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唐小林 李世胜 +4 位作者 冯涛 邓艳玲 吴少林 潘富林 莫文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96-497,共2页
目的 通过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观察 ,探讨高氧液等容性血液稀释液用于失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髋关节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均... 目的 通过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观察 ,探讨高氧液等容性血液稀释液用于失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髋关节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均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 ;治疗组输入高氧液和羟乙基淀粉。两组同步记录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 )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HR、MAP、CV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PCWP)。结果 治疗组P vO2 、S vO2 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用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患者 ,可提高P vO2 、S vO2 以保证组织氧供需平衡 ,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手术治疗 颈内静脉血氧分压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小林 李国安 +3 位作者 冯涛 邓艳玲 周维新 张小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对BP、HR、血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气等的影响。方法  44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 (A组 ,2 2例 )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B组 ,2 2例 )。术中连续... 目的 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对BP、HR、血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气等的影响。方法  44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 (A组 ,2 2例 )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B组 ,2 2例 )。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SpO2 ,分别分时段测定血气及血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及皮质醇 (COS)浓度。结果  (1)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 (P <0 0 5 ) ;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2 )气腹时两组PaO2 、HCO-3 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但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E、NE及COS浓度 ,气腹时A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B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LC时机体应激反应轻 ,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异丙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复合麻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全麻苏醒期导尿管不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分别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以及氯胺酮对全麻苏醒期导尿管不适(CRB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ASA 1或2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CRBD 2级和3级男性患者120例,按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顺序分成3组(M组、F组、K组),... 目的:分别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以及氯胺酮对全麻苏醒期导尿管不适(CRB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ASA 1或2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CRBD 2级和3级男性患者120例,按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顺序分成3组(M组、F组、K组),每组40例,每组又按CRBD级别分为M2、M3、F2、F3、K2、K3 6个亚组,分别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10,20,30 min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30 min M2、M3、F2、F3、K2、K3各亚组有效率分别为:64.7%、17.4%、78.9%、19.0%、90.0%、75.0%,M3组与F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对CRBD2级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小剂量氯胺酮不仅对CRBD 2级患者疗效显著,而且对CRBD 3级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芬太尼 氯胺酮 全麻苏醒期 导尿管不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一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53-2254,共2页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全身麻醉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