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茧蜂记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游兰韶 陈良昌 +3 位作者 杨红旗 肖治术 罗庆怀 童新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4-400,共7页
按 van Achterberg(1990 )分类系统 ,报道了湖南省茧蜂 15亚科 38属 10 4种 ,其中小腹茧蜂亚科的分类 ,按Mason (1981)分类系统处理 .介绍了属名变动或种名定名的变化情况 ,并提出著者的看法 .同时根据对湖南蝽茧蜂Aridelus hunanensis ... 按 van Achterberg(1990 )分类系统 ,报道了湖南省茧蜂 15亚科 38属 10 4种 ,其中小腹茧蜂亚科的分类 ,按Mason (1981)分类系统处理 .介绍了属名变动或种名定名的变化情况 ,并提出著者的看法 .同时根据对湖南蝽茧蜂Aridelus hunanensis You,Xiong et Zhou和橙足蝽茧蜂 Aridelus rutilipes Papp雌雄外生殖器 ,以及对黄长柄茧蜂Streblocera f lava You et Xiong和冈田长柄茧蜂 Streblocera okadai Watanabe雄性外生殖器研究 ,对陈学新和 vanAchterberg (1997)认为湖南蝽茧蜂是橙足蝽茧蜂的次定同物异名 ,黄长柄茧蜂和冈田长柄茧蜂是同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茧蜂科 分类 区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城市森林苗木产销现状及走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窦英 吴际友 +3 位作者 侯伯鑫 王旭军 廖德志 程勇 《中国城市林业》 2008年第2期38-40,34,共4页
湖南是全国城市森林苗木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城市森林苗木生产面积2.67万hm2,年销售额34亿元,分别占全省花木生产总面积及年销售额的80.2%、75.6%。"浏阳河百里花木产业带"的建成,使省会长沙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森林苗木... 湖南是全国城市森林苗木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城市森林苗木生产面积2.67万hm2,年销售额34亿元,分别占全省花木生产总面积及年销售额的80.2%、75.6%。"浏阳河百里花木产业带"的建成,使省会长沙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森林苗木生产与集散中心。全省各地苗市有喜有忧,花灌木和大、中规格全冠苗畅销,小规格乔木和截干移栽大树积压严重。苗木品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forest Plant stock PRODUCTION SALE HU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苗期生物量种源间遗传变异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宗武 郑仁华 +3 位作者 侯伯鑫 曾志光 程政红 肖祥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并呈现以纬向渐变为主的地理变异趋势;苗木生物量在各性状、地上和地下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苗期综合表现,并选出福建永泰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福建仙游种源,湖南宁远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湖南道县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 综合评价 福建柏 种源 苗期生物量 综合指数选择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云国 刘加利 +2 位作者 张慧智 程政红 吴际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根据国内外绿地规划指标,结合岳阳市的实际,对岳阳市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认为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无法正确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水平,也不... 根据国内外绿地规划指标,结合岳阳市的实际,对岳阳市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认为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无法正确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水平,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绿化质量.因此城市绿地指标除原有的这三项指标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景观、园林、分布的均匀度、植物结构、配置模式以及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城市绿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叶片绿原酸提取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钢 刘贤桂 +1 位作者 李樊 王晓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金银花叶片绿原酸含量仅次于花,通过醇法、超声波法、酶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效率酶法优于超声波法,超声波法优于醇法。醇法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90℃,φ=80%乙醇浓度,pH4.0,回流时间2 h,料液比1∶... 金银花叶片绿原酸含量仅次于花,通过醇法、超声波法、酶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效率酶法优于超声波法,超声波法优于醇法。醇法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90℃,φ=80%乙醇浓度,pH4.0,回流时间2 h,料液比1∶10;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50℃,φ=60%的乙醇浓度,pH4.0,超声波功率100 W,料液比1∶8;酶法提取最佳条件是26℃,20 g/L纤维素酶、10 g/L果胶酶,pH4.0,提取4 h,料液比1∶20。粗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抑菌和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叶 绿原酸 醇法 超声波法 酶法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桤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耐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梁文斌 李志辉 +2 位作者 许仲坤 肖兴翠 张冬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2,共7页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角质层厚度变异最大,气孔密度次之,而叶片...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角质层厚度变异最大,气孔密度次之,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比较稳定。