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资源-经济-环境”协同测度的铀矿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1
作者 杨清升 何益君 +1 位作者 谢武平 郑周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8-296,共9页
铀矿资源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的战略性矿产,构建系统有效的勘查评价体系对实现其资源优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铀矿资源调查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针对当前铀矿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多聚焦于资源禀赋维度,忽视经济开发... 铀矿资源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的战略性矿产,构建系统有效的勘查评价体系对实现其资源优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铀矿资源调查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针对当前铀矿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多聚焦于资源禀赋维度,忽视经济开发价值与环境承载力等多维要素协同影响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基于“资源-经济-环境”的铀矿资源调查三维协同测度框架,确立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26个三级指标的铀矿资源调查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集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PROMETHEE-Ⅱ多目标决策技术,对湖南省4个典型的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项目的综合排序为项目B>项目C>项目A>项目D,其中,项目A虽存在明显的短期开发优势,但资源禀赋不足;项目B在资源潜力与勘探可靠性方面表现较好,但经济效益指标存在短板;项目C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优势显著,但环境风险较高;项目D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资源禀赋较差;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差异化的铀矿资源开发策略及建议:资源潜力型项目(项目B、项目C)应聚焦成本优化与环境风险控制,经济导向型项目(项目A、项目D)需强化资源勘探与技术创新,并为铀矿资源的开发策略优化与可持续目标的协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资源 铀矿调查项目 协同测度 多目标决策 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矿山基础平台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若洪 吴岩 +1 位作者 程云涛 姚红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1-225,共5页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推进智慧矿山平台建设的重要引擎,对促进绿色矿山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矿山平台建设的需求共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矿山基础平台。平台采用“双端融合”顶层设计思路,将桌面端数据处理优势...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推进智慧矿山平台建设的重要引擎,对促进绿色矿山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矿山平台建设的需求共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矿山基础平台。平台采用“双端融合”顶层设计思路,将桌面端数据处理优势和Web端可视化优势联结,融合物联网、大数据、GIS等技术手段,实现集监测、预警、评价、决策于一体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新模态,以“智在管理、慧在应用”全面赋能矿山企业的综合监管,形成实时感知、预警监测、地质评价、精准管理的矿山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智慧矿山 微服务架构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钦旺 石少华 +4 位作者 钱滔 吴承东 潘军华 魏元泵 陈雨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2)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3)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4)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5)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 地下卤水多金属矿床 MVT铅锌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变质热液矿床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格栅水力特性的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昱 常锦 郭剑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43,共7页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 运用Plaxis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讨了格栅水力特性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原理。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持续入渗,加筋边坡各层土工格栅轴力不断增加,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凸”型分布,忽略格栅的水力特性会低估格栅所受轴力、高估边坡稳定性。柔性支护结构可有效提高边坡抵抗降雨入渗的能力,维持膨胀土体抗剪强度,同时也能限制边坡变形和位移增长,是一种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膨胀土边坡 边坡稳定性 格栅水力特性 柔性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腹地茶永盆地白垩系古沙漠床沙构型定量重建与启示
5
作者 黄乐清 胡能勇 +6 位作者 文春华 孟繁星 陈旭 向轲 曾广乾 焦鹏 王灵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2-1395,共24页
华南腹地茶永盆地白垩系发育古沙漠沉积,其沙丘构型特征多样,是构造活动、地下水文条件和古气候演变等多因素的综合结果,然而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却近乎空白,制约了对华南腹地古沙漠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本研究将粒度端元分析(EMMA)新方... 华南腹地茶永盆地白垩系发育古沙漠沉积,其沙丘构型特征多样,是构造活动、地下水文条件和古气候演变等多因素的综合结果,然而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却近乎空白,制约了对华南腹地古沙漠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本研究将粒度端元分析(EMMA)新方法和沙丘构型分析传统方法相结合,开展古沙漠形态学研究及床沙构型定量重建工作。结果表明,华南腹地茶永盆地白垩纪沙漠沙丘规模较大,各项沙丘形态参数均远超全球典型断陷盆地的古沙丘均值,可以类比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古沙丘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现代沙丘,指示茶永盆地的初始状态可能为一个大型干旱或沙漠盆地;通过粒度端元四组分识别出风成沙丘、沙席和潮湿丘间(泥滩)等沉积环境类型。基于沙丘构型重建,恢复古风向为N-NE向,受北半球西风带控制,且该沉积构型记录了复合新月形沙丘、复杂(爬升)横向沙丘等多种形态类型。茶永盆地南部风成序列为干燥—潮湿型丘间风成体系,表现为内部干旱—潮湿丘间沉积与小—中型新月形沙丘的叠置;盆地北部风成序列发育干燥型丘间风成体系,发育巨型(爬升)叠加复合沙丘。茶永盆地周缘地区的构造隆升与水系发育,为盆地带来大量沉积物源,并在风力作用下发生二次侵蚀、迁移和堆积;断—拗陷盆地基底下沉、潜水面的升降,为风成沉积物的累积和保存创造了可容纳空间。该研究从风成沉积地质记录分析出发,提出了茶永盆地白垩纪沙漠沙丘规模可能较大的新见解,加深了对华南腹地风成/水成沉积—盆地构造—古气候等多要素耦合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床沙构型 白垩系 茶永盆地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