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9311超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钱如浩
谢长文
张声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33-634,共2页
用 4种不同的栽培方法研究两系稻培矮 64S× 93 11的超高产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采用中苗旱育带土栽培法较常规育秧栽培 (CK)增产 1191kg/hm2 ,较软盘抛秧增产 13 86kg/hm2 。“双两大”(两段育秧 ,双株寄插 ,大行原蔸插入大...
用 4种不同的栽培方法研究两系稻培矮 64S× 93 11的超高产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采用中苗旱育带土栽培法较常规育秧栽培 (CK)增产 1191kg/hm2 ,较软盘抛秧增产 13 86kg/hm2 。“双两大”(两段育秧 ,双株寄插 ,大行原蔸插入大田 )栽培较常规育秧栽培 (CK)增产 1891.5kg/hm2 ,较软盘抛秧增产 2 0 86.5kg/hm2 ,产量居首位。但在栽培方法上要抓好“四早” ,即早播种 ,早中耕追肥 ,早晒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培矮64S×9311
软盘抛秧
中苗带土
“双两大”栽培
超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杂交稻培矮64S×9311不同栽培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志珍
谢长文
+1 位作者
向培友
谢登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550-551,共2页
采用 3种不同的栽培方法 ,探讨培矮 64S× 93 11的高产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双两大”及其扯秧留苗的栽培方法 ,水稻增产 871.5~ 12 45kg/hm2 ,但在栽培管理上应抓好“三早”。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方法
栽培技术
培矮64S×9311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9311超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钱如浩
谢长文
张声明
机构
湖南省
中方县
农业
局
湖南省洪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省
怀化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33-634,共2页
文摘
用 4种不同的栽培方法研究两系稻培矮 64S× 93 11的超高产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采用中苗旱育带土栽培法较常规育秧栽培 (CK)增产 1191kg/hm2 ,较软盘抛秧增产 13 86kg/hm2 。“双两大”(两段育秧 ,双株寄插 ,大行原蔸插入大田 )栽培较常规育秧栽培 (CK)增产 1891.5kg/hm2 ,较软盘抛秧增产 2 0 86.5kg/hm2 ,产量居首位。但在栽培方法上要抓好“四早” ,即早播种 ,早中耕追肥 ,早晒田 。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培矮64S×9311
软盘抛秧
中苗带土
“双两大”栽培
超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杂交稻培矮64S×9311不同栽培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志珍
谢长文
向培友
谢登友
机构
湖南省
洪江
市
农业
技术推广
中心
湖南省洪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省
洪江
区
农水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550-551,共2页
文摘
采用 3种不同的栽培方法 ,探讨培矮 64S× 93 11的高产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双两大”及其扯秧留苗的栽培方法 ,水稻增产 871.5~ 12 45kg/hm2 ,但在栽培管理上应抓好“三早”。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方法
栽培技术
培矮64S×9311组合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9311超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钱如浩
谢长文
张声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级杂交稻培矮64S×9311不同栽培方法的研究
杨志珍
谢长文
向培友
谢登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