筛选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叶脉突起度和气孔长度等5项叶片旱性结构指标,应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判,无性系的耐旱能力大致划分为:耐旱性强(H05、K22、K17、H13、H03),耐旱性较强(H04、K12、K13、K10),耐旱性中等(H09、K04、K32、H06、K21、H02、H07、K07、K28、K02),耐旱性弱(K24、K27、K25、K20、K05、K26、K15、K16、H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无性系 叶片 解剖构造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造林密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姜景民 虞沐奎 +3 位作者 童方平 李江南 刘光正 胡世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为确定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适宜初植密度 ,在中、北亚热带地区 5个地点营建了试验林。依据 6~ 7a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初植密度对林分个体生长、群体发育、形质和材性等因子的影响 ,和不同密度下由于林分发育进程的不同所产生的... 为确定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适宜初植密度 ,在中、北亚热带地区 5个地点营建了试验林。依据 6~ 7a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初植密度对林分个体生长、群体发育、形质和材性等因子的影响 ,和不同密度下由于林分发育进程的不同所产生的生长因子的变化。综合分析生长和经济因素 ,提出了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两个工业用材林树种的初植密度模式。 6~ 7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各试点不同密度间大多差异显著 ,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 ,小径材实际出材量以中密度为大。高密度林分个体分化加剧 ,现时间伐则属非商业性作业 ,且高密度林分造林成本较高。由于树种习性差异 ,相同条件下湿地松林分密度应大于火炬松。建议湿地松中小径建筑材和纸浆材的造林密度为 16 6 7~ 2 0 0 0株· hm-2 ,火炬松为 1111~ 16 6 7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工业用材林 初植密度 林分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油茶籽主要营养成分及富硒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宋亚蕊 刘娟 +3 位作者 彭邵锋 李福初 刘芳 吴立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9-44,共6页
对不同富硒油茶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富硒油茶籽油的抗氧化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硒含量对油茶籽的营养成分及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硒含量的增加,油茶籽的灰分、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水分... 对不同富硒油茶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富硒油茶籽油的抗氧化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硒含量对油茶籽的营养成分及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硒含量的增加,油茶籽的灰分、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水分含量下降;油茶籽油中的甾醇含量随硒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角鲨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硒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油茶籽油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薇花器官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欢 马英姿 +2 位作者 曾慧杰 乔中全 王晓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紫薇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不育紫薇"湘韵"与普通可育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紫薇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不育紫薇"湘韵"与普通可育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花器官分化开始阶段,不育紫薇较可育紫薇具有更高水平的GA3、ABA和IAA含量,随着花器官的进一步发育,4种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GA3水平高于可育紫薇,ZR含量低于可育紫薇;授粉时期,内源激素含量随着授粉过程而变化,且不育紫薇GA3水平较可育紫薇含量更低。因此认为,花器官分化及授粉时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影响了不育紫薇花器官和果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激素 紫薇 动态变化 花器官分化和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湘洲 武永军 +1 位作者 吴志平 胡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酯化温度150℃,酯化时间4 h,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物... 以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SO42-/TiO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酯化温度150℃,酯化时间4 h,油酸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物质量的比为3.2∶1,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2.0%,酯化率为91.3%。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油酸 SO42-/TiO2固体超强酸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低山丘陵小流域降雨侵蚀力计算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璟 张旭东 +2 位作者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依据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1999年建站以来9 a(2000—2008年)降雨过程资料进行降雨侵蚀力计算及分析,以EI30计算结果为基准,并采用EI10、EI60、CREAMS模型中次降雨估算模型、半月步长的日雨量雨强模型及武汉市日雨量模型进... 依据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1999年建站以来9 a(2000—2008年)降雨过程资料进行降雨侵蚀力计算及分析,以EI30计算结果为基准,并采用EI10、EI60、CREAMS模型中次降雨估算模型、半月步长的日雨量雨强模型及武汉市日雨量模型进行计算,探讨各种模型在本流域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5 423.06 MJ.mm.hm-2.h-1,且主要集中在4—8月,次降雨量与次降雨侵蚀力、月降雨量与月降雨侵蚀力、年降雨量与年降雨侵蚀力均为乘幂关系。各模型中以EI30最为适宜,半月步长的日雨量雨强模型经改写为半月步长的日雨量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后有较好的适宜性,非线性多参数模型也很适合本流域降雨侵蚀力的评价,但今后还需选择更精确的适用于本流域的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模型 适用性 湖南西北部 女儿寨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林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宏全 孙晓梅 +2 位作者 张灿明 李子敬 李忠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研究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林内均匀设置51块标准地,对单木、灌草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建模,再通过独立检测样地验证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模型以D2H为参数的拟合精度高于仅以D为参数的模型,其中幂函数B=4... 