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爬山虎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董爱文 于华忠 冯英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8-92,共5页
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从爬山虎籽中提取纯化原花青素的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浸提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从爬山虎籽中提取原花青素得率1.407%;大孔吸附树脂... 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从爬山虎籽中提取纯化原花青素的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浸提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从爬山虎籽中提取原花青素得率1.407%;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原花青素的结果表明,AB-8树脂适合精制爬山虎籽中原花青素,柱分离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4mg/mL、洗脱液为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洗脱流速2.0BV/h。精制后的原花青素经HPLC检测其纯度达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山虎籽 原花青素 提取纯化 大孔树脂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熟化工艺对湘味烤乳猪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小乐 余佶 +1 位作者 杨万根 麻成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134,共7页
以湘味烤乳猪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高温烘烤、常压水煮和高压蒸煮4种不同加热熟化工艺对其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熟化的湘味乳猪肉中共检出风味物质106种,主要包括醛、醇、酚、酯、酮、烃6大类,其中芳樟醇、壬醛及部分酚类... 以湘味烤乳猪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高温烘烤、常压水煮和高压蒸煮4种不同加热熟化工艺对其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熟化的湘味乳猪肉中共检出风味物质106种,主要包括醛、醇、酚、酯、酮、烃6大类,其中芳樟醇、壬醛及部分酚类化合物可能是熟湘味乳猪肉的特征风味组分。4种不同加热熟化工艺湘味乳猪肉中分别检出风味组分36、37、58、51种,其中醛类物质分别检出2种(30.78%)、13种(50.43%)、6种(4.32%)、12种(23.1%)。烘烤熟化所产生的醛类物质种类多,含量高,风味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味烤乳猪 微波加热 高温烘烤 常压水煮 高压蒸煮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柚皮中柚皮苷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磊磊 李立 +1 位作者 瞿利民 肖卓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59-163,171,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正丙醇/(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技术对菊花芯柚果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单因素均分法系统考察了(NH_4)_2SO_4质量分数、正丙醇质量分数、柚皮干粉加入量、pH、温度和时间6种关键因素对柚皮苷得率的影... 采用超声辅助正丙醇/(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技术对菊花芯柚果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单因素均分法系统考察了(NH_4)_2SO_4质量分数、正丙醇质量分数、柚皮干粉加入量、pH、温度和时间6种关键因素对柚皮苷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主要富集于上相,在优水平下,构建10.0 g双水相体系,正丙醇质量分数为21%(w/w),(NH_4)_2SO_4质量分数为18%(w/w),柚皮干粉加入量为0.15 g,调节pH至4.5,40℃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柚皮苷得率为4.27%,RSD为1.23%,100倍放大后柚皮苷得率达到4.25%。对比热回流提取,正丙醇/(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温度低、能耗小、效果好等优点,优势明显,可以实现柚皮中柚皮苷的有效分离,为工业制备柚皮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 菊花芯柚 果皮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粉叶爬山虎种子等部位的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工艺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董爱文 朱深海 王国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0-234,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粉叶爬山虎中原花青素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00min,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65℃,料液比1:10为较佳条件。香草醛-盐酸法测得果梗、果皮、种子中含量分别为2.6317%、3.7967%、4.093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结...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粉叶爬山虎中原花青素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00min,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65℃,料液比1:10为较佳条件。香草醛-盐酸法测得果梗、果皮、种子中含量分别为2.6317%、3.7967%、4.093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结果表明:LSA-21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粉叶爬山虎中原花青素,分离条件:上样液质量浓度为20mg/mL,洗脱流速为2.0BV/h,经HPLC测得纯化后果梗、果皮与种子中原花青素含量为2.39%、2.31%、3.94%;HPLC检测LSA-21树脂分离纯化后的原花青素纯度可达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叶爬山虎 原花青素 提取分离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山银花挥发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国平 杨华 +2 位作者 姜放军 于华忠 饶力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6-509,共4页
