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松弛试验的光皮树果实冷态压榨流变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汝宽 肖志红 +4 位作者 张爱华 李培旺 张良波 李辉 李昌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8-283,共6页
该文以研究光皮树果实冷榨制油过程中的流变特性为目标,利用自制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进行不同压榨应变水平的应力松弛试验,基于岩石流变基本模型分段模拟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其流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光皮树果实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 该文以研究光皮树果实冷榨制油过程中的流变特性为目标,利用自制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进行不同压榨应变水平的应力松弛试验,基于岩石流变基本模型分段模拟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其流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光皮树果实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呈现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屈服应变为0.4,应力松弛量随着压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分段模拟建模分析,并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首先利用弹性元件和阻尼器模组合而成的广义Maxwell模型模拟线性段松弛过程,再利用线性与川北公夫模型叠加共同模拟非线性段松弛过程,构建了直筒式冷态压榨的流变模型,并进行了参数求解。误差分析表明:应变为0.5时,相对误差较大;而实际压榨过程中光皮树果实压榨应变均大于0.55,在此段应变范围内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均在7%之内,因此该模型为研究光皮树果实直筒式冷态压榨设备时应力应变参数的选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应力松弛 模型 光皮树果实 冷态压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直筒式冷态压榨过程中出油应力应变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汝宽 杨星星 +2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黄志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5,共3页
利用自制直筒式液压加载试验装置系统,采集蓖麻籽冷态压榨制油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得到了出油应力及出油应变与加载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出油应力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出油应变几乎无变化,其平均出油应变为0.604。压榨效果由出... 利用自制直筒式液压加载试验装置系统,采集蓖麻籽冷态压榨制油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得到了出油应力及出油应变与加载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出油应力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出油应变几乎无变化,其平均出油应变为0.604。压榨效果由出油应变决定,无论加载速度多大,压榨过程必须保证榨筒中蓖麻籽达到平均出油应变以上,才能榨出蓖麻籽油并使其流出榨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冷态压榨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榨油机榨笼预热过程中温度分布及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汝宽 解士聪 +3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黄志辉 叶红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58,共3页
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时,可以通过对其榨笼辅助加热实现对油料的预热。对于辅助加热方式,采用仿真法通过榨笼表面的温度求解来反向预测榨笼内表面温度,进而为榨膛内油料的预热温度提供参考。对比榨笼外表面测定位置的仿真温度和实测温度,... 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时,可以通过对其榨笼辅助加热实现对油料的预热。对于辅助加热方式,采用仿真法通过榨笼表面的温度求解来反向预测榨笼内表面温度,进而为榨膛内油料的预热温度提供参考。对比榨笼外表面测定位置的仿真温度和实测温度,误差范围在-3.5%~5.5%之间,表明仿真法可应用于辅助加热过程预测。应用此法,对应主压榨段榨笼内表面的温度范围为55.4~87.3℃,能满足油料螺旋压榨的预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榨油机 榨笼温度 仿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冷态预榨过程的油脂径向渗流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汝宽 柯佳见 +3 位作者 肖志红 李培旺 张爱华 李昌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74-279,共6页
为量化考察油料一维压榨过程中油脂的流动状态,针对直筒式冷态压榨制油过程,通过简化假设建立了一维压榨模型,并对油料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利用Darcy渗流定律与Terzaghi固结理论建立了油料压榨过程中的渗流模型,确定了影响压榨出油效果的... 为量化考察油料一维压榨过程中油脂的流动状态,针对直筒式冷态压榨制油过程,通过简化假设建立了一维压榨模型,并对油料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利用Darcy渗流定律与Terzaghi固结理论建立了油料压榨过程中的渗流模型,确定了影响压榨出油效果的因素主要为料筒内径、物料层高度、压榨压力、压榨时间、油脂黏度和物料孔隙度。在实际压榨过程中,压榨压力和压榨时间易控制,油脂黏度和孔隙度也可以通过设置压榨参数而改变,而压榨机的料筒规格不易改变,因此料筒半径的选取尤为重要。基于此,根据渗流模型推导出油率模型,分析了料筒半径对出油率的影响关系,指出料筒内径不宜过大。开展不同筒径时的出油率试验,并与模型预测值对照,其最大误差为2.10%。研究结果为油料直筒式低温预榨制油设备制造及工艺参数的优化及选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工艺 试验 渗流定律 固结理论 油料 冷榨 流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培旺 陈景震 +1 位作者 张良波 蒋丽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为了探明蓖麻叶片中的内源激素对其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以蓖麻良种湘蓖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蓖麻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花序开花... 