研究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林内均匀设置51块标准地,对单木、灌草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建模,再通过独立检测样地验证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模型以D2H为参数的拟合精度高于仅以D为参数的模型,其中幂函数B=4.6×(D2H)0.827对预测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效果最佳,γ值和F值分别为0.979和926.1,达极显著水平。以代数和关系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单木各器官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树干(96.3%)和树皮(92.1%)的预报精度高于树叶和树根的精度(86.3%和88.4%)。灌草层生物量的估计误差与样品干、鲜质量的测量精度以及抽样误差密切相关。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郁闭度C、平均林龄A、平均胸径D、平均树高H、林分蓄积M、林分密度N、胸高断面积B这7个自变量进行有效选优,构建了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生物量预测模型B=-20.01+36.87C+0.36M-0.62D+2.51H+0.34A(精度达94.4%),通过联立方程组方式解决了生物量模型中总量与各分量的相容性估计问题。在建立的相容性模型系统中,乔木层的生物量预估精度为95.4%,高于林下灌草层(83.2%和80.09%),乔木层中以树干生物量预估精度最高(96.89%),其次为树冠生物量(95.47%),树根生物量的预报精度较低(8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单木生物量模型 逐步回归 联合估计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净化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文星 席宏正 袁正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利用洞庭湖水文观测站、环境监测站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湿地对水污染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每年输入湿地TN 67 0132.47 t,TP 41 103.85 t;输出与净化TN 116 033.27 t,TP 6 892.25 t;贮留净化率分别为17.31%和16.77%;COD输入317 ... 利用洞庭湖水文观测站、环境监测站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湿地对水污染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每年输入湿地TN 67 0132.47 t,TP 41 103.85 t;输出与净化TN 116 033.27 t,TP 6 892.25 t;贮留净化率分别为17.31%和16.77%;COD输入317 849.26 t,输出3072641.97 t,贮留净化率3.086%;重金属元素、有污染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输入量10156.616 t,输出量9732.775 t,贮留净化率4.36%;在输入洞庭湖湿地的污染物中,有54.76%N,44.30%P,81.83%COD和95.59%重金属元素和化合物来自四水(湘、资、沅、澧4条江河)和三口(长江分洪流入的松滋、藕池和太平3口),有94%~99%的污染物是由面源污染引起,点源污染只占1%~6%,因此,在洞庭湖湿地水污染的治理上,控制系统外水系输入比控制湿地周边更重要,控制面源污染比点源污染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污染 净化功能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间伐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景民 虞沐奎 童方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在 6~ 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 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 ,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 ,2 0 0 0株· hm-2以下密度林分 8年生后间... 在 6~ 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 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 ,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 ,2 0 0 0株· hm-2以下密度林分 8年生后间伐即有收益 ,而首次间伐龄应在 12年生之前方能使保留木生长速率获得提高。通过间伐可使立木规格材出材率略有提高 ,但伐后 4~ 6 a间 ,立木蓄积量、规格材出材量、林分总收获量基本上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少 ,两次间伐的间隔期至少应在6 a以上。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生长效应和经营目的 ,认为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营建应选择立地指数14~ 18林地 ,培育纸浆材林分 ,初植密度 2 0 0 0~ 16 6 7株· hm-2 ,或 15年生主伐 ,或 8~ 10年生作中强度间伐至 12 0 0株· hm-2左右 ,18~ 2 0年生主伐 ;培育建筑材 ,初植密度 16 6 7~ 1111株·hm-2 ,10~ 12年生第 1次间伐至 110 0~ 80 0株· hm-2 ,16~ 18年生第 2次间伐至 80 0~ 50 0株·hm-2 ,2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工业用材林 间伐 营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果树在湖南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二平 杨熙冰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湖南城市园林绿化中野生果树应用较少的现状,分析了25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湖南野生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提出了野生果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宜采用的8种配植模式。野生果树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能增加城市园林生物多... 针对湖南城市园林绿化中野生果树应用较少的现状,分析了25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湖南野生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提出了野生果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宜采用的8种配植模式。野生果树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能增加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增加城市园林景观的感官美、生态美和文化美,显著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果树 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C112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异源表达优化