通过研究超临界CO2(SFE-CO2)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对灰毡毛忍冬挥发油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山银花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湖南产湘蕾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不同方法加工品... 通过研究超临界CO2(SFE-CO2)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对灰毡毛忍冬挥发油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山银花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湖南产湘蕾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不同方法加工品的挥发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萃取釜温度48℃,萃取釜Ⅰ温度50℃,萃取釜Ⅱ温度35℃,萃取釜压力28 MPa,萃取釜Ⅰ压力12 MPa,萃取釜Ⅱ压力5 MPa,CO2流速18 L/h,萃取时间120~150 min为湘蕾金银花挥发油SFE-CO2较佳的萃取条件;湘晒干、湘冻干、灰晒干、灰冻干等加工品挥发油的SFE-CO2提取量分别为3.03,4.42,2.87,4.12 g,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量分别为0.036,0.045,0.038,0.042 g.湘蕾金银花比灰毡毛忍冬的挥发油含量略高,SFE-CO2法比水蒸气蒸馏法对山银花挥发油的提取效率高出近百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英杰 罗庆华 +4 位作者 张立云 陈秋宇 彭红 王寒 欧东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40,共6页
为探寻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结构的关键因子与大鲵生态繁育的技术特点,实地调查10个大鲵生态繁育场,测量生态池的结构参数和主要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繁育工程中影响大鲵亲本繁育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深、繁育... 为探寻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结构的关键因子与大鲵生态繁育的技术特点,实地调查10个大鲵生态繁育场,测量生态池的结构参数和主要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繁育工程中影响大鲵亲本繁育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深、繁育池底质、两岸坡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与人为干扰是人工溪流结构参数的主要因子;洞穴面积、洞口宽与洞口高、水深与洞底组成均为洞穴结构参数的主要因子;浊度、总硬度、p H值和硫化物、溶解氧、总氮、总磷含量及化学耗氧量为水质指标主要因子。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选用亲本的规格较大,年龄为(8.4±3.6)龄,繁殖率为64.9±52.6,繁育工程中主要存在雌雄鉴别不清与孵化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生态繁育 人工溪流 洞穴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山银花香精SFE-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国平 石国荣 +2 位作者 陈曦 于华忠 饶力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临界CO2(SFE-CO2)萃取湖南山银花香精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8℃、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温度35℃、萃取釜压力28MPa、分离釜Ⅰ压力12MPa、分离釜Ⅱ压力5MPa、流速18L/h、萃取时间120min。用所优化...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临界CO2(SFE-CO2)萃取湖南山银花香精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8℃、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温度35℃、萃取釜压力28MPa、分离釜Ⅰ压力12MPa、分离釜Ⅱ压力5MPa、流速18L/h、萃取时间120min。用所优化的工艺条件萃取晒干湘蕾金银花、冻干湘蕾金银花、晒干灰毡毛忍冬、冻干灰毡毛忍冬的香精,提取量分别为3.03%、4.42%、2.87%、4.12%,湘蕾金银花比灰毡毛忍冬的香精含量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香精含量 超临界CO2萃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管萼山豆根中总生物碱
8
作者 莫嘉玮 雷嘉昕 +3 位作者 姜梦涵 李政 丁远杰 董爱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8,共10页
