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养分变化规律及平衡分析
1
作者
刘建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9期57-59,共3页
通过对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年(2008-2012年)监测,武冈市主要耕地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有效磷上升较明显,氮、磷投入盈余,钾亏缺,提出了今后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对策。
关键词
耕地土壤
定位监测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时红
李弘明
罗恢林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2002年,以杂交晚稻金优207为供试品种,进行了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4种育秧方式下杂交晚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苗情观察调查。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比较,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
2002年,以杂交晚稻金优207为供试品种,进行了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4种育秧方式下杂交晚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苗情观察调查。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比较,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的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干物质含量高;营养生长势旺盛,返青快,分蘖发生早而多;生育进程提早,全生育期缩短;综合经济性状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籽壮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方式
杂交晚稻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早稻育秧方式生育特性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祥足
《作物研究》
1998年第2期21-22,共2页
1997年以湘早籼17号、湘早籼19号和威优早1号为供试品种,进行旱育秧、塑盘旱育抛栽和水秧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水秧,因而产量较高,而又以塑盘旱育抛栽的效果较好,分别比旱育秧和水...
1997年以湘早籼17号、湘早籼19号和威优早1号为供试品种,进行旱育秧、塑盘旱育抛栽和水秧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水秧,因而产量较高,而又以塑盘旱育抛栽的效果较好,分别比旱育秧和水秧栽培增产4%和15.1%,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育秧
栽培
生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
1
4
作者
段小林
石宏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9期85-86,共2页
目前我国水稻机在插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了水稻的产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生产效率。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引进了新的插秧技术,例如水稻长秧龄机插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基于此,本文将根...
目前我国水稻机在插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了水稻的产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生产效率。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引进了新的插秧技术,例如水稻长秧龄机插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的示范以及推广2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
集成示范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剖析
5
作者
谢时红
《作物研究》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分析了玉米—杂交稻水旱轮作复种制高产的产量结构和生育动态,提出了玉米—杂交稻实行隔年翻土,开沟冻垡晒坏;选用良种,搞好两季配套;适时早播,力争苗全苗壮;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科学施肥,促早发攻大穗;加强培管,及时防...
分析了玉米—杂交稻水旱轮作复种制高产的产量结构和生育动态,提出了玉米—杂交稻实行隔年翻土,开沟冻垡晒坏;选用良种,搞好两季配套;适时早播,力争苗全苗壮;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科学施肥,促早发攻大穗;加强培管,及时防治病虫害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稻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轮作
水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胜村早稻赶超晚稻的技术
6
作者
谢时红
《作物研究》
1998年第4期38-38,40,共2页
武冈市龙田乡德胜村是一个纯双季稻种植区。全村有水田787hm2,常年双季稻面积65hm2左右。1986年前,该村早稻单产均高于晚稻。自1987年起,由于普及了杂交晚稻,逐步推广了“双两大”栽培,晚稻连年丰收。而早稻...
武冈市龙田乡德胜村是一个纯双季稻种植区。全村有水田787hm2,常年双季稻面积65hm2左右。1986年前,该村早稻单产均高于晚稻。自1987年起,由于普及了杂交晚稻,逐步推广了“双两大”栽培,晚稻连年丰收。而早稻仍以常规品种为主,加之生长期间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
杂交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易祚昌
邓星权
《作物研究》
1996年第2期35-35,共1页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易祚昌邓星权(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武冈,422400)谷粒饱是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省粮油生产局共同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抗衰老、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后期喷施表现明显的减少卡颈、防...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易祚昌邓星权(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武冈,422400)谷粒饱是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省粮油生产局共同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抗衰老、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后期喷施表现明显的减少卡颈、防衰、增粒、壮籽、增产效果,已广为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粒饱
植物生长调节剂
蔬菜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高粱再生利用试验简报
8
作者
易祚昌
汤文辉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38-39,共2页
杂交高粱收割后,利用茎节上发生的再生苗蓄留再生高粱,已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桩节位、不同留苗数和施促芽肥对再生高粱产量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粱
杂交高梁
栽培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优化栽培技术
9
作者
谢时红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5期33-34,共2页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采用现代旋转回归设计,选择决策变量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了描述三熟制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栽培系统的产量性状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微型电脑模拟试验,筛选出亩产20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组合方案,提出高产栽...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采用现代旋转回归设计,选择决策变量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了描述三熟制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栽培系统的产量性状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微型电脑模拟试验,筛选出亩产20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组合方案,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免耕
