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淡水鱼加工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思敏 李招 +5 位作者 王建辉 黄寿恩 刘永乐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216,共4页
通过剖析湖南省淡水鱼产业加工现状,归纳总结制约湖南省淡水鱼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淡水鱼加工产业发展的潜在路径,形成丰富湖南省淡水鱼加工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淡水产品的需求、增加... 通过剖析湖南省淡水鱼产业加工现状,归纳总结制约湖南省淡水鱼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淡水鱼加工产业发展的潜在路径,形成丰富湖南省淡水鱼加工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淡水产品的需求、增加湖南省水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推动湖南省淡水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淡水鱼 加工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蚬鲢鱼肉香肠加工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付兰 陈奇 +5 位作者 王发祥 俞健 李向红 王建辉 岳敏 刘永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1-215,共5页
以白鲢鱼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蚬子肉、猪肉和绿茶等,应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制了蚬子-白鲢鱼肉香肠。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产品质量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TPA)为评价指标,研究猪肉肥瘦比、绿茶添加量和蚬子添加量对香肠品质... 以白鲢鱼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蚬子肉、猪肉和绿茶等,应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制了蚬子-白鲢鱼肉香肠。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产品质量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TPA)为评价指标,研究猪肉肥瘦比、绿茶添加量和蚬子添加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蚬子添加量对香肠的品质影响最大,猪肉肥瘦比与绿茶添加量次之,最终获得的产品最优配比为猪肉肥瘦比为4∶6,绿茶的添加量为1%,蚬子的添加量为10%,以此最佳配方加工的蚬-鲢鱼肉香肠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蚬子 鲢鱼 绿茶 双螺杆挤压机 香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组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颜心怡 李锦晶 +5 位作者 李赤翎 吴金鸿 俞健 王发祥 刘永乐 李向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5-454,共10页
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因其具有安全、绿色、能耗低等优点,在食品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冷等离子体使用的气体在电离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活性物质(如活性氧、活性氮、羟自由基和离子)等会通过辐射/修饰作用使生物大... 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因其具有安全、绿色、能耗低等优点,在食品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冷等离子体使用的气体在电离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活性物质(如活性氧、活性氮、羟自由基和离子)等会通过辐射/修饰作用使生物大分子发生刻蚀及交联,或对食品组分(脂质、蛋白质、淀粉等)的表面结构和官能团进行修饰,使组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功能特性等。本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作用对食品主要组分(蛋白质、脂质、淀粉)、维生素和多酚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冷等离子体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蛋白质 脂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满生 王发祥 +1 位作者 杨晶 王延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9-356,共8页
莲房是莲科植物莲的成熟花托,是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常被作为一种化瘀止血药使用。研究发现莲房中存在含量较多的原花青素,可作为原花青素提取的重要原料来源,有望替代葡萄籽、树莓籽等作物提取原花青素,以此能够将莲房变废为宝,降... 莲房是莲科植物莲的成熟花托,是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常被作为一种化瘀止血药使用。研究发现莲房中存在含量较多的原花青素,可作为原花青素提取的重要原料来源,有望替代葡萄籽、树莓籽等作物提取原花青素,以此能够将莲房变废为宝,降低原花青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莲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针对性地归纳了近年来有关莲房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实例方式介绍了莲房中原花青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最后根据功能简要介绍了莲房中原花青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将对莲房中原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和莲房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原花青素 提取 生理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酵鱼制品菌群组成与风味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冰倩 刘永乐 +3 位作者 黄轶群 李向红 王发祥 马夏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1-289,共9页