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以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金雀花碱3种生物碱作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总生物碱得率。从18种DES中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DES体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 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管萼山豆根茎中总生物碱,以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金雀花碱3种生物碱作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总生物碱得率。从18种DES中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DES体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最佳提取工艺下总生物碱提取液对DPPH·及·ABTS^(+)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佳DES体系为甜菜碱-1,2-丙二醇(Bet-Pg,物质的量比1∶3),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温度70℃、DES含水量27%、时间30 min、液固比29∶1(mL∶g),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为1.89%,与响应面法设计的预测值相吻合。SEM分析表明管萼山豆根茎粉末经DES提取后表面出现明显褶皱,DPPH·及·ABTS^(+)清除实验显示,DES溶剂能更高地保留生物碱的活性,3种溶剂的生物碱提取液自由基清除能力为DES(Bet-Pg)>乙醇>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萼山豆根 低共熔溶剂 总生物碱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繁育与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胜妃 向正 +3 位作者 邓钰烨 刘雅菲 易溧 丁远杰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12-16,55,共6页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栽培进展、园林应用价值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珙桐系统分类科属尚未确定、种群自然更新障碍、人工繁育进展以及园林应用价值等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厘清珙桐系统分类关系、深入进行生理与分子调控水平研究、加强优质苗木选育工作、将引种栽培实践与园林应用研究结合等针对性措施,通过珙桐花苞片的独特观赏价值与叶片的滞尘作用,促进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珍稀濒危植物 分类学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萼山豆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嘉昕 李政 +1 位作者 莫嘉玮 董爱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以管萼山豆根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总黄酮,筛选出较优的DES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总黄酮对DPPH·、·ABTS^(+)和... 以管萼山豆根的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总黄酮,筛选出较优的DES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总黄酮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DES溶剂体系为n(氯化胆碱)∶n(三乙二醇)=1∶3,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74℃、料液比1∶45(g∶mL)、微波功率300 W、DES含水量25%、超声波功率300 W,在该条件下叶中总黄酮得率为3.460%;分别采用乙酸乙酯、热乙酸乙酯(50±1)℃、大孔吸附树脂AB-8、NKA-9和D101分离总黄酮,其回收率分别为23.40%、28.09%、88.66%、71.55%和41.86%;AB-8大孔树脂分离所得总黄酮对DPPH·、·ABTS^(+)与·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0.01705、0.01835和0.12330 g/L;总黄酮对DPPH·、·ABTS^(+)的清除率显著高于维生素C(V_(c)),而对·OH的清除率略低于V_(c)。进一步分析发现:优化条件下叶总黄酮得率(3.460%)高于茎(2.059%)和根(1.875%),高于单一微波提取(3.377%)和超声波提取(3.390%),低于加热回流提取(3.635%),但所需时间仅为加热回流提取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萼山豆根 总黄酮 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
11
作者 朱号天 宋科 +3 位作者 于华忠 贺健 刘诗马 郭婕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以葛根素为原料,设计合成8个葛根素衍生物(PD_(1)~PD_(8)),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其化学结构,利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各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活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模拟探讨各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结合情况,酶动力学分析确... 以葛根素为原料,设计合成8个葛根素衍生物(PD_(1)~PD_(8)),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其化学结构,利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各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活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模拟探讨各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结合情况,酶动力学分析确定激活类型。8个葛根素衍生物结构鉴定为:4'-甲氧基-葛根素(PD_(1))、4'-乙氧基-葛根素(PD2)、4'-丙氧基-葛根素(PD3)、7-O-乙酰基-葛根素(PD4)、7-O-三甲基乙酰基-葛根素(PD5)、7-甲氧基-葛根素(PD6)、7-O-乙氧羰基亚甲基-葛根素(PD7)、7,4'-O-二乙氧羰基亚甲基-葛根素(PD_(8))。激活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D6为混合型激活,PD6的半激活浓度EC50=0.416 mmol/L,高于葛根素(EC50=0.434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衍生物 合成 酪氨酸酶激活剂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对MS培养液中烟酸和维生素B_(6)的水平浸润传质效应
12
作者 周春长 杜亚填 彭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6-12,39,共8页
