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力障碍幼儿康复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调查
1
作者 陈夏尧 李利君 +3 位作者 许家成 李琼 唐乐群 王娟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取自编问卷对湖南省内221名智力障碍幼儿康复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康复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调查显示,康复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三个维度得分均在“比较符合”级别,其中专业态度维度得分最高... 采取自编问卷对湖南省内221名智力障碍幼儿康复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康复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调查显示,康复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三个维度得分均在“比较符合”级别,其中专业态度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专业知识维度和专业技能维度。康复教师的学历、教龄、专业背景、职称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五个方面对其专业素养的影响显著。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对提高我国康复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五点建议:重视学历教育,积极改变康复教师学历普遍不高的现状;加强继续教育,不断丰富不同教龄康复教师的教学经验;聚焦专题教育,不断夯实“非专业背景”康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施人才战略,以职称评审为契机不断提高康复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以阶段目标为导向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康复教师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幼儿 康复教师 专业素养 专业态度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经济实用新模式:附“六位一体”疗法康复脑瘫儿童50例情况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洪波 杨潇 +3 位作者 成露 皮娟 胡小艳 杨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经济实用新模式。方法根据现代康复训练和"引导式教育"原理,设计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与感觉运动统合训练为主、辅以个别化教学和自行创立的引导式教育"脑瘫运动康复操"的&qu...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经济实用新模式。方法根据现代康复训练和"引导式教育"原理,设计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与感觉运动统合训练为主、辅以个别化教学和自行创立的引导式教育"脑瘫运动康复操"的"六位一体"康复疗法,以一日课程形式应用于本科室的50例脑瘫儿童。结果经过"六位一体"康复疗法1个疗程,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言语和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提高,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较大进步,康复总有效率90%~96%。结论"六位一体"疗法对脑瘫患儿的运动、言语、行为和认知、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家长付费较少,机构投入成本也较低,可试用于无医疗药物作辅助康复治疗的中小型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尤其适用于3岁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脑瘫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小儿脑瘫的社区康复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洪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0期851-852,共2页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社区康复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构音训练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芳 朱湘枝 +3 位作者 李永勤 宋彩凤 张磊 李红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构音训练在听障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听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接受构音训练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性化训练,试验... 目的探讨构音训练在听障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听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接受构音训练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性化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接受构音训练。治疗前后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量表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总体构音语音清晰度、声母清晰度、韵母清晰度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3±0.18 vs 0.63±0.15、0.62±0.16 vs 0.50±0.13、0.88±0.15 vs 0.78±0.18,P<0.05,P<0.01);儿童构音语音清晰度的变异系数随康复进展越来越小。结论构音训练有助于提高听障儿童的构音清晰度,改善听障儿童的言语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训练 听障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音乐游戏开展学龄前智障儿童主题课程教学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夏尧 李利君 +1 位作者 唐乐群 刘丽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学龄前智障儿童主题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30名3~6岁已确诊的智障儿童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接受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教学,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康复。教育前后使... 目的研究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学龄前智障儿童主题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30名3~6岁已确诊的智障儿童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接受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教学,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康复。教育前后使用学习态度量表、情绪行为量表、沟通能力量表、社会技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存学习态度、情绪行为、沟通能力和社会技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的主题课程教学,能够明显地改善学龄前智障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激发学习兴拇.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会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游戏 主题课程教学 智力残疾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玲娟 江丽晶 彭叶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1-507,共7页
为探讨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采用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对7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环境、教师支持和心理资本... 为探讨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采用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对7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环境、教师支持和心理资本均对学业拖延有显著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力相当,而个体心理资本的影响力更大;家庭环境和教师支持还能通过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部分链式中介作用来影响学业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教师支持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心理资本 学业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