发酵是一种传统的鱼类贮藏方式,在发酵过程中,原料或环境中携带的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利用,从而生成丰富的风味物质。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添加不同的原辅料以及控制盐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 发酵是一种传统的鱼类贮藏方式,在发酵过程中,原料或环境中携带的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利用,从而生成丰富的风味物质。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添加不同的原辅料以及控制盐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得到风味、形态均大不相同的发酵鱼制品,同时各类发酵鱼制品中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性导致其特征性风味物质的组成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不同发酵鱼制品中的菌群组成,探究微生物代谢与特征性风味物质形成的相关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国内不同类型发酵鱼制品,对其发酵工艺、菌群组成、特征性风味物质及产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讨论,分析发酵条件对菌群组成、进一步对风味形成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相关性研究方法的特点,为今后探索发酵鱼风味形成机制及对发酵鱼风味进行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鱼制品 菌群组成 特征风味物质 微生物代谢 相关性分析 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模型研究抗冻肽性质对冷冻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袁承志 王发祥 +6 位作者 黄轶群 俞健 刘永乐 施依 吴金鸿 汪少芸 李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16,共9页
为探究抗冻肽性质对其保护冷冻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对3种抗冻肽(丝胶肽、胶原肽及鲢鱼酶解产物)的性质进行表征,分析不同冻藏条件下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指标变化规律,并基于最小绝对缩小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为探究抗冻肽性质对其保护冷冻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对3种抗冻肽(丝胶肽、胶原肽及鲢鱼酶解产物)的性质进行表征,分析不同冻藏条件下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指标变化规律,并基于最小绝对缩小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构建了“冻藏工艺-抗冻肽性质-肌原纤维蛋白指标”的关联模型。结果表明,所用的3种抗冻肽均为分子质量低(m<10000 Da)、亲水性强(静态接触角小于30°)的“超活性”抗冻肽(热滞活性大于0.60℃),极性氨基酸占比超过60%;所用抗冻肽能够显著减缓冻藏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的负面影响;冻藏处理后,抗冻肽组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平均值维持在50.44~54.47 mg/g,Ca^(2+)-ATPase活性平均值为1.61~1.67 U/mg,表面疏水性指数平均值相比新鲜鱼糜仅增长39.91%~42.40%,肌原纤维蛋白变性速率远低于未添加抗冻剂组。Lasso回归模型解释了抗冻肽性质对冷冻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变化的影响,证明低分子质量、高热滞活性的抗冻肽有助于减缓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表面疏水性及特征指数的劣变速率;抗冻肽亲/疏水性的区别导致其与冰晶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从而对鱼糜肌原纤维蛋白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可为抗冻肽在冷冻鱼糜中的应用及鱼糜制品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研究新型高效的抗冻剂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肽 胶原肽 鲢鱼酶解产物 疏水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鱼鳞胶原蛋白酸酶分步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铁壁 刘冬敏 +4 位作者 鹿康 王建辉 周强 邓胜国 李梦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166,219,共5页
为实现鱼鳞胶原蛋白的高效提取,在优化脱钙、混酸法和酶法提取工艺基础上,对鱼鳞胶原蛋白的酸酶进行分步提取。研究发现,鱼鳞最佳脱钙工艺为料液比8:100(g/mL),盐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0℃;混合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 为实现鱼鳞胶原蛋白的高效提取,在优化脱钙、混酸法和酶法提取工艺基础上,对鱼鳞胶原蛋白的酸酶进行分步提取。研究发现,鱼鳞最佳脱钙工艺为料液比8:100(g/mL),盐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0℃;混合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醋酸料液比1:12(g/mL),柠檬酸料液比1:10(g/mL),乳酸料液比1:12(g/mL),即混合酸料液比为1:34(g/mL),其中,0.8 mol/L柠檬酸、1 mol/L乳酸、0.8 mol/L醋酸的体积比为6:5:6,提取时间2 d,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48.14%;最佳酶法提取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450 U/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72 h,该条件下提取率为45.26%。酸酶耦合法优于单一方法或同种方法两次提取的效果,可实现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连续提取,先酸后酶法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84.61%,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其为Ⅰ型胶原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鳞 酸提 酶提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鱼酶解产物在冷冻鱼糜中的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向红 刘忠祥 +4 位作者 邓海萍 刘永乐 俞健 王发祥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分别利用复合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鲢鱼,获得复合蛋白酶酶解产物(protamex hydrolysates,PH)和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alcalase hydrolysates,AH),将PH和AH分别加入冷冻鲢鱼鱼糜中,研究其对鱼糜色泽和凝胶结构的影响,并与工业上常用的抗... 