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制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舒楠 付复华 +2 位作者 李涛 张群 李绮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湖南省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制汁品质特性,对10个脐橙主产区20个品种的外观、理化、营养等17项指标进行测定与显著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 为研究湖南省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制汁品质特性,对10个脐橙主产区20个品种的外观、理化、营养等17项指标进行测定与显著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籽粒数、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82.43%、37.08%、31.79%,而果实纵径、横径、出汁率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9.22%、7.62%、4.65%。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2.514%,前5个主成分分别对应脐橙果实大小因子、功能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颜色因子。综合5个因子分析,发现‘纽荷尔脐橙-Ⅴ’、‘纽荷尔脐橙-Ⅹ’、‘纽荷尔脐橙-Ⅺ’、‘宜章脐橙’为较适宜制汁的脐橙品种。该研究结果为湖南地区脐橙制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制汁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式柑普茶--湘柑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想 付复华 +2 位作者 潘兆平 王琛 何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3,62,共9页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含量均<20%,有利于贮藏。粗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为天尖茶>湘柑茶>柑皮。天尖茶、柑皮、湘柑茶均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K、Ca、Mg、Mn。天尖茶、柑皮、湘柑茶中分别检出61,68,69种香气成分,其关键香气化合物为18~22种,天尖茶与柑皮制备成湘柑茶后检出了14种新的挥发性物质。结论:湘柑茶结合了天尖茶和柑皮的香气与营养功效,并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是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新式茶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柑茶 柑普茶 黑茶 柑皮 主要化学成分 矿质元素 挥发性成分 营养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结合磨油处理对脐橙全果降农残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舒楠 付复华 +6 位作者 李高阳 单杨 李涛 罗彬彬 朱向荣 李绮丽 张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32-239,共8页
在实验室模拟浸染农药条件下,研究了经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超声波清洗、热水浸泡、臭氧水清洗5种清洗方法以及磨油处理后,联苯菊酯、2,4-二氯苯氧乙酸、咪鲜胺、螺螨酯、水胺硫磷5种农药在脐橙全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 在实验室模拟浸染农药条件下,研究了经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超声波清洗、热水浸泡、臭氧水清洗5种清洗方法以及磨油处理后,联苯菊酯、2,4-二氯苯氧乙酸、咪鲜胺、螺螨酯、水胺硫磷5种农药在脐橙全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清洗方式对脐橙全果中的农药残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各农药的加工因子为(0.2989±0.0320)~(0.8996±0.0345),其中臭氧水清洗对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5种清洗方式结合磨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脐橙全果中农药残留量,加工因子为(0.0008±0.0015)~(0.2328±0.0107),只有未磨油脐橙全果的0.10%~27.19%,其中臭氧水结合磨油法对农药的去除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对后续脐橙全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方法 磨油 农药残留 去除效果 加工因子 脐橙全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和水热处理对苦荞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佳倩 周丽玲 +2 位作者 李高阳 袁洪燕 谢秋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0,共9页
目的:提高苦荞功效组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与α-淀粉酶抑制活性。方法:以苦荞为研究对象,考察发芽、发芽结合水热处理对苦荞中功效组分(总黄酮、总酚、芦丁、槲皮素)、抗性淀粉含量、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抑制率的影响,并通过主成... 目的:提高苦荞功效组分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与α-淀粉酶抑制活性。方法:以苦荞为研究对象,考察发芽、发芽结合水热处理对苦荞中功效组分(总黄酮、总酚、芦丁、槲皮素)、抗性淀粉含量、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抑制率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样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芽组中总黄酮、芦丁含量均在发芽6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54,13.88 mg/g,为未发芽组的1.22,2.95倍;多酚含量在发芽2 d时达到最大值,为23.44 mg/g,较未发芽组增加了29.1%;α-淀粉酶抑制率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值,为37.29%;槲皮素含量在发芽4 d时达到最大值,为7.65 mg/g;抗性淀粉含量在发芽1 d时达到最大值,为34.92%。发芽结合水热处理组中,发芽6 d沸水处理的总黄酮含量最高(31.89 mg/g),为未发芽组的1.47倍;发芽3 d沸水处理的总酚含量最高(31.26 mg/g),较未发芽组增加了72.2%;发芽4 d沸水处理的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47.33%),较未发芽组增长了47.90%;发芽1 d沸水处理的芦丁含量最高(22.31 mg/g),为未发芽组的4.75倍;发芽4 d沸水处理的槲皮素含量最高(9.8 mg/g);发芽6,5,4,2 d沸水处理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与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大,分别为62.72%,65.18%,33.36%,13.44 mmol;发芽4 d沸水处理的抗性淀粉含量最大(46.7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发芽4 d结合水热处理综合评分最高。结论:发芽后苦荞功效组分含量和功能效果均有所提高,且发芽结合水热处理较发芽组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 水热处理 苦荞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合成槲皮素甲基化衍生物 被引量:3
5
作者 田苗苗 郭佳婧 +1 位作者 刘娟 单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9,共9页