为了探明蓖麻叶片中的内源激素对其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以蓖麻良种湘蓖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蓖麻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IAA含量与雌花序长、雌花序比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雌花序长、果穗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油率间呈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果穗长呈正相关,ABA/IAA与雌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而ABA/(IAA+GA_3+ZR)与千粒质量和含油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含量及ABA/IAA的平衡状态对主花序花性分化均起重要作用,GA_3和ABA的含量及ABA/(IAA+GA_3+ZR)的平衡状态主要影响主花序的结实,文中建议,在蓖麻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主花序 内源激素 开花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单轴压榨制油临界压缩比模型构建及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汝宽 许方雷 +4 位作者 肖志红 李培旺 吴红 张爱华 李昌珠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8,共6页
蓖麻籽是一种重要的高含油(约50%)、高含蛋白(约15%)和低含水(约6%)的工业油料,采用单轴冷态压榨制油的方式能保证饼中蛋白质的低变性程度,其后续环节多辅以溶剂浸提,以提高油料的出油率。对于冷态压榨过程,其中的临界压缩比一定程度上... 蓖麻籽是一种重要的高含油(约50%)、高含蛋白(约15%)和低含水(约6%)的工业油料,采用单轴冷态压榨制油的方式能保证饼中蛋白质的低变性程度,其后续环节多辅以溶剂浸提,以提高油料的出油率。对于冷态压榨过程,其中的临界压缩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压制油的极限能力。直筒压榨时,受到轴向压力的作用不断被压缩,使其细胞被破坏,最终油从细胞中迁移析出并不断聚集,当油的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便从榨筒孔壁中渗出并逐渐成股连续流出,榨筒底部流出的量远多于上部,压榨完成后,榨饼成为固结体系,成为半固态饱和物料,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榨饼与榨筒壁间存在极大的摩擦力,是影响低功耗、机械化分离的关键所在。笔者应用自制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的微型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研究压榨压力、压榨速度和保压时间对蓖麻籽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产油价值等于耗能价值,分别构建了蓖麻籽单轴压榨制油临界压缩比模型;根据出油率结果,求解得到完整蓖麻籽的临界压缩比为6.2,碾碎蓖麻籽的临界压缩比为3.6。研究结果可为蓖麻压榨机的设计及压榨实践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压缩比 残油率 临界压缩比 产油价值 耗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冷态压榨制油过程中油料散体固相力学模型及其参数求解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汝宽 杨星星 +3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黄志辉 叶红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以蓖麻籽为原料,采用自制的轴向—侧向压力测量试验装置获取压榨过程中上端应力、侧向应力和底部应力,建立了油料固相应力模型,并求解得到了模型参数,相对误差为9.80%,可用于描述蓖麻籽压榨过程中沿榨筒轴向固相颗粒应力分布。根据油料... 以蓖麻籽为原料,采用自制的轴向—侧向压力测量试验装置获取压榨过程中上端应力、侧向应力和底部应力,建立了油料固相应力模型,并求解得到了模型参数,相对误差为9.80%,可用于描述蓖麻籽压榨过程中沿榨筒轴向固相颗粒应力分布。根据油料固相应力模型可知,在压榨油料确定的情况下,油料散体轴向应力主要受榨筒内圈半径r、油料散体高度H影响,即轴向应力随物料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榨筒半径增大而增大。同时,结合流体力学可知,半径越大,油料流动阻力越大,因此榨筒半径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冷态压榨 散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榨条件对蓖麻籽冷态压榨制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汝宽 杨星星 +1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94,共3页
以自制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的微型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研究了压榨压力、压榨速度和保压时间对蓖麻籽冷态压榨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缓压和适度重压能实现油料破碎建立必要的出油孔道,并使油路处于持续张开的状态,合理控制保压时间... 以自制带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的微型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研究了压榨压力、压榨速度和保压时间对蓖麻籽冷态压榨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缓压和适度重压能实现油料破碎建立必要的出油孔道,并使油路处于持续张开的状态,合理控制保压时间能保障油从榨料孔隙中迁移析出,进而最终协同实现高出油率。综合高效制油和经济可行等因素,优化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为:压榨压力25 MPa、压榨速度2.2 mm/s和保压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蓖麻籽冷态压榨出油率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冷态压榨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制备成型衍生燃料技术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辉 吴晓芙 +3 位作者 蒋龙波 袁兴中 梁婕 李昌珠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污泥的燃料化利用是世界的共识。由于污泥的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污泥难以直接稳定地焚烧,且污泥中淀粉类糊化和蛋白质类变...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污泥的燃料化利用是世界的共识。由于污泥的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污泥难以直接稳定地焚烧,且污泥中淀粉类糊化和蛋白质类变性能够促进氢键和架桥作用,充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成型燃料是目前污泥燃料化的新兴方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现有的污泥成型技术,包括污泥干化成型、半干化成型和湿式成型技术等,重点阐明了其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污泥干化成型是未来污泥成型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成型 衍生燃料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蓖麻籽压榨制油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昌珠 董春英 +3 位作者 肖志红 李力 唐松 刘汝宽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74-77,共4页