分别利用复合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鲢鱼,获得复合蛋白酶酶解产物(protamex hydrolysates,PH)和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alcalase hydrolysates,AH),将PH和AH分别加入冷冻鲢鱼鱼糜中,研究其对鱼糜色泽和凝胶结构的影响,并与工业上常用的抗冻剂(蔗糖—山梨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H相比AH具有较高含量的天冬氨酸、赖氨酸及游离氨基酸(P<0.05);PH比AH中包含较多的较大分子质量的组分;在-20℃冻藏4周的情况下,2%PH添加组和蔗糖—山梨醇添加组的凝胶强度和硬度有一定提高;各组样品的弹性均略有降低;冻藏条件对各鱼糜样品的色泽影响较小;各组样品均出现了鱼蛋白分子聚集现象,而2%PH添加组和蔗糖—山梨醇添加组的鱼糜样品表面较为均匀、鱼糜孔隙较小。该研究表明PH有助于稳定鱼糜在冷冻过程中的凝胶结构,为鲢鱼酶解产物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型鱼糜抗冻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酶解产物 冷冻鱼糜 抗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脆片组合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邢芳 王建辉 +3 位作者 何新益 吴海清 吴佳丽 刘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192,共3页
为获得较优的莲藕脆片加工工艺,以莲藕为原料,探讨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时间、热风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时间三因素对组合干燥莲藕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藕片组合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真空冷冻干燥4h,50℃热... 为获得较优的莲藕脆片加工工艺,以莲藕为原料,探讨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时间、热风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时间三因素对组合干燥莲藕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藕片组合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真空冷冻干燥4h,50℃热风干燥2h。该条件制得的莲藕片,色差L*=77.65,a*=0.96,b*=9.03,硬度为385.3g。较热风干燥而言,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可有效提高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组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淡水鱼中有毒有害物残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思敏 王建辉 +4 位作者 刘永乐 陈奇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0-224,共5页
文章对洞庭湖区淡水鱼中有害残留的现状、来源及其在鱼体内的富集方式进行剖析,对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及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对洞庭湖区淡水鱼有毒有害残留物的防控防治以及淡水鱼养殖策略的构建提供依据。
关键词 洞庭湖 淡水鱼 有毒有害残留 来源 富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碳量子点的微波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雪薇 叶菁 +4 位作者 许延涛 宁静恒 罗晓明 吕变梅 李赤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5-1081,共7页
以柠檬酸和谷氨酸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微波法制备掺氮碳量子点(N-CQDs)。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N-CQD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红外光谱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 以柠檬酸和谷氨酸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微波法制备掺氮碳量子点(N-CQDs)。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N-CQD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红外光谱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柠檬酸80 mg/mL、谷氨酸16 mg/mL,PEG 80 mg/mL,微波反应功率800 W,反应3.5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N-CQDs具有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及pH敏感性较好的优点;同时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最大激发波长为340 nm,发射峰为430 nm。此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N-CQDs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和羰基等官能团,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在食品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碳量子点 微波法 优化条件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条件下带蓬鲜莲优势腐败菌鉴定及其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辉 王秀 +4 位作者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靳娜 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109,139,共4页
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4℃条件贮藏18d的带蓬鲜莲腐败菌,提取筛选菌株DNA后进行PCR扩增,采用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法对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4℃冷藏过程中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带蓬鲜莲4℃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分散泛菌(Pan... 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4℃条件贮藏18d的带蓬鲜莲腐败菌,提取筛选菌株DNA后进行PCR扩增,采用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法对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4℃冷藏过程中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带蓬鲜莲4℃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且4℃贮藏期间,分散泛菌、表皮葡萄球菌、巴氏葡萄球菌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适应期后呈增长趋势,成团泛菌变化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莲 冷藏 优势腐败菌 分离鉴定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子副产物中蛋白质的提取及其分子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向红 李敏 +3 位作者 刘永乐 俞健 王发祥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149,共4页