槲皮素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黄酮,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但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研究表明可通过甲基化提高其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微生物转化法是获得甲基化槲皮素的良好方法。作者筛选了11种不同来源的类黄酮O-甲基... 槲皮素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黄酮,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但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研究表明可通过甲基化提高其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微生物转化法是获得甲基化槲皮素的良好方法。作者筛选了11种不同来源的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OMT),并根据甲基化位点进行分类构建相应的大肠杆菌工程菌,以槲皮素为底物进行发酵分别合成了4种单O-甲基槲皮素(柽柳黄素、鼠李素、异鼠李素和3-O-甲基槲皮素),最高产量分别为31.17、11.17、8.90、52.95 mg/L。随后构建了大肠杆菌共培养体系,分步添加含有MpOMT4和OsNOMT的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剂,并通过调整体系中两种菌体的比例和生物量,最终确定菌体细胞质量浓度为24 g/L(以细胞干质量计)、两种菌体质量比为1∶2时,4′,7-二甲氧基槲皮素的最高产量为21.5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OMT) 槲皮素甲基化衍生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醇沉紫薯多糖抗氧化活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军 李高阳 +2 位作者 黄帆 谢秋涛 袁洪燕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9-196,共8页
目的:探究紫薯多糖的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方法:对紫薯粗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对比分析各醇沉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化学稳定性。结果:通过分级醇沉得到了PPSP-40%、PPSP-60%、PPSP... 目的:探究紫薯多糖的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方法:对紫薯粗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对比分析各醇沉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化学稳定性。结果:通过分级醇沉得到了PPSP-40%、PPSP-60%、PPSP-80%3种组分,三者多糖、蛋白质、硫酸基、糖醛酸含量高低顺序为PPSP-80%>PPSP-60%>PPSP-40%。其中,PPSP-80%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PPSP-60%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PPSP-40%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差;对菜籽油抗氧化效果强弱顺序为PPSP-80%>PPSP-60%>PPSP-40%。PPSP-40%的稳定性最差,PPSP-60%在极端碱性条件下稳定性最好,而PPSP-80%在121℃高温条件下稳定性最好。结论:分级醇沉对紫薯粗多糖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不同醇沉组分抗氧化效果及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且高浓度醇沉组分的抗氧化效果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多糖 醇沉 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清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香橙素生成途径关键酶黄烷酮-3-羟化酶特性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旭 田苗苗 +3 位作者 肖妃垚 刘娟 王振 单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2,共8页
香橙素是柑橘类黄酮的重要组成,黄烷酮-3-羟化酶是香橙素生成途径中的关键作用酶。对黄烷酮-3-羟化酶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首先从NCBI数据库筛选了来自柑橘、陆地棉、玉米、水母雪莲和欧芹的5种f3h,对其进行理... 香橙素是柑橘类黄酮的重要组成,黄烷酮-3-羟化酶是香橙素生成途径中的关键作用酶。对黄烷酮-3-羟化酶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首先从NCBI数据库筛选了来自柑橘、陆地棉、玉米、水母雪莲和欧芹的5种f3h,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序列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进行表达。发现5种来源的f3h,其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32~1119 bp,编码343~37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38.89~41.45 kDa,理论等电点在5.43~5.96,且不同物种F3H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蛋白质结构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构建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发现:黄烷酮-3-羟化酶均能进行原核表达,除去来源于水母雪莲的F3H未检测到香橙素的生成,其余4种F3H均能将柚皮素转化为香橙素且产物生成量不同,其中ZmF3H生成量最高达20.1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烷酮-3-羟化酶 生成途径 特征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盆柚不同成熟度对湘柑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戚贺亭 潘兆平 +5 位作者 李想 刘倩 王琛 于洋 廖艳芳 付复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03-116,共14页
采用不同成熟度的金盆柚制备湘柑茶,从加工特性、营养指标、香气成分、感官评价出发,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成熟度对其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的加工特性最佳,T2的感官评价最优。总酚和橙皮苷在T1柑皮中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果实... 采用不同成熟度的金盆柚制备湘柑茶,从加工特性、营养指标、香气成分、感官评价出发,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成熟度对其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的加工特性最佳,T2的感官评价最优。总酚和橙皮苷在T1柑皮中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柚皮苷的变化则呈相反趋势;总黄酮含量随成熟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通过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香气品质,分别鉴定出64种和115种香气成分,主要有烯烃类、酯类,醇类、酮醛类和酚类。通过气味活度值计算,筛选出27种关键香气成分,不同湘柑茶中均含有具有果香、花香的主体性香气成分如D-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和β-石竹烯等,但也有独有的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显示,3种湘柑茶的综合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可以通过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湘柑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柑茶 成熟度 品质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烷酮-3-羟化酶原核表达条件对香橙素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旭 王振 +4 位作者 刘娟 肖妃垚 田苗苗 郭佳婧 单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3,共6页