为筛选用于所发明帘状锚固培养生物反应器培养床的纤维,模拟反应器通过纤维丝将培养液浸润传质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创制了“纤维水平浸润传质模拟装置”,结合改进的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 HPLC同步检测法,流动相洗脱体系采用庚烷磺... 为筛选用于所发明帘状锚固培养生物反应器培养床的纤维,模拟反应器通过纤维丝将培养液浸润传质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创制了“纤维水平浸润传质模拟装置”,结合改进的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 HPLC同步检测法,流动相洗脱体系采用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90∶10(V∶V)等度洗脱等,研究16种纤维集束对MS培养液中烟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的水平浸润传质效应。结果表明,16种纤维集束水平浸润传质具有升降MS培养液中烟酸、维生素B6浓度的效应,但效应持续时间均不超过84 min,且具有较明显种类间差异,秸秆和木材纤维的作用效应弱于茎皮和竹材纤维。慈竹、青皮竹竹材纤维集束中烟酸浓度的升降较明显,在0.02~2.58μg/mL,苎麻茎皮纤维集束中烟酸浓度的升幅最高,达3.17μg/mL,是原浓度的5倍多,持续时间72 min。青皮竹、毛竹竹材纤维集束传质液中维生素B6的浓度出现下降至零点的效应,苎麻茎皮纤维集束中出现较原浓度升高2倍的高点,其他种类纤维集束中3种维生素的浓度升降较小。虽然植物纤维集束会导致传质液中3种维生素的浓度升高或降低,但作用效应的持续时间均只在纤维集束饱和吸液后的84 min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MS培养液 烟酸 维生素B6 浸润传质效应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稻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119
13
作者 王若仲 萧浪涛 +2 位作者 蔺万煌 曹庸 卜晓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率高的从植物中提取内源激素的样品处理方法 ,并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种间杂交稻的 4种内源激素 :赤霉素 (GA3 )、3 吲哚乙酸 (IAA)、玉米素 (Z)和脱落酸 (ABA)的条件。采用WatersC18反相柱 (4 6mmi.d .... 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率高的从植物中提取内源激素的样品处理方法 ,并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种间杂交稻的 4种内源激素 :赤霉素 (GA3 )、3 吲哚乙酸 (IAA)、玉米素 (Z)和脱落酸 (ABA)的条件。采用WatersC18反相柱 (4 6mmi.d .× 2 5 0mm ,5 μm) ,SPD 6AV紫外检测器。以甲醇 水 乙酸 (体积比为 45∶5 4 2∶0 8)溶液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进样量 2 0 μL ;检测波长 2 5 4nm ;选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其回收率高 ,检出限分别为GA3 0 5mg/L ,IAA 0 1mg/L ,Z 0 3mg/L ,ABA 0 0 3mg/L。该法快速、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源激素 亚种间杂交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曹庸 于华忠 +2 位作者 张敏 李国章 萧浪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白藜芦醇已被列为抗心血管、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由于白藜芦醇对光、热不稳定,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单而提取率高的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样品处理方法,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条件。采用色谱柱:岛津Shim parkCLC...  白藜芦醇已被列为抗心血管、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由于白藜芦醇对光、热不稳定,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单而提取率高的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样品处理方法,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白藜芦醇的条件。采用色谱柱:岛津Shim parkCLC ODS(150mm×6.0mm,i.d.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为41∶59)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6nm。在此条件下,样品溶液进样质量浓度范围在500~1000μg/mL时,白藜芦醇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ng/mL,且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超声微波双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8
15
作者 肖卓炳 郭瑞轲 +3 位作者 郭满满 麻明友 吴显明 陈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对金银花绿原酸进行超声波和微波双辅助提取研究。以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对象,研究超声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及辐射时间等因素对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双辅助提取技术得到的绿原酸提取率... 对金银花绿原酸进行超声波和微波双辅助提取研究。以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对象,研究超声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及辐射时间等因素对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双辅助提取技术得到的绿原酸提取率较单独采用超声波或微波辅助得到的绿原酸提取率高。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料液比1:15(g/mL)、50℃超声处理30min、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5min,得到的绿原酸提取率为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超声 微波 绿原酸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蓝莓花色苷的分离工艺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红岩 于华忠 +3 位作者 刘建兰 高梦 刘同方 陈雁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以蓝莓果提取液为原料,研究了12种大孔树脂对花色苷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对比了5种对花色苷分离效果较优树脂的静态等温吸附曲线,优化了最优树脂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XDA-7最适用于蓝莓花色苷的分离纯化,最... 