采用分步提取法从瓜蒌子提油副产物中提取蛋白质,并对其分子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瓜蒌子提油副产物中主要包含盐溶蛋白(提取率达55.3%)和碱溶蛋白(提取率为15.8%),其中碱溶蛋白质分子上可能连接有色素基团,导致其溶液为深褐色;... 采用分步提取法从瓜蒌子提油副产物中提取蛋白质,并对其分子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瓜蒌子提油副产物中主要包含盐溶蛋白(提取率达55.3%)和碱溶蛋白(提取率为15.8%),其中碱溶蛋白质分子上可能连接有色素基团,导致其溶液为深褐色;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两种蛋白质的亚基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瓜蒌子中盐溶蛋白与碱溶蛋白的亚基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32kDa;体积排阻色谱分析显示碱溶蛋白中分子质量大于106 Da的蛋白质聚集体含量较盐溶蛋白多;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盐溶蛋白微观上为直径2-5μm的规则球状,而碱溶蛋白为结构致密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副产物 盐溶蛋白 碱溶蛋白 分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脆片组合干燥过程中的抗氧化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珮 王建辉 +3 位作者 吴佳丽 邢芳 何新益 黄宗海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为研究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过程对莲藕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莲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和总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得出抗氧化指标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莲藕在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 为研究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过程对莲藕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莲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和总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得出抗氧化指标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莲藕在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莲藕总多酚含量由157.70 mg/100g下降为56.23 mg/100g,维生素C含量由12.36 mg/100g下降为6.04 mg/100g。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总多酚在莲藕抗氧化性方面强于维生素C。通过与0.1 mg/m L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得出,莲藕中活性成分清除·OH和?-2O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力较强。莲藕在真空冷冻-热风组合干燥加工过程中保留了良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维生素C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风味物质组成差异 被引量:19
15
作者 尹含靓 肖何 +4 位作者 邓高文 刘洋 蒋立文 李跑 王建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8-284,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本文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香菜籽、陈皮、印度辣椒、八角、香茅草、花椒、良姜、草果、公丁、香叶、白扣、孜然、... 为了比较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本文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香菜籽、陈皮、印度辣椒、八角、香茅草、花椒、良姜、草果、公丁、香叶、白扣、孜然、小茴、桂皮和白芷水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丁酸等为香茅草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苯甲酸甲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物质在花椒水煮液中含量非常高;异戊酸甲酯等为良姜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E-2-辛烯醛、辛醛、壬醛、己醛等醛类物质在草果中的含量要高于其它样品;庚醛、2-糠醛等为公丁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琥珀酸二乙酯、二丙基二硫等为孜然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小茴水煮液中的特征物质为2-戊酮、3-甲基丁醇等;桂皮水煮液中特征物质为苯甲醛、1-薄荷醇等;1,3-己二烯、E-2-戊烯醛等为白芷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很好区分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差异,表明GC-IMS为快速判别不同香辛料水煮液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香辛料水煮液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风味鱼仔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含靓 肖何 +4 位作者 邓高文 刘洋 蒋立文 李跑 王建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3,共6页
文章研究了风味鱼仔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别检测鲜海鱼浸泡、清洗、油炸、卤制、拌料、杀菌前后7个不同工序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卤制和拌料阶段风味变化明显,... 文章研究了风味鱼仔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别检测鲜海鱼浸泡、清洗、油炸、卤制、拌料、杀菌前后7个不同工序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卤制和拌料阶段风味变化明显,是风味产生的主要加工阶段,酯类、烯类以及醇类大幅度增加。7个工序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33,32,18,19,30,31,28种,成品(S)中芳樟醇、(-)-4-萜品醇、桧烯、月桂烯、右旋萜二烯、乙酸芳樟酯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13.46%、2.88%、3.21%、2.08%、7.08%、34.29%。此外,结合阈值大小确定了与腥味相关的11种风味物质:壬醛、己醛、庚醛、(Z)-4-庚烯醛、2,4-癸二烯醛、1-戊烯-3-醇、2-正戊基呋喃、2-乙基呋喃、2,4-癸二烯醛、松油烯和1-辛烯-3-醇。上述结果为风味鱼仔加工中气味控制和鱼制品脱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风味鱼仔 挥发性风味成分 腥味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志文 王璇 +4 位作者 李赤翎 吴金鸿 王发祥 刘永乐 李向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2,74,共7页