密点播
数学模型
优化栽培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养分变化规律及平衡分析
1
作者
刘建华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9期57-59,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年(2008-2012年)监测,武冈市主要耕地土壤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有效磷上升较明显,氮、磷投入盈余,钾亏缺,提出了今后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对策。
关键词
耕地土壤
定位监测
土壤养分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谢时红
李弘明
罗恢林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文摘
2002年,以杂交晚稻金优207为供试品种,进行了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4种育秧方式下杂交晚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苗情观察调查。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比较,旱地育秧、盘育抛秧、两段育秧的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干物质含量高;营养生长势旺盛,返青快,分蘖发生早而多;生育进程提早,全生育期缩短;综合经济性状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籽壮产量高。
关键词
育秧方式
杂交晚稻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影响因素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早稻育秧方式生育特性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祥足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8年第2期21-22,共2页
文摘
1997年以湘早籼17号、湘早籼19号和威优早1号为供试品种,进行旱育秧、塑盘旱育抛栽和水秧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水秧,因而产量较高,而又以塑盘旱育抛栽的效果较好,分别比旱育秧和水秧栽培增产4%和15.1%,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早稻
育秧
栽培
生育特性
分类号
S511.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
1
4
作者
段小林
石宏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推广站
武冈市
土壤肥料工作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9期85-86,共2页
文摘
目前我国水稻机在插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了水稻的产量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生产效率。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引进了新的插秧技术,例如水稻长秧龄机插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的示范以及推广2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
集成示范
推广
分类号
S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剖析
5
作者
谢时红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文摘
分析了玉米—杂交稻水旱轮作复种制高产的产量结构和生育动态,提出了玉米—杂交稻实行隔年翻土,开沟冻垡晒坏;选用良种,搞好两季配套;适时早播,力争苗全苗壮;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科学施肥,促早发攻大穗;加强培管,及时防治病虫害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稻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轮作
水旱轮作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胜村早稻赶超晚稻的技术
6
作者
谢时红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8年第4期38-38,40,共2页
文摘
武冈市龙田乡德胜村是一个纯双季稻种植区。全村有水田787hm2,常年双季稻面积65hm2左右。1986年前,该村早稻单产均高于晚稻。自1987年起,由于普及了杂交晚稻,逐步推广了“双两大”栽培,晚稻连年丰收。而早稻仍以常规品种为主,加之生长期间自然...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
杂交晚稻
分类号
S511.4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易祚昌
邓星权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6年第2期35-35,共1页
文摘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易祚昌邓星权(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武冈,422400)谷粒饱是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省粮油生产局共同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抗衰老、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后期喷施表现明显的减少卡颈、防衰、增粒、壮籽、增产效果,已广为应...
关键词
谷粒饱
植物生长调节剂
蔬菜
增产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143.8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高粱再生利用试验简报
8
作者
易祚昌
汤文辉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摘
杂交高粱收割后,利用茎节上发生的再生苗蓄留再生高粱,已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桩节位、不同留苗数和施促芽肥对再生高粱产量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粱
杂交高梁
栽培
施肥
分类号
S514.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优化栽培技术
9
作者
谢时红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农业局
出处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5期33-34,共2页
文摘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采用现代旋转回归设计,选择决策变量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了描述三熟制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栽培系统的产量性状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微型电脑模拟试验,筛选出亩产20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组合方案,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麦
免耕
密点播
数学模型
优化栽培
稻田
分类号
S512.30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冈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养分变化规律及平衡分析
刘建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育秧方式对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谢时红
李弘明
罗恢林
《作物研究》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几种早稻育秧方式生育特性初探
肖祥足
《作物研究》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水稻大苗机插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段小林
石宏
《农业与技术》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玉米——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剖析
谢时红
《作物研究》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德胜村早稻赶超晚稻的技术
谢时红
《作物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谷粒饱在几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易祚昌
邓星权
《作物研究》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杂交高粱再生利用试验简报
易祚昌
汤文辉
《作物研究》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稻田麦类免耕密点播优化栽培技术
谢时红
《农牧产品开发》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