16
作者 徐鹏钧 曾柏全 +5 位作者 肖志红 李美群 张轩 李培旺 赵茜彤 颜丽安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1,共9页
旨在为脂肪酶的改性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基于黑曲霉C112菌株通过PCR扩增得到脂肪酶基因,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毕赤酵母GS115重组菌,对该重组菌诱导产生的脂肪酶进行了纯化,分析了该脂肪酶的酶学性... 旨在为脂肪酶的改性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基于黑曲霉C112菌株通过PCR扩增得到脂肪酶基因,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毕赤酵母GS115重组菌,对该重组菌诱导产生的脂肪酶进行了纯化,分析了该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该重组菌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脂肪酶基因片段长度为894 bp,理论分子质量为31.79 kDa,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新的五肽基序RHSLG;该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重组菌最佳产酶条件为YNB添加量10.50 mL(100 mL BMMY培养基中)、接种量4.3%、每隔24 h添加1%甲醇、培养时间2.8 d,优化条件下所得重组脂肪酶活性达到78.92 U/mL,是优化前的1.79倍。综上,经克隆、异源表达优化的重组脂肪酶稳定性强、酶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C112 脂肪酶 毕赤酵母 生物信息学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幼株、苗杆生长及材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清乾 许忠坤 程政红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8-12,共5页
通过对杨树中汉107号无系性幼林采样测定发现,2~8a生幼树胸径处去皮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含量、纤维长度都随树龄增加而略增大,分别于第6年、第6年、第5年时基本上稳定下来,达到工艺成熟;幼树木材连年生长量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通过对杨树中汉107号无系性幼林采样测定发现,2~8a生幼树胸径处去皮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含量、纤维长度都随树龄增加而略增大,分别于第6年、第6年、第5年时基本上稳定下来,达到工艺成熟;幼树木材连年生长量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第7年时达到极高值,第8年开始下降。综合杨树不同树龄时生长与木材材性情况,杨树的主伐期定为8a是比较理想的。另外通过对杨树1~5a蔸1a生苗杆的各项指标测定表明:采用“割韭菜”式的经营杨树直接用于制浆、人造板,工艺上是不成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幼树 苗杆 木材密度 纤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清乾 许忠坤 +1 位作者 周小玲 陈善喜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2-15,65,共5页
通过对四川桤木6个家系,2~9a生样本连续进行生长、材性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树龄之间、不同家系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基本密度第8年、第7年、第5年以后... 通过对四川桤木6个家系,2~9a生样本连续进行生长、材性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树龄之间、不同家系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基本密度第8年、第7年、第5年以后基本稳定。4个指标两两之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生长速度与其材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纤维特性 桤木 家系 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蛾黑基啮小蜂寄生对杨小舟蛾蛹血细胞包囊反应的影响及其毒液对蛹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艳华 郭加忠 +2 位作者 郭同斌 宋明辉 颜学武 《江苏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测定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的寄生对寄主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蛹血细胞包囊反应的影响及其毒液对蛹的毒性。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血细胞具有很强的包囊异物能力,而在白蛾黑基啮小蜂毒液的作用下... 测定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的寄生对寄主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蛹血细胞包囊反应的影响及其毒液对蛹的毒性。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血细胞具有很强的包囊异物能力,而在白蛾黑基啮小蜂毒液的作用下这种能力会丧失,因而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卵能在寄主蛹中顺利完成世代发育,而不被包囊。Sephadex A-25珠被注入蛹内24 h后的被包囊率高达94.00%。白蛾黑基啮小蜂寄生早期(寄生0-2 h后)不影响寄主蛹的血细胞免疫反应,寄生后期(寄生24,48 h后)杨小舟蛾蛹的血细胞免疫反应受到较大影响。γ射线辐射处理的白蛾黑基啮小蜂寄生蛹包囊能力的变化与正常白蛾黑基啮小蜂寄生蛹相似,随着寄生后时间延长而下降。白蛾黑基啮小蜂毒液对杨小舟蛾蛹的血细胞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黑基啮小蜂 杨小舟蛾 包囊反应 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测定光皮树优树果实含油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春玲 张良波 +2 位作者 李小川 赖旭恩 何祯祥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21-24,共4页
采用核磁共振仪分析21株光皮树优树样品,平均果皮含油量为54.84%,标准差变幅为0.21%~0.92%,变异系数变幅为0.40%~1.52%;种子含油量为10.9%,标准差变幅为0.06%~0.22%,变异系数变幅为0.63%~2.18%,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光皮树果实中的含... 采用核磁共振仪分析21株光皮树优树样品,平均果皮含油量为54.84%,标准差变幅为0.21%~0.92%,变异系数变幅为0.40%~1.52%;种子含油量为10.9%,标准差变幅为0.06%~0.22%,变异系数变幅为0.63%~2.18%,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光皮树果实中的含油量精度较好。与索氏提取法相比,采用核磁共振法分析光皮树果实含油量,样品用量少,测量速度快,且不损伤样品。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测定,相关系数为0.867(果皮)和0.897(种子)。核磁共振法这种快速实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为生物能源树种光皮树的资源评价、品种改良及育种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核磁共振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