香橙素是类黄酮代谢途径中重要的中间化合物,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xylase,F3H)能以柚皮素为底物催化C;位接羟基从而生成香橙素。为实现香橙素绿色发展,该研究利用微生物法,对来自玉米的Zmf3h构建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后诱... 香橙素是类黄酮代谢途径中重要的中间化合物,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3-hydroxylase,F3H)能以柚皮素为底物催化C;位接羟基从而生成香橙素。为实现香橙素绿色发展,该研究利用微生物法,对来自玉米的Zmf3h构建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后诱导ZmF3H蛋白表达。通过发酵实验验证ZmF3H在胞内可溶性表达并成功催化生成香橙素。为提高香橙素产量,对蛋白表达阶段的菌体密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分别在菌种密度OD;=0.8~1.0,IPTG终浓度为0.6 mmol/L,诱导温度在23℃,诱导8 h时可明显提高香橙素生成量,综合各单因素优化条件进行实验验证后发现香橙素生成量为(32.27±1.98)mg/L,与初始条件相比提高了6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橙素 黄烷酮-3-羟化酶 原核表达 表达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左梦楠 刘伟 +1 位作者 全琦 张菊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36-445,共10页
乳酸菌对人类生活大有裨益,是工商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是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步骤。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可以较低的培养体积和较短的培养周期获得较高的菌体密度,提高发酵速度和发酵效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能够减... 乳酸菌对人类生活大有裨益,是工商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是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步骤。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可以较低的培养体积和较短的培养周期获得较高的菌体密度,提高发酵速度和发酵效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能够减少后续发酵剂的使用量,并控制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受到生产菌株、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以及发酵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营养消耗模式、培养基、培养条件、培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乳酸菌发酵剂的高效制备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密度培养 培养基 培养条件优化 培养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柑橘皮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丽玲 罗佳倩 +3 位作者 常霞 林军 黄帆 李高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3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柑橘膳食纤维的性能差异及提高柑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利用酶解法制备4种柑橘(脐橙、苹果柚、沃柑、柠檬)皮渣膳食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纤维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理化性质及体外... 为探究不同柑橘膳食纤维的性能差异及提高柑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利用酶解法制备4种柑橘(脐橙、苹果柚、沃柑、柠檬)皮渣膳食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纤维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柑橘纤维综合品质。结果显示,酶法制备的柑橘纤维性能存在品种差异,柠檬纤维总纤维含量(67.63±0.46)%最高,脐橙纤维组成比例最好,沃柑、脐橙纤维水合性能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苹果柚纤维在4种纤维中表现出最高表观黏度。综合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脐橙纤维、沃柑纤维、苹果柚纤维、柠檬纤维。结果表明,酶法制备的4种柑橘膳食纤维均有较好生理活性,其中脐橙纤维综合品质最佳,作为食品添加剂有较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膳食纤维 体外抗氧化活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产丙酮酸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哲 操文军 +3 位作者 刘娟 张思琪 肖志强 单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7,共9页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可以作为前体物质,参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丙酮酸产量,选择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生产丙酮酸。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依次敲...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可以作为前体物质,参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丙酮酸产量,选择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生产丙酮酸。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依次敲除谷氨酸棒杆菌中与丙酮酸代谢支流相关的5个关键基因(丙酮酸醌氧化还原酶基因pqo、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yc、转氨酶基因alaT、缬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基因avtA、丙酮酸脱氢酶基因aceE),摇瓶发酵72 h后丙酮酸的产量达到14.64 g/L。通过过表达编码转酮醇酶基因tkt、转醛酶基因tal、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ck,增加合成丙酮酸前体物质的供应。最终,复合培养基摇瓶发酵72 h后,发酵液中丙酮酸的产量达到15.39 g/L,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提高了28倍。研究旨在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丙酮酸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丙酮酸 代谢工程 同源重组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