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美国毛泽东研究评介
1
作者 梁长平 吴怀友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海外毛泽东研究最先兴起于美国,美国学者对毛泽东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2010年至2014年美国毛泽东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近年来美国毛泽东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毛泽东生平及其早期革命生涯的研究;二是关于毛泽... 海外毛泽东研究最先兴起于美国,美国学者对毛泽东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2010年至2014年美国毛泽东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近年来美国毛泽东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毛泽东生平及其早期革命生涯的研究;二是关于毛泽东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三是关于毛泽东经济、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四是关于毛泽东遗产的当代价值及其国际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近年来美国毛泽东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内容多元化、态度理性化、方法多样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毛泽东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结合”话语的建构逻辑及其启示
2
作者 马纯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毛泽东“结合”话语的建构,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精髓。毛泽东“结合”话语的提出、建构与演进,体现了毛泽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握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是毛泽... 毛泽东“结合”话语的建构,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精髓。毛泽东“结合”话语的提出、建构与演进,体现了毛泽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握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的生动呈现。深入探讨毛泽东“结合”话语的建构逻辑,对深化“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知、实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结合”话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中的群众观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绍辉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6期28-31,共4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一根主线,是毛泽东领导和开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服务对象,社会建设要关心群众生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一根主线,是毛泽东领导和开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服务对象,社会建设要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发挥建设服务群众的现实功能;社会建设要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建设路径。推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重要构成的社会建设,需要挖掘、继承和弘扬好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中的群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建设 群众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建武 《毛泽东研究》 2014年第1期86-93,共8页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这个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既是正确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党的理论创新是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这个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既是正确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党的理论创新是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既对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又对理论创新的具体实现途径指明了方向。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只有这样,党的理论创新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根深叶茂和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实践创新 理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建武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9-26,共8页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绍辉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2期88-96,共9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国家治理与建设理论与实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和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又要有主张、有定力,坚定制度自信、注重学习借鉴和坚持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治理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毛主义和小红书的兴衰 被引量:4
7
作者 梁长平(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毛主席语录》(即小红书)在印度的兴起和消退,探讨了毛主义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发展历程。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纳萨尔派领袖查鲁·马宗达对小红书的极度推崇促进了印度毛主义的深入发展。然而,马宗达的... 本文通过分析《毛主席语录》(即小红书)在印度的兴起和消退,探讨了毛主义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发展历程。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纳萨尔派领袖查鲁·马宗达对小红书的极度推崇促进了印度毛主义的深入发展。然而,马宗达的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其他纳萨尔派领导人的支持,小红书在印度的热潮随着马宗达时代的终结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萨尔巴里运动 小红书 印度毛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主体构成及价值取向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绍辉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社会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民生观、"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的社会治理观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主体内容。人民观是贯穿习近平社... 社会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民生观、"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的社会治理观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主体内容。人民观是贯穿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一根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研究和总结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发掘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对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建设思想 主体构成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