以蓖麻籽为原料进行螺旋压榨,研究了入料温度对其出油率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温度对蓖麻油的动力粘度及油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理论最佳入料温度为70.8℃,此时蓖麻籽出油率可达62%;当入料温度达到70℃时,蓖麻油粘度很低,饼残油率... 以蓖麻籽为原料进行螺旋压榨,研究了入料温度对其出油率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温度对蓖麻油的动力粘度及油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理论最佳入料温度为70.8℃,此时蓖麻籽出油率可达62%;当入料温度达到70℃时,蓖麻油粘度很低,饼残油率较低,油脂颜色变浅及酸值降低。因此,入料温度的调控对于提高油料压榨制油的效率及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冷态压榨 蓖麻油 动力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冷榨制油过程压缩比与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汝宽 许方雷 +4 位作者 张爱华 肖志红 李培旺 李力 李昌珠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40-43,共4页
应用双视窗单轴压榨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压榨速率、物料形态、压榨次数和压榨方式等条件下的蓖麻籽一维压榨试验,研究不同压榨条件下的压缩比与榨饼残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压榨较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大的压缩比,进而降低压榨后的饼粕... 应用双视窗单轴压榨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压榨速率、物料形态、压榨次数和压榨方式等条件下的蓖麻籽一维压榨试验,研究不同压榨条件下的压缩比与榨饼残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压榨较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大的压缩比,进而降低压榨后的饼粕残油率。同时,采用Kawakita方程,建立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参数反演,求得模型参数,并进行误差分析。建立的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为W=a_1+a_2e^(a_3ε_n)。该模型平均误差e相差不大,在5.08%~6.67%,模型参数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压缩比 残油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榨油机的榨笼辅助加热功率数学模型
12
作者 刘汝宽 解士聪 +3 位作者 肖志红 李昌珠 黄志辉 叶红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时,其压榨温度直接关系到油品质量和制油效果。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榨笼辅助加热时的功率数学模型,进而保守计算出理论加热时间,约为4.64 h,该模型可为加热过程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通过红外测温仪测得榨笼外表... 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时,其压榨温度直接关系到油品质量和制油效果。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榨笼辅助加热时的功率数学模型,进而保守计算出理论加热时间,约为4.64 h,该模型可为加热过程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通过红外测温仪测得榨笼外表面的温度,对榨笼加热3.5 h,其温度达到稳态,略低于理论计算值。因此,该加热方案能满足要求,且具有一定的设计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榨油机 榨笼温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籽压榨制油过程中的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拟合
13
作者 刘汝宽 肖志红 +3 位作者 许方雷 李昌珠 黄志辉 叶红齐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8-20,34,共4页
研究了蓖麻籽压榨过程中油料自身特性及压榨方式等要素对压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螺旋压榨和液压压榨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对蓖麻籽油的提取。单纯从降低饼残油率的角度考虑,采用单螺旋压榨法更有优势。螺旋压榨前,蓖麻籽是否进... 研究了蓖麻籽压榨过程中油料自身特性及压榨方式等要素对压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螺旋压榨和液压压榨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对蓖麻籽油的提取。单纯从降低饼残油率的角度考虑,采用单螺旋压榨法更有优势。螺旋压榨前,蓖麻籽是否进行破碎化预处理对压榨后的饼残油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螺旋压榨 曲线拟合 残油率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在添加剂和辅助酶作用下的浓醪酶解糖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KANEZA PASCAL 杨林青 +3 位作者 孙付保 肖志红 刘汝宽 孙海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共6页
纤维质水解产糖的成本高昂是目前纤维素乙醇生产工业化的瓶颈性问题,所以底物在低酶用量条件下浓醪水解糖化的研究值得探讨。该文尝试采用添加剂和辅助酶强化酶解过程,开展分批补料式浓醪底物水解糖化的研究。以碱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 纤维质水解产糖的成本高昂是目前纤维素乙醇生产工业化的瓶颈性问题,所以底物在低酶用量条件下浓醪水解糖化的研究值得探讨。该文尝试采用添加剂和辅助酶强化酶解过程,开展分批补料式浓醪底物水解糖化的研究。以碱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甘蔗渣为底物,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添加剂浓度为:10mg/g干基的BSA、25mg/g干基的吐温20及10mg/g干基茶皂素,确定木聚糖酶添加量0.6mg/g干基。为达到总基质浓度350g/L,实验确立初始基质浓度190g/L,分别于7h、10h及13h分别补料60、50及50g/L。该酶解体系在6FPU/g干基质条件下酶解48h的可发酵性糖接近220g/L,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60.7g/L和58.7g/L。分批补料策略依然是实现基质浓醪水解的理想方式,使用添加剂及辅助酶能显著促进纤维基质的浓醪酶解,这为后续纤维素乙醇浓醪发酵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甘蔗渣 分批补料 浓醪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