以蓝莓果提取液为原料,研究了12种大孔树脂对花色苷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对比了5种对花色苷分离效果较优树脂的静态等温吸附曲线,优化了最优树脂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XDA-7最适用于蓝莓花色苷的分离纯化,最佳吸附工艺是:室温条件下,蓝莓提取液pH值3.0、质量浓度0.94 g/L、流速30 mL/h,最大吸附量15.41 g/L(湿树脂);最佳洗脱工艺是:室温条件下,80%甲醇、pH值3.0、流速60 mL/h、洗脱剂量75 mL,解吸率达92.65%。在该工艺参数下,经XDA-7树脂纯化冷冻干燥所得产品为紫黑色粉末,花色苷纯度由2.20%提高到24.54%,花色苷得率为70.2%,产品色价为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XDA-7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提取物中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密军 印大中 +2 位作者 刘立萍 彭胜 贺安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9-322,共4页
以万寿菊正己烷提取物为原料,系统地考察了由万寿菊提取物制备游离叶黄素的条件,并对粗产品进行纯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L16(45)正交试验对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皂化液浓度、液料比、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以游... 以万寿菊正己烷提取物为原料,系统地考察了由万寿菊提取物制备游离叶黄素的条件,并对粗产品进行纯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L16(45)正交试验对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皂化液浓度、液料比、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以游离叶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并对硅胶柱层析纯化的梯度洗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测定。确定最佳皂化制备条件是:皂化液为35%的KOH-甲醇,液料比20:1(ml/g),皂化温度55℃,皂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可使游离叶黄素的含量由原料中的0.25%上升到45.59%,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后,游离叶黄素的含量可提高到9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叶黄素 万寿菊提取物 皂化 硅胶柱层析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白藜芦醇超临界CO_2萃取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曹庸 于华忠 +3 位作者 杜亚填 张敏 曾健青 萧浪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355,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进行萃取,获得了初步萃取条件:萃取釜压力25MPa,温度50℃;解析釜压力5.7MPa,温度46℃,用无水乙醇及CY(自制)作为改性剂,同时用HPLC对萃取物进行白藜芦醇含量测定,可知CY作为改性剂效果最佳.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超临界CO2 萃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郑红岩 高梦 +3 位作者 刘建兰 刘同方 陈雁梅 于华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5-249,共5页
对湘西地区首次栽培的10个不同品种蓝莓果实进行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个品种品质分析指标中水分、灰分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其他9个指标进行总评。品质优劣依次为:布里吉塔>灿烂>杰兔>园蓝>夏普蓝>奥尼尔>... 对湘西地区首次栽培的10个不同品种蓝莓果实进行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个品种品质分析指标中水分、灰分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其他9个指标进行总评。品质优劣依次为:布里吉塔>灿烂>杰兔>园蓝>夏普蓝>奥尼尔>莱格西>达柔>密斯蒂>埃利奥特。布里吉塔品种果实小、水分少、营养成分含量在10个品种中居最高;灿烂品种果实大水分多、含酸量低、糖酸比最高,口感佳,Vc和花青苷含量较高,是鲜食的最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蓝莓 品质分析 花青苷 总评加权归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春花叶抑菌活性物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卢成瑛 杨伟波 +1 位作者 黄早成 钟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3-46,共4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CC)、薄层层析(TLC)和重结晶等技术,从迎春花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一强抑菌活性单体。经理化检测和波谱分析数据鉴定属裂环烯醚萜葡糖苷类(secoiridoid glucosides)的迎春花素(jasminin)。该单体在强酸性环境中不稳... 采用硅胶柱层析(CC)、薄层层析(TLC)和重结晶等技术,从迎春花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一强抑菌活性单体。经理化检测和波谱分析数据鉴定属裂环烯醚萜葡糖苷类(secoiridoid glucosides)的迎春花素(jasminin)。该单体在强酸性环境中不稳定,高温、紫外光处理后抑菌活性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均为1mg/ml,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mg/ml,对三个受试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春花叶 分离 裂环烯醚萜葡糖苷 抑菌活性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