油脂在食品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改良剂,其对鱼糜凝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和风味等方面。旨在为生产口感和风味俱佳的鱼糜凝胶提供理论依据,从油脂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层面阐述了油脂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机制,综述... 油脂在食品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改良剂,其对鱼糜凝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和风味等方面。旨在为生产口感和风味俱佳的鱼糜凝胶提供理论依据,从油脂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层面阐述了油脂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机制,综述了油脂的种类和添加量等因素对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流变特性、持水性、蒸煮损失和水分分布等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总结了油脂对鱼糜凝胶风味的影响。适量添加油脂可以使鱼糜凝胶具有良好的结构、风味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凝胶 油脂 品质 理化特性 微观结构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协同鲢鱼酶解产物改良冷冻面团品质的研究
18
作者 符禹婷 柏妮 +4 位作者 陈菲悦 俞健 刘永乐 李向红 王发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06-212,共7页
为调控鲢鱼酶解产物(silver carp muscle hydrolysate,SCMH)作为冷冻面团抗冻剂时的负面作用,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混入前期优选的SCMH后加入冷冻面团中,分析其对面包外观和质构、面团拉伸强度和黏附性及面筋形成和性质... 为调控鲢鱼酶解产物(silver carp muscle hydrolysate,SCMH)作为冷冻面团抗冻剂时的负面作用,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混入前期优选的SCMH后加入冷冻面团中,分析其对面包外观和质构、面团拉伸强度和黏附性及面筋形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入GOD不改变SCMH的抗冻活性,但使SCMH的总抗氧化能力由1243 U/g降至950 U/g;添加GOD可协同SCMH改善面包色泽、硬度、胶着度和咀嚼度,且其冻融4次后的变化比仅添加SCMH组更小;添加SCMH后面团的拉伸强度降低29%,黏附性上升383%,形成的湿面筋易塌陷且在2.5~3.3 min断裂,拉伸长度由空白组的7.5 cm增加至11.97 cm;而协同添加GOD能抵消SCMH对面团流变性质和面筋形成的负面影响,使面团拉伸强度显著高于SCMH组和空白组(P<0.05),面团黏附性和湿面筋断裂时间与空白组相当,面筋形态和延展性明显改善。此外,冻融4次后,SCMH和GOD+SCMH组面团拉伸强度和黏附性均变化不显著,而GOD+SCMH组面筋形态和延展性相对冻融前更佳。结果表明GOD不影响SCMH的抗冻活性,但能协同SCMH改善面包色泽和质构特性,同时降低SCMH的还原性对面团流变性质和面筋形成的负面影响,为SCMH在改良冷冻面团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有效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冷冻面团 葡萄糖氧化酶 改良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鱼肉风味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苏欣 黄春红 曹菊花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68,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产品养殖及其加工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肉的风味越来越重视。鱼肉中的呈味核苷酸、呈味氨基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等的含量直接影响鱼肉的风味。本文系统阐述贮藏和加工温度、饲料成分、宰杀与加工方式等对淡水鱼鱼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产品养殖及其加工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肉的风味越来越重视。鱼肉中的呈味核苷酸、呈味氨基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等的含量直接影响鱼肉的风味。本文系统阐述贮藏和加工温度、饲料成分、宰杀与加工方式等对淡水鱼鱼肉风味物质的影响,旨在为从鱼类养殖、鱼肉贮藏和加工等方面改善和增强淡水鱼鱼肉风味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 风味物质 呈味核苷酸 呈味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副产物中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烨 余婷 +3 位作者 王建辉 王允祥 范丽 王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5-209,共5页
三角帆蚌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珍珠养殖品种,在采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蚌肉、外套膜、蚌泪等富含营养物质的副产物。文章概述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副产物中营养成分及特点,着重阐述三角帆蚌副产物中多糖、蛋白质、多肽等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三角帆蚌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珍珠养殖品种,在采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蚌肉、外套膜、蚌泪等富含营养物质的副产物。文章概述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副产物中营养成分及特点,着重阐述三角帆蚌副产物中多糖、蛋白质、多肽等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并对三角帆蚌副产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物活性 多糖 抗氧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