波基函数的校正效果差异在1 mm以内,可忽略不计;相比多项式方法拟合法,球面径向基函数校正方法精度更高,高程异常的精度由3.9 cm提高至3.2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径向基函数 重力场模型 似大地水准面 拟合模型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12
作者 刘胜峰 赵双飞 +2 位作者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5,共12页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区县角度探讨了2012-2021年间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渐提升,指数均值由0.409下降到0.019。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指数均值由2.279上升至2.808后下降至2.460,但整体水平仍有提高。②漓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指数均值从0.276稳步上升到0.496,且5个市辖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明显高于4个县域土地利用集约度。③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表现出以5个市辖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域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④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论认为漓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各区县仍需采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实现全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性 喀斯特地区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桂地区20年间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响应
13
作者 冯达 段亚锋 李婷婷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目的]研究黔桂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响应,为区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和进一步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NDVI数据,结合植被本底值和变化趋势,将区域植被分为9种状态类型;利用均一化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状态类型植被对岩... [目的]研究黔桂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响应,为区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和进一步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NDVI数据,结合植被本底值和变化趋势,将区域植被分为9种状态类型;利用均一化面积指数分析不同状态类型植被对岩性、地貌、土壤和地形位指数等地理特征的响应。[结果](1) 2001—2020年NDVI年均值波动增加,平均趋势率为1.8×10^(-3)/a,恢复趋势、退化趋势和稳定状态的植被面积分别占30.8%,9.1%和60.1%;(2)稳定型植被在低、中、高覆盖植被中面积占比逐渐降低,而退化型和恢复型的面积占比均依次增加;(3)纯碳酸盐岩上高覆盖植被均一化面积指数低于均值、低覆盖植被高于均值,而碎屑岩正好相反;(4)植被对红壤和水稻土的响应与本底覆盖度相关;(5)低覆盖稳定型植被在岩溶峡谷区集中分布,峰丛洼地的高覆盖植被优势明显;(6)低覆盖植被与地形位的响应关系明显,中覆盖植被受地形位影响较小。[结论]黔桂地区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不同植被状态类型空间分布不均,赤红壤和岩溶峡谷上的植被相对稳定,黄壤区和峰林平原的高覆盖植被单向退化较为明显,高覆盖和低覆盖植被分别集中分布于地形位中值和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桂地区 喀斯特 植被状态类型 地理环境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14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及时空差异特征分析,是指导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对张家界市2002—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对9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及时空差异特征分析,是指导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对张家界市2002—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对9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张家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2年的290.1839亿元减至2018年的289.8530亿元,减少率为0.1140%,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特征;权衡协同关系表明,2002—2018年,张家界市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主导关系呈现出协同—权衡—协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协同度 时空变化 湖南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杂环境下低成本GNSS接收机PPP自适应随机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健文 蔡昌盛 +1 位作者 敖敏思 陈春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低成本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PPP)的自适应随机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单个历元所有GNS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权重比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升PPP性能。采用和芯星通UM982型号低成本GNSS接收机,在树荫、高... 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低成本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PPP)的自适应随机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单个历元所有GNS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权重比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升PPP性能。采用和芯星通UM982型号低成本GNSS接收机,在树荫、高楼和玻璃墙3种复杂环境下进行PPP实验。静态PPP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经验定权随机模型,自适应随机模型定位精度在3种复杂环境下分别提升24%、45%和50%,收敛时间分别缩短49%、27%和24%。动态PPP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随机模型定位精度在复杂环境下提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接收机 精密单点定位 自适应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向洪普 万湘黔 +5 位作者 程纲 何庆 王志成 陈刚 雷双友 易为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共3页
介绍将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原理和实践。开发、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从不同深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地介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提高、规划科学、指标精确、方案优化、过程和成果规... 介绍将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原理和实践。开发、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从不同深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地介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效率提高、规划科学、指标精确、方案优化、过程和成果规范,达到计算机辅助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辅助决策支持 系统研究 信息技术 计算机辅助 技术应用 不同层次 工作效率 方案优化 全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郭荣中 杨敏华 申海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201,共9页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以长株潭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长株潭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研究区...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以长株潭地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长株潭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研究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37.59增加到55.82,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压力指数由23.37下降到4.14,年均减少率为6.86%;状态指数从10.00增加到33.55,年均增长率为19.63%;响应指数从4.22增加到18.12,年均增长率为27.45%。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环境质量指数、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单位耕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单位耕地粮食产量、环保投资额占GDP比重和当年造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耕地生态安全 组合赋权法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杨敏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长株潭地区及其各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由50.02下降至41.32... 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长株潭地区及其各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由50.02下降至41.32,呈波动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水土流失比率、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额占GDP比例、封山育林及当年造林面积。该地区15个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1个属于综合指数快速上升区,6个属于基本稳定区,7个属于慢速下降区,1个属于快速下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组合赋权法 改进PSR模型 长株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拟合法的GNSS-R风暴潮监测
19
作者 张光霁 匡翠林 陈春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0-505,531,共7页
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洋潮位监测手段已得到广泛验证,但目前常用的LSP(lomb-scargle periodogram)频谱分析方法在风暴潮监测中仍存在精度和时间分辨率偏低的问题。本文基于中... 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洋潮位监测手段已得到广泛验证,但目前常用的LSP(lomb-scargle periodogram)频谱分析方法在风暴潮监测中仍存在精度和时间分辨率偏低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香港HKQT站点的观测数据,利用非线性拟合法对2018年“山竹”台风风暴潮事件开展反演研究。结合风暴潮期间风速变化数据,对比分析频谱分析法与非线性拟合法的潮位反演性能。结果显示,采用非线性拟合法的测量精度优于8 cm,与验潮站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达0.99,相较于频谱分析法潮位表达更光滑连续,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和时间分辨率,可为风暴潮灾害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风暴潮 潮位测量 非线性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变化的实证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毅 唐国滔 王斯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48-150,共3页
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探讨了岳阳市近10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岳阳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 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探讨了岳阳市近10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岳阳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数量变化 驱动力 岳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